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7,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牵引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效应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通过乘数效应提升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提出创新路径:培育发展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体育企业积极主动性;释放人才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劳动者技能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名望 慈芳慧 王志远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 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在作用机制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体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③针对异质性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较低、经营环境较好的区域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更加显著。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对于塑造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小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其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需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虽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新属性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但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径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本... 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其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需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既有研究虽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革新属性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但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径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本研究从社会、要素、技术和产业四维逻辑切入,阐明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政府政策支持效果欠佳、基础要素支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产业结构存在转型短板等多重因素影响,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夯实技术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
4
作者 杨善林 张强 康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7,共16页
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端装备研发呈现出系统复杂、价值主体多、跨生命周期协同要求高等特征。本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体系,从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高端手术机器人... 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端装备研发呈现出系统复杂、价值主体多、跨生命周期协同要求高等特征。本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体系,从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高端手术机器人及其系统的研发场景分析出发,剖析了高端装备研发过程的价值链结构以及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在价值创造、运行机制、调控方式与协同模式等方面呈现出的演化特征;阐述了基于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管理激励、基于价值分配的自适应运行调控、面向协同研发的数据模型互操作等围绕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共创的三大类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分析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网络融合、智能感知与场景建模、生成式人工智能决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平台等四项关键智能协同技术;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强化平台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数据模型互操作标准制定等发展建议。相关研究内容可为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路径,为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型提供系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高端装备研发 价值链共创 智能协同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奶业区域发展与技术驱动策略研究
5
作者 薛晓波 马永仁 +2 位作者 王娇 陈鲲玲 刘金定 《草食家畜》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新疆奶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涵盖奶牛养殖规模、乳品加工、市场销售、饲草料成本及区域差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化路径。【结果】新疆奶业在资源禀赋与生产规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其面临乳制品消费市场疲软、生产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养殖成本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多重挑战。【结论】通过优化乳品加工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新疆奶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优化新疆农业结构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区域发展 技术驱动 对策建议 新疆南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及建议
6
作者 汪旭晖 张涛嘉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60,共11页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亦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数字科技创新通过驱动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协调、绿色、...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亦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数字科技创新通过驱动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发展。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仍面临产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部分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深,以及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等问题。数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以强化数字科技基础研究为引领、以加快数字核心技术开发和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以发挥数字平台资源配置为支撑。具体建议包括完善数字科技创新体制、强化数字科技人才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体,以及健全数字科技服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挑战与战略
7
作者 姚树洁 陈锡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共19页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创新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动力,更是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创新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动力,更是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仍面临区域不平衡、产业重复、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等现实挑战。文章系统分析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探讨影响创新融合发展面临的多重现实挑战,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完善全球创新治理体系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创新融合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创新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吕宛青 余正勇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6,共8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创新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研究深入探讨了金融科技创新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通过技术赋能、要素重构和场景融合,全面推动...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创新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研究深入探讨了金融科技创新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通过技术赋能、要素重构和场景融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的转型升级。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低空空域治理的信任机制,人工智能优化了低空飞行器的智能决策系统,数字孪生技术提升了低空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同时,金融科技通过数据要素驱动、算法算力构建和数字资本激活,重塑了低空经济的生产要素体系。然而,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制度滞后、市场短板和要素风险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构建“三维协同”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五位一体”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双循环”产业生态体系和强化“四力合一”要素保障机制等实践路径,旨在有效破解金融科技赋能低空经济的难题,推动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金融科技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创新 低空经济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发展现实与推进策略
9
作者 王宝义 来逢波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86,共21页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全球竞逐的重要方向。在梳理低空经济内涵特征基础上,深入分析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逻辑,对比分析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进一步对照要素驱动作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低空经济发...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全球竞逐的重要方向。在梳理低空经济内涵特征基础上,深入分析低空经济的要素驱动逻辑,对比分析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进一步对照要素驱动作用,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研究认为:低空经济遵从技术—经济范式,低空技术创新、空域价值开发、市场需求牵引、政策体系助推构成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四要素既以单环节驱动低空经济发展,又彼此作用形成合力推动低空经济提升;我国低空经济正向快速发展阶段迈进,但较之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面临顶层设计不足、体制机制约束、技术创新不够、场景拓展不快等问题。研究提出:加强政策规划引领,优化体制机制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保障体系支撑;增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低空服务拓展,促进产业扩容提质;加强系统推进,促进因地制宜发展等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产业 新质生产力 技术—经济范式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志培 杨占东 于作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认... 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应用场景、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在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方面作用显著。在应用场景中,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冰雪旅游沉浸式体验,物联网技术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云计算技术开拓营销新模式,大数据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然而,数字技术赋能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数字鸿沟现象突出、数据孤岛问题难以解决、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复合型数字冰雪高端专业人才短缺、制度建设仍需健全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实现路径:加速弥合冰雪旅游产业数字鸿沟,摆脱冰雪旅游产业数据孤岛困境,强化冰雪旅游产业数据安全防护,培育冰雪旅游产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推进数字冰雪旅游产业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冰雪旅游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永彪 董新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城市治理的战略目标,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困境挑战与现实路径。...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城市治理的战略目标,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困境挑战与现实路径。以科技创新、产业、人才、绿色发展和数智化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基于颠覆式创新、多要素融合、新质劳动者、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赋能,助力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治理效能提升等发展目标,进而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包括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动力不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任务艰巨、高素质人才总量和支撑不足、城市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压力叠加、治理复杂性加剧与数智化挑战。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扎实推进生态兴城、提升城市整体数智治理效能等现实路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市治理 城市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人才集聚 绿色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璇 郑垂勇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其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以及它在水利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得出新质生产... 水利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其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以及它在水利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得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路径,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六大特征和五大发展重点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水利产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通过前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优化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演进 高质量发展 水利新质生产力 水利行业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提升: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元浪 袁健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1,共11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劳动工具的典型代表,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分析人工智能影响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0—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利用双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劳动工具的典型代表,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分析人工智能影响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0—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并且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改善能源效率和提高数字化水平3个渠道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带动效应在市场化程度高、技术聚集程度高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高的地区更显著。最后,针对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创设有利于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加大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寅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6,共17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制造业转...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运营离不开互联网相关设施与技术的支持。换言之,互联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采用熵值法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互联网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对该影响也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我国不同地区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建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制造业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程度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互联网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果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15
作者 李钰 欧景莉 +6 位作者 宾哲源 罗俊奇 李珍 高兴 黎志 韦丽兰 胡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7,共9页
为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广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对广西21家涉果树科学研究单位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科研项目、技术推广、成果奖项、示范基地和人才队伍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与科学研究... 为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广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对广西21家涉果树科学研究单位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科研项目、技术推广、成果奖项、示范基地和人才队伍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与科学研究现状,并从种业、栽培管理、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广西果树科学研究与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度,提出了加强优新品种引育推广、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标准化栽培以及采后贮藏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等对策,为新时期广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产业 高质量发展 科学研究 技术推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战略要点、突破难点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怀续 康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4,共12页
体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场景。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迭代、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领域内涌现的一种新型生产能力体系。它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跨界融合,重塑产业... 体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场景。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迭代、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领域内涌现的一种新型生产能力体系。它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跨界融合,重塑产业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体育产业的整体效能和可持续竞争力。其培育的战略要点在于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科技创新、数字体育发展、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生产关系变革五大方面。其培育的突破难点在于化解阻碍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结构性障碍,加强体育源头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生成并发挥数据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推动传统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以及营造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优质环境。因此,优化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体育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体育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和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是生成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江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意义、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
17
作者 王礼献 双巧云 +4 位作者 王淑彬 江新凤 张贱根 张春云 黄国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5-124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对于推动江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茶产业的内涵与意义,结合江西省茶产业的实际...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对于推动江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茶产业的内涵与意义,结合江西省茶产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江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江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尽管江西省茶产业在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上保持稳定增长,茶树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品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产业规模偏小,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低;2)茶园基础设施薄弱,茶产品加工能力不足;3)茶叶龙头企业数量不多,缺乏能够带动上下游市场主体高效协同发展的“链主”企业;4)茶叶品牌价值总体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5)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率低;6)茶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对外展示不够充分等。鉴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聚力科技创新,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种源创新,加强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产业融合,实现茶产业多元化发展;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江西茶市场竞争力;深挖赣鄱茶韵,打造特色江西茶文化;加大引育并举,构筑茶业人才高地等措施。以上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江西茶叶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丰富茶产业内涵与发展空间。江西茶产业将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江西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加持下产业融合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18
作者 孙旋辉 张霖 +7 位作者 薛婷 王书磊 刘晓萌 王欢 戴飞 何义进 苏胜彦 张成锋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196-200,共5页
为进一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通过分析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低质量水产品大量供应与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高水平科技支撑与渔业生产效率低下、个体小散户与国内国际大市场等4个方面的矛盾,以科技引领和产业融合的视角,... 为进一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通过分析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低质量水产品大量供应与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高水平科技支撑与渔业生产效率低下、个体小散户与国内国际大市场等4个方面的矛盾,以科技引领和产业融合的视角,分别从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两个方面实例说明科技支撑全产业链融合助力渔业提质增效的做法和成效,以期探索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等各方共同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高质量发展 全产业链 科技支撑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理、引领作用与培育方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海燕 管建良 康露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100,共13页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生成机理及其引领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方略。认为: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新的体育生...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生成机理及其引领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方略。认为: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新的体育生产过程及其创新性社会结合并由此实现新价值增长的先进新质生产力,其生成和发展遵循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技术—要素—产业”传导路径,这一过程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方式和发展体系产生巨大转变,驱动体育产业由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发展过渡、从规模扩张转向重视质量效益、从依赖政府扶持转向企业主导、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协调以及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化体系过渡。为此,提出贯穿绿色发展理念、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强体育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举措,为培育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科技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豆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短板制约与优化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舟航 郝晓燕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0-246,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和消费国,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作为大豆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发挥大豆食品加工优势是推动国产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当前国产大豆扩种增产背景下供过于需问题的重要途...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和消费国,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作为大豆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发挥大豆食品加工优势是推动国产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当前国产大豆扩种增产背景下供过于需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我国大豆食品加工产业还存在专用大豆原料供应不足、加工需求和生产供给有效衔接不畅、初加工水平低、附加值少、深加工结构单一、市场需求拓展不够、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等短板制约。为此,建议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双管齐下,发挥新质生产力引领作用,从推动全产业链建设、增强创新引领、强化政策支持等多措并举,激发加工端动力,推动我国大豆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品加工 发展制约 优化建议 科技引领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