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5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Mn_2O_3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deNO_x活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秀峰 崔怀娟 +2 位作者 索掌怀 齐世学 安立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Nitrogen monoxide(NO) emitted from automobile exhaust and other industrial sources contributes largely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and photochemical smog Therefore, the c... Nitrogen monoxide(NO) emitted from automobile exhaust and other industrial sources contributes largely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and photochemical smog Therefore,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has become one of the urg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eries of Au/Mn 2O 3/Al 2O 3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n 2O 3 loadings, were prepared by deposition precipitation The crystallite size of Au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s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using propane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was evalu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u/Mn 2O 3/Al 2O 3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u/Al 2O 3 and Cu ZSM 5 at feed gas(0 6%NO+1 2%C 3H 8+5%O 2+He) and GHSV 5?00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au mn2o3 al2o3 X-射线衍射 deNox活性 氧化锰 氧化铝 复合催化剂 氮氧化物 催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n对Al_2O_3热稳定性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军威 徐金光 +3 位作者 田志坚 徐云鹏 徐竹生 林励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8-102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O·6Al2O3系列催化剂.考察了Ba、Mn的引入对Al2O3的热稳定性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在高温下与Al2O3首先生成BaAl2O4,然后进一步与Al2O3反应生成具有β-Al2O3结构的BaAl12O19六铝酸盐,抑制了A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O·6Al2O3系列催化剂.考察了Ba、Mn的引入对Al2O3的热稳定性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在高温下与Al2O3首先生成BaAl2O4,然后进一步与Al2O3反应生成具有β-Al2O3结构的BaAl12O19六铝酸盐,抑制了Al2O3进一步的烧结,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Mn的引入也能够促进六铝酸盐的生成并提高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采用超临界干燥法可抑制干燥过程中因毛细收缩引起的比表面积降低.所制备的BaMnAl11O19催化剂经1200℃焙烧4h后,比表面积为35.1m2·g-1,在空速40000h-1条件下,10%甲烷转化温度(T10%)为500℃,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常规干燥法制备的相应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 mn al2o3 热稳定性 甲烷 催化燃烧 超临界干燥 六铝酸盐 催化剂 催化活性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La/Al_2O_3催化剂中锰物种的精细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想 孟明 +3 位作者 姚金松 谢亚宁 胡天斗 刘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Ce助剂改性的γ-Al2O3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运用XANES、EXAFS、XRD、XP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助剂对于催化剂中高分散Mn物种的精细结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的影响,并与样品的CO氧化活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Ce助剂改性的γ-Al2O3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运用XANES、EXAFS、XRD、XP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助剂对于催化剂中高分散Mn物种的精细结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的影响,并与样品的CO氧化活性相关联。XANES和EXAFS结果表明,500℃焙烧的样品中Mn物种主要以超细Mn2O3微晶形式存在,该物种由于高度分散使其配位对称性显著降低,无长程有序结构。TPR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3种不同分散状态的表面Mn物种,即较难还原的Mn3+-O-Al3+相互作用物种,尺寸相对较大的三维分散的Mn2O3微晶,以及二维高度分散的Mn物种,后者是CO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相。虽然Ce的加入使Mn物种的分散度有所降低,但Ce与Mn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弱化了Mn-O键,加速了反应过程中活性氧物种的传递,提高了氧化还原循环的效率。同时,La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Ce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加强了Ce物种与Mn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催化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e/La/al2o3催化剂 XANES EXAFS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MnO_x/Al_2O_3催化剂低温下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特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安超 郑雯雯 +3 位作者 孙志君 胡松 朱建安 向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71-477,共7页
针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因不溶于水很难去除的问题,以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MnO x/Al2O3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考察前驱体、负载量、煅烧温度、反应温度和烟气成分对Hg0的催化氧化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 针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因不溶于水很难去除的问题,以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MnO x/Al2O3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考察前驱体、负载量、煅烧温度、反应温度和烟气成分对Hg0的催化氧化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锰浸渍催化剂的脱汞效率优于醋酸锰浸渍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MnO2;MnO x的表面形貌和存在形态是硝酸锰浸渍催化剂脱汞性能优于醋酸锰浸渍催化剂的主要原因。较低负载量下,前驱体对脱汞效率的影响较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其差异逐渐缩小。MnO x/Al2O3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分别为150℃和400℃。烟气中的O2能够补充催化剂消耗的晶格氧,促进Hg0的催化氧化;NO,SO2和H2O均对脱汞产生抑制作用,其中SO2的抑制作用最大,H2O次之,NO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X al2o3 催化氧化 单质汞 前驱体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_(1/3)Ni_(1/3)Co_(1/3))_(1-y)M_yO_2(M=Al,Mg,Ti)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义兵 陈白珍 +3 位作者 徐徽 石西昌 胡拥军 陈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74-1479,共6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掺入元素M(M=Al,Mg,Ti),与锂结合生成Li(Mn1/3Ni1/3Co1/3)0.98M0.02O2材料,结果表明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掺钛量增大(0≤y≤0.15),...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掺入元素M(M=Al,Mg,Ti),与锂结合生成Li(Mn1/3Ni1/3Co1/3)0.98M0.02O2材料,结果表明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掺钛量增大(0≤y≤0.15),晶格畸变增大,半高宽变大,晶粒粒径增大;其中掺钛量y=0.1的材料电化学性能表现最好,以20mA/g电流充放电,在2.5~4.6V电压区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1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1/3Ni1/3Co1/3)0.9Ti0.1o2 锂离子电池 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包覆LiMn_2O_4正极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邹启凡 苏玉长 +2 位作者 禹萍 刘建永 苏继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研究了在锂离子电池尖晶石LiMn2 O4 正极材料上包覆Al2 O3来改善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问题。通过SEM和X射线衍射研究材料的表观形貌和晶体结构 ,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 ,发现包覆Al2 O3可以减少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 ,阻止了电解... 研究了在锂离子电池尖晶石LiMn2 O4 正极材料上包覆Al2 O3来改善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问题。通过SEM和X射线衍射研究材料的表观形貌和晶体结构 ,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 ,发现包覆Al2 O3可以减少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 ,阻止了电解液对尖晶石的侵蚀 ,抑制锰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由此带来材料结构的改变 ,以及与电解液中微量的HF反应 ,避免了HF对锰离子溶解的加速作用。从电化学循环测试后材料的X射线图谱上可以发现 ,LiMn2 O4 材料包覆Al2 O3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表面包覆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g_2Si_4O_(10)F_2、H_2Mn_8O_(16)·1.4H_2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在高浓度LiCl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行为 被引量:6
8
作者 娄太平 李大纲 +1 位作者 潘蓉 张慧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有很高的选择性,除杂效果明显.分析和研究了这几种功能材料在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分别与Fe^(3+)、K^+和Na^+的交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氯化锂溶液中这几种功能材料与杂质交换的动力学行为可近似用JMAK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g2Si4o10F2 H2mn8o16·1.4H2o Li1.3Ti1.7al0.3(Po4)3 LICL 水溶液 离子交换行为 氯化锂 杂质 功能材料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苯系物在室温下的MnO_x/Al_2O_3催化O_3氧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美艳 朱天乐 樊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6-810,共5页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在室温下MnOx/Al2O3催化剂催化臭氧(O3)氧化.结果表明,在室温下,MnOx/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O3分解和催化臭氧氧化苯系物的性能,Mn的最佳负载量为5%.当入口O3和苯系物浓度分别为70,15mg/m3时,苯、甲...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在室温下MnOx/Al2O3催化剂催化臭氧(O3)氧化.结果表明,在室温下,MnOx/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O3分解和催化臭氧氧化苯系物的性能,Mn的最佳负载量为5%.当入口O3和苯系物浓度分别为70,15mg/m3时,苯、甲苯、对二甲苯和O3的转化率分别为75%,84%,88%,90%.随着入口O3浓度的升高,苯系物转化率先升高然后基本不变,而O3转化率略有下降;随着入口苯系物浓度的升高,苯系物转化率明显降低,O3转化率略有下降.苯系物及O3转化率皆随催化反应时间的延长而缓慢降低.苯系物催化氧化反应中生成的芳香醛、芳香酸和甲酸等中间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堆积是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臭氧 苯系物 mnox/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Ba/Al_2O_3催化剂的NO_x氧化-储存和耐硫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建华 李雪辉 +2 位作者 邓莎 徐建昌 王乐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5-819,共5页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n/Ba/Al2O3催化剂,并用XRD和TPD等方法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NOx氧化-储存特性和NOx脱附行为.结果表明,Mn/Ba/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NO氧化活性和较大的NOx储存容量.BaMnO3是主要的活性组分... 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n/Ba/Al2O3催化剂,并用XRD和TPD等方法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NOx氧化-储存特性和NOx脱附行为.结果表明,Mn/Ba/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NO氧化活性和较大的NOx储存容量.BaMnO3是主要的活性组分;Mn能够催化NO的氧化反应,且具有一定的NOx储存能力;Ba是主要的储存组分,将NOx以硝酸盐的形式储存;硝酸盐在300~600℃分解,释放出NOx.Mn/Ba/Al2O3催化剂在800℃老化6h后,NO氧化活性和NOx储存能力稍有下降.低含量的SO2对催化剂的NO氧化活性和NOx储存能力没有明显影响;高含量的SO2使催化剂的NO氧化活性降低,NOx储存量减小,最终导致催化剂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氧化-储存 热稳定性 耐硫性能 mn/Ba/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5)Mn_(0.3)Co_(0.2)O_2的合成与掺杂Al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钟盛文 钟风娣 张骞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镍钴锰氢氧化物前躯体,使其和碳酸锂混合均匀后,高温焙烧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5Mn0.3Co0.2O2,研究了掺杂Al(OH)3对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合成的粉末进行了表征,用电性能测试仪研究了材料的...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镍钴锰氢氧化物前躯体,使其和碳酸锂混合均匀后,高温焙烧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5Mn0.3Co0.2O2,研究了掺杂Al(OH)3对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合成的粉末进行了表征,用电性能测试仪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温度为850℃时焙烧的材料具有最优的电性能,1C电流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57.2 mAh/g(2.75~4.2V),循环5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4.8%,循环100次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0.1%.通过少量掺杂Al(OH)3的电池材料结晶性有所提高,晶型趋于完整,但是材料的放电比容量有所降低,前100次循环掺杂对材料循环稳定性无显著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NI0 5mn0 3Co0 2o2 al掺杂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_3包覆对Li_(1.2)Mn_(0.534)Ni_(0.133)Co_(0.133)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旭阳 叶学海 +4 位作者 郅晓科 何爱珍 赵桢 章甦 时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4-778,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34Ni0.133Co0.133O2,并对其进行AlF3包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lF3包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在0.2C下,包覆前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53 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仅为88...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34Ni0.133Co0.133O2,并对其进行AlF3包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lF3包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在0.2C下,包覆前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53 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仅为88.8%。经过AlF3包覆,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提高到294 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高达96.4%。同样,在1.0C下循环50次,未包覆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由225 mAh.g-1降到185 mAh.g-1,容量保持率仅为82.2%。经过AlF3包覆,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由230mAh.g-1仅降为222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alF3包覆 Li1.2mn0.534Ni0.133Co0.133o2 充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膜表面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新禄 康飞宇 +1 位作者 白新德 沈万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采用液相浸渍法在球形颗粒LiNi_(1/3)Co_(1/3)Mn_(1/3)O_2的表面包覆上了一层Al_2O_3膜.结构分析表明,表面Al_2O_3膜的厚度约100nm,具有一定的无定形结构,核体材料具有纯六方相结构.实验结果证明,表面Al_2O_3膜能够有效提高正极材料的... 采用液相浸渍法在球形颗粒LiNi_(1/3)Co_(1/3)Mn_(1/3)O_2的表面包覆上了一层Al_2O_3膜.结构分析表明,表面Al_2O_3膜的厚度约100nm,具有一定的无定形结构,核体材料具有纯六方相结构.实验结果证明,表面Al_2O_3膜能够有效提高正极材料的耐过充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在截止电压为3.0~4.5V,充放电倍率为1C的条件下,Al_2O_3表面包覆膜后正极活性物质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提高了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表面包覆 锂离子电池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_(1-2x)Mg_xAl_xO_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力 王先友 +2 位作者 罗旭芳 王希敏 卓海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Al掺入Li(Ni1/3Co1/3Mn1/3)O2后降低了材料的阳离子混排程度,且晶胞参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合成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0.5mm。在充放电倍率为0.1C和电压范围为3.0"4.3V的条件下,与未掺杂样品相比,Mg-Al复合掺杂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容量保持率。当x#0.02时,复合掺杂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53mAh/g和93.0%,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3.4%。因此Mg-Al复合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是很有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Mg-al共掺杂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SiMn钢化学镀Ni-P-纳米Al_2O_3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鑫 王世臣 +1 位作者 王万鹏 张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52-154,共3页
为了提高采煤液压支架立柱基材27SiMn合金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Ni-P-纳米Al2O3工艺对其进行防护研究。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和浸泡法等手段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及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Ni-P-纳米A... 为了提高采煤液压支架立柱基材27SiMn合金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Ni-P-纳米Al2O3工艺对其进行防护研究。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和浸泡法等手段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及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Ni-P-纳米Al2O3镀层不仅与Ni-P镀层具有相近的耐蚀性能,而且硬度和耐磨性明显优于Ni-P合金镀层,对采煤液压支架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P-纳米al2o3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n/Al_2O_3催化剂在浆态床中CO甲烷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孟凡会 常慧蓉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97-3003,共7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Ni-Mn/Al2O3催化剂,考察了助剂Mn的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及浆态床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H2-TPR、BET、TEM、H2-化学吸附等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Mn助剂的引入能够促进Ni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减...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Ni-Mn/Al2O3催化剂,考察了助剂Mn的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及浆态床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H2-TPR、BET、TEM、H2-化学吸附等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Mn助剂的引入能够促进Ni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减弱Ni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活性金属Ni的晶粒尺寸。随着Mn含量的增加,Ni-Mn/Al2O3催化剂的甲烷化性能先升后降,其中以Mn含量为4%(质量分数)时的催化甲烷化性能最佳,添加过量的Mn导致活性组分Ni被部分覆盖,催化甲烷化性能下降。通过对16Ni4Mn/Al2O3催化剂样品的浆态床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的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为280℃、反应压力为1.5 MPa时,催化剂样品16Ni4Mn/Al2O3的CO转化率及CH4选择性分别达到96.2%和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反应器 合成气 甲烷化 天然气 Ni-mn al2o3催化剂 mn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LiNi_(1/3)Co_(1/3)Mn_(1/3)O_2表面非均匀成核法包覆Al_2O_3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志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3-1708,共6页
为了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敷Al2O3。采用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LiNi1/3Co1/3Mn1/3O2颗粒由粒径为500~600 n... 为了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敷Al2O3。采用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LiNi1/3Co1/3Mn1/3O2颗粒由粒径为500~600 nm的一次粒子团聚而成,包敷后的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无定形Al2O3包敷层;包覆Al2O3能明显抑制LiNi1/3Co1/3Mn1/3O2在循环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的衰减,随着Al2O3包敷量的增加,材料的氧化/还原峰的峰电流减小,适量地包敷Al2O3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可逆性;当Al2O3的包敷量为0.5%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7~4.6 V高电压和1C倍率条件下,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72(mA.h)/g,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仍有93%,而没有包敷的LiNi1/3Co1/3Mn1/3O2容量略低,首次放电容量为170(mA.h)/g,而且容量衰减较快,容量保持率仅为84%。此外,包敷处理还可以有效提高LiNi1/3Co1/3Mn1/3O2材料在电解液中的热稳定性,以包敷材料所制备的电池其高温储存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3Co1/3mn1/3o2 非均匀成核法 氧化铝包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妍 魏诗诗 +2 位作者 赵昊雯 李健 王甲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3-1540,共8页
Al_(2)O_(3)作为陶瓷材料、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及研磨磨料等有广泛的应用。因氧化铝具有优良的抗酸碱腐蚀性和力学等性能且热稳定性好、来源丰富,所以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在储能材料领域,进一步拓展了氧化铝的应用范围。主要针对氧化铝... Al_(2)O_(3)作为陶瓷材料、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及研磨磨料等有广泛的应用。因氧化铝具有优良的抗酸碱腐蚀性和力学等性能且热稳定性好、来源丰富,所以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在储能材料领域,进一步拓展了氧化铝的应用范围。主要针对氧化铝包覆后的二次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改进隔膜的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报道了近年来氧化铝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电解液、隔膜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材料 电极材料 al2o3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n/Al_2O_3催化H_2O_2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艳 尹超 +2 位作者 戴明星 汪志东 奚文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002-2004,共3页
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制备了Fe/Mn/Al2O3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H2O2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黑5,探讨了pH、H2O2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的增... 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制备了Fe/Mn/Al2O3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催化H2O2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黑5,探讨了pH、H2O2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催化剂投加量、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随活性黑5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H2O2投加量的增加达到200mg/L后,H2O2投加量的增加对活性黑5脱色效果的影响不显著。Fe/Mn/Al2O3/H2O2体系下,活性黑5在pH为2~9之间均有一定的脱色效果,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初始pH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在初始pH为3时脱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mn al2o3 偶氮染料 活性黑5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Mn-Fe/Al_2O_3的低温脱硝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晓波 王芳 +1 位作者 姚桂焕 归柯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8-392,共5页
采用浸渍法用ZrOCl2.8H2O,Mn(NO3)2.6H2O和Fe(NO3)3.9H2O制备了Zr-Mn-Fe/Al2O3复合催化剂.通过调节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0%金属元素锰和锆的负载量制备了不同的催化剂,测试了其在NH3条件下的低温脱硝活性,研究了不同组分配比和氧气含... 采用浸渍法用ZrOCl2.8H2O,Mn(NO3)2.6H2O和Fe(NO3)3.9H2O制备了Zr-Mn-Fe/Al2O3复合催化剂.通过调节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0%金属元素锰和锆的负载量制备了不同的催化剂,测试了其在NH3条件下的低温脱硝活性,研究了不同组分配比和氧气含量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通过在载体上分别单独负载Mn,Fe和Zr来探究脱硝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催化活性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φ(NO)=0.05%,摩尔比n(NH3)∶n(NO)=1∶1和φ(O2)=3.6%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5Zr-5Mn-10Fe/Al2O3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在180℃时脱除效率超过了98%,是一种良好的低温SCR催化剂.Mn在脱硝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组分,而Zr和Fe是助催化组分.此外,在反应过程中通入一定的氧气,可以明显提高NO的脱除效率,能促进NO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脱除率 Zr-mn-Fe/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