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1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1
作者 庞平 唐懿 +5 位作者 雷霆 武山 李强 陈晨 曹红 陈福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0-13,共4页
利用PCR技术亚克隆了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1基因,并将PCR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pMD 18-T Simple vector,转化大肠杆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断大小为1035bp。将HA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重组... 利用PCR技术亚克隆了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1基因,并将PCR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pMD 18-T Simple vector,转化大肠杆菌。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断大小为1035bp。将HA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HA1。将构建好的融合表达载体在IPTG的诱导下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GST-HA1的分子量为63ku。Western-Blot和ELISA鉴定结果表明,融合蛋白与H7亚型禽流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H5、H9亚型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A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思雨 郑新 +4 位作者 戴琪 许诗怡 张天旭 张秀桥 桂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9-769,共11页
[目的]探究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ETAC)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9N2)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ETA... [目的]探究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ETAC)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9N2)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ETAC作用不同时间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抑制作用,通过预防感染、影响复制、阻止吸附及直接杀灭4种方式作用后检测AETAC对DF-1细胞的毒性,选择体外最佳抗AIV-H9N2作用方式。尿囊腔接种不同浓度AETAC确定其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将AETAC以3种不同给药方式作用于AIV-H9N2感染后鸡胚,选择体内最佳给药方式。经尿囊腔同时接种AETAC和AIV-H9N2,统计各组鸡胚存活数,测定血凝效价,并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和鸡胚法氏囊病理组织变化。[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ETAC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AETAC对DF-1细胞的抑制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种抗AIV-H9N2作用方式下,病毒对照组和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AETAC浓度为5~30μg/mL时,4种抗AIV-H9N2作用方式下,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4种作用方式下,DF-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5%~64.96%(预防感染)、8.56%~83.83%(影响复制)、1.82%~5.90%(阻止吸附)和6.90%~40.12%(直接杀灭)。AETAC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6.41 mg/mL,对感染鸡胚的最佳给药方式为AETAC和病毒混合后接种。以最佳体内作用方式给药后,AETAC中、低浓度组鸡胚存活率为40%~60%,高浓度组鸡胚全部存活,胚胎喙部发育明显,鸡胚法氏囊淋巴滤泡发育完整,滤泡大小和数量正常,充血量少,组织病理状态改善。[结论]AETAC在体内外对AIV-H9N2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主要与影响病毒复制作用方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AETAC)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N2) DF-1细胞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9N2与新城疫病毒在鸡成纤维细胞中共感染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军 孙英杰 +3 位作者 周昌娈 朱善元 丁铲 柏家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21-2528,共8页
临床上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共同感染情况经常发生。为研究AIV与NDV在鸡成纤维细胞DF-1中的共感染对病毒复制的相互影响,首先对NDV和H9N2亚型AIV单独感染DF-1细胞时病毒的... 临床上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与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共同感染情况经常发生。为研究AIV与NDV在鸡成纤维细胞DF-1中的共感染对病毒复制的相互影响,首先对NDV和H9N2亚型AIV单独感染DF-1细胞时病毒的复制情况进行了分析,设定以NDV和AIV共感染细胞后12和24h作为样品采集点,通过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两种病毒共感染与单独感染对病毒NP蛋白表达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共感染12和24h,NDV NP蛋白的表达分别下调了70.6%(P<0.001)和45.7%(P<0.001),AIV NP蛋白的表达分别下调了61.5%(P<0.001)和82.8%(P<0.001);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共感染组细胞中NDV和AIV的NP蛋白丰度在感染12h时间点分别下调81.1%(P<0.001)和65.5%(P<0.001),24h时则分别下调41.2%(P<0.05)和47.4%(P<0.001);qPCR结果也证实共感染12和24h组NDV NP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64.3%(P<0.001)和64.4%(P<0.05),AIV NP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61.5%(P<0.001)和63.0%(P<0.001)。本研究证明AIV与NDV共感染在细胞水平上可引起病毒复制的相互抑制,为研究NDV和AIV共感染机制在细胞水平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鸡成纤维细胞DF-1 共感染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