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及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实用化自动布线 被引量:31
1
作者 葛少云 蔡期塬 +3 位作者 刘洪 梁荣 吴奎华 张晓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0-802,共13页
针对当前配电网规划中因未能考虑负荷特性互补而导致网络规模偏大与设备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及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实用化自动布线方法。首先,基于现有负荷聚类分块与网格化规划成果,完善了中压配电... 针对当前配电网规划中因未能考虑负荷特性互补而导致网络规模偏大与设备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考虑负荷特性互补及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实用化自动布线方法。首先,基于现有负荷聚类分块与网格化规划成果,完善了中压配电网馈线区块和供电单元的概念,并提出考虑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框架;其次,凝练了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馈线区块和供电单元划分效果评估指标,并提出用于变电站中馈线区块划分的旋转中心线距离加权交替定位算法;再次,考虑线路的规划年综合费用和基于可靠性指标的停电损失费用,建立基于供电单元划分的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模型,并结合蚁群算法提出主干线与分支线组合求解的自动布线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负荷特性 区块划分 供电单元 自动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自投装置动作引起过负荷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启洪 赵伟杰 +2 位作者 陈善文 杜松献 孟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149,共5页
分析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后出现过负荷的原因和现有解决方案。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角度比较分析了各种过负荷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适合使用的工况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并对其实施方案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备自... 分析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后出现过负荷的原因和现有解决方案。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角度比较分析了各种过负荷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适合使用的工况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并对其实施方案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备自投动作时智能联切负荷的过负荷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备自投动作可靠性高、避免对系统造成过负荷冲击和负荷量切除精确度高三个方面优点。同时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切负荷联切出口矩阵的在线生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自投 过负荷 和电流闭锁 负荷均分 智能联切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roller Link网络的自动装料装置控制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玉娟 刘东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8-159,180,共3页
论述了自动装料装置的系统组成、控制方案确定、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并设计了基于Controller L ink网络的PLC与智能终端、上位机的通信方法。自动装料装置大大提高了装料效率和装料量。
关键词 自动装料 可编程序控制器 CONTROLLER LINK网络 智能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体柔性生产线自动上下料装置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毕岩 房长兴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2,共3页
针对发动机缸体柔性加工生产线,研究自动上下料装置的解决方案。根据生产线布局确定自动上下料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根据发动机缸体结构及加工工艺确定机床夹具结构,从而完成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集成和构建。
关键词 发动机缸体 柔性生产线 自动上下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体预加工自动生产线工艺分析
5
作者 吴嘉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167,共3页
为提高发动机缸体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线操作人员,降低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风险,通过对工件各面孔系及其结构特点分析,设计研制了机加工工序集中程度较高的铝合金缸体预加工生产线,选用双交换台卧式加工中心实现在一台设... 为提高发动机缸体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线操作人员,降低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风险,通过对工件各面孔系及其结构特点分析,设计研制了机加工工序集中程度较高的铝合金缸体预加工生产线,选用双交换台卧式加工中心实现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全部预加工内容,并采用关节机器人实现机床自动上下料;其它清洗、检漏工序也按物料自动识别自动行走方案来设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生产线布局紧凑,人为原因的质量问题大大减少,人员只需线头上料和线尾检查两人即可,达到了较好的预期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体预加工 铝合金 工序集中 自动上下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取弹及补弹装置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浩 高跃飞 +1 位作者 周军 李保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8-275,共8页
针对大中口径火炮的自动装填系统和补弹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半自动补弹功能的取弹装置。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分别对该取弹和补弹装置在自动装填和补弹2种工况下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各个部件之间动力学关系曲线。由仿真结果可知,该套... 针对大中口径火炮的自动装填系统和补弹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半自动补弹功能的取弹装置。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分别对该取弹和补弹装置在自动装填和补弹2种工况下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各个部件之间动力学关系曲线。由仿真结果可知,该套装置在取弹和补弹过程中各个机构工作有序,能够平稳地将弹丸运输到位;对应的补弹机构亦能够实现对弹丸的锁紧定位,顺利地完成与取弹装置的弹丸交接工作,为火炮的自动装填系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装填系统 虚拟样机 取弹装置 补弹机构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