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ilt particle on cavitation flow in centrifugal pump
1
作者 ZHAO Weiguo HAN Xiangdong FU Yido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9-374,380,共7页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 effects of silt particle with certain silt mean diameter and silt concentr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in a centrifugal pump were studied. Silt mean diameter 0.005 mm and silt concen...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 effects of silt particle with certain silt mean diameter and silt concentr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in a centrifugal pump were studied. Silt mean diameter 0.005 mm and silt concentration 1.0% were adopted in numerical simulations. Cavitation flow in a flat- nosed cylinder was simulated to validate the designed algorithm. Cavitaton flows of water and silt-laden water we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ilt particles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At the outlet pressure of 6.0×10^5 Pa, cavitation bubbles do not exist in the water flow, but a few cavitation bubbles appeare in the silt-laden water flow, demonstrating the silt particles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s. At the outlet pressure of 5.29×10^5 Pa, the vapor volume fraction in the silt-laden water flow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water flow, indicating that the silt particles enhance the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The properties of silt particle, static pressure, flow field structur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density differenc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volution of cav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pump SILT PARTICLES cavitATION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mo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形式对旋喷泵水力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万勇 胡嘉俊 +1 位作者 王东伟 刘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5-332,共8页
为了研究叶轮形式对旋喷泵性能的影响,以XP300-3型旋喷泵为研究对象,基于RNG k-ε模型对闭式、半开式、全开式3种形式叶轮进行定常与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叶轮形式对旋喷泵内、外特性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闭式叶... 为了研究叶轮形式对旋喷泵性能的影响,以XP300-3型旋喷泵为研究对象,基于RNG k-ε模型对闭式、半开式、全开式3种形式叶轮进行定常与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叶轮形式对旋喷泵内、外特性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闭式叶轮的扬程比其余2种叶轮高约11%,而全开式与半开式叶轮的扬程相近;从内部流场压力分布看,闭式叶轮高压区相比其余2种叶轮更广,其静压占比也更高;从内部流体湍动能分布来看,半开式与全开式叶轮在集流管壁面附近区域湍动能要明显高于闭式叶轮;而通过非定常计算观察3种叶轮发现,半开式叶轮运行稳定性较差,闭式与全开式叶轮均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旋喷泵叶轮设计及水力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喷泵 叶轮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转速离心泵临界空化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奇峰 刘德民 +1 位作者 赵林 王钊宁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研究低比转速离心泵空化初生时内流场情况及诱发压力脉动现象,并确定合理的临界空化判定指标,开展了空化性能模型试验和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及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的稳态及瞬态仿真模拟,效率和扬程误差均在3%以内。分别在未空... 为研究低比转速离心泵空化初生时内流场情况及诱发压力脉动现象,并确定合理的临界空化判定指标,开展了空化性能模型试验和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及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的稳态及瞬态仿真模拟,效率和扬程误差均在3%以内。分别在未空化和不同空化程度工况下进行了性能、流场、脉动分析,结果表明,空化致效率下降1%工况下,叶轮内流态整体稳定,由局部空泡输运及溃灭造成湍流耗散并诱发低频压力脉动;空化致扬程下降3%工况下,叶轮内流态紊乱、形成漩涡,能量损失较大,并诱发宽频带压力脉动,易造成泵体振动及噪声危害。在进行该类型离心泵设计时,建议将临界汽蚀余量设为效率下降1%时的装置汽蚀余量及以上,以确保泵的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可为低比转速离心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离心泵 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轴流泵系统水力特性
4
作者 关子龙 汤方平 +4 位作者 王林 陈迪 郭华毅 王焕 李奉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3,共7页
为研究采用双叶轮和双导叶形式的两级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将普通轴流泵叶轮和全贯流泵叶轮串联形成两级轴流泵系统,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装置在设计工况和超负荷工况下的水力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级轴流泵具有较宽的运行范围... 为研究采用双叶轮和双导叶形式的两级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将普通轴流泵叶轮和全贯流泵叶轮串联形成两级轴流泵系统,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装置在设计工况和超负荷工况下的水力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级轴流泵具有较宽的运行范围,同时保持较好的水力性能,最高效率可达79.95%;在设计工况下,两级叶轮的流态都较好;在超负荷工况下,轮毂侧容易产生脱流,流动损失更大;第二级导叶的水力损失高于第一级导叶,随着转速增大,导叶上的脱流逐渐增多,湍动能也逐渐增大,影响范围从导叶逐渐扩散至整个过流部件;两级泵空化性能主要受第一级叶轮影响,在空化余量达到有效空化余量NPSHA=5.86 m后,叶片上空泡面积大幅增加,当空泡面积达到叶片面积的20%时,效率开始骤降.研究结果可为两级轴流泵优化设计及水力性能分析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轴流泵 水力性能 空化性能 超负荷工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空化流动特性研究
5
作者 苗森春 刘剑 浦海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空化对多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的影响规律,以三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基于Zwart空化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在额定流量工况下进行不同空化数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主要过流部件的内部流动规律,并提出减小空化的建... 为了研究空化对多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的影响规律,以三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基于Zwart空化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在额定流量工况下进行不同空化数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主要过流部件的内部流动规律,并提出减小空化的建议.结果表明:空化初生后产生了少量空泡,改变了末级叶轮进、出口环量,使压头上升约2%,轴功率增大约3%;末级叶轮存在翼型空化和漩涡空化,叶片尾部扭曲过大可诱发翼型空化,进口来流相对液流角过大造成漩涡空化;尾水室出口最先发生空化,来流流量不均匀影响着腔体流态,腔体流动左侧混乱而右侧规整.该研究为多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抑制空化发生和提高运行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离心泵作液力透平 翼型空化 漩涡空化 液流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山灌区渠首站泵装置水力性能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德才 吉冬涛 +4 位作者 江涛 徐磊 陆林广 黄从兵 卢登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2,共6页
为提升青龙山灌区渠首站立式混流泵装置的水力效率与运行稳定性,研究基于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对进出水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试验对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水力设计的渠首站进、出... 为提升青龙山灌区渠首站立式混流泵装置的水力效率与运行稳定性,研究基于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对进出水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试验对泵装置的水动力特性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水力设计的渠首站进、出水流道呈现转向有序、流速梯度均匀且流道水头损失小,泵装置模型最优工况效率达到83.71%,整体水力性能表现突出;混流泵空化的发生首先是间隙初生空化,其后是翼型初生空化,当泵装置效率下降了1%时,叶片表面的空化已相当严重;泵装置压力脉动幅值在叶轮出口处最大,导叶出口处次之,叶轮进口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混流泵装置 流道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能量性能 空化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中心淹没深度对特低扬程下立式泵装置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磊 朱成程 +4 位作者 夏斌 吉冬涛 施伟 陆伟刚 陆林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1,共9页
为提高特低扬程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该研究对叶轮直径为3.0、2.5、2.0、1.5 m的立式轴流泵装置在不同叶轮中心淹没深度下的进、出水流道流场分别进行了三维湍流流动数值计算,并对流道流场和水头损失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某特低... 为提高特低扬程泵站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该研究对叶轮直径为3.0、2.5、2.0、1.5 m的立式轴流泵装置在不同叶轮中心淹没深度下的进、出水流道流场分别进行了三维湍流流动数值计算,并对流道流场和水头损失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某特低扬程泵站在叶轮中心淹没深度为3.08、2.38、1.68 m下的立式轴流泵装置水力性能分别进行了数值计算及比较,并进行了泵装置模型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叶轮中心淹没深度对肘形进水流道的水流流态及水头损失的影响很小,但对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流态和水头损失影响较大;随着叶轮中心淹没深度的增大,虹吸式出水流道内的流态逐渐改善,流道水头损失基本呈下降趋势,泵装置效率逐渐增大,特低扬程工况下泵装置模型试验最优工况点的效率达75.92%,泵装置能量性能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特低扬程泵站采用立式泵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试验 流道 叶轮中心淹没深度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流道对串联高速离心泵空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晖 张凯 +2 位作者 宋鑫 侯常亮 李柯剑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分析不同结构的过渡流道对串联高速离心泵空化特性的影响,以某型串联高速离心泵的第2级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Fluent中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采用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同一工况下环形和螺旋形过渡流道在不同空化数下的增... 为分析不同结构的过渡流道对串联高速离心泵空化特性的影响,以某型串联高速离心泵的第2级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Fluent中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采用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同一工况下环形和螺旋形过渡流道在不同空化数下的增压值、叶片空化面积、流道内空泡体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螺旋形过渡流道的次级离心泵在流量区间32000~64000 L/h增压值提升约8.5%,大流量工况(qV>52000 L/h)下效率提升3%~6%.次级叶轮发生完全空化时,相比环形过渡流道,螺旋形过渡流道次级叶轮叶片背面空化面积和流道内空泡体积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螺旋形过渡流道抑制了叶轮叶片空化气泡的产生,提升了次级叶轮的抗空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流道 数值模拟 次级叶轮 空化数 空泡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铅铋轴流泵叶轮冲磨蚀特性研究
9
作者 常杰元 黎义斌 +3 位作者 杨从新 马文生 张人会 周欢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1,共10页
为研究铅铋轴流泵叶轮冲磨蚀特性,基于液态铅铋的冲磨蚀破坏机理分析,利用边界层理论建立冲磨蚀数学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0.8Q_(d)、1.0Q_(d)和1.2Q_(d)三种方案下泵内流动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叶片冲磨蚀分布及壁面流速、流态、... 为研究铅铋轴流泵叶轮冲磨蚀特性,基于液态铅铋的冲磨蚀破坏机理分析,利用边界层理论建立冲磨蚀数学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0.8Q_(d)、1.0Q_(d)和1.2Q_(d)三种方案下泵内流动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叶片冲磨蚀分布及壁面流速、流态、壁面熵产率与冲磨蚀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高冲磨蚀区域主要分布在叶片进口边靠近泵壳一侧;随铅铋泵入口流量增加和壁面流态紊乱加剧,叶片受冲磨蚀影响增大;当液态铅铋的最大流速不高于10m/s时,叶片受冲磨蚀影响较小,而最大流速高于10m/s时,叶片表面冲磨蚀急剧加重;叶片表面高冲磨蚀区域是高壁面熵产率主要分布区域,且液态铅铋的冲磨蚀行为与壁面熵产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液态铅铋合金 轴流泵 数值模拟 叶轮 冲磨蚀 切应力 壁面流速 壁面熵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式燃油离心叶轮汽蚀特性非定常仿真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嘉 周文 +2 位作者 王淑红 张伟 代朝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51,共14页
为了明确开式燃油离心叶轮汽蚀特性的非定常演变规律,在不同进口压力下进行汽蚀非定常仿真,重点分析叶轮及蜗壳关键流动区域内非定常流动特点、气液两相分布特点及压力脉动时频特性。确定汽蚀非定常仿真边界,对不同仿真步长及汽蚀模型... 为了明确开式燃油离心叶轮汽蚀特性的非定常演变规律,在不同进口压力下进行汽蚀非定常仿真,重点分析叶轮及蜗壳关键流动区域内非定常流动特点、气液两相分布特点及压力脉动时频特性。确定汽蚀非定常仿真边界,对不同仿真步长及汽蚀模型进行相关性检验。将数值仿真预测结果与其性能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扬程和效率最大误差均小于5%,即所采用的仿真方法有效。仿真结果表明:不同进口压力下,叶轮进口区域均会产生一定的空化区域,而低进口压力下该区域会发生扩张,从叶片吸力面延伸至相邻叶片压力面,并逐渐扩展至叶片出口区域。另外,叶轮流道内主频为转频f_n,汽蚀的产生影响了进口区域的压力脉动幅值,仍会存在一定的非定常强度;部分位置出现了其他倍频,而蜗壳流道内主频仍为叶频f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燃油离心叶轮 汽蚀特性 非定常流动特性 压力脉动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叶轮区域空化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11
作者 施卫东 李通通 +2 位作者 张德胜 王国涛 周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88-93,I0004,共7页
为了研究轴流泵内部叶轮区域空化特性,该文基于ANSYSCFX软件,分别应用Standardκ-ε,RNGκ-ε,κ-ω和SSTκ-ω湍流模型、均质多相流模型,对比转数ns=1033轴流泵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将模拟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不... 为了研究轴流泵内部叶轮区域空化特性,该文基于ANSYSCFX软件,分别应用Standardκ-ε,RNGκ-ε,κ-ω和SSTκ-ω湍流模型、均质多相流模型,对比转数ns=1033轴流泵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将模拟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不同湍流模型及多相流模型的适应性并探究叶轮区域的空化特性。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基于κ-ω湍流模型较其他3种湍流模型计算准确,临界汽蚀余量NPSHc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误差为6.32%,可以较好反映轴流泵内部空化特性。随着有效汽蚀余量NPSH值的减小,空化首先在叶片背面进口靠近轮缘处发生,然后沿着主流方向往叶片中部发展直至充满整个流道,在临界汽蚀余量工况下,叶片中部区域空化面积较大,空化较严重时,叶片背面流线在叶片后部较紊乱,在靠近轮毂处形成漩涡微团,并向轮缘处移动,同时引起叶轮出口截面处轴面速度分布不均匀,增加了叶轮区域流场的紊乱性,揭示了叶轮区域内部空化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空化 湍流 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内部三维湍流流动的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敏官 刘栋 +2 位作者 贾卫东 康灿 顾海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4-527,共4页
为研究离心泵内部伴有盐析的复杂液固两相流动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在清水状态下,其内部真实流动现象的物理本质.为此,基于N-S方程和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 6.1对清水状态下离心泵叶轮内部的三维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运用先进... 为研究离心泵内部伴有盐析的复杂液固两相流动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在清水状态下,其内部真实流动现象的物理本质.为此,基于N-S方程和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 6.1对清水状态下离心泵叶轮内部的三维湍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运用先进的测量仪器PIV对改进设计后的化工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给出了其相对速度分布图.同时,结合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对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初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所采用的模型的修正方法基本符合离心泵内部流动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叶轮 湍流流动 数值模拟 PIV测试 内部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的进口几何参数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宜 李永乐 +2 位作者 韩伟 宋怀德 陈建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的空化性能,基于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一个比转数为131.87的单级单吸型离心泵进行空化性能的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安放角,分别对改变几何参数后的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设计泵的进口直...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的空化性能,基于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一个比转数为131.87的单级单吸型离心泵进行空化性能的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安放角,分别对改变几何参数后的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设计泵的进口直径为150 mm,改变后的尺寸分别为155 mm和160 mm,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离心泵叶轮进口直径增加到一定值时,叶轮进口直径有一最佳值,这一最佳值对离心泵效率的提高和空化余量的降低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泵的叶片前盖板进口安放角为21°,改变后的尺寸为24°,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进口安放角增加后离心泵的效率提高,空化余量降低,空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空化性能 数值模拟 叶轮 进口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叶轮离心泵数值模拟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被引量:42
14
作者 沈艳宁 袁寿其 +2 位作者 陆伟刚 张金凤 袁建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26,共5页
按无过载离心泵设计要求,选择对复合叶轮离心泵性能影响比较关键的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片出口宽度b2、喉部面积Ft和短叶片进口直径Di的4个参数为变化因素按正交方案设计了9台复合叶轮离心泵模型。采用F luent全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对设计... 按无过载离心泵设计要求,选择对复合叶轮离心泵性能影响比较关键的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片出口宽度b2、喉部面积Ft和短叶片进口直径Di的4个参数为变化因素按正交方案设计了9台复合叶轮离心泵模型。采用F luent全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对设计的9台模型泵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几何参数对复合叶轮离心泵各性能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并得出模型泵的最优设计方案。对最优设计方案的样机试验表明,全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的选优结果在实现无过载的同时,保持了较高效率,达到了试验目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全流场数值模拟正交试验选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复合叶轮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全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内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8
15
作者 钱健 刘超 +1 位作者 汤方平 成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21,共4页
基于 N - S方程和标准的 k-ε紊流模型 ,对一比转数 ns=96的离心泵叶轮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软件对 3个典型工况进行计算 ,得到了叶轮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 ,并和 PIV实验结果比较 ,两者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三维紊流 比转数 PIV实验 K-Ε紊流模型 压力分布 内部 流动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化条件下离心泵泵腔内不稳定流动数值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司乔瑞 袁寿其 +2 位作者 李晓俊 袁建平 卢加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研究不同空化发展阶段离心泵泵腔内的流动情况及其对叶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泵腔区域的拓扑块生成和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在充分考虑近壁区网格质量的基础上,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对设计工况下某离心泵进行... 为研究不同空化发展阶段离心泵泵腔内的流动情况及其对叶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泵腔区域的拓扑块生成和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在充分考虑近壁区网格质量的基础上,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对设计工况下某离心泵进行了全流场空化数值模拟,并计算了3种有效汽蚀余量下泵腔内的非定常流动情况及其对叶轮的作用力。结果表明:空化造成泵腔内压力脉动的幅值增大,由于前口环的存在,其前泵腔内的压力脉动幅值大于后泵腔;空化的加剧造成泵腔内宽频脉动的增加,以轴频最为明显;空化的加剧不仅影响泵腔内的流态,同时也增大了设计工况下作用于叶轮上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空化 泵腔 不稳定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内变工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龙 王泽 +1 位作者 徐峰 韩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4,89,共4页
采用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标准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 ,对离心泵最佳工况和大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进行了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 ,对 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相对流动、径向流动及切向流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轴向旋涡的特征、叶片流道的挟持约束作... 采用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标准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 ,对离心泵最佳工况和大流量工况、小流量工况进行了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 ,对 3种工况下叶轮内的相对流动、径向流动及切向流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轴向旋涡的特征、叶片流道的挟持约束作用、叶片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与流量的关系等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变工况 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叶轮内空化流动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敏官 姬凯 李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14,共5页
首先通过轴流式模型泵外特性试验,确定了汽蚀性能曲线。基于完整空化模型和混合流体两相流模型,对轴流式模型泵设计工况下叶轮内空化流动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选择空化开始发生、临界汽蚀点以及空化严重时3个工况比较分析叶轮内空化流... 首先通过轴流式模型泵外特性试验,确定了汽蚀性能曲线。基于完整空化模型和混合流体两相流模型,对轴流式模型泵设计工况下叶轮内空化流动进行全流道数值计算。选择空化开始发生、临界汽蚀点以及空化严重时3个工况比较分析叶轮内空化流动的发展情况。计算获得了不同汽蚀余量时叶片背面静压、空泡体积组分分布和不同轴截面上的空泡体积组分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空化最初发生在叶片背面进口靠近轮缘的局部低压区;在临界汽蚀点处,空化发生的区域位于叶片背面进口至出口弦长的2/3处,面积约占叶片背面面积的50%,随着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空化区域逐渐向后发展且空泡体积组分逐渐变大,当叶轮流道内发生局部空化时,不会影响到泵的能量性能;空化严重时,靠近进口截面的过流面积受到严重堵塞,泵的能量性能严重下降。计算结果与外特性试验相吻合,较好地揭示了轴流泵叶轮内的空化流动的静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轮 空化流动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固液两相流动及泵外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51
19
作者 刘建瑞 徐永刚 +1 位作者 王董梅 苏起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90,共5页
基于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C法,对离心叶轮三维固液两相流场进行了耦合计算,得到了固相(颗粒)不同粒径、不同体积浓度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流量时的固相(颗粒)浓度分布,并研究了外特性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本身的性... 基于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SIMPLEC法,对离心叶轮三维固液两相流场进行了耦合计算,得到了固相(颗粒)不同粒径、不同体积浓度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流量时的固相(颗粒)浓度分布,并研究了外特性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本身的性质-密度、粒径对颗粒的分布及运动规律影响较大,密度、粒径越大的颗粒在惯性力作用下易偏向工作面;颗粒体积浓度对颗粒的分布略有影响;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相对进口液流角的变化影响了颗粒在叶轮内的分布情况;颗粒密度、粒径、固相体积浓度的增大会引起扬程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固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内汽蚀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20
作者 朱荣生 付强 李维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9,共5页
阐述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内汽蚀两相流基本理论,采用两相流混合模型对叶轮内定常三维湍流汽蚀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的液相和空泡相主要流动特征,分析汽蚀发生过程叶片上的静压分布,揭示叶轮内汽蚀两相流场的内在特性。
关键词 低比转数离心泵 叶轮 汽蚀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