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新流行特征及影响
1
作者 陈志港 焦道松 王存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1-5,17,共6页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例)及宿主范围扩展(感染数百种鸟类且哺乳动物感染种类和数量前所未有)。尽管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鉴于病毒在动物中的高流行率和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增强,其溢出潜力不容忽视。建议加强对新基因型病毒的主动监测,动态评估其流行特征演变并优化防控措施,强化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深化科学研究与跨部门协作,以保障家禽产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鸟类 哺乳动物 H5N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 AIV灭活疫苗免疫SPF鸡攻毒后肺组织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研究
2
作者 李丽 蒋作仪 +4 位作者 李茵婧 常丽凤 辛震东 平继辉 苏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攻击对H9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3周龄SPF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攻毒组(Flu)、免疫后攻毒组(Vac+Flu)。以每只0.4 mL剂量免疫接种H9灭活疫苗,3周后以10~6 EID_(50)...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攻击对H9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3周龄SPF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攻毒组(Flu)、免疫后攻毒组(Vac+Flu)。以每只0.4 mL剂量免疫接种H9灭活疫苗,3周后以10~6 EID_(50)的病毒量进行攻毒,采集拭子、血清、气管、肺组织等样品,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RT-PCR、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检测血清中HI抗体滴度、肺脏流感病毒M基因拷贝数以及免疫相关基因CD4、CD8、GATA3、T-bet、IL-4、IL-13、TNF-α、IFN-γ、Perforin、Granzyme、FasL、Fas等的表达量;并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气管、肺脏的病理变化及病毒特异性抗原NP蛋白的分布特征。[结果]HI试验结果显示,SPF鸡疫苗免疫后可产生较高的H9N2 AIV抗体效价。免疫保护试验和RT-PCR结果显示,SPF鸡疫苗免疫后攻毒仍能检测到机体排毒和流感病毒M基因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H9N2 AIV灭活疫苗后能够明显减轻SPF鸡气管和肺脏的病理损伤,降低气管、肺脏中的病毒载量。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接种H9N2 AIV灭活疫苗后能够提高SPF鸡肺脏中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促进穿孔素/颗粒酶途径相关基因表达进而增强肺脏中细胞毒性反应。[结论]H9N2疫苗免疫鸡感染H9病毒后虽然仍存在排毒现象,但其抗病毒免疫系统活跃、其主要器官病毒载量降低,建议按照流感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对流感的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鸡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4年广西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3
作者 尹彦文 熊陈勇 +14 位作者 韦伟 施开创 郑敏 崔鹏飞 韦显凯 李致远 刘惠心 冯淑萍 卢春花 屈素洁 陆文俊 李雪珍 王睿敏 邓国华 欧长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8-4367,共10页
【目的】探究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0—2024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检测H3N2亚型AIV,选取部分阳性样本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 【目的】探究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0—2024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检测H3N2亚型AIV,选取部分阳性样本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提取核酸后通过PCR扩增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氨基酸变异位点及遗传进化速率分析。【结果】共获得43株HA和NA基因序列,编码区大小为1 701和1 410 bp。相似性比对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HA和NA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0%~99.9%和89.7%~99.9%,与GenBank中禽源、人源、猪源和犬源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8.4%~99.7%和78.1%~99.1%。广西H3N2亚型AIV毒株HA和NA基因属于欧亚谱系,与禽源亲缘关系最近,与人源/猪源最远。HA蛋白在第18—20、22—24、38—40、54—56、61—63、181—183、301—303和499—501位氨基酸处出现糖基化,NA蛋白在第61—63、69—71、86—88、143—145、146—148、200—202、234—236、313—315和402—404位氨基酸处出现糖基化,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HA蛋白裂解位点为340PEKQTR↓GLF348和340PERQTR↓GLF348。遗传进化速率估算结果显示,HA和NA基因遗传进化速率分别为3.26×10^(-3)和3.67×10^(-3)替换/(位点·年),HA基因种群规模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动态进化特征。【结论】H3N2亚型AIV广西流行毒株与同种流行毒株亲缘性较近,部分HA和NA蛋白发生特有氨基酸突变,不同种属毒株进化趋势不一致,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试验结果为防控H3N2亚型AIV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2亚型 遗传进化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李辉 刘莉 +8 位作者 周义生 张志红 司倩倩 王汝霞 邓志強 范义兵 靳亮 孙洁 杨春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8,283,共7页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制备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神经氨酸酶N6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经过羧基功能化的荧光量子点将该抗体与此前已制备好的针对血凝素H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偶联并标记,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原理建立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结果试验显示所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血凝素H5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ng/mL,对神经氨酸酶N6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 ng/mL;与流感其他亚型和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病原体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识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亚型,并能直接区分H5N6亚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分型检测方法满足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检测灵敏、特异、准确的要求,可进一步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5亚型和H5N6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 荧光量子点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5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生命之舵
6
作者 张艳丽 蒋澄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3,共7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部细胞因子风暴、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难治性低氧血症(PaO2/FIO2≤300 mm),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部细胞因子风暴、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难治性低氧血症(PaO2/FIO2≤300 mm),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ARDS起病快、病情严重并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导致其高病死率(30%~70%),对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ARDS可由多种病因引发,包括严重感染(例如SARS-CoV、SARS-CoV-2、H5N1)以及非感染性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非特异性的处理,包括类固醇、传统中医药、营养支持和机械通气等。2012年更新的柏林标准主要依据发病时间、低氧血症、肺水肿以及相关的放射学和生理学异常来诊断ARDS。最近的研究表明,生物标志物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例如,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升高与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强调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ARDS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ARDS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局部肺组织中RAS的破坏。研究表明,Ang Ⅱ-Ang 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轴的激活会促进肺损伤。ACE2是RAS的关键负调节因子,在缓解Ang Ⅱ过度生成引起的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模型中ACE2的下调导致RAS失衡,进而引发急性肺损伤。SARS-CoV、SARS-CoV-2和禽流感等病毒感染,以及暴露于某些纳米材料,都能通过降低ACE2水平、破坏RAS平衡,特别是通过激活Ang Ⅱ-AT1R轴,导致Ang Ⅱ的增加,从而诱发ARDS。本文讨论了涉及RAS抑制剂的潜在治疗策略,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和补充ACE2。研究表明,ARB(包括洛沙坦),能够显著减少由病毒感染和其他因素引起的ARDS动物模型中的肺损伤,并改善存活率。此外,重组人ACE2通过降低Ang Ⅱ水平和缓解肺损伤表现出保护作用。本文还讨论了ARB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MODS)中的治疗潜力,因为RAS失调在器官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临床试验表明,ARB能够改善COVID-19患者的预后。尽管ARB可能产生低血压和电解质失衡等不良反应,但它们仍然是治疗ARDS和MODS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阐明RAS调节在不同病因背景下的分子机制,并开发个体化治疗策略,以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总而言之,靶向RAS,特别是Ang Ⅱ-AT1R轴,代表了治疗ARDS和MODS的一种新颖而有前景的方法,为危重病人提供了有价值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冠病毒 禽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mRNA疫苗的构建与效力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程 杨志远 +7 位作者 林健 程慧敏 王米 毛惠琳 王国良 刘贵明 赵际成 刘月焕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3-1853,共11页
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对养鸡业尤其肉鸡产业危害巨大,灭活疫苗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在鸡上呼吸道感染复制,有必要研究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mRNA疫苗。参考GenBank 202... H9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对养鸡业尤其肉鸡产业危害巨大,灭活疫苗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在鸡上呼吸道感染复制,有必要研究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mRNA疫苗。参考GenBank 2022年公开的HA基因序列,优化HA全长(HA)和HA胞外区(HAe)序列,连接至pUC57载体构建体外转录模板,经体外转录、加帽、纯化,采用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包封mRNA,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仓鼠肾细胞(BHK-2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DF-1),Western blot检测HA表达。20只3周龄SPF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经腿部肌肉接种0.3 mL PBS、25μg HA mRNA LNP、25μg HAe mRNA LNP和0.3 mL 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4周采集血清,检测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抗体,每只鸡滴鼻点眼H9N2亚型AIV 0.2 mL(含10^(6.0)EID_(50)),攻毒后5日采集咽喉拭子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检测病毒分离情况及IFN-γ、IL-4的表达水平,观察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mRNA HA蛋白均成功表达,经LNP包封后可有效在细胞内完成翻译。HA mRNA LNP和HAe mRNA LNP免疫SPF鸡后HI抗体效价(log2)平均值分别为5.6和3。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效价(log2)平均值为9.8,极显著高于2个mRNA LNP组(P<0.01)。非免疫对照、HA mRNA LNP、HAe mRNA LNP和H9亚型AI灭活疫苗组病毒分离结果分别为5/5、1/5、4/5和2/5。HA mRNA LNP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Ae mRNA LNP组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气管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HA mRNA LNP和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可有效减轻H9亚型AIV对SPF鸡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构建的H9亚型AIV HA全长mRNA疫苗免疫鸡能提供有效保护,而HA胞外区mRNA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 禽流感病毒 mRNA疫苗 LNP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K单细胞悬浮生长的驯化筛选及其在AIV增殖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磊 吴培培 +3 位作者 褚轩 王伟峰 陈丽 侯继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3-920,共8页
采用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的方法获得可悬浮生长的MDCK-Sus细胞株,对其生长代谢情况、细胞膜表面病毒受体丰度,以及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该细胞对禽流感H9亚型病毒增殖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MDCK-Sus细胞株可完全适应无... 采用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的方法获得可悬浮生长的MDCK-Sus细胞株,对其生长代谢情况、细胞膜表面病毒受体丰度,以及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该细胞对禽流感H9亚型病毒增殖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MDCK-Sus细胞株可完全适应无血清营养条件并呈单细胞悬浮生长状态,细胞生长旺盛,平均比生长速率达到0.556 d-1,最大活细胞密度达到2.42×106cells·m L-1,并可检测出其细胞膜表面具有正常丰度的唾液酸-α-2,3-半乳糖糖链受体。在MOI为0.05,TPCK处理的胰蛋白酶作用浓度为1μg·m L-1的条件下,AIV-H9亚型病毒JS03株可在MDCK-Sus细胞中获得较好的增殖HA效价,达到8log2·25μ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细胞 禽流感病毒 单细胞悬浮培养 禽流感病毒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57基因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9
作者 史玉婷 韩心雨 +5 位作者 钟沐卉 林耀忠 柳腾飞 李焰 尹会方 贾伟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1833,共9页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 旨在构建当前流行毒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毒株A/Chicken/Guangdong/M/2021(H9N2)(简称为M)分离自广东某养鸡场病料。鉴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通过RT-PCR以及无缝克隆技术完成质粒构建,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毒株命名为rM。测定病毒的稳定性和生长曲线;进行动物试验,从传播效率、致病性角度验证克隆毒株与原毒的一致性。结果显示:M毒株为G57基因型,为近年的流行毒株。M毒株与rM毒株在酸稳定性、热稳定性、致病性以及传播性等方面保持一致的生物学特性。综上,成功建立了G57基因型H9N2亚型AIV的反向遗传系统,且从体内和体外试验两个方面全面验证M与rM的生物学特性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遗传 H9N2 禽流感病毒 G57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BV、NDV和AI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润生 毕玉海 +1 位作者 蒲娟 刘金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29-31,共3页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初步建立了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对引...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初步建立了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333bp(IBV)、438bp(NDV)和196bp(AIV);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ng/μLAIV、1ng/μLNDV和10ng/μLIBV的c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3种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新城疫 禽流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磁微球为载体的H5N1 AIV免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明俊 肖西志 +4 位作者 朱来华 辛学谦 郑小龙 王群 张彦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9,共7页
【目的】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快速检测低浓度H5N1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免疫PCR方法。【方法】以pUC19为模板,采用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备含有生物素的报告... 【目的】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快速检测低浓度H5N1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免疫PCR方法。【方法】以pUC19为模板,采用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备含有生物素的报告DNA分子。以金磁微球为固相吸附载体,通过亲和素-生物素的桥联作用,将含有生物素的报告DNA分子与生物素标记的抗AIVH5N1血凝素蛋白的检测抗体分子连接,H5N1AIV与检测抗体结合后,体外扩增报告DNA,间接放大低含量病毒信号,建立可有效检测微量H5N1AIV的免疫PCR方法。对建立的免疫PCR方法的最适报告DNA浓度、最适链亲和素工作浓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确定和评价。【结果】建立的免疫PCR方法最适报告DNA质量浓度为1ng/mL,最适链亲和素工作质量浓度为20ng/mL,该方法可成功检测到10-4EID50/mL的H5N1AIV,而且特异性良好。【结论】建立的以金磁微球为吸附载体的免疫PCR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微量H5N1AIV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PCR H5N1禽流感病毒 金磁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和哺乳动物健康的威胁分析
12
作者 隋金钰 吴运谱 +5 位作者 李超 王素春 潘俊慧 祁倩 魏世萌 王楷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32-4240,共9页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鸟中广泛传播,造成全球多地暴发禽流感疫情,给养禽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H5亚型流感病毒不断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和人。2024年,美国奶牛中暴发H5N1亚型流感疫情,病毒在牛群内和牛群间传播,并外溢到...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鸟中广泛传播,造成全球多地暴发禽流感疫情,给养禽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H5亚型流感病毒不断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和人。2024年,美国奶牛中暴发H5N1亚型流感疫情,病毒在牛群内和牛群间传播,并外溢到人、猫及家禽,其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不断增加。文章梳理了H5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和流行情况,分析了其在哺乳动物和人中的感染现状,以期为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 跨种传播 公共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亚群H5N1亚型HPAIV对鸭及鸭胚的继代感染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翼 段振华 +5 位作者 刘丽玲 施建忠 田国彬 曾显营 陈化兰 李雁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5-369,共5页
2006年从山西省分离获得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曾引起免疫鸡群的大量死亡,与我国之前分离的病毒抗原差异性较大,称为"山西鸡型"抗原变异株。本研究应用该亚群代表毒株CK/SX/2/06(H5N1),研究该病毒对SPF鸭和鸭胚的致病性,... 2006年从山西省分离获得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曾引起免疫鸡群的大量死亡,与我国之前分离的病毒抗原差异性较大,称为"山西鸡型"抗原变异株。本研究应用该亚群代表毒株CK/SX/2/06(H5N1),研究该病毒对SPF鸭和鸭胚的致病性,并通过病毒在鸭和鸭胚内的连续传代,探讨该亚群病毒在鸭和鸭胚中的进化规律。结果表明,病毒对3周龄鸭呈低致病性,在各脏器中的复制能力较弱;鸭感染病毒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排毒水平较低并且不能感染同居鸭。病毒在3周龄鸭和10日龄鸭胚中分别继代感染3代和5代后,对3周龄鸭仍呈低致病性且HA基因未发生氨基酸位点变化。病毒不能致死3周龄鸭和1日龄雏鸭,但能致死10日龄~23日龄鸭胚,而且对鸭胚的致病性随着鸭胚日龄的增长逐渐减弱,致死鸭胚时间从对10日龄鸭胚24h致死到对23日龄鸭胚72h致死直至对25日龄鸭胚只感染但不致死。病毒对鸭呈低致病性且在鸭群传播中保持着基因水平和致病性上的相对稳定,对不同日龄鸭胚、1日龄和3周龄鸭致病性的不同表现,与目前存在于我国的其他亚群H5N1HPAIV对鸭致病性和进化特点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对家禽养殖业存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山西亚群 鸭胚 继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高振涛 高斌 +2 位作者 张瑞华 徐彤 李旭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4,共12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亲本毒株(SD11、SD341)和重组毒株(re_SD341),将重组毒株PA基因中携带的宿主适应性位点突变为禽源模式(PA-R356K/N409S),检测3株毒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并进一步检测SD341和re_SD341毒株对小鼠的致病能力。结果显示,从54份病料中分离获得2株H9N2亚型AIV,2株分离株与2000年之后国内疫苗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达90%以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均属于B分支中的B4.7.2分支,且8个基因片段均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A、PB1、PB2和PA基因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超过90%;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符合2020年左右B分支中流行毒株分子特征;与早期代表毒株相比,NA蛋白茎部均有缺失且在第368位均增加1个新的潜在糖基化位点;2株毒株的HA、PB1、PB2和PA蛋白均携带宿主适应性突变位点,其中PA蛋白发生K356R和S409N适应性突变;生物学特性验证结果显示,与re_SD341重组毒株相比,SD341亲本毒株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复制能力更强(P<0.0001),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2株H9N2 AIV毒株均为低致病性毒株,病毒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进化,其中一些病毒蛋白包含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增加了其跨种传播的风险,本试验结果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进化提供了参考,为禽流感综合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跨种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9N2 AIV H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胶体金层析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詹爱军 王新卫 +2 位作者 陈枝楠 卢体康 花群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用基因疫苗pcDNA-H9和纯化H9N2亚型AIV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HI和ELISA方法筛选出5株抗H9亚型AIV HA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9-01(2E6),H9-02(3B1),H9-03(3H11),H9-04(1A4),H9-05(2G9)。各株单抗亚型测定的结果为H9-01,H9-02和H9-05均... 用基因疫苗pcDNA-H9和纯化H9N2亚型AIV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HI和ELISA方法筛选出5株抗H9亚型AIV HA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9-01(2E6),H9-02(3B1),H9-03(3H11),H9-04(1A4),H9-05(2G9)。各株单抗亚型测定的结果为H9-01,H9-02和H9-05均为IgG2b,H9-03为IgG1,H9-04为IgG2a,轻链的亚型均为kappa链。经特异性和与同型病毒的反应谱检测,它们均是H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制备的抗H9亚型AIV HA的单克隆抗体做成胶体金层析检测试纸条,可以检测到200个EID50的H9亚型AIV,为监测该亚型AIV试剂盒的进一步商品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aiv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层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赵志国 田井满 +4 位作者 李明慧 白晓利 宋兴栋 李雁冰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3,共7页
2023年5月本实验室从家禽的监测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命名为A/chicken/Jiangsu/S1/2023(H5N6)株,简称CK/JS/S1/2023(H5N6)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与测... 2023年5月本实验室从家禽的监测样品中分离到一株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命名为A/chicken/Jiangsu/S1/2023(H5N6)株,简称CK/JS/S1/2023(H5N6)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各基因节段编码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各基因节段的遗传演化分析,采用Simplot软件分析该病毒全基因组的重配事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分析该病毒的抗原性。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的裂解位点为PLRERRRKR↓GLF,符合HPAIV的分子特征。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HA蛋白受体结合区域出现S^(133)A和T^(156)A增强病毒与人型受体(α2,6)结合能力的突变;NA蛋白颈部出现了aa59~aa69的缺失;PB1蛋白的D622G、M1蛋白的^(I43)M和T^(215)A及NS1蛋白的I106M,这些位点的突变均可以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基因属于2.3.4.4b亚分支,NA基因及5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M)均属于欧亚分支,NS基因属于等位基因A分支(Allele A)。基因重配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是由野鸟源的H5N8和家鸭源的H5N6、H4N6和H3N2AIV形成的一株多元重配病毒。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2.3.4.4b亚分支H5-Re14疫苗株抗原性相匹配。将该病毒以10~1EID_(50)/50μL~10~6EID_(50)/50μL剂量经鼻腔感染小鼠,通过小鼠的存活率和各脏器病毒滴度分析该病毒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均出现精神沉郁、被毛凌乱、体质量下降等症状,感染该病毒后第4 d开始出现死亡。经计算该病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LD_(50))为1.5 log_(10)EID_(50),呈高致病性(MLD_(50)<3 log_(10)EID_(50))。该病毒不经提前适应即可在小鼠的多脏器中有效复制,其在肺脏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达到7.25 log_(10)EID_(50)/m L。本研究通过对H5N6亚型HPAIV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为2.3.4.4b亚分支H5亚型HPAI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亚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分子特征 遗传演化 抗原性 哺乳动物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V致病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淑坚 廖明 +1 位作者 辛朝安 苏广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在自然条件下 ,AIV感染的宿主范围有较强的特异性 ,各毒株所表现的毒力也有所不同。从 HA蛋白切割位点氨基酸序列、HA蛋白切割位点附近的糖基化位点数目、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性质以及 NA茎区长度等方面 ,阐明了 AIV毒力的差异及其感染... 在自然条件下 ,AIV感染的宿主范围有较强的特异性 ,各毒株所表现的毒力也有所不同。从 HA蛋白切割位点氨基酸序列、HA蛋白切割位点附近的糖基化位点数目、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性质以及 NA茎区长度等方面 ,阐明了 AIV毒力的差异及其感染宿主特异性的分子机理 ,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 AIV奠定理论基础。下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A型流感病毒 宿主特异性 毒力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V NP基因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新卫 毕英佐 +3 位作者 何宏轩 王宪文 詹爱军 马静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7-1543,共7页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重组于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获得重组噬菌体T4-z1-N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以T4-z1-NP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酶联免...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重组于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获得重组噬菌体T4-z1-N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以T4-z1-NP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4-NP-ELISA)方法。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的相对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7.62%,T4-NP-ELISA的检测准确率为91.43%。T4-NP-ELISA可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特异性抗体,而IBD、IB、MD、ND、EDS的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则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证实,当阳性血清以1∶640倍稀释时仍能检测到流感病毒抗体,说明该方法比较敏感。对192份血样的检测显示,T4-NP-ELISA与IDDEXX ELISA符合率为96.8%。这表明T4-NP-ELISA可检测AIV抗体,也为检测与诊断AI提供了一种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核蛋白 T4噬菌体 展示 T4-NP-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H5、H7亚型AIV HA基因与鸡IL-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振国 金宁一 +4 位作者 马鸣潇 费东亮 贾雷立 金扩世 尹革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AIV HA)基因串联后(拥有同一个阅读框)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1(P7.5... 以鸡痘病毒(FPV)疫苗株为载体,将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AIV HA)基因串联后(拥有同一个阅读框)和鸡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16-LacZ复合启动子(ATI-P7.5×20)和单一启动子1(P7.5)下游,构建了携带AIV HA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L-H5-H7-IL18;用相同的方法构建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L-H5-IL18;将H5亚型AIV HA基因插入到鸡痘病毒表达载体pUTA2复合启动子(ATI-P7.5×20)下游,构建了携带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UTA2-H5.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与282E4株鸡痘病毒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BrdU进行三次加压蚀斑筛选后,以不同代次的细胞mRNA为模板,利用H5亚型AIV HA基因、H7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筛选出H5HA-H7HA融合蛋白基因和鸡IL-18基因共表达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H7HA-IL18,H5亚型AIV HA基因和鸡IL-18基因共表达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IL18以及单独表达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H5HA.这些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为AIV活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重组禽痘病毒 鸡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AIV NS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爱军 王新卫 +4 位作者 徐峥 谭婉明 陈靳松 毕英佐 于康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2,共5页
应用DNAStar软件,参照Genbank中注册的AIV H9亚型毒株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带双酶切位点的H9亚型AIV的NS1基因,通过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位点将NS1基因插入转移质粒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 应用DNAStar软件,参照Genbank中注册的AIV H9亚型毒株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带双酶切位点的H9亚型AIV的NS1基因,通过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位点将NS1基因插入转移质粒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H9NS1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与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H9NS1,再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PCR鉴定证实该基因正确地插入到病毒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经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H9 NS1基因在sf9细胞中得到了表达,H9 NS1大小约为28kD,而且表达的产物具有特异免疫学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非结构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