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using modulation fingerprint extrac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NOROLAHI Jafar AZMI Paeiz AHMADI Farzaneh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799-810,共12页
An automatic method for classifying 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minimum shift keying(MSK),phase shift keying(PSK),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is proposed by... An automatic method for classifying 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minimum shift keying(MSK),phase shift keying(PSK),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is proposed by simultaneously using normality test,spectral analysis,and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phase-quadrature(I-Q)constellation diagram.Since the extracted features are unique for each modulation,the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fingerprint of each modulation.W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methods in terms of signal-to-noise ratio(SNR)and success rate.For example,the success rat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64-QAM modulation at SNR=11 dB is 99%.Another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ts wide SNR range;such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classification for 16-QAM at SNR=3 dB is almost 1.The proposed method also provides a database for geometrical features of I-Q constellation diagram.By comparing and correlating the data of the provided database with the estimated I-Q diagram of the received signal,the processing gain of 4 dB is obtained.Whatever can be mentioned about the prefere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re low complexity,low SNR,wide range of modulation set,and enhanced recognition at higher-order mod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in-phase-quadrature(I-Q)constellation diagram spectral analysis feature based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large margin classifier in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with a software radio environ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Hamidreza Hosseinzadeh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735-741,共7页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dulation type of a signal in a gene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to evaluate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large margin c...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dulation type of a signal in a gene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to evaluate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large margin classifier agains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classifies all forms of primary user's signals in a cognitive radio environment. For achieving this objective, two structures of a large margin are developed i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channels with priori unknown SNR. A combination of higher order statistics and instantaneous characteristics is selected as effective featur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rates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s are well robust against environmental SNR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odulation classification amc track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assive-aggressive (PA) classifier self- training cognitive radio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C和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磊 郝士琦 +1 位作者 赵青松 张岱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5-1410,共6页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模型,并推导了系统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公式,最后在双伽马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能够在保证一定误包性能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提高单一应用AMC时的系统误包性能。随着重传次数增加,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均提高,但频带利用率增幅随重传次数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自适应调制编码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频带利用率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AMC,ARQ与包分割的通信系统队列分析与跨层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左勇 潘科 +1 位作者 刘学勇 陈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22-2530,共9页
针对联合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与包分割传输3种机制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ARQ多帧动态周期反馈机制,并建立了分析此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得到了包平均时延... 针对联合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与包分割传输3种机制的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ARQ多帧动态周期反馈机制,并建立了分析此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得到了包平均时延、平均反馈次数、平均掉包率和系统吞吐量等多种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条件约束下,以最大化系统有效吞吐量为目标的双向链路跨层最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马尔可夫链模型能精确预测系统的性能,与现有的单帧反馈和多帧固定周期反馈相比,提出反馈机制可达到更大的系统有效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马尔可夫链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重传请求 包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TEDS系统的AMC与HARQ结合算法
5
作者 侯舒娟 王云云 宋灵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研究陆地集群无线电增强数据业务(TEDS)中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HARQ结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SNR的切换门限判别法进行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采用大数逻辑译码算法进行重传数据帧的合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地提高TEDS系... 研究陆地集群无线电增强数据业务(TEDS)中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HARQ结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SNR的切换门限判别法进行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采用大数逻辑译码算法进行重传数据帧的合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地提高TEDS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当最大重传次数为2时,所提出的算法能够使系统的误帧率由36.49%下降到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制编码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陆地集群无线电(TETRA) TETRA增强数据业务(T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在D2D中继通信中的研究
6
作者 赵夙 陈正文 邵世祥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0,共6页
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直通(D2D)技术,能有效提升系统频谱效率。文中在研究了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策略与数据链路层自动请求重传(ARQ)技术相结合的跨层设计理论基础上,提出了D2D中继通信场景下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方案。仿... 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直通(D2D)技术,能有效提升系统频谱效率。文中在研究了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策略与数据链路层自动请求重传(ARQ)技术相结合的跨层设计理论基础上,提出了D2D中继通信场景下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策略能显著提升D2D通信的频谱效率,增加D2D中继通信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直通技术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请求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调制识别网络隐身的雷达发射信号生成方法
7
作者 张瑞斌 朱梦韬 李云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6-2268,共13页
雷达对抗场景中,电子侦察系统通过引入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智能脉冲调制识别网络,极大提升了对雷达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为了提高雷达信号的调制隐身抗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可以令深度识别网络错误预测的雷达发射信号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通... 雷达对抗场景中,电子侦察系统通过引入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智能脉冲调制识别网络,极大提升了对雷达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为了提高雷达信号的调制隐身抗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可以令深度识别网络错误预测的雷达发射信号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信号的时频谱;然后迭代生成携带调制隐身信息的时频谱;最后利用改进逆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调制隐身发射信号。该方法生成的雷达信号对以时频图为输入的调制识别网络隐身,并可实现回波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生成信号的抗识别有效性、噪声鲁棒性和脉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发射信号 时频分析 自动调制分类 射频隐身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通信适配器的调制模式识别算法 被引量:30
8
作者 冯径 熊鑫立 蒋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6-460,共5页
在异构卫星网络动态组网时,为了解决星上软件通信适配器对物理层调制模式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低信噪比和贫先验知识的自动调制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以高斯白噪声信道作为信道模型,选取信号高阶累积量和经典统计量作为特征参数... 在异构卫星网络动态组网时,为了解决星上软件通信适配器对物理层调制模式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低信噪比和贫先验知识的自动调制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以高斯白噪声信道作为信道模型,选取信号高阶累积量和经典统计量作为特征参数,采用引力搜索算法对径向基神经网络基函数中心进行优化,并在引力搜索算法中引入粒子群的信息熵来调节算法执行过程中探索与开采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分类和泛化能力.然后,利用仿真试验测评了该算法对6种卫星常用调相调制信号的识别效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该算法在调制信号信噪比大于4 d B时就可以达到100%的识别率,从而证明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和贫先验知识条件下的有效性,说明算法满足星上软件通信适配器对物理层调制模式的识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卫星网络 软件通信适配器 自动调制模式识别 高阶累积量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系统基于QoS保障的跨层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唐伦 张荣荣 陈前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81,共10页
针对中继系统如何满足QoS要求并提高系统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了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下,联合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链路层协作混合自动请求重传(CHARQ)技术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状态转移图研究了中继系统丢包率性能,采用... 针对中继系统如何满足QoS要求并提高系统吞吐量的问题,提出了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下,联合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链路层协作混合自动请求重传(CHARQ)技术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状态转移图研究了中继系统丢包率性能,采用排队论模型分析了数据包排队时延性能.在满足丢包率、排队时延和传输时延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最大化系统吞吐量的跨层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联合CHARQ与AMC的跨层设计方案,可以在满足QoS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最优的吞吐量、最小的丢包率及最短的排队时延和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自适应调制编码 状态转移图 MARKOV模型 NAKAGAMI-M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分类和自适应调制编码的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洋 谭学治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1-376,共6页
在多径信道条件下,针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认知系统不能通过多目标优化策略进行决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分类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该决策引擎首先对当前信道进行分类,确定当前信道状态;然后根据当... 在多径信道条件下,针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认知系统不能通过多目标优化策略进行决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分类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该决策引擎首先对当前信道进行分类,确定当前信道状态;然后根据当前信道状态下的策略切换表选取最优传输策略(MCS),并计算该策略的使用时长(MCSD)。一旦当前策略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其使用时长,认知决策引擎就会对最优策略进行更新。仿真结果表明,该决策引擎能够提供最优的传输策略以提高频谱效率,使SC-FDE认知系统更好地适应无线信道复杂的电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多径信道 单载波频域均衡认知系统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 信道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分布式学习的自动调制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洁 董标 +2 位作者 付雪 王禹 桂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4-142,共9页
为了解决集中式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网络的分布式学习方法。分布式学习利用边缘设备进行本地训练和模型权重共享的方法训练同一个全局模型,既充分利用了各边缘设备的训练数据,又避免了边缘设备数据泄露。轻量化网络是... 为了解决集中式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网络的分布式学习方法。分布式学习利用边缘设备进行本地训练和模型权重共享的方法训练同一个全局模型,既充分利用了各边缘设备的训练数据,又避免了边缘设备数据泄露。轻量化网络是一种由多个轻量化神经网络块堆叠而成的深度学习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轻量化网络以较低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实现较高的调制分类性能,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学习在实际部署中存在的边缘设备算力不足、存储空间有限及通信开销较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学习的自动调制信号分类技术在RadioML.2016.10A数据集的分类准确率为62.41%,相比于集中式学习,分类准确率仅降低了0.68%,训练效率提高了近5倍。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在分布式学习下,部署轻量化网络可以有效降低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制分类 分布式学习 轻量化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数字调制信号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玉成 李国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97-99,共3页
论文以软件无线电中数字调制算法为理论依据 ,分析提取了用于自动识别的基于参数统计的特征参数 ,提出利用调制信号幅度方差与均值的比值及频率方差与均值的比值实现调制方式识别。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 ,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的实现多... 论文以软件无线电中数字调制算法为理论依据 ,分析提取了用于自动识别的基于参数统计的特征参数 ,提出利用调制信号幅度方差与均值的比值及频率方差与均值的比值实现调制方式识别。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 ,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的实现多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调制信号 自动识别 软件无线电 频率方差 高斯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中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ARQ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军 李鸥 来卫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0,54,共4页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利用无线信道衰落的特点,灵活调整发射速率,能有效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自动要求重传(ARQ)利用错误重传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对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自动要求重传这一典型跨层设计问题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队头分...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利用无线信道衰落的特点,灵活调整发射速率,能有效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自动要求重传(ARQ)利用错误重传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对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自动要求重传这一典型跨层设计问题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队头分组的发送过程,数学推导了队头分组的传输时间及其概率分布和平均传输时间。最后,研究了平均信噪比和多普勒频率对传输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编码 自动要求重传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志民 欧建平 皇甫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3-167,共5页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十分重要。为自动识别常用模拟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本文提出一种信号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即在实现载波同步、将接收信号变换到零中频后,将复基带信号矢量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本方法有...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十分重要。为自动识别常用模拟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本文提出一种信号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即在实现载波同步、将接收信号变换到零中频后,将复基带信号矢量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本方法有效克服了DSB信号处理过程中相位不连续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五个基于接收信号一阶统计矩的特征参数,这些参数提取过程的运算量小、鲁棒性强。以判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算法并给出实现流程。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7dB时,识别算法平均识别率不低于97%,可望用于实际非协作通信系统中信号的检测和快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调制方式自动识别 信号矢量旋转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循环累积量和支持矢量机的分级调制分类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祥 元洪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8-882,共5页
利用观测样本的高阶循环累积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支持矢量机的分级调制分类算法,实现了对QAM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分类器训练速度和较低的复杂度,对时延和相位旋转具有稳健性,并可在干扰环境下实现对感兴趣信号调制类... 利用观测样本的高阶循环累积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支持矢量机的分级调制分类算法,实现了对QAM调制信号的自动识别。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分类器训练速度和较低的复杂度,对时延和相位旋转具有稳健性,并可在干扰环境下实现对感兴趣信号调制类型的识别。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M调制信号 自动识别 调制分类 高阶循环累积量 循环平稳性 支持矢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特征识别的电子档案自动归类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5-49,共5页
传统归类方法采用自动标引主题词变换成分类号实现自动分类,该方法分类过程复杂,应用性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文本特征识别的电子档案自动归类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子档案语料库模块根据使用者需求挖掘语料,实现语料库构建、查询、清除和维... 传统归类方法采用自动标引主题词变换成分类号实现自动分类,该方法分类过程复杂,应用性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文本特征识别的电子档案自动归类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子档案语料库模块根据使用者需求挖掘语料,实现语料库构建、查询、清除和维护等操作;通过电子档案排版模块,基于内容映射的方式排版电子档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自动机选择法和组合特征选择法选取文本内特征词,识别电子档案文本特征后,通过SVM分类器和类别识别器两次归类过程,判断电子档案最终类别归属.封闭性归类测试和开放性归类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均查全率和精度都高于95%,且不同信噪比环境下,系统平均中断概率为0.17%,低于对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档案 自动归类 特征识别 语料库模块 排版模块 归类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调制自动识别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秀凯 张志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5-39,45,共6页
在小波分析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使用高斯(Gaussian)小波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进而提取信号的小波变换后的幅度,获取其瞬时特征,达到识别MPSK(M-ary Phase Shift Keying)与MFSK(Multi-Fre-quency Shift Keying)信号的目的,从而在不需要先验知... 在小波分析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使用高斯(Gaussian)小波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进而提取信号的小波变换后的幅度,获取其瞬时特征,达到识别MPSK(M-ary Phase Shift Keying)与MFSK(Multi-Fre-quency Shift Keying)信号的目的,从而在不需要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识别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的目的。验证该方法较现有文献利用Haar小波变换识别信号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且克服了现有文献采用Haar小波变换识别调制信号的漏检问题,提高了运算速度和性能,并有效增加了小波变换识别调制信号方法的适用性。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自动识别 高斯小波变换MPSK MF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分类网络的调制信号分类识别算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业才 姚文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07-3515,共9页
针对传统降噪算法损伤高信噪比(SNR)信号而造成信号识别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信噪比分类算法,该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用固定K均值(FK-means)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聚类处理,准确分类高低信噪... 针对传统降噪算法损伤高信噪比(SNR)信号而造成信号识别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信噪比分类算法,该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用固定K均值(FK-means)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聚类处理,准确分类高低信噪比信号。低信噪比信号采用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降噪,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在传统中值滤波的基础上增加了前后采样窗口的关联性机制,来改善传统中值滤波算法处理连续噪声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充分提取信号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该文提出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并联的卷积长短时(P-CL)网络,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分别提取信号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与分类。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调制信号分类模型识别准确率为91%,相比于卷积长短时(CNN-LSTM)网络提高了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制识别 信噪比分类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差膨胀卷积结构下的多模态特征调制方式识别
19
作者 左晓亚 张俊杰 +2 位作者 姚如贵 樊晔 蒋丽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13-2021,共9页
自动调制方式识别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信号分类问题中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多维度特征的端到端双流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来对调制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利用原始采样... 自动调制方式识别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信号分类问题中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多维度特征的端到端双流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来对调制信号进行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利用原始采样信号,还利用输入信号的瞬时幅度和相位信息;原始IQ(In-phase and Quadrature,IQ)数据输入进神经网络后,网络首先通过内置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对输入的IQ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原始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再将原始IQ信号和幅度相位两种特征信息分别通过两个并行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分别进行特征提取;本文所设计的双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膨胀残差网络分支利用卷积核的膨胀卷积特性,将膨胀卷积与残差网络结构相结合,在网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卷积核具有更大的感受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结合上下文信息,另一个网络分支是将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串联,然后将两个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特征向量进行矩阵相乘达到两种特征信息融合的目的。整个识别过程是基于端到端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内嵌到神经网络内部,由神经网络完成对数据的预处理,只需将原始的IQ数据直接送入神经网络即可;仿真实验结果显示相比较于单分支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或者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残差膨胀卷积的双流网络结构在数据集RML2016.10a上识别准确率有了极大地提升,识别准确率最高能够达到85%,同时对于单分支结构无法识别的16QAM和64QAM两种信号,本文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分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方式识别 膨胀卷积 双流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调制分类
20
作者 张斌 赵梦伟 +1 位作者 陈永锋 刘凯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3期131-136,共6页
近几年,深度学习已经开始应用于通信领域。为了能够对调制信号进行更加精确的自动分类,本文从各调制信号的调制特征不同与调制信号时序相关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自动调制分类方法。根据卷积神经网... 近几年,深度学习已经开始应用于通信领域。为了能够对调制信号进行更加精确的自动分类,本文从各调制信号的调制特征不同与调制信号时序相关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自动调制分类方法。根据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对前后信息符号时序性的记忆能力来对原始调制信号的I/Q分量进行处理。输入数据先经过批标准化处理,然后依次进入卷积层、最大池化层、丢弃层、门控循环单元和全连接层,最后输出分类类别。通过构建网络结构以及调整网络参数,使网络达到自动分类更加精确的目的,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与只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本文网络结构的分类准确度从74.9%提高到了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制分类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