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术(Atractybeslancea(Thunb.)DC.)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晓琴 贺善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2期1-6,共6页
分析了苍术(Atractylodeslandea(Thunb.)DC.)5种等位酶(MDH,GDH,PPO,SOD,PER)12个位点上25个等位基因的分化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内多态位点比例平均为0.61,每个位点的... 分析了苍术(Atractylodeslandea(Thunb.)DC.)5种等位酶(MDH,GDH,PPO,SOD,PER)12个位点上25个等位基因的分化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内多态位点比例平均为0.61,每个位点的平均杂合率为0.26,每个位点发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78。苍术种内基因多样性的86%产生在群体内,群体间分化的明显效果为14%。所有配对组合,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0.11,遗传同一性是0.90。说明苍术种内变异很大。同时探讨茅苍术的分类位置,认为茅苍术不是苍术和白术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种子内源抑制物分离及生物活性分析
2
作者 陈鹏旭 廖盼华 +5 位作者 王帆 陈雨 印敏 冯煦 王奇志 管福琴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探明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种子的内源抑制物,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茅苍术种子甲醇浸提液进行分离,共得到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水相5个分离相;以小白菜品种‘矮脚黄’(Brassica campestris ... 为探明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种子的内源抑制物,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茅苍术种子甲醇浸提液进行分离,共得到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水相5个分离相;以小白菜品种‘矮脚黄’(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Aijiaohuang’)种子为受试对象,对茅苍术种子甲醇浸提液、不同分离相及6种可能内源抑制物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茅苍术种子甲醇浸提液及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和甲醇相处理下,‘矮脚黄’的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度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超纯水)。从茅苍术种子甲醇浸提液的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和甲醇相中共分离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中,酯类、酚类、有机酸类、醇类、醛酮类、苯类、甘油类、醚类和烷类分别有8、6、6、5、4、3、2、2和1种。在1000μmol·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 S,3 R,4 S,5 S)-2-甲氧基四氢-2H-吡喃-3,4,5-三醇、(9 E,11 E)-共轭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处理下,‘矮脚黄’的胚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处理组‘矮脚黄’胚根长度的抑制率分别为50.59%和60.81%,半抑制浓度分别为623.09和136.01μmol·L^(-1)。综上所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可能是导致茅苍术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内源抑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内源抑制物 生物活性检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茅苍术中苍术内酯含量的研究
3
作者 张文文 吴琴燕 +3 位作者 赵来成 梁红芳 王建华 陈露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23-927,共5页
建立茅苍术中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和苍术内酯Ⅲ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通过质谱特征扫描,各化合物均获得较高离子化效应离子对,样品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纯甲醇提取,液固比为20 mL·g^(-1),超声提取45 min,... 建立茅苍术中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和苍术内酯Ⅲ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通过质谱特征扫描,各化合物均获得较高离子化效应离子对,样品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纯甲醇提取,液固比为20 mL·g^(-1),超声提取45 min,3种苍术内酯的提取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621.33、201.32和275.97μg·g^(-1);利用加标回收试验,3种苍术内酯加标回收率为85.7%~106.2%,相对标准偏差为6.0%~9.7%,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8.2~32.2、61.0~111.2μg·L^(-1)。该方法可用于同时分析茅苍术中3种苍术内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茅苍术 苍术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袁袁 陈雷 +8 位作者 王萌 孙琳棋 邓娟 黄晓 陈庆梅 卫威 万雨露 汪文杰 余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0-3337,共8页
目的比较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制作根茎、须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含量,并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 目的比较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制作根茎、须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含量,并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根茎横切面可见大型油室,须根中可见油细胞。须根挥发油含量占根茎的24.88%,共检测出共有成分55种、根茎特有成分2种、须根特有成分6种。根茎中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苍术素含量比例为22.84∶1.16∶2.78∶1.00,须根中为5.59∶0.22∶0.97∶1.00。根茎、须根中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区分度良好。根据OPLS-DA模型筛选出茅术醇、β-桉叶醇等12种差异代谢物。结论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油成分类似,但含量不同,后者综合利用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根茎 须根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茅苍术种子种苗生长及苍术素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何亚慧 陈盛虎 +6 位作者 杨永志 周明 李坤 周军 兰玉梅 贾礼桂 司海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结合十堰市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种子种苗生产需求,以一年生茅苍术种子种苗为材料,开展不同叶面肥对种苗的生物量和干燥根茎苍术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均未能促进一年生茅苍术种苗植株增高,对须根长... 结合十堰市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种子种苗生产需求,以一年生茅苍术种子种苗为材料,开展不同叶面肥对种苗的生物量和干燥根茎苍术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均未能促进一年生茅苍术种苗植株增高,对须根长和须根数无显著影响,减少了地下根茎鲜重和干重,相对提高了干重占比,但显著提高了一年生茅苍术种苗根茎的苍术素含量。此外,尽管叶面肥采用尿素能够提高一年生茅苍术种苗的叶片生长,但叶面肥采用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有利于提高一年生茅苍术种苗的苍术素积累,提高了品质,更有利于大田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种苗 生物量 苍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苍术栽培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欣珍 钟思志 +7 位作者 吴淑平 岳贺伟 龚凤萍 竹玮 尹川川 段庆虎 陈静 黄冬丽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深入了解中药材苍术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77~2023年在期刊上发表的苍术栽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23年苍术栽培领域发文量共计457篇,逐年呈上... 为深入了解中药材苍术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77~2023年在期刊上发表的苍术栽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23年苍术栽培领域发文量共计457篇,逐年呈上升趋势,2022年为最高,发文量占比为11.60%;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33篇,占比为7.22%;巢建国、谷巍和郭兰萍是发文量居前3的作者,文献分别为29篇、28篇和14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药材》,载文量为35篇,占比为7.66%;关键词挥发油、栽培技术、产量以及光合特性在关键词可视化分析中出现频次与突现强度均较高,分别为28、21、11以及8次。由此可知,苍术栽培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有效成分、栽培技术、药材质量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栽培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型和季节变化对茅苍术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吕立新 王宏伟 +4 位作者 梁雪飞 郝思静 杜威 朱虹 戴传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300-7310,共11页
对茅山型茅苍术(MA)和湖北型茅苍术(HA)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二者之间优势菌群和特异菌群的差异。将两种化学型的茅苍术移栽至同一环境中,分别于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采集叶片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调查... 对茅山型茅苍术(MA)和湖北型茅苍术(HA)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二者之间优势菌群和特异菌群的差异。将两种化学型的茅苍术移栽至同一环境中,分别于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采集叶片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调查一共得到530株内生真菌,总分离率为58.89%,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归结为20个属。MA内生真菌分离率要高于HA,二者的真菌多样性构成有一定差异性。MA和HA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呈基本重合现象,主要集中于交链孢属、球座菌属、刺盘孢属等几个属;而二者之间的特异菌群显示出差异性,MA的特异菌群为Leptospora属、支顶孢属、壳针孢属等,HA特异菌群为白僵菌属、轮枝孢属、毛壳菌属等。随着季节的变化,内生真菌群落显示出一定的演替规律。夏季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高于春季和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内生真菌多样性 特异菌群 化学型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和茅苍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3
8
作者 曾志 叶雪宁 +2 位作者 庞世敏 张涛 沈妙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0-476,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分别鉴定出47和50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八强峰法和分区法,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把总离子流色谱图分为5个区,比较了北苍术和茅苍术的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在总离子流色谱图Ⅳ和Ⅴ区中,从北苍术和茅苍术中均检出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β-桉叶油醇、苍术酮和苍术素,且相对含量较高。这表明《中国药典》将北苍术、茅苍术统称为苍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茅苍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晓兰 冯煦 +2 位作者 王鸣 欧阳臻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在原产地及引种栽培1年后5个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江苏产茅苍术挥发油成分以苍术酮和苍术素为主;湖北产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茅术醇和β-桉叶醇;不同产...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在原产地及引种栽培1年后5个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江苏产茅苍术挥发油成分以苍术酮和苍术素为主;湖北产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茅术醇和β-桉叶醇;不同产地野生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含量明显不同;引种栽培至同一环境(江苏南京)后,茅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减小,表明产地对茅苍术挥发油有效成分的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根茎 挥发油成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鸣 肖超成 +2 位作者 陈雨 梁敬钰 冯煦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LC-ELSD法获得的茅苍术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稳定、可靠、重复... 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LC-ELSD法获得的茅苍术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供试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保留时间一般在65 min之内,共有16个典型的共有色谱峰;供试茅苍术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模式色谱图的相似度较高,说明该指纹图谱可作为茅苍术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特征指纹图谱。江苏产野生与栽培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以倍半萜苷类为主,主要成分均为苍术苷A;湖北产野生茅苍术水溶性成分的倍半萜苷类总含量较高,但主要成分不是苍术苷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水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脾虚模型大鼠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玉强 许晨曦 +2 位作者 贾蕊 刘阳芷 才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2-38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的疗效,来明确这3种化合物的药效。方法:以给大鼠灌服大剂量番泻叶为造模方法,再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给药对象,分别给以不同剂量的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并测量不同... 目的:通过研究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痰湿困脾模型大鼠的疗效,来明确这3种化合物的药效。方法:以给大鼠灌服大剂量番泻叶为造模方法,再以脾虚模型大鼠为给药对象,分别给以不同剂量的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并测量不同组别大鼠的血清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淀粉酶活性(AMS)、胃动素(MTL)等生理指标。结果:大鼠在灌服3种单体化合物后其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淀粉酶活性、胃动素等生理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灌服高剂量5-羟甲基糠醛的大鼠血某些指标好于阳性药物组大鼠。结论:苍术素、β-桉叶油醇以及5-羟甲基糠醛这3种单体化合物均对脾虚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这3种单体化合物可能是苍术健脾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苍术素 β-桉叶油醇 5-羟甲基糠醛 脾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顾永华 冯煦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27,共5页
通过控制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不同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与涝渍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期,茅苍术根茎生长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反... 通过控制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不同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与涝渍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期,茅苍术根茎生长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反应不同,其中生殖生长期对水分胁迫较敏感,干旱和涝渍胁迫均会导致根茎生长量和挥发油含量下降。水分胁迫对茅苍术根茎生长量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效应是一致的,导致根茎生长量显著下降的水分条件可使挥发油含量下降,对根茎生长量影响不显著的水分条件则有利于挥发油成分的积累。在果后期进行适当的涝渍胁迫(土壤含水量35.5%~38.5%)有利于茅苍术根茎生长和挥发油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水分胁迫 根茎生长 挥发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茅苍术野生抚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谷巍 巢建国 +1 位作者 张莹 李德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8-250,292,共4页
目的为茅苍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茅苍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及人工补种。结果经人工辅助授粉,茅山、南山、青龙山、灵山茅苍术两性花结实率分别由12.1%、7.6%、12.5%、10.7%提高到23.8%、19.5%、25.5%、20.1%,雌... 目的为茅苍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茅苍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及人工补种。结果经人工辅助授粉,茅山、南山、青龙山、灵山茅苍术两性花结实率分别由12.1%、7.6%、12.5%、10.7%提高到23.8%、19.5%、25.5%、20.1%,雌花结实率分别由8.3%、5.8%、7.9%、7.8%提高到24.2%、16.1%、27.2%、22.3%;人工补种茅苍术野生品、栽培品、组培苗栽培品及组培苗,成活率依次为86.7%、73.3%、70.0%、68.0%。结论人工辅助授粉明显提高了野生茅苍术特别是雌花的结实率;人工补种方式增加了茅苍术的种群数量及种群内个体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野生抚育 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迪 朴锦 +1 位作者 金花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475-7476,7530,共3页
[目的]研究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茅苍术播种后采用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苗床(对照组裸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含水量、温度、pH和茅苍术出苗率,并观察茅苍术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稻草和枯落松针覆... [目的]研究覆盖物对茅苍术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茅苍术播种后采用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苗床(对照组裸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含水量、温度、pH和茅苍术出苗率,并观察茅苍术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稻草和枯落松针覆盖处理的茅苍术出苗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中,松针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高达79.03%,土壤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在14.7~20.9℃,且随着覆盖天数的增加土壤酸碱度逐渐降低,接近茅苍术的野生土壤环境的酸碱度;枯落松针覆盖处理和稻草处理的茅苍术幼苗株高、叶长、叶宽、单株重和叶绿素含量等各种生物学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其中枯落松针处理的幼苗各项指标均高于稻草处理.[结论]培育茅苍术幼苗时,以枯落松针覆盖既能提高出苗率,又能达到壮苗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 覆盖物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茅苍术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妮 虞德容 +2 位作者 戴红君 程金花 陆学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5-717,共13页
为做好茅苍术研究的跟踪溯源,更好地开展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为基础,以CNKI和SCI为数据源,综合利用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可视化展示、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等方法,借助于TDA、JAVA、Ucinet、Det Draw和Excel等工具,对... 为做好茅苍术研究的跟踪溯源,更好地开展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为基础,以CNKI和SCI为数据源,综合利用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可视化展示、信息组织、信息分析等方法,借助于TDA、JAVA、Ucinet、Det Draw和Excel等工具,对国内外茅苍术研究的产出、影响力、作者、机构、学科、重点、热点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展示。结果表明,茅苍术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医药领域和农业领域,研究热点是药理药性和成分提取分析,国内外研究侧重点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态势分析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同源四倍体离体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红娟 杨岚 +1 位作者 李雅婷 向增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本研究通过离体诱导的方式进行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茅苍术无菌快繁体系,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采用形态鉴别、根尖染色体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源四倍体的鉴定。结果表明:... 本研究通过离体诱导的方式进行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茅苍术无菌快繁体系,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采用形态鉴别、根尖染色体鉴定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源四倍体的鉴定。结果表明:茅苍术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20mg·L-1;用0.20%的秋水仙素处理12h为诱导茅苍术同源四倍体的理想条件,四倍体诱导率高达36%。本试验共诱导鉴定获得了23个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株系,为进一步开展优质高产茅苍术同源四倍体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快繁体系 秋水仙素 同源四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标记的南苍术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建林 葛燕芬 +3 位作者 孙小芹 李密密 夏冰 杭悦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0,共6页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江苏小九华山、小汤山和湖山,安徽金寨和芜湖以及湖北保康和英山的7个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野生居群的28个单株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分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并采用...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江苏小九华山、小汤山和湖山,安徽金寨和芜湖以及湖北保康和英山的7个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野生居群的28个单株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分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居群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1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9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57.5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0.7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7条。从省级水平看,安徽居群的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最低,而湖北居群的Ne、H和I均最高,但江苏居群的PPB最高;从居群水平看,湖北保康居群的PPB、Ne、H和I均最高,而安徽金寨居群均最低。7个居群的基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206 5和1.921 5,说明7个居群总遗传变异的20.65%存在于居群间、79.35%存在于居群内。7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150 7~0.252 1,其中,安徽金寨和芜湖居群间最小(0.150 7),江苏湖山和安徽芜湖居群间最大(0.252 1)。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居群可分为2组,湖北保康居群单独成组,其他6个居群聚为另一组;来自同一居群的单株均聚在一起。研究结果提示:南苍术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居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苍术 居群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用于苍术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方遒 黄兰芳 +2 位作者 梁逸曾 周邵云 李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52-457,共6页
本文通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苍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桉叶油醇(β-Eudesmol),苍术酮(atractylone),γ-榄香烯(γ-Elem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 本文通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苍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桉叶油醇(β-Eudesmol),苍术酮(atractylone),γ-榄香烯(γ-Elem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11-diene),α-蒎烯(α-Pinene),水芹烯(α-Phellandrene),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绿叶烯(Patchoulene)等56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0.38%,并与传统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苍术中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HS-SPME-GC-MS方法作为一种简单快速便利的手段非常适应于苍术中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水蒸汽蒸馏 GC-MS 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山苍术挥发油组分特征及与根茎鲜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宝成 韦阳连 +3 位作者 高兴 赵亚美 顾子霞 杭悦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88,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法(GC)对100株茅山苍术根茎鲜质量和挥发油4个组分苍术素、苍术酮、苍术醇、β-桉叶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4种挥发油组分之间及其与鲜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生境下,茅山苍术根茎质量变异幅度较大,但质量普遍偏小,... 应用气相色谱法(GC)对100株茅山苍术根茎鲜质量和挥发油4个组分苍术素、苍术酮、苍术醇、β-桉叶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4种挥发油组分之间及其与鲜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生境下,茅山苍术根茎质量变异幅度较大,但质量普遍偏小,仅7%单株根茎质量超过30 g;茅山苍术全部单株含苍术素且变异度最小,3%单株不含β-桉叶醇、7%单株不含苍术酮和50%单株不含茅术醇;野生茅山苍术根茎中挥发油组分以苍术素为典型成分,含量较高,茅术醇的有无可以作为茅山苍术与其他地区苍术区分的一个依据。茅山苍术根茎鲜质量仅与苍术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苍术素和苍术酮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茅术醇和β-桉叶醇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解释了茅苍术中茅山苍术和其他地区的茅苍术挥发油组分中苍术素和苍术酮及茅术醇和β-桉叶醇是协同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山苍术 挥发油组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不同器官挥发油含量及其生长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顾永华 冯煦 夏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28,42,共6页
以来自湖北英山的2年生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分布模式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中均含... 以来自湖北英山的2年生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分布模式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茅苍术的根、根茎、叶片、茎和花果中均含有挥发油,但主要存在于根茎中,占全株挥发油总量的81.79%;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芹烷二烯酮及苍术素为根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根茎挥发油总量的94.53%;β-桉叶醇和茅术醇的含量较高,占5种主要挥发油成分总量的74.85%;5种主要挥发油成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形成及动态变化均不同。根茎挥发油成分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旺盛期积累缓慢,在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后期积累迅速。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南京地区茅苍术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挥发油含量 器官 生长量 动态变化 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