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对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
1
作者 薛晓晓 孟令宅 +6 位作者 王素艳 于蒙蒙 陈运通 祁小乐 李留安 于晓雪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58-3966,共9页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对商品蛋鸡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用实验室前期制备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LN16-A株),通过滴鼻方式以400 TCID_(50)·只^(-1)的剂量接种21日龄的商品蛋鸡。免疫后7、14和21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对商品蛋鸡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用实验室前期制备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LN16-A株),通过滴鼻方式以400 TCID_(50)·只^(-1)的剂量接种21日龄的商品蛋鸡。免疫后7、14和21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测定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免疫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0%,中和抗体平均效价为7.51 log2。免疫后21 d,使用B亚型禽偏肺病毒强毒(LN16-V株)进行攻毒保护评价,攻毒剂量为5000 TCID_(50)·只^(-1),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鸡出现混浊或黏稠样鼻涕,发病率为80%,免疫组鸡均未发病;采用RT-qPCR方法测定各组鸡1~7 d腭裂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免疫组病毒载量仅为攻毒对照组的1/100;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鸡的鼻甲骨及气管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而免疫组鸡均未出现任何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弱毒疫苗(LN16-A株)对商品蛋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为控制蛋鸡群B亚型禽偏肺病毒的流行和制定预防B亚型禽偏肺病的免疫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弱毒疫苗 商品蛋鸡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B1分离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鉴定
2
作者 于泽坤 姜承源 +4 位作者 袁洪兴 周生 段笑笑 李彦 宋勤叶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802,共15页
B亚型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可引起鸡肿头综合征,造成免疫抑制,引发严重的继发感染并导致鸡生产性能下降。建立国内aMPV分离株的反向遗传学系统对病毒研究及开发针对性疫苗具有重要意义。将病毒基因组扩增片段分别测序... B亚型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可引起鸡肿头综合征,造成免疫抑制,引发严重的继发感染并导致鸡生产性能下降。建立国内aMPV分离株的反向遗传学系统对病毒研究及开发针对性疫苗具有重要意义。将病毒基因组扩增片段分别测序,通过序列拼接获得了完整的aMPV B1分离株基因组序列。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中的酶切位点,将基因组分4段依次连入pTH载体,获得病毒基因组质粒pTH-B1。在病毒基因组的第7474位引入同义突变,沉默原有SalⅠ酶切位点以作为遗传标记,在pTH-B1质粒M与F基因之间引入PmeⅠ酶切位点,并利用该位点插入EGFP基因,获得质粒pTH-B1EGFP。将病毒N、P、M 2.1基因的表达盒共同克隆到pCI-Neo表达载体中,获得辅助质粒pCI-NPM2.1。将L基因单独克隆到pCI-Neo表达载体中,获得辅助质粒pCI-L。将pTH-B1质粒和pTH-B1EGFP质粒分别与两种辅助质粒共转染BSR/T7细胞,然后将转染细胞与Vero细胞共培养并连续传代。结果显示:通过细胞病变(CPE)和绿色荧光观察,以及N基因和遗传标记检测、间接免疫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共同验证,表明构建的rB1株和rB1-EGFP株拯救成功。rB1株和rB1-EGFP株与亲本毒株的增殖水平和趋势相似。本研究通过三质粒拯救系统获得了B亚型aMPV B1株的感染性克隆,M和F基因间的非编码区可插入基因表达序列,为进一步探究B亚型aMPV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感染性克隆 三质粒 病毒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减毒株对商品肉鸡免疫效果的评价
3
作者 许壮壮 王素艳 +6 位作者 陈运通 张涛 于蒙蒙 孟令宅 范文瑞 祁小乐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97-4604,共8页
旨在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减毒株(LN16-A株)对商品肉鸡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从规模化养殖场选取3周龄的商品肉鸡,将B亚型禽偏肺病毒减毒株(LN16-A株)通过滴鼻方式免疫(200μL,病毒含量≥103 TCID50·只^(-1)),空白对照组以同样剂量的PB... 旨在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减毒株(LN16-A株)对商品肉鸡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从规模化养殖场选取3周龄的商品肉鸡,将B亚型禽偏肺病毒减毒株(LN16-A株)通过滴鼻方式免疫(200μL,病毒含量≥103 TCID50·只^(-1)),空白对照组以同样剂量的PBS滴鼻。免疫21 d后,翅下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利用ELISA方法及中和试验检测相应抗体;在6周龄时,通过滴鼻方式使用B亚型禽偏肺病毒强毒(LN16-V株)(200μL,5000 TCID50·只-1)进行攻毒,攻毒后连续观察7 d,并利用RT-qPCR检测各组鸡鼻腔拭子的病毒拷贝数,攻毒后第9天各组随机选取2只鸡进行剖杀,采集鼻甲骨、气管和肺组织,通过HE染色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疫苗免疫后21 d,免疫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平均ELISA抗体效价为1860,平均中和抗体效价为7.44 log2;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商品肉鸡出现混浊、黏稠、牵丝状的鼻液等明显临床症状,发病率为100%,而免疫组肉鸡无临床症状;RT-qPCR结果表明,免疫组鸡鼻腔拭子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相较于对照组降低了78%~96%;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对照组肉鸡鼻甲骨、气管以及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免疫组肉鸡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综上表明,B亚型禽偏肺病毒减毒株(LN16-A株)可以诱导商品肉鸡产生特异性抗体,能显著降低攻毒后的排毒水平,对商品肉鸡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本研究结果将为肉鸡养殖场禽偏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减毒株 商品肉鸡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的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包媛玲 宋守生 +12 位作者 于蒙蒙 刘鹏 任殿新 孟令宅 王素艳 李欣翼 张卓 刘爱晶 张艳萍 刘长军 祁小乐 王笑梅 高玉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1-525,共5页
为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选取21日龄的商品蛋鸡,将本团队前期研制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免疫蛋鸡(0.5 mL/只),并于首免后3周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1周~6周每周采... 为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选取21日龄的商品蛋鸡,将本团队前期研制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免疫蛋鸡(0.5 mL/只),并于首免后3周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1周~6周每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及中和试验分别检测相应抗体,结果显示,初次免疫后6周,免疫组血清平均ELISA抗体效价达到1:73 522,平均中和抗体效价达到7.6log2。加强免疫后3周通过滴鼻的方式攻毒(aMPV/B LN16强毒滴鼻200μL,5 000 TCID50/只),观察攻毒后1 d~8 d蛋鸡的临床症状。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蛋鸡发病率为92.3%,免疫组蛋鸡不发病;攻毒后1 d~8 d采集各组蛋鸡的鼻腔拭子,通过RT-qPCR方法检测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免疫组蛋鸡鼻腔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较攻毒对照组下降约73.7%~95.0%;攻毒后9 d,采集各组蛋鸡的鼻甲、气管、肺脏制备病理切片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蛋鸡鼻甲、气管、肺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免疫组蛋鸡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商品蛋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为商品蛋鸡的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的防控和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灭活疫苗 商品蛋鸡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蒙蒙 包媛玲 +11 位作者 王素艳 辛子琪 刘鹏 冯笑艳 孟令宅 郭茹 张艳萍 刘长军 祁小乐 李俊平 王笑梅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40-3549,共10页
旨在确定我国部分养鸡场的鸡出现甩头、精神萎靡和肿头综合征是否由禽偏肺病毒(aMPV)引起,本研究从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发病蛋鸡和肉鸡场采集鼻甲骨、气管和肺等样品,首先利用aMPV特异性的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将RT-... 旨在确定我国部分养鸡场的鸡出现甩头、精神萎靡和肿头综合征是否由禽偏肺病毒(aMPV)引起,本研究从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发病蛋鸡和肉鸡场采集鼻甲骨、气管和肺等样品,首先利用aMPV特异性的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将RT-PCR检测阳性样品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然后利用G/F基因序列分析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鉴定病毒的亚型,最后将分离株感染SPF鸡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的220份样品中,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3份鼻甲骨样品在228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将阳性病料接种Vero细胞盲传5代后,细胞出现变圆、聚集和融合等aMPV特征性细胞病变(CPE),表明成功分离到3株aMPV,将其分别命名为SD2001、SD2002和HLJ2101。G和F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来自蛋鸡的SD2001、SD2002和来自肉鸡的HLJ2101分离株的G和F基因与其他B亚型aMPV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较高,核苷酸的相似性分别为93.4%~98.6%和95.6%~100.0%,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88.7%~97.8%和97.6%~100.0%;而与A、C和D亚型的G和F基因同源性较低,核苷酸的相似性分别为27.1%~61.8%和66.8%~74.8%,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16.1%~36.7%和72.5%~86.5%,这些结果表明,SD2001、SD2002和HLJ2101分离株属于B亚型aMPV。进一步利用B亚型aMPV特异性的阳性血清进行IFA检测,接种SD2001、SD2002和HLJ2101的Vero细胞均可以观察到特异性的绿色荧光信号,进一步证实3个分离株属于B亚型aMPV。选择SD2001感染3周龄SPF鸡进行了致病性研究,结果发现SPF鸡感染后3~6d出现精神萎靡、甩头和流鼻涕等症状,鼻甲骨、气管和肺也出现病理性损伤,其发病率为90%(18/20)。3株B亚型aMPV的分离不仅有助于明确我国部分养鸡场出现肿头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同时也证实B亚型aMPV流行毒株对鸡有明显的致病性,这些结果为我国家禽疫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对商品肉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笑艳 包媛玲 +9 位作者 于蒙蒙 孟令宅 刘鹏 王素艳 李欣翼 张卓 张艳萍 刘长军 王笑梅 高玉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4-1038,共5页
为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对商品肉鸡的致病性,本实验将前期分离的鸡源B亚型aMPV LN16株通过滴鼻的方式感染21日龄商品肉鸡,感染后1 d~7 d观察临床症状,可见感染组肉鸡出现了流鼻涕、鼻痂等临床症状,发病率达100%,空白组肉鸡未出现... 为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对商品肉鸡的致病性,本实验将前期分离的鸡源B亚型aMPV LN16株通过滴鼻的方式感染21日龄商品肉鸡,感染后1 d~7 d观察临床症状,可见感染组肉鸡出现了流鼻涕、鼻痂等临床症状,发病率达100%,空白组肉鸡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感染后1 d~7 d采集各组肉鸡鼻腔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肉鸡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组肉鸡的排毒期为感染后1 d~6 d,感染后第3 d达到排毒高峰期(6.31×10^(4)拷贝/200μL),空白组肉鸡未检测到排毒。感染后第4 d采集鸡鼻甲骨、肺脏、气管、哈氏腺,利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的组织分布,结果显示可以在肉鸡的鼻甲骨、气管、喉头、哈氏腺中检测到该病毒,其中鼻甲骨的病毒拷贝数最高,达3.53×10^(4)拷贝/0.1 g,而空白组鸡未检测到病毒。感染后7 d~21 d内每7 d采集各组鸡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第7 d血清抗体全部转阳,且血清抗体效价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空白组鸡未检测到抗体。感染后第9 d取各组鸡鼻甲骨、肺脏和气管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鸡的组织病变,结果显示,商品肉鸡感染B亚型aMPV后上呼吸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空白组鸡未见异常。本研究结果证实B亚型aMPV对商品肉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商品肉鸡养殖场鸡aMPV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肉鸡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对蛋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包媛玲 何锡栋 +12 位作者 于蒙蒙 刘鹏 陶蓉蓉 肖美丽 王素艳 李欣翼 张卓 刘爱晶 张艳萍 刘长军 祁小乐 王笑梅 高玉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0,共6页
为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B)对蛋鸡的致病性,将aMPV/B LN16株经Vero细胞传代培养,通过点眼滴鼻的方式感染9周龄蛋鸡。感染后第2天,感染组蛋鸡开始出现流鼻涕,并伴有鼻痂等症状,发病率为92.3%。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蛋鸡在... 为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B)对蛋鸡的致病性,将aMPV/B LN16株经Vero细胞传代培养,通过点眼滴鼻的方式感染9周龄蛋鸡。感染后第2天,感染组蛋鸡开始出现流鼻涕,并伴有鼻痂等症状,发病率为92.3%。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蛋鸡在感染后1~5 d排毒。感染后第4天,感染组蛋鸡的哈氏腺、气管、喉头及鼻甲骨内均有病毒分布。感染后7~21 d,感染组蛋鸡的aMPV抗体水平逐渐升高。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感染组蛋鸡的鼻甲骨、肺脏、气管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研究表明,aMPV/B可以感染蛋鸡并引起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蛋鸡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灭活疫苗对商品肉鸡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包媛玲 何锡栋 +12 位作者 于蒙蒙 刘鹏 陶蓉蓉 肖美丽 王素艳 李欣翼 胡守平 刘爱晶 张艳萍 刘长军 祁小乐 王笑梅 高玉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1-1075,共5页
为了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a MPV/B)灭活疫苗对商品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选取21日龄的商品肉鸡,将前期研制的a MPV/B灭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商品肉鸡(0.5 mL/只),以注射相同剂量PBS的商品肉鸡作为阴性对照组。于首免后3周... 为了研究B亚型禽偏肺病毒(a MPV/B)灭活疫苗对商品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选取21日龄的商品肉鸡,将前期研制的a MPV/B灭活疫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商品肉鸡(0.5 mL/只),以注射相同剂量PBS的商品肉鸡作为阴性对照组。于首免后3周加强免疫1次,分别采用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首免1周~6周后各组鸡血清中的IgG抗体效价和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首免后3周及加强免疫后3周(首免后6周),各组鸡血清平均IgG抗体效价分别为1:11864和1:36619,平均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4.7 log2和6.5 log2。而阴性对照组鸡血清均无IgG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加强免疫后3周以a MPV/B LN16株(5000 TCID_(50)/只)攻毒,观察攻毒后1 d~7 d各组鸡的临床症状,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组有一只鸡挤压有鼻液,其他鸡均无明显症状,发病率为10.0%,而对照组鸡出现混浊或粘稠泡沫样、牵丝状鼻液,鼻痂等症状,且发病率达90.0%,经计算,疫苗免疫保护率达88.9%;通过RT-qPCR检测首免后1 d~6 d采集的各组鸡鼻腔拭子中的病毒基因拷贝数,分析其排毒情况。结果显示,攻毒后1 d~6 d,免疫组鸡鼻腔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较对照组鸡下降64.6%~80.7%;攻毒后9 d剖杀各组鸡,采集各组鸡鼻甲、气管及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后观察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鸡的鼻甲黏膜、气管黏膜及肺房壁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而免疫组鸡上述各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本研究首次表明,aMPV/B灭活疫苗能够诱导商品肉鸡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且对鸡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对控制a MPV/B的传播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灭活疫苗 商品肉鸡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亚型禽偏肺病毒对黄羽肉鸡致病性分析及其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孟令宅 陈春丽 +10 位作者 于蒙蒙 王占新 王素艳 刘鹏 何塔娜 郭茹 陈运通 刘长军 祁小乐 吴志强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54-5161,共8页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制备的灭活疫苗LN16-I株以0.5 mL·只^(-1)的剂量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3周龄黄羽肉鸡,免疫后3周,以相同的注射方式和剂量加强免疫1次。采集1~6周内的血清,并测... 为评价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灭活疫苗对黄羽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制备的灭活疫苗LN16-I株以0.5 mL·只^(-1)的剂量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3周龄黄羽肉鸡,免疫后3周,以相同的注射方式和剂量加强免疫1次。采集1~6周内的血清,并测定ELISA抗体效价及中和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初次免疫后6周,免疫组血清ELISA抗体平均滴度可达4.2×10^(4),平均中和抗体效价可达7.42 log2,阳性率均为100%。加强免疫3周后,使用强毒株LN16对各组鸡进行攻毒,攻毒剂量为5000 TCID 50·只^(-1),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的鸡出现流混浊或黏稠样鼻涕、甩头等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5%(11/13),而免疫组均未发病;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腔拭子中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在第3天时出现排毒高峰,病毒拷贝数为4.9×10^(6)copies·mL^(-1),而免疫组相比于攻毒对照组排毒量下降约99.43%;病理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鸡的鼻甲和气管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而免疫组鸡均未出现病理损伤。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B亚型禽偏肺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羽肉鸡明显发病,灭活疫苗LN16-I株可以对黄羽肉鸡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为我国黄羽肉鸡B亚型禽偏肺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亚型禽偏肺病毒 灭活疫苗 黄羽肉鸡 致病性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偏肺病毒病(B亚型)活疫苗(LN16-A株)冻干保护剂筛选和冻干工艺的优化
10
作者 王洪峰 李雪 +2 位作者 关双 房良 高玉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调整蔗糖明胶保护剂中蔗糖和明胶的比例、调整病毒液和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例,确定蔗糖添加量为40%、明胶添加量为8%配制的保护剂,病毒液与其按7∶1的比例冻干的制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同时进行了禽偏肺病毒病(B亚型)LN16-A株... 通过调整蔗糖明胶保护剂中蔗糖和明胶的比例、调整病毒液和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例,确定蔗糖添加量为40%、明胶添加量为8%配制的保护剂,病毒液与其按7∶1的比例冻干的制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同时进行了禽偏肺病毒病(B亚型)LN16-A株不同装量最佳冻干曲线优化,对预冻时间、升华阶段(一期干燥)温度和时间、解析干燥(二期干燥)最高许可温度及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5 mL/瓶装量的预冻时间2 h、升华温度为5~10℃、升华时间为11 h、干燥温度为30℃维持6 h;2.0 mL/瓶装量的预冻时间h、升华温度为5~10℃、升华时间为14 h、干燥温度为30℃维持6 h;3.0 mL/瓶装量的预冻时间4 h、升华温度为5~10℃、升华时间为17 h、干燥温度为30℃维持6 h,为最优冻干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病(b亚型)LN16-A株 冻干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