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 被引量:6
1
作者 赖铭莹 邓丽红 +3 位作者 黄丽娜 成洪波 樊宁 梁安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Ahmed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NVG患者20例20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 目的:观察Ahmed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NVG患者20例20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0.1mL(2.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6~36(平均24)mo。结果: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wk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最后一次随访20眼中仅有3眼联合1~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1眼因眼压无法控制而行睫状体冷凝术(术后眼压控制),其余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3.62±3.8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4.17±16.1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8,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2眼。全部病例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术后均未观察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NVG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要注意原发病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引流阀 玻璃体腔注射 ava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及Avastin抑制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艺 廖文雄 +3 位作者 陆守权 李金生 古爱平 李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姜黄素与Avastin抑制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抑制CNV形成的机制。方法:选取SD大白鼠共3... 目的:通过对比姜黄素与Avastin抑制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抑制CNV形成的机制。方法:选取SD大白鼠共30只,建立碱烧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成A,B两组,各15只,A组中右眼为实验组A1组,左眼为空白对照组A2;B组中右眼为实验组B1,左眼为空白对照组B2。A1组给予40μmol/L姜黄素配置成的滴眼液,A2组滴用生理盐水;B1组给予5g/LAvastin滴眼液,B2组滴用生理盐水。根据不同时间点取角膜组织进行病理切片研究、抽取房水进行ELISA测定,计算出每视野计数微新生血管及房水中VEGF含量。对以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两种药物均未发现在角膜水肿、角膜修复等方面的毒副作用。对新生血管的影响,两种药物CNV计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两种药物之间对新生血管影响的对照,平均CNV计数无显著性区别。A1组与A2组对比、B1组与B2组对比,实验组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A1组与B1组对照,平均VEGF含量A1组高于B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的VEGF抑制能力可能不如Avastin,但在整体抗CNV的能力上并不输于Avastin,说明姜黄素还参与了干预角膜碱烧伤CNV形成的其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avastin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文涛 雷春灵 +1 位作者 毕春潮 王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次数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beyacizumab)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occlusion,CRVO)伴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4/2009-10我院就诊,经眼底检查、荧光眼底血管...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次数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beyacizumab)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occlusion,CRVO)伴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4/2009-10我院就诊,经眼底检查、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捕(OCT)检查确诊的CRVO伴ME患者72例75眼,A组38例39眼,其中A1组20例21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1.25mg(0.05mL);A2组18例18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1.25mg后间隔4wk再次重复治疗。B组34例36眼,其中B1组16例16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 2.0mg(0.08mL);B2组18例20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2.0mg后间隔4wk再次重复治疗。对比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2,4wk的视力、眼压、眼底,治疗前和治疗后4wk的FFA表现和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72例75眼中有58例61眼视力和黄斑水肿改善,A2组与A1组、B2组与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可改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和黄斑水肿高度,重复治疗效果更明显,但增加剂量并不会明显改善黄斑水肿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结膜下注射及眼液治疗角膜新生血管1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世宏 叶剑 +1 位作者 贺翔鸽 李翔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010-1010,共1页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avastin 结膜下注射 治疗 眼液 角膜上皮剥脱 临床资料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400例临床疗效总结 被引量:14
5
作者 余晓锐 王学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13-1915,共3页
目的:通过对400例眼底病患者520眼经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说明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新... 目的:通过对400例眼底病患者520眼经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说明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眼底病的治疗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其副作用作了总结分析统计。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为RVO,DR,ARMD,CSC,CNV等眼底病患者400例眼底病患者520眼进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注射治疗1次/mo,以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观察指标,对经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的并发症作了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mo~1a,520眼中有467眼(89.8%)视力提高2行以上,眼压正常、视网膜水肿及出血明显吸收,新生血管消退,OCT及FFA指标都有好转;36眼(6.9%)视力稳定,治疗前后视力无变化,但眼底情况都有改善,无新生血管增生加重或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17眼(3.3%)视力下降,其中有13眼(2.5%)从0.2降至0.1,病变稳定;1眼(0.2%)发生了眼内炎,视力从0.6下降至0.2;1眼(0.2%)发生了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视力从0.02变为光感;1眼(0.2%)发生了玻璃体出血;1眼(0.2%)发生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有并发症而视力下降的患者中除了1眼(CRAO)外其余在对症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在所有的治疗眼中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20眼(3.8%),后经降眼压对症治疗后眼压正常。还有1例患者右眼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后3d左眼施行了小梁切除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较一般手术后慢7~10d,眼压相对较低。结论:经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视RVO,DR,ARMD,CSC,CNV等眼底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能提高视力,减轻黄斑和视网膜水肿,促进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出血的吸收,能有效地消退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可以抑制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对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值得我们去总结、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玻璃体腔注射 治疗 眼底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段文娟 燕振国 +2 位作者 岳红云 曹虹 朱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5-1166,1169,共3页
目的探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20g.L-1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0.05mL,再于注射后第4天行小梁切除术,观察Avastin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闭锁情况及并... 目的探讨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先行20g.L-1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0.05mL,再于注射后第4天行小梁切除术,观察Avastin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闭锁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小梁切除术后滤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治疗前和治疗后(小梁切除术后)第7天的眼压进行比较。结果 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完全闭锁7眼,80%闭锁2眼,50%闭锁1眼;未见并发症发生。小梁切除术后10眼滤泡均形成良好;8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治疗前眼压平均(41.40±10.85)mmHg(1kPa=7.5mmHg),小梁切除术后第7天眼压平均(13.70±3.83)mmHg,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眼发生前房积血,4d后积血吸收完全。未见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内注射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于同利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810-812,共3页
Avastin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的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癌作用的新药,是现行几种抗血管生成制剂之一,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近年研究表明,该药在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以及渗出性病变中疗效显著,而且价格便宜,应用前景十分... Avastin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的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癌作用的新药,是现行几种抗血管生成制剂之一,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生成,近年研究表明,该药在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以及渗出性病变中疗效显著,而且价格便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CNV 眼部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DME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忆群 陈青山 +2 位作者 方敏 佘洁婷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效果。方法:经眼底荧光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21例29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5mg后1wk行...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效果。方法:经眼底荧光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21例29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5mg后1wk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mo均行眼底、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OCT检查,随访时间6~12mo。结果:末次随访时,自觉症状(包括视物变形、中心暗影)消失或改善者24眼(83%),不变者5眼(17%)。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21眼(72%),视力提高1~2行者6眼(21%),视力不变者2眼(7%),无视力下降者。其中,术前BCVA:0.05~0.3(logMAR值:平均0.66±0.19),术后BCVA:0.05~0.8(logMAR值:平均0.31±0.18)(P<0.01)。术前平均眼压为14.33±0.62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5.28±0.49mmHg(P>0.05)。OCT检查示25眼黄斑水肿明显改善(86%),其中减少30%以上者20眼(69%),减少29%~10%者7眼(24%),减少10%以下者2眼(7%)。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前平均为:450.72±74.22μm,术后平均为:283.55±44.43μm(P<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视力,消除或改善黄斑水肿。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黄斑格栅样光凝 糖尿病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沈轶 姚进 蒋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对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30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25g·L-1 Avast...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对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30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别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7例18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25g·L-1 Avastin0.05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术眼虹膜新生血管均在注射Avastin后3d内消退;1例1眼患者在全视网膜光凝过程中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再次注入Avastin,完成光凝后加行周边视网膜冷凝,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光凝后3d平均眼压为(21.8±5.8)mmHg(1kPa=7.5mm-Hg),1周为(18.4±2.3)mmHg,6个月眼压为(17.1±1.1)mmHg,与治疗前(51.2±7.3)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仅2眼视力有改善,其余视力无明显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明显消退虹膜新生血管,联合睫状体光凝控制眼压,对治疗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新生血管 睫状体光凝 avastin 玻璃体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秀云 李聪伶 +2 位作者 王俊 李娜 赵岩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2-1144,1147,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3例(73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5例45眼)患者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 0.... 目的回顾性研究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3例(73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5例45眼)患者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 0.05mL(1.25mg)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B组(28例28眼)患者仅行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虹膜新生血管、视力、眼压变化及眼底、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并对两组各时间点患者的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后第1天虹膜新生血管明显减少、变细,术后第3天17例(17眼)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消失,房角新生血管萎缩,其余患者虹膜及房角表面新生血管明显萎缩变细,隐约可见,术后2周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失;B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2周时虹膜新生血管明显可见,术后1个月新生血管消失。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控制好,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18.24mmHg(1kPa=7.5mmHg)、17.48mmHg、17.35mmHg和16.87mmHg,明显好于B组相应时间点眼压(分别为27.07mmHg、21.23mmHg、19.36mmHg18.39mmHg);A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1527.36mm-2、1548.25mm-2、1502.34mm-2和1532.45mm-2,明显多于B组(分别为1432.54mm-2、1354.67mm-2、1389.24mm-2、1364.57mm-2)。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明显减轻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症状,加快新生血管消退,降低患者眼压,保护角膜内皮细胞;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可作为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周边视网膜冷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娟 赖铭莹 +2 位作者 应方微 黄丽娜 成洪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Avastin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兔20只40眼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Avastin实验组、丝裂霉素C(MMC)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对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Avastin实验组于术毕及术后3,7d术区结膜下分别注射0.... 目的:探讨Avastin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兔20只40眼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Avastin实验组、丝裂霉素C(MMC)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对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Avastin实验组于术毕及术后3,7d术区结膜下分别注射0.5,1及2mg Avastin;MMC对照组术中筋膜囊、巩膜瓣下放置0.2g/LMMC棉片。术后裂隙灯下观察滤过泡形态及角膜、前房等情况;术后7,14d摘除眼球,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在高倍视野中,通过滤过泡腔面在结膜中形成的面积百分比及滤过泡形成区在结膜中面积百分比,评价不同剂量Avastin结膜下注射对滤过泡形成及纤维化的影响。结果:术后7d各组结膜纤维结缔组织中均可见明显的滤过泡形成。术后14d仅注射2mg Avastin实验组及MMC对照组的结膜组织中可见明显滤过泡;1mg Avastin实验组见少量面积微小的滤过泡;0.5mg Avastin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滤过泡均消失,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术后7d各组高倍视野下滤过泡腔面在结膜中形成的面积百分比及滤过泡形成区在结膜中面积百分比无明显差异。术后14d,2mg及1mg Avastin实验组滤过泡腔面积在结膜中形成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0.8%,MMC组为0.9%。2mg及1mgAvastin实验组滤过泡形成区在结膜中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6.1%,2.9%,MMC组为25.8%。2mg及1mgAvastin实验组的滤过泡腔面及形成区面积与结膜面积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单项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70.10,P=0.00;F=49.99,P=0.00;2mg Avastin实验组的上述滤过泡面积百分比与MMC组无差异。结论:结膜下注射Avastin可有效帮助滤过术后滤过泡的形成与维持,缓解滤过泡的纤维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滤过泡 瘢痕化 小梁切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病理性近视CNV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忆群 陈青山 +1 位作者 方敏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PM)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并发黄斑中心凹下CNV的PM患者17例17...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PM)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并发黄斑中心凹下CNV的PM患者17例17眼纳入治疗。PDT按照国际标准进行。3d后在表面麻醉下给予1.5mg 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第1,3,6,12mo各随访1次,随访时间为6~16mo。复查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眼底彩照、FFA、OCT。治疗前、后对比行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4眼(23.53%),视力提高1行者5眼(29.41%),视力不变者8眼(47.06%),无视力下降者。术前BCVA:0.02~0.3(logMAR值:平均1.007±0.103),术后BCVA:0.02~0.5(logMAR值:平均0.873±0.100)(P<0.01)。术前平均眼压为15.26±0.76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4.97±0.69mmHg(P>0.05)。FFA检查显示:10眼CNV完全闭合,占58.82%,其余7眼CNV大部分闭合,占41.18%。CMT:术前平均为:194.67±12.74μm,术后平均为:132.07±8.32μ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并发CNV的PM安全有效,使CNV渗漏停止或减轻,视网膜水肿消退或减轻,但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预后差别大,老年患者视力预后差,可能与其本身的进行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有关。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NVG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小丽 肖思瑜 +2 位作者 李青 伍小芳 廖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NVG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前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紧张...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NVG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前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心理状态稳定,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能掌握一般的青光眼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NVG的有效方法,同时也给护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加强患者术后护理、健康指导,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腔注射 avastin 小梁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与Lucentis对HUVEC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鑫 陈兵 +1 位作者 刘铁城 张卯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探讨Avastin与Lucenti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了解其抑制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研究相同浓度Avastin与Lucentis对HUVEC增殖作用的差异;Transwell... 目的:探讨Avastin与Lucenti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了解其抑制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研究相同浓度Avastin与Lucentis对HUVEC增殖作用的差异;Transwell小室检测相同浓度Avastin与Lucentis对HUVEC迁移作用的差异。结果:MTT比色法显示,各浓度Avastin组、Lucentis组与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浓度Avastin组与Lucentis组吸光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Transwell分析方法显示,各浓度Avastin组、Lucentis组与对照组相比,HUVEC迁移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浓度Avastin组与Lucentis组HUVEC细胞迁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vastin与Lucentis均可以抑制HUVEC增殖和迁移;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对HUVEC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增强;相同浓度Avastin与Lucentis在体外实验中对HUVEC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LUCENTIS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下注射Avastin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作红 冯春霞 +2 位作者 田洁 张玉光 颜世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Avastin对实验性兔眼角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NV)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mm直径的加样器(末端附有棉片)吸入1mol/LNaOH接触新西兰兔右眼(20眼)中央角膜区烧灼30s,制作碱烧伤兔眼角膜NV模...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Avastin对实验性兔眼角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NV)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mm直径的加样器(末端附有棉片)吸入1mol/LNaOH接触新西兰兔右眼(20眼)中央角膜区烧灼30s,制作碱烧伤兔眼角膜NV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成2组,10眼(A组)碱烧伤后立即结膜下注射Avastin 2.5mg;其余10眼为对照组(B组),结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烧灼后次日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NV、角膜水肿情况,分别于3,7,14,21,28d裂隙灯照相并计算NV面积及NV抑制率。伤后7,28d各组随即处死5只实验兔,取角膜组织做石蜡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两组兔眼伤后第1d角膜缘血管网明显扩张充血,3d时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14d时NV达到高峰,14~21d后NV稳定并逐渐回退。两组角膜NV长度、NV面积及角膜水肿程度存在差异(P<0.05);A组各时间点角膜NV抑制率为44.2%~55%。A组角膜上皮及实质层水肿较轻,NV较少,后弹力层基本完整,VEGF表达明显弱于B组。结论:结膜下注射Avastin对碱烧伤诱导的兔眼角膜NV形成及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VEGF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小燕 张俊霞 +1 位作者 贺海宁 曹锐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21-1322,共2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01/2011-10收治的视力>指数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3例23眼,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观察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3~7d新生血管消退,再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01/2011-10收治的视力>指数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3例23眼,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观察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3~7d新生血管消退,再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眼压、视力、新生血管的变化、眼部的炎症反应、并发症,并随访12~24mo。结果:注射后,23眼中21眼于3~5d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有效率91.30%;2眼于5d变细,7d萎缩,至2wk时消退。注射前后眼压差值<2mmHg。23眼注射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随后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24mo,23眼中18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位于正常范围;3眼加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2眼加用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新生血管迅速消退或萎缩,再行滤过性手术,避免术中或术后出血,无需选择破坏性手术,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且控制了眼压。术后进一步治疗并发症,保护残留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腔注射 ava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易伟斌 胡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74-877,共4页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是损害人类视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有关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尚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单克隆抗体Avastin的诞生,眼部新生血...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是损害人类视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有关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尚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单克隆抗体Avastin的诞生,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已获得显著效果,现将Avastin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相关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astin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斐 赵培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3,共3页
抗癌新药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是一种重组人类单克隆抗体,2004年2月26日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年来Avastin在临床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 抗癌新药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是一种重组人类单克隆抗体,2004年2月26日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年来Avastin在临床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眼病方面效果明显,但还需大样本的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本文就Avastin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抗隆抗体 ava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F和Avastin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丹 陆晓和 +2 位作者 付月 吴伟 陈晓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PEDF与Avastin对大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作用。方法:建立碱烧伤诱导大鼠CNV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于烧伤当日开始给予10μg/mL PEDF点眼;B组于烧伤后第3d开始给予10μg/mL PEDF点眼;C组于烧伤当日...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PEDF与Avastin对大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作用。方法:建立碱烧伤诱导大鼠CNV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于烧伤当日开始给予10μg/mL PEDF点眼;B组于烧伤后第3d开始给予10μg/mL PEDF点眼;C组于烧伤当日开始给予5mg/mL Avastin点眼;D组于烧伤后第3d开始给予5mg/mL Avastin点眼;E组于烧伤当日开始使用生理盐水点眼,均每日4次,每次10μL。裂隙灯显微镜观察CNV情况并计算各组CNV的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第12d时,A组CNV面积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5,0.05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及CD31示A组VEGF及CD31表达较弱,B,C,D组表达增多,E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局部应用Avastin及PEDF均能抑制大鼠角膜化学伤后的CNV。烧伤后早期使用PEDF效果优于Avas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PEDF avastin 角膜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素和avastin对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静 马勇 +2 位作者 王红美 谢安明 刘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96-999,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恩度)对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应,并与avastin作比较。方法:采用532nm激光光凝建立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2wk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CNV的形成情况。取40只成功造模的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组...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恩度)对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应,并与avastin作比较。方法:采用532nm激光光凝建立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2wk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CNV的形成情况。取40只成功造模的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组,10只)、生理盐水组(2组,10只)、内皮抑素组(3组,10只)和avastin组(4组,10只),光凝后2wk玻璃体腔给药1次,1wk后取材行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方法为方差分析,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取P<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2wk后HE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CNV阳性检出率为72.8%。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CNV无抑制作用;内皮抑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avastin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对CNV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avastin和内皮抑素组进行LSD-t检验,得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者抑制CNV的效应是不相等的,由于x珋avastin=26.90,x珋内皮抑素=29.13,x珋av astin<x珋内皮抑素,我们可推测,内皮抑素的抗CNV作用弱于avastin。结论:激光诱导有色小鼠C57BL/6J的CNV动物模型,成模时间短,成模率高,是进行CNV研究的理想模型。内皮抑素对CN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眼科临床抗击CNV相关疾病的重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内皮抑素 ava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