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脾转移因子增强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磊 陈月香 +8 位作者 刘道泉 邱艳红 刘俊斌 刘友霖 林伯全 傅光华 施少华 黄瑜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9-653,共5页
为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新城疫(ND)HI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检测ND HI抗体效价(log2x)和刺激指数(SI)作为指示参数,采集特佳、罗曼、海兰和伊莎共4个品种蛋鸡... 为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新城疫(ND)HI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检测ND HI抗体效价(log2x)和刺激指数(SI)作为指示参数,采集特佳、罗曼、海兰和伊莎共4个品种蛋鸡血样,并从中选出各60羽份(ALV-A/B抗体阳性、阴性鸡各半,ALV p27抗原均为阴性),将4个品种的ALV-A/B抗体阳性蛋鸡均分为实验组(联合接种TF 0.02 mL+NDV La Sota疫苗1羽份/羽,TF多肽含量为3.5 mg/mL,核糖含量为72.0μg/mL,脱E受体法效力检验活力为15%)和对照组(单独接种NDV La Sota疫苗1羽份/羽),于接种后21 d采血检测。结果显示,ALV-A/B抗体阳性鸡群(120羽份)的ND HI抗体效价均值(6.1±1.3)与阴性鸡群(120羽份)均值(6.2±1.3)差异不显著,但其SI均值(1.20±0.10)显著低于阴性鸡群(1.35±0.10)(p<0.05);实验组(60羽份)的ND HI抗体效价和SI均值(9.0±1.3,1.73±0.15)显著高于对照组(60羽份)均值(7.8±1.2,1.39±0.16)(p<0.05)。研究结果表明,ALV-A/B抗体阳性与鸡ND HI抗体效价相关性不大,而对SI具有抑制作用;TF具有增强ALV-A/B抗体阳性鸡群免疫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脾转移因子 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 免疫水平 ND HI抗体效价 淋巴细胞转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的TCID_(50)与p27抗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薛 董宣 +2 位作者 赵鹏 牛星 崔治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了研究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B)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与p27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S/P值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将ALV-B SDAU09C2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细胞),换维持液后连续10d取样,检测10d的TCID50值与p27抗原... 为了研究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B)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与p27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S/P值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将ALV-B SDAU09C2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细胞),换维持液后连续10d取样,检测10d的TCID50值与p27抗原的S/P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将该毒株在DF-1细胞系上传代至20代,取其中的第1、5、10、15和20代分别进行TCID50滴度的测定和p27抗原检测。结果表明,在CEF细胞上接种的ALV-B SDAU09C2株连续10d的TCID50值与p27抗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94002;P<0.0001);在DF-1细胞系上传的不同代数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96449;P=0.0080)。由此可推测ALV-B的TCID50与p27抗原呈显著正相关,可以用ELISA法测得的p27抗原的S/P值来估测病毒的TCID5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TCID50 P27抗原 Pearson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分析
3
作者 李薛 李卫华 +3 位作者 赵鹏 崔治中 王鑫 董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8-1794,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B亚群禽白血病的灭活疫苗,探索能否通过种鸡群疫苗免疫减少带毒率,从而加快禽白血病净化。将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培养复制大量病毒,制备灭活疫苗,用该疫苗免疫9只产蛋祖代鸡,同时设... 本研究旨在制备B亚群禽白血病的灭活疫苗,探索能否通过种鸡群疫苗免疫减少带毒率,从而加快禽白血病净化。将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培养复制大量病毒,制备灭活疫苗,用该疫苗免疫9只产蛋祖代鸡,同时设未免疫种鸡对照。收取种蛋孵化,对孵出雏鸡接种SDAU09C2,检测和比较有和无母源抗体鸡的病毒血症、泄殖腔p27、抗体动态。该疫苗在所有经免疫的成年鸡(9/9)诱发抗体反应,在三免后第3周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ELISA检测S/P值在1.69~1.89(阳性临界值为0.4),且维持4周以上后仍未下降。经过疫苗免疫过的母鸡在其抗体水平最高的前后1周内收集种蛋进行孵化,其雏鸡含母源抗体阳性率的在70%(12/17)左右。雏鸡1日龄攻毒,含母源抗体的12只雏鸡中只有4只检出病毒血症,且持续时间都很短。所有9只不含母源抗体的雏鸡在攻毒后4~8周内全部出现病毒血症,而且在观察期内呈现持续性病毒血症。该疫苗能使全部产蛋祖代鸡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为雏鸡提供母源抗体,有效预防或减缓ALV-B的早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细胞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鸡群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段伦涛 赵鹏 +2 位作者 董宣 王一新 崔治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7-203,共7页
为了评估某些批次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在检测鸡群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的可靠性,使用同一批次试剂盒,对往年ALV-A/B抗体检测阳性率达标(<1%)的A类鸡场及往年ALV-A/B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达... 为了评估某些批次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在检测鸡群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的可靠性,使用同一批次试剂盒,对往年ALV-A/B抗体检测阳性率达标(<1%)的A类鸡场及往年ALV-A/B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达标(>1%)的B类鸡场所送检样品进行初检,在A类鸡场初检阳性样品中挑选S/P值最高的8份阳性样品,在B类鸡场初检阳性样品中挑选S/P值最高的40份样品,再使用相同批次的试剂盒将每个初检阳性样品做3个孔的重复检测,并以上述48份样品为一抗同时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系统比较了IFA和ELISA 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发现,A类鸡场初检为阳性的8份样品经复检和IFA检测均变为阴性;B类鸡场4份样品(4/40)ELISA复检和IFA结果均变为阴性,36份样品(36/40)ELISA复检仍为阳性,但其中20份呈IFA阳性,16份呈IFA阴性,结果表明某些批次的试剂盒在特异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提示,相关企业在进行大批量样本检测时,ELISA阳性样品需结合IFA进行结果判定,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亚群禽白血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ELISA 稳定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X14FF03株感染性克隆构建与拯救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亚楠 石梦雅 +3 位作者 李海娟 林璐璐 王培坤 韦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3,共5页
为探究从灵山土鸡分离的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U3区片段的B亚群ALV(ALV-B)毒株GX14FF03的致病性,试验以GX14FF03毒株核酸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分2段扩增病毒的cDNA,PCR扩增产物经克隆、酶切后依次连接到pBluescriptⅡKS(+)质粒,最终... 为探究从灵山土鸡分离的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U3区片段的B亚群ALV(ALV-B)毒株GX14FF03的致病性,试验以GX14FF03毒株核酸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分2段扩增病毒的cDNA,PCR扩增产物经克隆、酶切后依次连接到pBluescriptⅡKS(+)质粒,最终获得一个含有ALV-B完整前病毒cDNA的重组质粒pBlue-GX14FF03。重组质粒转染DF-1细胞进行病毒拯救,拯救病毒在DF-1细胞盲传3代后收集细胞上清液保存于-80℃,细胞固定后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另取保存细胞上清进行ALV p27抗原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及ALV p27抗原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拯救病毒及亲本病毒接种DF-1细胞后进行体外复制能力测定,结果显示拯救病毒在1、3、5、7、9 d体外复制能力与亲本病毒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病毒拯救成功,命名为rGX14FF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感染性克隆 病毒拯救 体外复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A、B和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学调查和分析
6
作者 张艳 张庆玲 +3 位作者 刘海隆 薛琛璐 晁哲 魏立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解海南省文昌鸡A、B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分别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海市和澄迈县)的鸡场随机采集鸡血清样品17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LV-... 为了解海南省文昌鸡A、B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分别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海市和澄迈县)的鸡场随机采集鸡血清样品17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LV-J和ALV-A/B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不同规模鸡场、不同类型鸡血清ALV-J和ALV-A/B的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1746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ALV-J抗体阳性样品182份,总抗体阳性率为10.42%(95%CI:8.99%~11.86%);共检出ALV-A/B抗体阳性样品5份,总抗体阳性率为0.29%(95%CI:0.04%~0.54%);5个地区的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ALV-J感染,其中儋州市ALV-J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50.00%(30/60)(95%CI:37.24%~62.76%);ALV-A/B抗体阳性样品仅在海口市检出,抗体阳性率为0.49%(5/1011)(95%CI:0.06%~0.93%);成年鸡ALV-J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育成鸡和雏鸡(P<0.05),达到14.60%(138/945)(95%CI:12.35%~16.86%);ALV-J在一年四季均有感染,以冬季感染率最高,抗体阳性率为23.12%(86/372)(95%CI:18.83%~27.41%);ALV-A/B抗体阳性样品仅在夏秋两季检出;小型和中型鸡场的ALV-J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大型鸡场(P<0.05),分别为20.42%(88/431)(95%CI:16.61%~24.23%)和21.48%(29/135)(95%CI:14.52%~28.44%);商品代肉鸡的ALV-J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0.13%(61/303)(95%CI:15.61%~24.65%)。结果表明,在海南省文昌鸡养殖地区存在ALV-J感染,ALV-A/B仅在海口市零星发生;ALV-J感染在冬季和成年文昌鸡群中较多,以商品代肉鸡感染最为严重,因此,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海南省文昌鸡ALV-J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A、b和J 血清学调查 文昌鸡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旭然 邓冰清 +9 位作者 康雪娇 李寅时 阿比旦·艾尼瓦尔 余倩 孜比姑·肉素 阿迪莱·多力坤 王茂林 王慧 张传山 李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6,共8页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分子对泡球蚴感染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C57-wild-type, WT)和LAG3基因敲除(LAG3-knockout, LAG3-KO)小鼠经肝门静脉注射泡球蚴原头节,感染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脏CD19和α-SMA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B细胞及其各亚群和表面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泡球蚴感染12周小鼠肝脏LAG3-KO组CD19阳性区及面积占比略高于W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α-SMA在LAG3-KO组阳性区及面积占比显著高于WT组(t=-3.224、-3.227,P均<0.05)。LAG3-KO组肝脏B细胞表达CD80和MHC-Ⅱ分子的比例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9、-3.321,P均<0.05)。LAG3-KO组B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5,P<0.05)。LAG3-KO组B1b细胞表达CD80比例亦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15,P<0.001),而B2细胞表达CD80比例显著低于WT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806,P<0.05)。LAG3-KO组B2细胞表达MHC-Ⅱ分子显著上调,且具统计学差异(t=-4.227,P<0.01)。结论 泡球蚴感染中期12周,LAG3分子影响小鼠肝脏B细胞亚群及功能,并以B2型淋巴细胞尤为显著,LAG3对B细胞的活化以及MHC-Ⅱ类分子表达产生抑制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下的B细胞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b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3^(+)B淋巴细胞亚群在炎症及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牛长平 孙思予 刘冬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CD93表达于原B(pro-B)细胞、前B(pre-B)细胞以及各种不成熟B细胞,CD93可以和膜突蛋白(moesin)、多聚素2(MMRN2)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吞噬过程,进而在炎症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CD93+B细胞亚群对炎症... CD93表达于原B(pro-B)细胞、前B(pre-B)细胞以及各种不成熟B细胞,CD93可以和膜突蛋白(moesin)、多聚素2(MMRN2)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吞噬过程,进而在炎症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CD93+B细胞亚群对炎症及炎症相关疾病,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胃炎、脓毒症、非肥胖型糖尿病以及牙周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3 b淋巴细胞 胃炎 脓毒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9
作者 易圣果 曹业迪 +9 位作者 赵雪 卢桂芝 张杨 丛铁川 张澜波 张继新 梁振威 屈晨雪 张俊清 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9-2645,共7页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EZH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2020年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例),通过RNA-seq筛选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16例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8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EZH2在HT甲状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25例HT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例HT外周血以及12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ZH2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15只7周龄NOD.H-2^(h4)小鼠EAT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无注射(n=5)或注射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组(10 mg/kg,腹腔注射3次/周,n=5),8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改变。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水平上调,一些与B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CD19、CD27、CD38、CD52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例HT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ZH2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染色高表达在GC区,EZH2特异性地表达在CD_(19)^(+)B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T FNA样本中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HD外周血、HT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样本中EZH2在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HT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EAT组(P<0.001)。结论EZH2在HT甲状腺组织CD_(19)^(+)B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抑制剂可以减缓EAT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机制,EZH2可能成为治疗HT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b淋巴细胞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长期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琼 杜丽 +6 位作者 崔玉芳 孙嵘 潘秀颉 董波 苏镇涛 周红梅 毛建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低剂量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致免疫组织损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微波辐照平均功率密度随机分为O(对照)、2.5、5、10mW/cm^24组,每天辐照6min,每周5d,... 目的观察慢性低剂量微波辐照对大鼠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致免疫组织损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微波辐照平均功率密度随机分为O(对照)、2.5、5、10mW/cm^24组,每天辐照6min,每周5d,连续辐照1个月,于辐照14d后以及连续辐照1个月后的1、30、60、180d活杀大鼠取材。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以及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5RA^+B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①连续辐照结束后60d,外周血WBC在2.5mW/cm^2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5),在10mw/cm^2组明显降低(P〈0.01)。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WB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连续辐照14d后,胸腺组织内ROS水平随辐照剂量增加而持续升高,呈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辐照1个月结束后的60d,5mW/cm^2组R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辐照1个月结束后的1-60d,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但辐照后180d,2.5mw/cm^2组CD3^+和CD4^+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5mW/cm^2组CD8^+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辐照组CD4^+/CD8^+比值虽然在辐照后180d出现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④辐照后60d,5mW/cm^2组外周血CD45RA^+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O.01),而辐照后180d,各辐照组CD45RA^+B细胞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P〈O.01)。结论大鼠经长期低剂量微波辐照后,免疫功能在早期改变不明显,晚期损伤较为明显,外周血WBC和CD45RA^+B淋巴细胞在辐照后180d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免疫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细胞亚群增龄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丽娜 陶新鑫 姚新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57,共4页
机体的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有B和T细胞参与,其中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B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同月龄的小鼠中,B细胞数量、亚群及功能随月龄的改变表现出特征性的动态变... 机体的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有B和T细胞参与,其中B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对B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同月龄的小鼠中,B细胞数量、亚群及功能随月龄的改变表现出特征性的动态变化,这些动态变化主要通过细胞和分子水平导致B细胞分化受损,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小鼠B细胞亚群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为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的进展等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人类疾病治疗与预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b细胞 小鼠 月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建华 薛群 +4 位作者 刘翠平 方琪 俞立强 张陆陆 蒋觉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3-890,共8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0,0.000)、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01)。其中,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全身型高于眼肌型(P=0.031);CD27^-CD38^+B细胞比例,合并胸腺瘤者低于无胸腺异常者(P=0.026);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肌无力危象者高于非肌无力危象者(P=0.017,0.011)。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QMGS评分减少(P=0.012)、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34)、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QMGS评分与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394,P=0.009)。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其表达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不同表型的B细胞亚群可能在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机制和疾病进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 抗原 CD27 抗原 CD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和CD27标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的亚群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春淮 徐建华 翟志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状态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32例,SLEDAI分为≥10分组和<10分组;健康献血者14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7-、CD19+CD27+和CD1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状态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SLE患者32例,SLEDAI分为≥10分组和<10分组;健康献血者14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7-、CD19+CD27+和CD19+CD27++细胞,并分析各亚群比例、CD19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和体液免疫的关系。结果两组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19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SLEDAI≥10分组的CD19+CD27++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SLEDAI<10分组的CD19+CD27-细胞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CD19+CD27+细胞明显降低。IgG与浆母细胞比率呈正相关。CD19+CD27++细胞比率在抗dsDNA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明显升高。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19+CD27+及CD19+CD27++亚群存在异常,可能与SLE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异常有关,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原 CD19 抗原 CD27 b淋巴细胞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对烫伤大鼠B细胞亚群及Ig合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卓安山 陈爱娟 +2 位作者 申繁星 黄强 张晓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B淋巴细胞作为介导体液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与其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分子一起是宿主防御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成分。因此,测定其数量和功能对判断机体免疫功能及评价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 B淋巴细胞作为介导体液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与其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分子一起是宿主防御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成分。因此,测定其数量和功能对判断机体免疫功能及评价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与感染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b细胞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细胞亚群及其组织分布的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冉 李芸芊 +1 位作者 屠鹏飞 朱枝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2-310,共9页
目的优化B细胞亚群及其组织分布的流式细胞分析的荧光染色方案,以用于免疫调控药物的活性评价。方法取小鼠外周血、腹膜腔细胞、脾细胞、淋巴结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通过3种荧光抗体染色方案对各种细胞进行染色:①抗B220,CD5和CD11b的荧... 目的优化B细胞亚群及其组织分布的流式细胞分析的荧光染色方案,以用于免疫调控药物的活性评价。方法取小鼠外周血、腹膜腔细胞、脾细胞、淋巴结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通过3种荧光抗体染色方案对各种细胞进行染色:①抗B220,CD5和CD11b的荧光抗体及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染色;②抗B220,CD43,CD93,CD23和IgM的荧光抗体及7-AAD染色;③抗B220,CD27和CD138的荧光抗体及7-AAD染色。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细胞亚群,通过优化的表面标志物组合确定各种B细胞亚群,再统计各种B细胞亚群在多种组织中的分布。结果第①种染色方案可区分B1a,B1b和B2细胞;第②种染色方案可区分原始B细胞、不成熟和成熟B细胞;第③种染色方案可区分记忆性B细胞和浆细胞。外周血中主要包含成熟B细胞和一种特殊的不成熟B细胞;腹膜腔中主要包含B1a细胞和成熟B细胞;脾中主要包含成熟B细胞、边缘区B细胞及T1和T2期不成熟B细胞;淋巴结中主要包含成熟B细胞;骨髓中包含各种发育阶段B细胞,主要包含前B细胞(pre-B细胞)和T1期不成熟B细胞。记忆性B细胞和浆细胞在各种组织中都只占B细胞的较小比例。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荧光染色方案可特异准确地分析B细胞亚群及其组织分布,可用于免疫调控药物的活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标志物 组织分布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B细胞亚群分析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B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芳倩 阎羽欣 +8 位作者 毛梦寒 彭昊 金书欣 蔡强 杨阳 岳涛 朱琦 席晔斌 陈广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3-880,共8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B细胞亚群特点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对RA患者B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RA患者和健康对照各29例,运用配对t检...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B细胞亚群特点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对RA患者B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RA患者和健康对照各29例,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2组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的差异;根据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的值将RA患者分为活动组(2.6≤DAS28<5.1)和高度活动组(DAS28≥5.1),运用t检验分析2组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的差异。在0、10、100μmol/L EGCG和2.5μg/L葡萄球菌A蛋白共刺激条件下,体外培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24 h后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cell-activating factor receptor,BAFF-R)的表达水平,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结果·RA患者的总B细胞、未分化B细胞、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而CD19^+IL-10^+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占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活动组与19例高度活动组RA患者的总B细胞及各B细胞亚群(除CD19^+IL-10^+Breg外)占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活动组与12例高度活动组RA患者CD19^+IL-10^+Breg占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外周血总B细胞所占比例与IgG型类风湿因子呈弱正相关(r=0.308)。EGCG能显著提高CD19^+IL-10^+Breg占淋巴细胞比例(P<0.05),且100μmol/L EGCG能显著降低总B细胞中BAFF-R mRNA的表达水平(P=0.000);但其对未分化B细胞、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B细胞可能在RA发病中发挥辅助作用,RA患者CD19+IL-10+Breg数量反馈性增加,EGCG可促进Breg增殖,降低BAFF-R 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b细胞 调节性b细胞 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细胞亚群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美丽 李呼伦(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8-494,共7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及持续的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MS被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疾病,然而,临床上MS抗CD20 B细胞耗竭治疗(BCDT)效果出人意料,凸显了B细胞在MS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BCDT...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及持续的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MS被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疾病,然而,临床上MS抗CD20 B细胞耗竭治疗(BCDT)效果出人意料,凸显了B细胞在MS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BCDT在MS中的应用,治疗后的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随着人们对B细胞知识的不断加深,了解不同B细胞亚群在疾病中的不同作用或许是找到解决临床副作用的关键。已知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B细胞亚群对MS的相对贡献目前还只是部分阐明。为此,本文主要从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B细胞亚群在MS中的相对贡献进行阐述,为深入探讨B细胞在MS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中的作用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多发性硬化 抗CD20 b细胞耗竭治疗(bC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仕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分析及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于四川攀枝花攀钢职工总医院进行诊治的9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有健康分娩史的92例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外... 目的:分析及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于四川攀枝花攀钢职工总医院进行诊治的9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有健康分娩史的92例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然后比较不同流产孕周及流产次数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流产孕周及流产次数者上述血液指标水平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均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的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指标呈现异常的状态,且不同流产孕周及流产次数者的检测结果差异也相对明显,因此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及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h1/Th2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鉴别肺结核及支原体肺炎的价值
19
作者 欧洪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简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于肺结核、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间入院诊断的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5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MPP组),同时选...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联合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简称“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于肺结核、支原体肺炎(MPP)患者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间入院诊断的5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5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MPP组),同时选择5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细胞因子联合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肺结核组的白介素-2(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MPP组与对照组,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低于MPP组与对照组;MPP组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MPP组的IL-4、IL-6、TNF-α、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均低于MPP组与对照组,MPP组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低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的CD19+水平均低于MPP组与对照组,肺结核组的CD19+水平低于MPP组(P<0.05)。三组间的其他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及支原体肺炎患者部分细胞因子水平有所增高,淋巴细胞亚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与患者的炎症状态及程度、病情变化、免疫功能等有关。同时,细胞因子联合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肺结核与支原体肺炎,对根据指标水平的变化鉴别和评估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 鉴别 肺结核 支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石文卉 陈维 +3 位作者 荆玮 聂文娟 周文强 初乃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结果,探讨其异常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入院期间的疾病状态,以...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结果,探讨其异常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入院期间的疾病状态,以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研究对象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200例患者中CD4+T细胞百分比正常者164例(82.0%)、升高者5例(2.5%)、降低者31例(15.5%);对药物敏感患者中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者的构成比[25%(19/76)]高于耐药结核病患者[9.7%(12/124)](χ2=8.12,P=0.004)。CD8+T细胞百分比正常者171例(85.5%)、升高者23例(11.5%)、降低者6例(3%);年龄≥60岁的患者和无空洞的患者中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者的构成比[21.4%(12/56)、22.2%(12/54)]分别高于年龄〈60岁者和并发空洞者[7.6%(11/144)、7.5%(11/146)](χ2值分别为8.12和8.56,P值分别为0.004和0.003)。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百分比正常者170例(85%)、升高者15例(7.5%)、降低者15例(7.5%);对药物敏感患者中NK细胞百分比升高者的构成比[14.5%(11/76)]高于耐药结核病患者[3.2%(4/124)](χ2=9.06,P=0.003)。B细胞百分比正常者159例(79.5%)、升高者8例(4%)、降低者33例(16.5%);女性患者中B细胞百分比升高者的构成比[10.5%(6/57)]高于男性患者[1.4%(2/143)](χ2=6.99,P=0.008);男性患者中B细胞百分比降低者的构成比[32.1%(18/56)]高于女性患者[10.4%(15/144)](χ2=6.24,P=0.013);无空洞患者B细胞百分比升高者的构成比[11.1%(6/54)]高于并发空洞者[1.4%(2/146)](χ2=11.55,P=0.001);年龄≥60岁患者中B细胞百分比降低者的构成比[32.1%(18/56)]高于年龄(60岁者[10.4%(15/144)](χ2=13.76,P=0.001)。结论肺结核患者对药物敏感可能与NK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比的升高或降低有关;患者无空洞可能与CD8+T细胞和B细胞百分比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数据说明 统计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