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对个人健康及社会存在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情况并进行预测,为国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对个人健康及社会存在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情况并进行预测,为国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数据,描述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使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其2020至2029年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1990至2019年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DALY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各标化率均远高于女性,5~9岁为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患病率和DALY率均在10~14岁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成年后ADHD仍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疾病负担。预测结果提示中国2020至2029年ADHD标化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在2020至2025年缓慢上升,随后有所下降,2029年可能分别达到112.28/10万、2070.03/10万、25.41/10万。结论:ADHD是一种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疾病,但目前对成人ADHD的认知、诊断和治疗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建议在现有疾病监测的基础上,关注成年ADHD的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减轻疾病对患者及社会造成的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目的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Ⅳ,DSM-Ⅳ)中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心理科诊断明确的ADHD患儿50例,进行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ic,EEG)生物反馈训练,每周训练5次,每次30 min,每20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儿均连续训练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的方法检测听、视觉控制力和注意力,对比各相关商数的变化,从而对脑电生物反馈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经过训练,患儿的综合控制力和综合注意力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其他各项观察指标也有所提高。除了毅力商数和速度商数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针对ADHD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对个人健康及社会存在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疾病负担情况并进行预测,为国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数据,描述1990至2019年中国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使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其2020至2029年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1990至2019年ADHD的发病率、患病率、DALY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各标化率均远高于女性,5~9岁为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患病率和DALY率均在10~14岁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成年后ADHD仍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疾病负担。预测结果提示中国2020至2029年ADHD标化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在2020至2025年缓慢上升,随后有所下降,2029年可能分别达到112.28/10万、2070.03/10万、25.41/10万。结论:ADHD是一种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疾病,但目前对成人ADHD的认知、诊断和治疗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建议在现有疾病监测的基础上,关注成年ADHD的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减轻疾病对患者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文摘目的探讨目标管理训练对注意缺陷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大学生核心症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目标管理训练方案。在2024年3-6月,通过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重庆市3所大学发布广告,招募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共68人,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34人)和对照组(34人)。试验组接受连续7周,每周1次,每次2 h的目标管理训练,对照组暂不接受训练。使用成人多动症症状自评问卷(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ASRS)、情绪调节困难问卷(Dysregulation of Emotions Rating Scale,DERS)、七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7,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自我关怀问卷(Self-Compassion Scale,SCS)、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在训练前1周内(前测)、训练后1周内(后测)对2组被试进行评估。结果①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3,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81(P<0.01)、0.226(P<0.001),变异系数均<0.3,专家咨询结果可靠。目标管理训练包含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②7周目标管理训练后组别和时间交互作用显示,试验组在注意缺陷症状(Waldχ^(2)=28.35,P<0.001)、情绪调节困难(Waldχ^(2)=23.81,P<0.001)、焦虑(Waldχ^(2)=22.79,P<0.001)、抑郁(Waldχ^(2)=20.52,P<0.001)、自我关怀(Waldχ^(2)=9.36,P<0.01)和生活满意度(Waldχ^(2)=3.97,P<0.05)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目标管理训练能显著改善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的核心症状,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增强情绪调节、自我关怀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文摘目的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Ⅳ,DSM-Ⅳ)中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心理科诊断明确的ADHD患儿50例,进行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ic,EEG)生物反馈训练,每周训练5次,每次30 min,每20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儿均连续训练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的方法检测听、视觉控制力和注意力,对比各相关商数的变化,从而对脑电生物反馈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经过训练,患儿的综合控制力和综合注意力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其他各项观察指标也有所提高。除了毅力商数和速度商数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针对ADHD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