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阵列的构筑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亮 张洪华 +3 位作者 郑唯璐 游奥骐 欧阳志勇 曹俊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3-1754,共12页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该复合结构阵列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的灵敏度和均一性。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温度从25℃升高至100℃时,ZIF-8纳米颗粒的数量逐步增多,同时尺寸随之增大,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峰和衍射峰均发生了红移。当水热反应时间从10 min增至60 min时,ZIF-8纳米颗粒从围绕Au纳米颗粒选择性生长到蔓延至整个材料表面。在样品表面沉积特定厚度的Ag膜后,测得4-氨基苯硫酚(4-ATP)和罗丹明6G(R6G)两种探针分子的检测极限均为10-11mol·L^(-1),4-ATP和R6G的SERS强度与分子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1和0.9844。随机选取10个不同位置测试4-ATP的SERS谱图,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86%,表明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作为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 有序性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基底上二维有序Au纳米结构阵列消光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习斌 易早 +6 位作者 陈艳 李喜波 罗炳池 罗江山 吴卫东 唐永建 易有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46-2949,共4页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discrete dipoleapproximation,简称DDA)从理论上对玻璃基底上不同粒径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光谱以及消光峰与纳米粒子粒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谱中出现...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discrete dipoleapproximation,简称DDA)从理论上对玻璃基底上不同粒径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光谱以及消光峰与纳米粒子粒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谱中出现明显区别于Au单体纳米粒子的共振峰,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消光性质与单体纳米粒子的粒径密切相关,随着纳米粒径的增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出现明显红移,并且在粒径>40nm时出现多峰吸收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给出玻璃基底上的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的共振吸收峰随单体纳米粒子粒径变化的关系图。对Au纳米结构阵列的吸收机制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底 au纳米粒子结构阵列 DDA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u)-SiO_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精细结构研究
3
作者 马希骋 蔡元华 +2 位作者 伦宁 温树林 豆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3-797,共5页
在制备出高性能的Au(Ru) SiO2 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的基础上 ,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等现代手段 ,研究了该复合粒子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在结构上呈现类似天体星云式的多层次结构 ... 在制备出高性能的Au(Ru) SiO2 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的基础上 ,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等现代手段 ,研究了该复合粒子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在结构上呈现类似天体星云式的多层次结构 ,可区分为三级 ,其中一级结构是在微米尺度上 ,该层次上的SiO2 微粒是整个复合粒子的承载骨架 ,其粒度均匀 ,分散性好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其所包含的功能金、钌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 ;二级结构是在纳米尺度上 ,观察发现 ,金、钌纳米粒子相对均匀地镶嵌在第一结构层次的SiO2 微粒中 ,它们是整个材料的性能载体 ,对材料性能起决定作用 ,研究指出进一步适度降低第一层次的SiO2 微粒的粒径有望进一步降低甚至消除其中金、钌纳米粒子间的团聚 ;三级结构为金、钌纳米晶粒的高分辨晶格像 ,表明纳米晶表面原子点阵存在畸变。研究还指出 ,在该纳米 微米复合粒子中 ,金属金、钌的纳米粒子是以机械混合形式存在 ,不形成合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u)-SiO2纳米-微米复合粒子 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碗阵列结构的高效制备及荧光增强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许苗军 陈天然 李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68-2372,共5页
报道了一种以自组装单层聚苯乙烯纳米微球阵列为模板,通过真空热蒸镀银纳米粒子高效制备大面积银碗阵列结构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银碗阵列结构为微纳米复合分级结构,银碗由平均粒径为10 nm的银纳米粒子组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 报道了一种以自组装单层聚苯乙烯纳米微球阵列为模板,通过真空热蒸镀银纳米粒子高效制备大面积银碗阵列结构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银碗阵列结构为微纳米复合分级结构,银碗由平均粒径为10 nm的银纳米粒子组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银碗阵列结构表面具有银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将荧光分子N,N'-二正丁基喹吖啶酮(DBQA)分别蒸镀到普通银膜和银碗阵列结构表面并测试了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银碗阵列结构表面的荧光分子强度得到了显著增强,说明制备的银碗阵列结构是优良的荧光增强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碗阵列 自组装 纳米粒子 分级结构 荧光增强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家良 李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1-123,共3页
报道了一种合成具有巯基官能团修饰的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新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用聚(烯丙胺)溶液还原HAuCl4,制得Au/Fe_3O_4磁性核壳纳米颗粒,再用3-巯基-1-丙磺酸钠修饰Au/Fe_3O_4磁性纳米粒... 报道了一种合成具有巯基官能团修饰的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新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用聚(烯丙胺)溶液还原HAuCl4,制得Au/Fe_3O_4磁性核壳纳米颗粒,再用3-巯基-1-丙磺酸钠修饰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最后得到具有巯基官能团稳定的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及磁性特征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Fe3O4磁性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表征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u核壳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端木云 张宇 +2 位作者 马明 徐爱群 顾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0-343,共4页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正丁醇、正辛烷和水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中 ,用NaBH4作为还原剂前后连续还原硫酸亚铁和氯金酸 ,在反胶束体系内先生成Fe核 ,HAuCl4水溶液的加入增大了反胶束的尺寸 ,由于过量的NaBH4的存在 ,Au在Fe外层被还...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正丁醇、正辛烷和水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中 ,用NaBH4作为还原剂前后连续还原硫酸亚铁和氯金酸 ,在反胶束体系内先生成Fe核 ,HAuCl4水溶液的加入增大了反胶束的尺寸 ,由于过量的NaBH4的存在 ,Au在Fe外层被还原 ,生成Fe/Au核壳复合纳米粒子 ,采用光子相关谱 (PCS)、透射电镜 (TEM )、俄歇电子能谱 (AES)、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 EDS)等表征 ,结果表明得到的Fe/Au核壳复合纳米粒子粒径约为 2 7nm ,Au和Fe的质量比大致为 3∶1 ,Au作为壳层包覆在Fe纳米粒子外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法 复合纳米粒子 FE au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核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大博 祁洪飞 王锦鹏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了催化性能优良的Au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表面Au颗粒粒径约为16nm,结构致密,单分散程度较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结合产H2量测试,研究了络合剂和还原剂的加入顺序对Au核壳结构纳... 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了催化性能优良的Au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表面Au颗粒粒径约为16nm,结构致密,单分散程度较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结合产H2量测试,研究了络合剂和还原剂的加入顺序对Au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加络合剂所制备样品在亚甲基蓝脱色反应中表现出最高的反应速率和产氢量,具有最高的催化反应活性。较高的纳米Au颗粒粗糙度和Au负载量是其取得优良催化活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u 核壳结构 纳米粒子 催化反应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及鞣酸对纳米金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春波 杜志平 李秋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7,119,共4页
在经典Frens法制备金纳米粒子过程中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鞣酸作为保护剂,制备出金纳米粒子并考察了保护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制备出的金纳米粒子的影响;在制备好的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化学还原方法沉积生长银层。利用UV-... 在经典Frens法制备金纳米粒子过程中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鞣酸作为保护剂,制备出金纳米粒子并考察了保护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制备出的金纳米粒子的影响;在制备好的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化学还原方法沉积生长银层。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得到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保护剂的存在可提高粒子的稳定性、单分散性、粒径分布均匀且在7 nm^25 nm内可控,重现性好;Au/Ag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在适当的摩尔比范围内粒径可控且均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保护剂 纳米粒子 单分散性 au/Ag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第25卷(1~12期)学科分类目次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i001-i018,共18页
关键词 水热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结晶构造 固体结构 壳聚糖 化学反应 纳米粒子 自组装膜 纳米阵列 复合体系 化学学报 学科分类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电化学技术应用文献摘引
10
作者 周剑章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关键词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 正极材料 纳米 碳涂层 化学刻蚀 电化学技术 纳米复合 纳米阵列 甲醇燃料电池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电池 纳米结构 电化学电容器 纳米粒子 负极材料 纳米微粒 超细微粒 碳电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