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Fuzzy Control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Tracked Vehicles 被引量:2
1
作者 易军 许忠保 +2 位作者 王学林 胡于进 李成刚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245-250,共6页
A principle of fuzzy control for tracked vehicles is proposed to make its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be able to adapt complex running conditions, and a model of its power train is established to be used in simulati... A principle of fuzzy control for tracked vehicles is proposed to make its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be able to adapt complex running conditions, and a model of its power train is established to be used in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fuzzy control method, a fuzzy shift control system composed of a basic shift strategy and a fuzzy modification module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ross-country maneuverabil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 shift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shift quality under manifold driving conditions and avoid cycled shift effectively.Therefore, the proposed fuzzy shift strategies are proved to be feasible and practic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传输 模糊控制 自动控制 轨道运载体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Generator Set Control System for Tracked Vehicl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英 黄千 +2 位作者 孙逢春 刘波澜 刘嘉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As an energy generating equipment,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supplies power 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Therefore, its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 As an energy generating equipment,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supplies power 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Therefore, its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mands to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in tracked vehicles, the detailed function of engine-generator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are determin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re also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a prototype vehicle.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ystem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can satisfy the power requirements of vehicles under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电力传输 汽车发动机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PICAL ARCHITECTURES FOR FUZZY CONTROL
3
作者 Cai Zixing (Center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Some typical structural schemes of Fuzzy control have been surveyed. Besides general structure of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the structural schemes include PID fuzzy controller, self-organizing fuzzy controller, se... Some typical structural schemes of Fuzzy control have been surveyed. Besides general structure of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the structural schemes include PID fuzzy controller, self-organizing fuzzy controller, selftuning fuzzy controller, self-learning fuzzy controller, and expect fuzzy controller, etc. This survey focuses on the control principl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Most of the structures have been used in various control fields, one of application areas is in the metallurgy industry, e. g.,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electric furnace, the control of the aluminum smelting process, etc.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ne can choose a structural scheme for speci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SELF-ORGANIZING SELF-TUNING SELF-LEARNING exper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lutch to clutch gear shift technology for a new automatic transmission 被引量:5
4
作者 鲁曦 王书翰 +1 位作者 刘艳芳 徐向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88-2796,共9页
For the purpose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for a new 8-step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for this gearbox was established and key parameters which affected the shift quality were analyzed.Ai... For the purpose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for a new 8-step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for this gearbox was established and key parameters which affected the shift quality were analyzed.Aiming at four different shift types,the ideal characteristics of shift clutch and engine control were set up.By using torque estimation method,PI slip control algorithm and engine coordinated control principle,the control model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ler were well developed for three shift phases which included rapid-fill phase,torque phase and inertia phase.The testing environment on the rig and prototype vehicle level was built and the testing results obtained in ultimate condition could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shift control strategy.The peak jerk during shift process was controlled within ±2 g/s where the smooth gearshift was obtained.The development proposal and algorithm have a high valu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clutch shift strategy vehicle testing peak jerk gearshift control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il pump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art–stop func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芳 董鹏 +1 位作者 刘洋 徐向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start–stop function, an electric oil pump(EOP) is integrated into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start–stop function, an electric oil pump(EOP) is integrated into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loss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leakage. Based on this model, a flow-based control 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EOP to satisfy the system flow requirement. This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forward driving simu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best combination for the size of mechanical oil pump(MOP) and EOP in terms of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get a quick and smooth starting process, control strategies of the EOP and the on-coming clutch are proposed. The test environment on a prototype vehicle is buil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EOP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cted EOP can satisfy the flow requirement and a quick and smooth starting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in the start–stop function. This research has a high value for the forward design of EOP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with respect to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art–stop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lectric oil pump mechanical oil pump start-stop func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warddriving sim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电混合-机液复合动力传动系统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镇 张勤博 +2 位作者 张宏伟 王德海 陈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7,共13页
针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中平稳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油电混合-机液复合动力传动系统,将电机和发动机集成作为双动力源,通过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实现高效动力传递。研究从构型设计和动力传动模式分析入手,分别建立动力系... 针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中平稳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油电混合-机液复合动力传动系统,将电机和发动机集成作为双动力源,通过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实现高效动力传递。研究从构型设计和动力传动模式分析入手,分别建立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切换元件及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以电机低档切换至混合动力转矩耦合这一复杂过程为典型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设计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以调节电机转速,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切换元件的切换时序,实现电机与切换元件的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显著改善了模式切换的平稳性,输出轴的最大冲击度由11.4188m/s^(3)降低至8.1127m/s^(3),转矩波动系数由4.771减小至3.874,转速波动幅度由17.1186%降低至2.3500%,切换时间由1.5s缩短至0.7s。硬件在环(HIL)测试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在不同模式切换及复杂工况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动系统 切换元件 模式切换 模糊PID控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直流电机控制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嵘涛 何朝霞 +1 位作者 王腾 陈希湘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在当前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传统PID算法来对电机进行控制和调节,但这一方法存在调节时间过长和超调量过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直流电机控制设计。在传统PID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理论,并借鉴专家... 在当前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传统PID算法来对电机进行控制和调节,但这一方法存在调节时间过长和超调量过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直流电机控制设计。在传统PID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理论,并借鉴专家经验和规则库,使PID算法中的3个参数能够跟随电机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调整,达到最优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算法和模糊PID算法相比,模糊自适应PID算法下的电机转速曲线更平滑、调节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能满足工控领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自适应PID 直流电机控制 专家经验 超调量 触发器 转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电压调节器的一种自动设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峰 秦翼鸿 徐国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9,共5页
将Fuzzy控制表用一个带修正因子的数学式表达,利用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Fuzzy电压调节器的自动设计方法。对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证明了新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自动设计 电力系统 调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Smith补偿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光辉 匡亚莉 +1 位作者 王传真 申迎松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9-42,共4页
分析了煤泥水系统的絮凝沉降过程,推导出絮凝剂、凝聚剂加药量与溢流浓度之间的传递函数,计算得两个传递函数的惯性滞后时间与纯滞后时间比值均远大于0.3,说明煤泥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大时滞性系统;介绍了Fuzzy-Smith补偿控制基本原理,构... 分析了煤泥水系统的絮凝沉降过程,推导出絮凝剂、凝聚剂加药量与溢流浓度之间的传递函数,计算得两个传递函数的惯性滞后时间与纯滞后时间比值均远大于0.3,说明煤泥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大时滞性系统;介绍了Fuzzy-Smith补偿控制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Fuzzy-Smith补偿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仿真结构。仿真结果表明,Fuzzy-Smith补偿控制策略较传统PID控制策略具有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较好地解决了煤泥水处理过程的大时滞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自动加药 絮凝沉降 絮凝剂 凝聚剂 大时滞性 fuzzy-Smith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伺服系统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镭 李秋明 +1 位作者 胡恒章 刘升才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具有双积分模型的电流驱动直流机电伺服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器。该控制器积累了伺服系统设计的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智能”,可以在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自发地选用合适的... 本文简要回顾了具有双积分模型的电流驱动直流机电伺服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器。该控制器积累了伺服系统设计的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智能”,可以在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自发地选用合适的控制律,组合简单的控制方法实现高品质控制。体现了将控制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阶段完成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态控制 伺服系统 模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自动准直系统
11
作者 高炜 闫亚东 +2 位作者 韦明智 李奇 庞放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97-6803,共7页
针对现有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VISAR)装置中依靠人工准直光路的现状,同时为满足未来对远程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光路自动准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 针对现有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VISAR)装置中依靠人工准直光路的现状,同时为满足未来对远程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光路自动准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间接测量并以光斑的像素偏差为系统输入,通过系数矩阵转换和离散模糊反馈控制方法快速消除误差。基于Windows的控制和自动化技术(the Windows control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TwinCAT)中视觉和运动等模块,将各模块分别运行在不同的实时内核中,消除了视觉与运动控制模块间的通信环节,实现了快速实时的闭环控制。经过冲击波速度测量实验验证,该系统实现了远程“一键式”自动准直,可将准直时间缩短到2 s,准直精度为4.5μm,解决了现有装置人工调节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准直 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 基于Windows的控制和自动化技术(TwinCAT) 二维镜架 模糊控制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的故障恢复分析与控制优化策略
12
作者 陈继开 王润灏 +4 位作者 初壮 钟诚 李浩茹 李阳 李乾鑫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9,共8页
随着风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规避故障恢复时送端系统电压失稳风险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针对风电直流外送系统故障恢复期间送端电压失稳现象及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换相失败对故障恢复的影响,提出一种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的故障恢复分析与控制优... 随着风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规避故障恢复时送端系统电压失稳风险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针对风电直流外送系统故障恢复期间送端电压失稳现象及电网换相换流器(LCC)换相失败对故障恢复的影响,提出一种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的故障恢复分析与控制优化策略。通过分析故障恢复期间交流电压失稳机理及LCC换相失败对故障恢复的影响,设计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送端换流站的电压失稳抑制策略,并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风机低电压穿越引发的交流过电压问题的自适应调节。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振荡抑制效果,可为风电直流外送系统的故障恢复提供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风机低穿 故障恢复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叠式笼养鸭清粪带动态纠偏系统设计
13
作者 郑伟 龚东军 +4 位作者 周健伟 侯帅凯 黄开虎 王树才 李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为解决层叠式笼养鸭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清粪带跑偏问题,设计了一种清粪带动态纠偏系统,由跑偏检测装置、纠偏执行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首先,通过布置在清粪带两侧的6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清粪带的运行状态,当清粪带跑偏时,其侧边会推动... 为解决层叠式笼养鸭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清粪带跑偏问题,设计了一种清粪带动态纠偏系统,由跑偏检测装置、纠偏执行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首先,通过布置在清粪带两侧的6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清粪带的运行状态,当清粪带跑偏时,其侧边会推动跑偏检测装置中的防跑偏器,使跑偏一侧的3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发生变化,通过这种变化间接推断出清粪带的跑偏方向及偏移量,当STM32单片机根据采集的各传感器数据判定清粪带跑偏时,会自动控制两侧步进电机运动,从而调节滚筒两端沿滑轨前后移动实现纠偏。同时引入了Fuzzy-PID控制算法,通过位移传感器进行反馈实现闭环控制,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试验结果显示,整体纠偏成功率为85%,平均偏差值17 mm,平均相对偏差16%。结果表明,该清粪带动态纠偏系统基本满足层叠式笼养鸭养殖场对清粪带自动化纠偏的要求,极大地减轻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粪带 纠偏 自动调节 模糊控制 压力传感器 笼养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栾文博 周云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8-782,共5页
针对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系统,兼备了模糊控制鲁棒性强,能适应被控对象非线性和时变性,以及PI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的优点,以适应CVT速比控制的要求。利用Matl... 针对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控制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系统,兼备了模糊控制鲁棒性强,能适应被控对象非线性和时变性,以及PI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的优点,以适应CVT速比控制的要求。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无级变速整车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能够很好地跟踪目标速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自整定Fuzzy-PI复合控制技术在灯泡贯流式机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匡和碧 龚崇权 宋海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56,共3页
为了解决常规PID调速器很难使灯泡贯流式机组具有满意的动态特性这个问题 ,在分析模糊 (Fuzzy)控制技术和PI控制技术特点的基础上 ,将两者结合起来 ,形成参数自整定Fuzzy -PI复合控制技术 ,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在介绍了参数自整定Fuz... 为了解决常规PID调速器很难使灯泡贯流式机组具有满意的动态特性这个问题 ,在分析模糊 (Fuzzy)控制技术和PI控制技术特点的基础上 ,将两者结合起来 ,形成参数自整定Fuzzy -PI复合控制技术 ,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在介绍了参数自整定Fuzzy -PI调节器原理的基础上 ,通过两者频率扰动响应曲线对比 ,看出参数自整定Fuzz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机组 模糊控制 参数自整定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摆臂式干涉仪动镜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16
作者 陶启贵 李大成 +2 位作者 王安静 李扬裕 施海亮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干涉仪动镜控制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傅里叶光谱仪的性能,已有的研究表明,双摆臂式干涉仪比经典迈克尔逊干涉仪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然而,对于倾斜会使动镜控制误差增大的问题,由于生产工艺等因素的限制,实际上很难完全依靠硬件来消除。因此,... 干涉仪动镜控制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傅里叶光谱仪的性能,已有的研究表明,双摆臂式干涉仪比经典迈克尔逊干涉仪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然而,对于倾斜会使动镜控制误差增大的问题,由于生产工艺等因素的限制,实际上很难完全依靠硬件来消除。因此,本文尝试从控制方法的角度来实现干涉仪动镜在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控制误差不超过2%的要求。本工作在对动镜控制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软硬件平台,在硬件上实现控制信号的获取与通信,而在软件上实现动镜的周期摆动。在周期摆动的匀速阶段,分别在控制器中使用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ID)和模糊PID进行控制,并在水平与倾斜两种情况下进行了试验与数据采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PID,模糊PID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其水平状态的误差在0.7%以内,平均误差为0.15%,倾斜状态的误差在1%以内,平均误差为0.29%。该控制方法为傅里叶光谱仪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 动镜控制 模糊控制算法 双摆臂式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17
作者 丁海霞 李爱民 刘传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焚烧因其减容、减量及能源回收利用等优势而成为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技术.为了解决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控制中多个运行操作参数调节困难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ML)对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运行操作参数和控制变量进行高精度非线性映射,达到根据控制... 焚烧因其减容、减量及能源回收利用等优势而成为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技术.为了解决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控制中多个运行操作参数调节困难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ML)对垃圾焚烧过程中的运行操作参数和控制变量进行高精度非线性映射,达到根据控制变量要求来自动定量调节运行操作参数的目的.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系统算法来构建拟合控制模型,基于Aspen Plus垃圾焚烧模拟数据的训练和验证,得出的最优模型为SC-ANFIS,此模型对垃圾进料量、空气供给量、氨水投加量和氢氧化钙溶液投加量预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22、0.9965、0.9957和0.999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1330%、0.6835%、1.8782%和0.6400%.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控制,提高垃圾焚烧控制精度及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神经网络 模糊推理系统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烘烤微机FUZZY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仪垂杰 韩敬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1-66,共6页
提出了烟叶烘烤生产中温、湿度调节的双输入双输出FUZZY控制规则,利用加权因子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过程中的耦合问题。此方法在8031单片计算机上得以实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是我国烟叶烘烤的一大技术突破。
关键词 自动控制 微机 烟叶 烘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朱晓龙 张舵 +1 位作者 迟瑞娟 郑子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0-257,共8页
为实现插秧机的无人驾驶作业,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廉的电动方向盘改装方案,并建立了插秧机转向系统模型,基于模糊PID算法开发了一套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实车搭载和试验,试验包括原地转向试验... 为实现插秧机的无人驾驶作业,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廉的电动方向盘改装方案,并建立了插秧机转向系统模型,基于模糊PID算法开发了一套插秧机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实车搭载和试验,试验包括原地转向试验和路径跟踪试验。原地转向试验结果表明,从0°~10°的调节时间为0.8 s,最大稳态误差为0.6°;从-20°~20°的调节时间为2.9 s,稳态误差为1°,插秧机在原地转向的速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插秧机作业要求。路径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在直线跟踪时的响应时间约为0.35 s,最大误差为3.15°,最大平均误差为0.55°,系统在直线跟踪过程中的控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均能满足插秧机的作业要求;插秧机在地头转向时,对于给定的大转向目标值(±35°),转向系统出现明显的超调,且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均随控制指令阶跃量的增大而增大。为提高转向系统在地头转向时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缓慢增加给定的目标转角,避免阶跃值的出现,研究可为插秧机无人驾驶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插秧机 自动转向控制 电动方向盘 模糊PID 系统仿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轮式机器人自动驾驶控制研究及试验
20
作者 余科松 武志明 马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78,共8页
农机人工驾驶需要驾驶员依靠自身主观经验进行操作控制,在农忙时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增加操作难度,降低作业精度,甚至引发安全问题。为此,对农机自动驾驶控制方案展开了研究,旨在实现一种基于STM32F107单片机的低成本农机轮式机器人... 农机人工驾驶需要驾驶员依靠自身主观经验进行操作控制,在农忙时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增加操作难度,降低作业精度,甚至引发安全问题。为此,对农机自动驾驶控制方案展开了研究,旨在实现一种基于STM32F107单片机的低成本农机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系统由ARM控制核心、定位采集和记录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接口电路等多个组件组成,能够实时获取农机的位置信息和规划路径,可根据定位偏差信息自动发布转向控制命令,从而达到自动导航作业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两点:一是基于二维平面坐标系,通过边界坐标点进行了作业路径规划,生成了作业基准线;二是进行了农机移动特性分析,建立了农机动力学和运动学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转向控制与路径追踪的数学关系,并提出了基于农机航偏角控制的追踪方案。同时,为减少ARM运算量、提升追踪效果,采用模糊控制思想,建立了模糊控制查询表,构建了基于路径偏差和航向误差的转向角模糊控制规则,并分别设置了模糊输入输出的隶属度函数,将复杂运算简化为简单的查表操作。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车系统初始化时间为4.4 s,在平均车速为0.618 m/s的情况下,路径追踪的横向偏差不超过5.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自动驾驶 单片机 路径规划 路径追踪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