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瓦提红葡萄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
1
作者 程功 王丽玲 +4 位作者 霍亚蒙 吾拉尔·吐吾列巴衣 侯旭杰 李璐 黄新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21-127,共7页
酵母菌在传统慕萨莱思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传统慕萨莱思工业化生产的质量,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阿瓦提红葡萄果实中分离筛选酵母菌,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同时将性能优良... 酵母菌在传统慕萨莱思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传统慕萨莱思工业化生产的质量,采用传统分离方法从阿瓦提红葡萄果实中分离筛选酵母菌,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同时将性能优良的酵母菌应用于慕萨莱思发酵。结果表明,酵母菌J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余5株为丝孢毕赤酵母属(Hyphopichia)。菌株J、J1、J2的酒精耐受能力和耐酸能力较强,菌株J的耐糖性能优于J1和J2,可耐受500 g/L葡萄糖浓度。3株酵母菌发酵慕萨莱思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发酵慕萨莱思速度较快,酿出的慕萨莱思甘甜醇厚、酸甜协调、果香和焦香较浓郁,感官评分为(85.10±3.64)分。综上,分离出的酿酒酵母J具有良好的发酵慕萨莱思潜力,可作为扩大生产菌株,为提高慕萨莱思质量及品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萨莱思 酵母菌 阿瓦提红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坳陷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顾忆 赵永强 +4 位作者 贾存善 何光玉 罗宇 王斌 路清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阿瓦提坳陷是目前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最低的地区,区内及周缘已发现乌鲁桥油苗、志留系沥青砂岩等油气显示。通过对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主要烃源岩沉积背景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明确阿瓦提坳陷及周缘发育潟湖相、陆棚—斜坡相2类... 阿瓦提坳陷是目前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最低的地区,区内及周缘已发现乌鲁桥油苗、志留系沥青砂岩等油气显示。通过对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主要烃源岩沉积背景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明确阿瓦提坳陷及周缘发育潟湖相、陆棚—斜坡相2类沉积背景不同、地球化学特征有别的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印干组烃源岩以斜坡相为主,是与上升洋流有关的特高丰度烃源岩;中下寒武统则发育以潟湖相为主的较高丰度烃源岩。并提出了本区优质烃源岩的沉积发育模式及其沉积环境的判别指标。通过层序地层、地震相、沉积相研究,开展了层序地层格架下地震相、沉积相约束的烃源岩识别与预测。在典型油藏解剖、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阿瓦提坳陷及邻区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气地球化学 资源潜力 阿瓦提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主力烃源岩探讨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8
3
作者 席勤 余和中 +3 位作者 顾乔元 钱玲 李新生 李毓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通过区域构造、主要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明确了阿瓦提凹陷发育的主力烃源岩。结果表明:阿瓦提凹陷发育有中—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和石炭系—二叠系等3套烃源岩;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进入生油门限,处于低熟阶段... 通过区域构造、主要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明确了阿瓦提凹陷发育的主力烃源岩。结果表明:阿瓦提凹陷发育有中—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和石炭系—二叠系等3套烃源岩;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进入生油门限,处于低熟阶段,海西早期处于成熟高峰阶段,海西晚期处于高峰—高熟阶段,燕山期处于高熟—过熟峰期,喜马拉雅晚期处于过熟阶段;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阿瓦提凹陷的西北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处于未成熟阶段,海西晚期处于低熟—成熟阶段,燕山期处于成熟高峰期,喜马拉雅晚期处于高熟—过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瓦提凹陷 地球化学 寒武系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瓦提凹陷三叠系地震相特征及有利探区预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党青宁 赵宽志 +5 位作者 孙雄伟 朱长见 刘永福 向东 崔永福 赵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0,共3页
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阿瓦提凹陷三叠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根据地震相参数,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出发,结合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频率等,在地震剖面上共识别出高振高连平行席状地震相、中振中连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中低振低连亚... 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阿瓦提凹陷三叠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根据地震相参数,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出发,结合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频率等,在地震剖面上共识别出高振高连平行席状地震相、中振中连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中低振低连亚平行地震相、杂乱反射地震相、前积地震相等5种主要的地震相类型,这些地震相在平面上分布部位明确,纵向上具有差异性和继承性,与凹陷结构及构造演化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瓦提凹陷 三叠系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瓦提凹陷沙井子断裂带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园园 吕修祥 +3 位作者 齐英敏 白忠凯 朱海燕 李毓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5-608,共4页
沙井子断裂为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倾向北西,长约180 km.通过对该断裂带的平面分布和剖面特征、断裂发育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成藏控制作用等的分析,指出沙井子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可分为西... 沙井子断裂为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倾向北西,长约180 km.通过对该断裂带的平面分布和剖面特征、断裂发育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成藏控制作用等的分析,指出沙井子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可分为西、中、东3段。沙井子断裂带自海西运动早期开始发育,主断裂持续活动至今,控制了阿瓦提凹陷北部地区的构造格架和沉积作用、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对油气的聚集成藏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瓦提凹陷 沙井子断裂带 控油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县域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生态安全预测——以新疆阿瓦提县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钊 张永福 张景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51,157,共5页
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通过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空间分析方法,基于阿瓦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根据规划基期年及期末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测算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ArcGIS 10.0... 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通过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空间分析方法,基于阿瓦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根据规划基期年及期末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测算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ArcGIS 10.0对生态风险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阿瓦提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演变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阿瓦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全县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阿瓦提县土地生态风险有明显区域性,生态安全状况由南向北逐渐加重,且北部较高风险区域有向西北和西南方向蔓延趋势。在未来土地利用变更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阿瓦提绿洲构建良好的生态用地格局,提高全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生态风险 空间分析 干旱区绿洲 阿瓦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瓦提灌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水献 董新光 杜卫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0-175,共6页
运用统计特征值、对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新疆阿瓦提土壤含盐量、盐分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区内有50%的土地处于中强盐渍化和盐土状态,且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化;在灌区内土壤盐分随灌溉和排水而呈现季节性变化... 运用统计特征值、对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新疆阿瓦提土壤含盐量、盐分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区内有50%的土地处于中强盐渍化和盐土状态,且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化;在灌区内土壤盐分随灌溉和排水而呈现季节性变化,但整体上处于脱盐状态。区内土壤盐渍化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节水灌溉、合理开发地下水、完善灌排系统等措施可有效地改良盐渍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含盐量 盐分化学组成 土壤变化特征 阿瓦提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的识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志勇 李建军 +2 位作者 张宝民 顾乔元 卢玉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0,97-98,共6页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满加尔凹陷过渡区域(简称阿—满过渡带)多年来一直未发现奥陶系烃源岩,但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结果却将塔中与塔北地区的油气源区指向了该地区。针对这一现象,对该区构造高部位多口钻井中的中—上奥陶统泥岩样...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满加尔凹陷过渡区域(简称阿—满过渡带)多年来一直未发现奥陶系烃源岩,但大量的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结果却将塔中与塔北地区的油气源区指向了该地区。针对这一现象,对该区构造高部位多口钻井中的中—上奥陶统泥岩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复查与分析,初步在塔中29井识别出一套海相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TOC值)可达1.30%,所在地层厚度约为95.0m。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烃源岩井震对比及烃源岩发育层位在地震剖面上的对比追踪,最终在阿—满过渡带识别出一套附存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顶部—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的海相烃源岩。该套烃源岩向东相变于古城—轮古东台缘西侧,向南超覆尖灭于塔中Ⅰ号断裂带下盘的满加1井附近,向西超覆尖灭于阿—满过渡带西台缘,向北沉积相变于塔北隆起区羊屋2井南部,烃源岩最大埋深达8 500m。分析认为,该套烃源岩发育于阿—满过渡带碳酸盐岩台地内凹陷环境,其厚度小于150m,应该是塔中与塔北油气区的主力烃源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满过渡带 中奥陶世—晚奥陶世 海相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空间展布 台地内凹陷沉积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在阿瓦提灌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亮 魏光辉 杨昕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3,47,共3页
根据阿瓦提灌区1970-1990的年降水资料建立了GM(1,1)模型,并依据建立的残差GM(1,1)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经用1991-2007年灌区降水资料验证,证明了模型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合理性。对灌区2008-2020年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 根据阿瓦提灌区1970-1990的年降水资料建立了GM(1,1)模型,并依据建立的残差GM(1,1)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经用1991-2007年灌区降水资料验证,证明了模型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合理性。对灌区2008-2020年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将发生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灰色系统 GM(1 1)模型 阿瓦提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rther Recognition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Marine Carbonates in Western Tarim Basin 被引量:8
10
作者 Lü Xiuxiang Yang Haijun +2 位作者 Yang Ning Zhao Fengyun Ma Yuji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discoveries in marine carbonate rocks show great petroleum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e Tarim Basin. However,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in the carbonate rock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ro...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discoveries in marine carbonate rocks show great petroleum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e Tarim Basin. However,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in the carbonate rock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anjiaer Sag in the eastern Tarim Basin. Some explorations occurred and no oil or gas field was discovered around the Awati Sag in the western Tarim Basin. Information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reveals that there are excellent oil and gas source rock conditions around the Awati Sag. Transformed reef-shoal reservoirs could be formed in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with paleo-geographic background and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ystematical study and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the periphery of the Awati Sag in terms of source rock evolution, resource potential, high-grade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carbonate rocks petroleum exploration potential awati Sag western Tarim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瓦提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水献 杜卫东 董新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阿瓦提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属于中重度硫酸盐盐渍地,0~30cm耕作层含盐量在0.5%~4%之间,在灌区内部土壤盐分存在多次积盐和脱盐过程,耕作层第一、二主成分显著,累计贡献率高迭90...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阿瓦提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属于中重度硫酸盐盐渍地,0~30cm耕作层含盐量在0.5%~4%之间,在灌区内部土壤盐分存在多次积盐和脱盐过程,耕作层第一、二主成分显著,累计贡献率高迭90%,第一主成分综合反映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第二、第三主成分联合反映了土壤的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主成分分析 阿瓦提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生代牙形刺与有机质成熟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清华 杨建国 郑玉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16,共3页
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断隆、阿瓦提凹陷古生代产出的牙形刺化石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5个牙形刺化石组合带, 讨论了其地史分布及其地质时代。牙形刺化石颜色指标研究表明, 巴楚断隆区古生代地层中的烃源岩正处在热演化的成熟期, 寻找... 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断隆、阿瓦提凹陷古生代产出的牙形刺化石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5个牙形刺化石组合带, 讨论了其地史分布及其地质时代。牙形刺化石颜色指标研究表明, 巴楚断隆区古生代地层中的烃源岩正处在热演化的成熟期, 寻找古生代油气藏应成为该构造带今后勘探的重点;阿瓦提凹陷古生代石炭系的烃源岩已经处于热演化的高成熟期, 寻找古生代凝析油气藏应成为本区今后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生代 牙形刺 有机质成熟度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北—顺北区块志留系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喜杰 李聪明 +2 位作者 袁燕丽 涂志民 林学庆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1-4,12,共5页
志留系砂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也是阿北-顺北区块有望获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对阿北-顺北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志留系储盖组合、油气运移聚集及保存等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是一个在加里东中期构造运... 志留系砂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也是阿北-顺北区块有望获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对阿北-顺北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志留系储盖组合、油气运移聚集及保存等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是一个在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构造斜坡,长期处于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是该区主力烃源岩;志留系红色泥岩与下砂岩段构成的储盖组合,是本区油气勘探有希望获得突破的重要组合;认为本区志留系油气勘探应以寻找古油藏为主,古构造稳定发育区、非构造圈闭发育带、盖层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优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成藏条件 构造演化 阿瓦提断陷 顺托果勒低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北区块A井区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
14
作者 李小刚 徐国强 +2 位作者 沈忠民 严永新 先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5,共9页
环阿瓦提凹陷区(环阿区)的油气勘探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钻探技术及认识程度的提高,对环阿区油气勘探前景,尤其是对潜在有利构造带进行重新评估显得十分迫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A井区已有钻探及新旧地震资料,通过开展系统的... 环阿瓦提凹陷区(环阿区)的油气勘探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钻探技术及认识程度的提高,对环阿区油气勘探前景,尤其是对潜在有利构造带进行重新评估显得十分迫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A井区已有钻探及新旧地震资料,通过开展系统的地层、构造解释与关键层位(第三系底、中上奥陶灰岩顶)构造图编制,揭示该井区中新生界为一完整的、轴向NW—SE的线状挤压背斜,古生界则为一个大型的冲断盐丘穹隆状背斜,古生界盐构造的解释与前期认识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其油气地质条件,得出该井区具有构造圈闭规模大、毗邻中上奥陶统闭塞海湾相烃源岩、裂缝性储层发育、盖层条件好、海西晚期(二叠纪末)形成古构造圈闭、印支—喜山期继承性隆起且处于油气运移和充注中心等较为有利的油气地质条件。其不利因素为埋藏较深(达6 400~7 500 m),且可能受到东北部大型火山侵入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瓦提凹陷 A井区 构造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断陷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沉积地质模型与烃源岩分布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尧 何治亮 +4 位作者 李慧莉 张瑜 高晓鹏 王康宁 焦存礼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3-775,共13页
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海相烃源岩。针对阿瓦提断陷中-上奥陶统埋深大、缺乏钻井进行层位标定,以及萨尔干组烃源岩发育层段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的问题,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识别该套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可能难以取得好的... 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海相烃源岩。针对阿瓦提断陷中-上奥陶统埋深大、缺乏钻井进行层位标定,以及萨尔干组烃源岩发育层段的地震响应特征不明的问题,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识别该套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可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通过对柯坪地区露头剖面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及其上下地层不同岩性及地层结构的认识,建立沉积地质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将地质模型和地震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烃源岩地震相识别追踪提供依据;在对研究区内二维地震测线逐条解释的基础上,依据地震反射波组的反射特征,进行地震相-沉积相分析;针对露头发育烃源岩而断陷内未有钻井揭示的地区,建立了海相烃源岩识别方法和流程,对研究区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烃源岩进行了重新识别和空间展布预测。研究表明,萨尔干组烃源岩的发育受海平面上升控制作用明显,属于深水陆棚相沉积;萨尔干组烃源岩在区内广泛分布,厚度范围约为0~120 m,在西南部最厚,受控于阿恰断裂和吐木休克断裂,向东北部减薄,向北超覆尖灭于英买3井以南,向东至阿-满过渡带西缘仍有少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地质模型 烃源岩分布 萨尔干组 中-上奥陶统 阿瓦提断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