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_((S))→J/ΨP(V)衰变分支比
1
作者 吕刚 张丽英 +1 位作者 罗艳伟 邹文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因子化框架下研究了B(S)→J/ΨP(V)(P(V)表示赝标量(矢量)介子)的衰变分支比.发现衰变分支比与威尔森系数、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阵和有效参数有关,在选取的有效参数范围内,本文的结果包含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b介子衰变 粒子 衰变 分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Higgs模型Ⅲ下的稀有衰变B→X_s
2
作者 姚丽萍 朱林婕 +1 位作者 鲁公儒 王松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在模型III下计算了对B介子稀有衰变过程的新物理贡献.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里,发现:对稀有衰变的新物理贡献能够使其分支比提高一到两个数量级,接近目前的实验测量限制;根据ALEPH等实验组的实验测量数据,可以给出对Yukawa耦合tλt的限制.
关键词 稀有b介子衰变 双HIGGS模型 Yukawa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g衰变与荷电Higgs玻色子企鹅图贡献
3
作者 肖振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5-38,共4页
在双希格斯模型理论框架下 ,计算了荷电 Higgs玻色子对 B介子衰变过程 b→sg的企鹅图贡献 .计算结果表明 :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内 ,在考虑了 QCD重整化群效应以后 ,荷电 Higgs粒子的新贡献仍将对衰变分枝比 Br( b→ sg)给出
关键词 b介子衰变 荷电Higgs玻色子 企鹅图 FN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扰QCD框架下B^(0,±)→π^(0,±)π^+π^-衰变过程中的直接CP破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升涛 吕刚 陆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微扰QCD框架下,研究了B^(0,±)→ρ~0(ω)π^(0,±)→π^+π^-π^(0,±)衰变过程中ρ-ω混合效应对CP破缺的影响.由于产生了大的强相角,当π+π-的不变质量在ω共振区域,CP破缺获得了极大增强.
关键词 微扰 QCD b介子衰变 CP破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扰QCD方法下的B→D_s^(*)ρ(ω)衰变(英文)
5
作者 张志清 田亚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s(*)ω0和B+→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s(*)ω0和B+→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在这些衰变道中,对于末态包含两个矢量介子的衰变,径向激化的贡献是主要的,并且大于80%;而两个横向激化的贡献是被rDs(*)、rρ(ω)的幂次压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介子衰变 微扰QCD因子化方法 分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lle实验中神经元网络和Fisher判别方法应用于压制连续过程本底的比较(英文)
6
作者 刘超 张子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Belle实验B±→K±ω道的物理分析中,对神经元网络法和Fisher判别法在压制连续过程本底应用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神经元网络法可以获得对BB信号事例42.3%的选择效率和99.2%的连续过程本底排除水平;应用Fisher判别法... 在Belle实验B±→K±ω道的物理分析中,对神经元网络法和Fisher判别法在压制连续过程本底应用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神经元网络法可以获得对BB信号事例42.3%的选择效率和99.2%的连续过程本底排除水平;应用Fisher判别法可以获得57.9%的信号事例选择效率和98.6%的连续过程本底排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网络法 Fisher判别法 belle实验 b介子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