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FusionNet的苍术与关苍术分类方法
1
作者 郭鹏飞 王飞云 +5 位作者 陈月锋 韩亚芬 赵明杰 吕程序 赵博 姜含露 《农业工程》 2025年第9期27-35,共9页
苍术与关苍术在外观、成分等方面高度相似,传统基于形态或化学指标的鉴别方法在小样本或无损检测的条件下分类精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光谱和图像信息的深度学习分类网络SS-FusionNet,用于高光谱成像和小样本情况下对苍术与关苍术饮... 苍术与关苍术在外观、成分等方面高度相似,传统基于形态或化学指标的鉴别方法在小样本或无损检测的条件下分类精度较低。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光谱和图像信息的深度学习分类网络SS-FusionNet,用于高光谱成像和小样本情况下对苍术与关苍术饮片进行高精度分类。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苍术与关苍术饮片数据;利用无标签的高光谱数据对自编码器进行预训练,实现编码器模块对数据中的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将光谱特征与图像特征进行深度融合,结合上采样卷积模块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SS-FusionNet分类精度达到92.7%,比支持向量机85.2%的分类精度提高7.5个百分点;比卷积神经网络86.6%的分类精度提高6.1个百分点。该研究为中药品种深度鉴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苍术 关苍术 图谱融合 自编码器 小样本分类 分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袁袁 陈雷 +8 位作者 王萌 孙琳棋 邓娟 黄晓 陈庆梅 卫威 万雨露 汪文杰 余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0-3337,共8页
目的比较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制作根茎、须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含量,并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 目的比较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制作根茎、须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含量,并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根茎横切面可见大型油室,须根中可见油细胞。须根挥发油含量占根茎的24.88%,共检测出共有成分55种、根茎特有成分2种、须根特有成分6种。根茎中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苍术素含量比例为22.84∶1.16∶2.78∶1.00,须根中为5.59∶0.22∶0.97∶1.00。根茎、须根中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区分度良好。根据OPLS-DA模型筛选出茅术醇、β-桉叶醇等12种差异代谢物。结论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油成分类似,但含量不同,后者综合利用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根茎 须根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苍术栽培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欣珍 钟思志 +7 位作者 吴淑平 岳贺伟 龚凤萍 竹玮 尹川川 段庆虎 陈静 黄冬丽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深入了解中药材苍术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77~2023年在期刊上发表的苍术栽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23年苍术栽培领域发文量共计457篇,逐年呈上... 为深入了解中药材苍术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77~2023年在期刊上发表的苍术栽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23年苍术栽培领域发文量共计457篇,逐年呈上升趋势,2022年为最高,发文量占比为11.60%;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33篇,占比为7.22%;巢建国、谷巍和郭兰萍是发文量居前3的作者,文献分别为29篇、28篇和14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药材》,载文量为35篇,占比为7.66%;关键词挥发油、栽培技术、产量以及光合特性在关键词可视化分析中出现频次与突现强度均较高,分别为28、21、11以及8次。由此可知,苍术栽培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有效成分、栽培技术、药材质量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栽培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和茅苍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3
4
作者 曾志 叶雪宁 +2 位作者 庞世敏 张涛 沈妙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0-47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在总离子流色谱图Ⅳ和Ⅴ区中,从北苍术和茅苍术中均检出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β-桉叶油醇、苍术酮和苍术素,且相对含量较高。这表明《中国药典》将北苍术、茅苍术统称为苍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茅苍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晓兰 冯煦 +2 位作者 王鸣 欧阳臻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在原产地及引种栽培1年后5个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江苏产茅苍术挥发油成分以苍术酮和苍术素为主;湖北产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茅术醇和β-桉叶醇;不同产...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在原产地及引种栽培1年后5个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江苏产茅苍术挥发油成分以苍术酮和苍术素为主;湖北产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茅术醇和β-桉叶醇;不同产地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含量明显不同;引种栽培至同一环境(江苏南京)后,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减小,表明产地对茅苍术挥发油有效成分的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根茎 挥发油成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鸣 肖超成 +2 位作者 陈雨 梁敬钰 冯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LC-ELSD法获得的茅苍术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稳定、可靠、重复... 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LC-ELSD法获得的茅苍术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供试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保留时间一般在65 min之内,共有16个典型的共有色谱峰;供试茅苍术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模式色谱图的相似度较高,说明该指纹图谱可作为茅苍术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特征指纹图谱。江苏产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以倍半萜苷类为主,主要成分均为苍术苷A;湖北产野生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倍半萜苷类总含量较高,但主要成分不是苍术苷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水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脾虚模型大鼠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玉强 许晨曦 +2 位作者 贾蕊 刘阳芷 才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2-38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的疗效,来明确这3种化合物的药效。方法:以给大鼠灌服大剂量番泻叶为造模方法,再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给药对象,分别给以不同剂量的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并测量不同... 目的:通过研究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的疗效,来明确这3种化合物的药效。方法:以给大鼠灌服大剂量番泻叶为造模方法,再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给药对象,分别给以不同剂量的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并测量不同组别大鼠的血清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淀粉酶活性(AMS)、胃动素(MTL)等生理指标。结果:大鼠在灌服3种单体化合物后其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淀粉酶活性、胃动素等生理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灌服高剂量5-羟甲基糠醛的大鼠血某些指标好于阳性药物组大鼠。结论: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这3种单体化合物均对脾虚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这3种单体化合物可能是苍术健脾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苍术素 β-桉叶油醇 5-羟甲基糠醛 脾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顾永华 冯煦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27,共5页
通过控制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不同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与涝渍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期,茅苍术根茎生长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反... 通过控制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不同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与涝渍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期,茅苍术根茎生长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反应不同,其中生殖生长期对水分胁迫较敏感,干旱和涝渍胁迫均会导致根茎生长量和挥发油含量下降。水分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量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效应是一致的,导致根茎生长量显著下降的水分条件可使挥发油含量下降,对根茎生长量影响不显著的水分条件则有利于挥发油成分的积累。在果后期进行适当的涝渍胁迫(土壤含水量35.5%~38.5%)有利于茅苍术根茎生长和挥发油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水分胁迫 根茎生长 挥发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茅苍术野生抚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谷巍 巢建国 +1 位作者 张莹 李德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8-250,292,共4页
目的为茅苍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茅苍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及人工补种。结果经人工辅助授粉,茅山、南山、青龙山、灵山茅苍术两性花结实率分别由12.1%、7.6%、12.5%、10.7%提高到23.8%、19.5%、25.5%、20.1%,雌... 目的为茅苍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茅苍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及人工补种。结果经人工辅助授粉,茅山、南山、青龙山、灵山茅苍术两性花结实率分别由12.1%、7.6%、12.5%、10.7%提高到23.8%、19.5%、25.5%、20.1%,雌花结实率分别由8.3%、5.8%、7.9%、7.8%提高到24.2%、16.1%、27.2%、22.3%;人工补种茅苍术野生品、栽培品、组培苗栽培品及组培苗,成活率依次为86.7%、73.3%、70.0%、68.0%。结论人工辅助授粉明显提高了野生茅苍术特别是雌花的结实率;人工补种方式增加了茅苍术的种群数量及种群内个体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野生抚育 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迪 朴锦 +1 位作者 金花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475-7476,7530,共3页
[目的]研究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茅苍术播种后采用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苗床(对照组裸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含水量、温度、pH和茅苍术出苗率,并观察茅苍术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稻草和枯落松针覆... [目的]研究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茅苍术播种后采用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苗床(对照组裸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含水量、温度、pH和茅苍术出苗率,并观察茅苍术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处理的茅苍术出苗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中,松针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高达79.03%,土壤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在14.7~20.9℃,且随着覆盖天数的增加土壤酸碱度逐渐降低,接近茅苍术的野生土壤环境的酸碱度;枯落松针覆盖处理和稻草处理的茅苍术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单株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各种生物学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其中枯落松针处理的幼苗各项指标均高于稻草处理.[结论]培育茅苍术幼苗时,以枯落松针覆盖既能提高出苗率,又能达到壮苗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 覆盖物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茅苍术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妮 虞德容 +2 位作者 戴红君 程金花 陆学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5-717,共13页
为做好茅苍术研究的跟踪溯源,更好地开展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为基础,以CNKI和SCI为数据源,综合利用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可视化展示、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等方法,借助于TDA、JAVA、Ucinet、Det Draw和Excel等工具,对... 为做好茅苍术研究的跟踪溯源,更好地开展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为基础,以CNKI和SCI为数据源,综合利用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可视化展示、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等方法,借助于TDA、JAVA、Ucinet、Det Draw和Excel等工具,对国内外茅苍术研究的产出、影响力、作者、机构、学科、重点、热点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展示。结果表明,茅苍术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医药领域和农业领域,研究热点是药理药性和成分提取分析,国内外研究侧重点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态势分析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同源四倍体离体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红娟 杨岚 +1 位作者 李雅婷 向增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本研究通过离体诱导的方式进行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茅苍术无菌快繁体系,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采用形态鉴别、根尖染色体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源四倍体的鉴定。结果表明:... 本研究通过离体诱导的方式进行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茅苍术无菌快繁体系,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采用形态鉴别、根尖染色体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源四倍体的鉴定。结果表明:茅苍术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20mg·L-1;用0.20%的秋水仙素处理12h为诱导茅苍术同源四倍体的理想条件,四倍体诱导率高达36%。本试验共诱导鉴定获得了23个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株系,为进一步开展优质高产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快繁体系 秋水仙素 同源四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标记的南苍术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建林 葛燕芬 +3 位作者 孙小芹 李密密 夏冰 杭悦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0,共6页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江苏小九华山、小汤山和湖山,安徽金寨和芜湖以及湖北保康和英山的7个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野生居群的28个单株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分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并采用...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江苏小九华山、小汤山和湖山,安徽金寨和芜湖以及湖北保康和英山的7个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野生居群的28个单株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分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居群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1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9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57.5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0.7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7条。从省级水平看,安徽居群的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最低,而湖北居群的Ne、H和I均最高,但江苏居群的PPB最高;从居群水平看,湖北保康居群的PPB、Ne、H和I均最高,而安徽金寨居群均最低。7个居群的基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206 5和1.921 5,说明7个居群总遗传变异的20.65%存在于居群间、79.35%存在于居群内。7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150 7~0.252 1,其中,安徽金寨和芜湖居群间最小(0.150 7),江苏湖山和安徽芜湖居群间最大(0.252 1)。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居群可分为2组,湖北保康居群单独成组,其他6个居群聚为另一组;来自同一居群的单株均聚在一起。研究结果提示:南苍术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居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苍术 居群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不同器官挥发油含量及其生长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永华 冯煦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28,42,共6页
以来自湖北英山的2年生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分布模式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中均含... 以来自湖北英山的2年生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分布模式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中均含有挥发油,但主要存在于根茎中,占全株挥发油总量的81.79%;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芹烷二烯酮及苍术素为根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根茎挥发油总量的94.53%;β-桉叶醇和茅术醇的含量较高,占5种主要挥发油成分总量的74.85%;5种主要挥发油成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形成及动态变化均不同。根茎挥发油成分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旺盛期积累缓慢,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后期积累迅速。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南京地区茅苍术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油含量 器官 生长量 动态变化 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苍术改善糖尿病肾病糖脂代谢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鑫 吴巧敏 +5 位作者 黄超颖 王箴仪 施敏 周逸钧 张美芳 陈洁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51-2057,共7页
为探讨黄芪-苍术改善糖尿病肾病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黄芪、苍术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再利用Drug Bank、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 为探讨黄芪-苍术改善糖尿病肾病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黄芪、苍术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再利用Drug Bank、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和Metascape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KEGG和GO富集分析药物与糖脂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通过筛选得出黄芪和苍术有效活性成分29个,其中槲皮素、山奈酚、汉黄芩素、异鼠李素等成分可能是通过靶向PIK3CG、AKT1、MAPK1、IGF2等靶点,参与mTOR、胰岛素、脂肪细胞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调节糖尿病肾病糖脂代谢作用。综上,黄芪-苍术改善糖尿病肾病糖脂代谢存在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重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苍术 糖尿病肾病 糖脂代谢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苗期黑斑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惠芝 舒少华 +1 位作者 王沫 陈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71-2672,2675,共3页
选用5种药剂对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苗期黑斑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其对茅苍术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茅苍术田间地上部分的死苗率及其地下根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齐苗后每7 d喷施1次500 g/L的异菌脲SC 1 000... 选用5种药剂对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苗期黑斑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其对茅苍术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茅苍术田间地上部分的死苗率及其地下根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齐苗后每7 d喷施1次500 g/L的异菌脲SC 1 000倍稀释液,连续3次,对茅苍术黑斑病的大田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65%,地上部分死苗率最低,仅33.72%;70%丙森锌WP 500倍稀释液处理的茅苍术成株率为74.97%,一年生种子育苗的根茎收获量为2 63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苗期 黑斑病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茅苍术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的MSAP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娟 巢建国 +2 位作者 李雅婷 李颖硕 向增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2-1508,共7页
为探究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茅苍术表观遗传差异,以不同倍性的茅苍术为试验材料,应用MSAP技术研究其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本试验选用20对选扩引物,在茅苍术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中检测到的基因位点数分别为520和527,其相应的扩... 为探究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茅苍术表观遗传差异,以不同倍性的茅苍术为试验材料,应用MSAP技术研究其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变化。本试验选用20对选扩引物,在茅苍术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中检测到的基因位点数分别为520和527,其相应的扩增总甲基化率为56.92%和55.03%,四倍体基因组DNA半甲基化率高于二倍体,而全甲基化率低于二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DNA甲基化模式发生调整的基因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52.53%。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四倍体茅苍术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同源四倍体 表观遗传 基因组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苍术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云平 黄宁珍 +2 位作者 付传明 唐凤鸾 赵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635-20636,共2页
[目的]筛选罗田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Subsp.Luotianensis Hu et Feng in ed.]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罗田苍术的嫩枝为外植体,筛选出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再利用L9(34)... [目的]筛选罗田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Subsp.Luotianensis Hu et Feng in ed.]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罗田苍术的嫩枝为外植体,筛选出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再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6-BA、KT、NAA和IBA的配比。[结果]N68为罗田苍术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浓度为1.0 mg/L6-BA+1.0 mg/LKT+0.5 mg/LNAA+0.2 mg/LIBA。[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罗田苍术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配方,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苍术 组织培养 增殖培养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苍术药材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4
19
作者 朱晓琴 贺善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4年第4期18-22,共5页
江苏、安徽及湖北5个产地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商品药材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某些药材性状、一些常规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和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江苏茅苍术根茎挥发油的化学成... 江苏、安徽及湖北5个产地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商品药材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某些药材性状、一些常规化学成分、挥发油成分和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江苏茅苍术根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由此探讨了它作为地道药材的特殊性。同时对苍术的“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结晶”的性状和《药典》(1990年版)规定的“层析谱上应显有苍术素斑点”的鉴别实验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化学成分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与苍术共煎对黄柏中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实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子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37-1238,共2页
目的:探讨黄柏与苍术共煎时对黄柏中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用均匀设计软件对一定量的黄柏和苍术进行不同比例的分组、提取,用HPLC测定各组中小檗碱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用均匀设计软件进行自动实验优化,推断黄柏与苍术共煎对黄柏中... 目的:探讨黄柏与苍术共煎时对黄柏中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方法:用均匀设计软件对一定量的黄柏和苍术进行不同比例的分组、提取,用HPLC测定各组中小檗碱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用均匀设计软件进行自动实验优化,推断黄柏与苍术共煎对黄柏中盐酸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黄柏与苍术共煎时小檗碱的提取率低于黄柏单煎时的小檗碱提取率。结论:黄柏与苍术不宜共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苍术 共煎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