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机械循环对B/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覃耀春 何世禹 杨德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7-479,485,共4页
热机械循环是复合材料所面临的苛刻空间环境因素.对B/Al复合材料进行温度变化范围为-125~125℃,外加拉伸载荷为30MPa的热机械循环试验,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测量了B/Al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利用SEM及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及显微... 热机械循环是复合材料所面临的苛刻空间环境因素.对B/Al复合材料进行温度变化范围为-125~125℃,外加拉伸载荷为30MPa的热机械循环试验,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测量了B/Al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利用SEM及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研究了热机械循环对B/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热机械循环造成了B纤维与Al基体之间界面的弱化,产生了可测的弹性模量的降低;同时,引起基体塑性应变,造成基体内位错密度增加.在热机械循环初期,B/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增加的,但随即随热机械循环周次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复合材料 热机械循环 拉伸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ibull分布理论在硼纤维及B/A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2
作者 蔡杉 徐洪清 佘冬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2期883-887,共5页
本文采用单一Weibull统计分布函数来描述硼纤维拉伸强度的分散性,发现具有不同断裂机制的缺陷所引发的断裂其拉伸强度分布分别符合Weibull分布,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参数;对热压复合前后的硼纤维的拉伸强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文采用单一Weibull统计分布函数来描述硼纤维拉伸强度的分散性,发现具有不同断裂机制的缺陷所引发的断裂其拉伸强度分布分别符合Weibull分布,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参数;对热压复合前后的硼纤维的拉伸强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热压复合过程对纤维的性能及拉伸强度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热压改变了纤维内部缺陷的类型和分布.本文还就以上研究结论在硼纤维的生产及其产品的性能表征方法、B/Al复合材料性能的非破坏性评估方法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纤维 b/al复合材料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压力对B/Al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仁忠 王豫跃 +2 位作者 杨冠军 李长久 李其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5,共5页
使用表面覆有B4 C涂层的硼纤维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连续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预制片 ,结合真空热压扩散焊制备了纤维均匀分布的B/Al复合材料。探讨在接近铝基体熔点温度的条件下热压压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B/Al界面结合的影... 使用表面覆有B4 C涂层的硼纤维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连续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预制片 ,结合真空热压扩散焊制备了纤维均匀分布的B/Al复合材料。探讨在接近铝基体熔点温度的条件下热压压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B/Al界面结合的影响 ,分析了B/Al界面结合状态与断口形貌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热压压力对制备的B/Al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B纤维与Al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和拉伸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纤维表面的B4 C涂层有效地防止了B纤维与Al基体间的界面反应 ,在温度6 5 0℃、压力 10MPa的条件下 ,制备的纤维体积分数为 4 2 %的B/Al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 96 8MPa ,达到了纤维理想强度的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压力 b/al复合材料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体积分数对等离子喷涂制备B/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豫跃 李长久 +1 位作者 杨冠军 李其连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85-288,共4页
用表面涂覆B4C涂层的B纤维,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纤维间距为200 μm和160 μm两种连续B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预制片,结合真空热压扩散焊制备了纤维均匀分布的B/Al复合材料,探讨了在两种不同纤维间距条件下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其中纤... 用表面涂覆B4C涂层的B纤维,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纤维间距为200 μm和160 μm两种连续B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预制片,结合真空热压扩散焊制备了纤维均匀分布的B/Al复合材料,探讨了在两种不同纤维间距条件下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其中纤维体积分数对B/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b/al复合材料 纤维体积分数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B/Al复合材料超精密车削表面成形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汪兴均 王立平 +1 位作者 杜丽 冯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138,共5页
为了满足精密物理实验纳米量级加工精度的需求,采用天然金刚石刀具对10B/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是必然选择。通过分析10B/Al复合材料特性,研究了材料增强相受力状态与增强相破坏方式的映射关系,并研究了3种不同破坏方式:拔出、压入、断裂... 为了满足精密物理实验纳米量级加工精度的需求,采用天然金刚石刀具对10B/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是必然选择。通过分析10B/Al复合材料特性,研究了材料增强相受力状态与增强相破坏方式的映射关系,并研究了3种不同破坏方式:拔出、压入、断裂的切削表面成形机理。设计了考虑冷却润滑条件、切削深度、转速、进给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合表面成形机理,讨论分析了不同切削条件对切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论认为,高转速、小切深、小进给、非油雾润滑更易获得好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al复合材料 超精密车削 切削表面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浸渗法制备B_4C/Al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青 华文君 +1 位作者 崔岩 张少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采用无压浸渗法,分别以纯铝、超硬铝LC4和铸造铝合金9Si-3Mg-1Zn为渗体和碳化硼陶瓷预制体进行复合,制备出有高陶瓷体分比的B-Al-C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弯曲强度350~600MPa,韧性5~9MPa·m-1/2,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 采用无压浸渗法,分别以纯铝、超硬铝LC4和铸造铝合金9Si-3Mg-1Zn为渗体和碳化硼陶瓷预制体进行复合,制备出有高陶瓷体分比的B-Al-C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弯曲强度350~600MPa,韧性5~9MPa·m-1/2,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界面复合良好,在碳化硼和铝的界面有薄的Al3BC反应层生成使碳化硼与铝紧密结合,在复合材料中碳化硼形成连续的骨架结构,金属相起到增韧、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浸渗法 制备 b4C/al复合材料 碳化硼颗粒 显微组织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Al复合材料的相及其显微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彭可武 马贺利 +1 位作者 陈韧 吴文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6-98,102,共4页
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B4C/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光学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B4C/Al复合材料中,Al3BC相沿碳化硼和铝的界面生长,增加了碳化硼和铝的界面... 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B4C/Al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光学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相及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B4C/Al复合材料中,Al3BC相沿碳化硼和铝的界面生长,增加了碳化硼和铝的界面结合强度;AlB2是类似棒状的长条晶体,嵌于碳化硼和铝之间,当材料受外力冲击时起增韧作用。该复合材料中碳化硼以连续的骨架结构存在,而渗入的铝相也以连续基体的形式存在,形成了双连续骨架结构。该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是沿陶瓷骨架的穿晶断裂和金属铝的桥接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浸渗法 b4C/al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B_4C-CeB_6/Al复合材料相组成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可武 吴文远 +2 位作者 徐璟玉 宁福虎 涂赣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38-41,共4页
首次向B4C中添加CeO2,原位合成制备了B4C-CeB6多孔增强体。然后采用无压浸渗法,将金属铝渗入B4C-CeB6增强体中,制备出B4C-CeB6/Al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相组成的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试。对无压浸渗法制备的B4C-CeB6/Al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温... 首次向B4C中添加CeO2,原位合成制备了B4C-CeB6多孔增强体。然后采用无压浸渗法,将金属铝渗入B4C-CeB6增强体中,制备出B4C-CeB6/Al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相组成的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试。对无压浸渗法制备的B4C-CeB6/Al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退火处理后,对其也进行了相组成的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退火温度下,退火后的B4C-CeB6/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相比未退火的有显著提高;而退火后的B4C-CeB6/Al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略有提高;退火处理对复合材料硬度几乎没有影响。将未退火的B4C-CeB6/Al复合材料和退火处理后的B4C-CeB6/Al复合材料都用XRD检测其中的相组成,发现其中相组成无变化,但是复合材料中各相的含量变化却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Ceb6/al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退火处理 力学性能 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反应堆乏燃料贮存和运输的B_4C/Al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鲜亚疆 庞晓轩 +2 位作者 王伟 刘鹏闯 张鹏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8,共4页
B4C/Al复合材料是一种集结构和功能于一体的中子吸收材料,在反应堆乏燃料贮存和运输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B4C/Al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B4C颗粒增... B4C/Al复合材料是一种集结构和功能于一体的中子吸收材料,在反应堆乏燃料贮存和运输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B4C/Al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B4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将作为研究重点并在辐射屏蔽领域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 b4C/al复合材料 铝基 制备 中子吸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工艺对20%B_4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靳涛 王伟 +3 位作者 庞晓轩 鲜亚疆 晏朝晖 张国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2-104,共3页
采用热等静压烧结与热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20%B_4C/Al(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采用排水法及SEM、EDS等手段研究了热轧工艺(道次变形量、总变形量)对复合材料缺陷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等静压制备的B_4C/Al复合材料坯体密... 采用热等静压烧结与热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20%B_4C/Al(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采用排水法及SEM、EDS等手段研究了热轧工艺(道次变形量、总变形量)对复合材料缺陷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等静压制备的B_4C/Al复合材料坯体密度可达2.66g/cm3(相对密度100%),B_4C颗粒分布均匀且与Al界面处结合紧密;B_4C/Al复合材料轧制道次变形量应控制在10%以内,进一步增加道次变形量复合材料内出现宏观裂纹。复合材料经热轧后,B_4C颗粒仍分布较为均匀,且与Al基体结合紧密,复合材料内部未观察到明显的显微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al复合材料 热等静压 热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高性能B_4C/Al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剑 张世豪 +1 位作者 范冰冰 张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77-1381,共5页
B_4C/Al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以Al粉和B_4C粉体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在高于Al熔点温度时,制备出了碳化硼含量10wt%的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700℃,烧结压力为30 MPa,保温时间为45 min时,... B_4C/Al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以Al粉和B_4C粉体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在高于Al熔点温度时,制备出了碳化硼含量10wt%的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700℃,烧结压力为30 MPa,保温时间为45 min时,获得的B_4C/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为98.2%,硬度为2.53 GPa,抗弯强度为350 MPa。球磨混料使Al颗粒表面生成少量Al_2O_3,在烧结过程中,Al_2O_3与B_2O_3发生固-液反应形成共融物,改善了B_4C/Al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B_4C/Al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al复合材料 真空热压 界面反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二次加工方法对B_4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玮 秦艳兵 李宇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2-115,122,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B_4C含量为33%的铝基复合材料毛坯,采用不同的二次加工工艺:挤压+轧制和热压+轧制;对采用两种不同的二次加工工艺成型的板材进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挤压+轧制的B_4C/Al复合材料中没有大尺寸的显...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B_4C含量为33%的铝基复合材料毛坯,采用不同的二次加工工艺:挤压+轧制和热压+轧制;对采用两种不同的二次加工工艺成型的板材进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挤压+轧制的B_4C/Al复合材料中没有大尺寸的显微缺陷,组织分布比较均匀、致密;且金相组织中增强相出现很明显的沿轧制方向线性分布的特征。采用挤压+轧制的B_4C/Al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提高,但是屈服强度降低,屈强比减小,增加了复合材料作为承载结构时的安全性能。采用挤压+轧制的复合材料板材B_4C颗粒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B_4C颗粒断裂较少,断裂的方式基本是裂纹以穿晶或者沿着颗粒拔出的凹坑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al复合材料 热压 挤压 轧制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干法贮存运输容器用B_4C/Al复合材料板的高温老化和硼酸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越 卢可可 +2 位作者 雷欣 崔岚 王全兆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68,73,共7页
对乏燃料干法贮存运输容器用B4C/Al复合材料板进行了短期高温(480℃×48h)、长期高温(400℃,2 000,4 000,6 000,8 000h)老化试验以及在90℃,2 500mg·kg^(-1)硼酸溶液中的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板的老化与腐蚀行为。结... 对乏燃料干法贮存运输容器用B4C/Al复合材料板进行了短期高温(480℃×48h)、长期高温(400℃,2 000,4 000,6 000,8 000h)老化试验以及在90℃,2 500mg·kg^(-1)硼酸溶液中的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板的老化与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480℃老化48h后,复合材料板表面局部颜色变暗,尺寸、密度、质量、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在400℃长时间老化后,复合材料板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蚀性,力学性能的下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在硼酸溶液中浸泡时,复合材料板矩形试样在浸泡4 000h以上时发生轻微局部腐蚀,而包覆试样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发生局部点蚀,浸泡8 000h时的点蚀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al复合材料 高温老化试验 腐蚀 硼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和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占平 王文先 +1 位作者 李宇力 王保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9-92,96,共5页
通过中温热压法(热压温度在固液相线之间)制备出不同碳化硼含量的铝基复合材料,并轧制成板。经T6热处理后对B4C/Al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硼颗粒分布均匀,有较少的微气孔缺陷,随着碳化硼含量的增加,增强颗... 通过中温热压法(热压温度在固液相线之间)制备出不同碳化硼含量的铝基复合材料,并轧制成板。经T6热处理后对B4C/Al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硼颗粒分布均匀,有较少的微气孔缺陷,随着碳化硼含量的增加,增强颗粒尺寸明显变小。B4C/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着碳化硼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与6061铝合金相比降低幅度较大,硬度随着碳化硼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靠近颗粒处硬度显著提高。B4C/Al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是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al复合材料 热压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型材的研究
15
作者 曾凡文 张绪虎 +2 位作者 关盛勇 胡欣华 苏肇健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2,61,共4页
介绍了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型材的工艺过程 ,对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型材的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 ,获得了制备B/Al复合型材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表明 ,利用热等静压法可得到组织均匀致密、性能优良的B/Al复合型材 ,可一次成型多根质... 介绍了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型材的工艺过程 ,对热等静压法制备B/Al复合型材的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 ,获得了制备B/Al复合型材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表明 ,利用热等静压法可得到组织均匀致密、性能优良的B/Al复合型材 ,可一次成型多根质量符合要求的常用形式的B/Al复合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复合材料 型材 热等静压法 无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和Al在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及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彭可武 吴文远 +1 位作者 徐璟玉 涂赣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19,33,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系统研究了B4C和Al在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和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B4C和Al在0~1 500℃温度区间内反应生成相有Al3BC、AlB2、Al4C3和AlB12C2。在该区间内,B4C和Al生成新相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Al3BC和AlB2相在625... 采用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系统研究了B4C和Al在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和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B4C和Al在0~1 500℃温度区间内反应生成相有Al3BC、AlB2、Al4C3和AlB12C2。在该区间内,B4C和Al生成新相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Al3BC和AlB2相在625~690℃温度区间反应生成;Al4C3相在1 150~1 185℃温度区间反应生成;AlB12C2相在1 320~1 350℃温度区间反应生成。分析了无压浸渗法所制备B4C/Al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浸渗法 b4C/al复合材料 化学反应 相组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