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航学报》英文版(Advances in Astronautics)征稿简则
1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宇航学报》英文版(Advances in Astronautics)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与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中文旗舰学术期刊《宇航学报》实施一体化建设,定位于覆盖宇航领域主要技术方向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本刊为英文季刊,与... 《宇航学报》英文版(Advances in Astronautics)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与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中文旗舰学术期刊《宇航学报》实施一体化建设,定位于覆盖宇航领域主要技术方向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本刊为英文季刊,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并已被Ei Compendex、Scopus等权威数据库收录,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成果发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s in astronautics 中国宇航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航学报》英文版(Advances in Astronautics)征稿简则
2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宇航学报》英文版(Advances in Astronautics)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与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中文旗舰学术期刊《宇航学报》实施一体化建设,定位于覆盖宇航领域主要技术方向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本刊为英文季刊,与... 《宇航学报》英文版(Advances in Astronautics)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与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中文旗舰学术期刊《宇航学报》实施一体化建设,定位于覆盖宇航领域主要技术方向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本刊为英文季刊,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并已被Ei Compendex、Scopus等权威数据库收录,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成果发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s in astronautics 中国宇航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员空间站技术训练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赵静 黄伟芬 +8 位作者 吴大蔚 田立平 张贵平 王焰磊 范继荣 马广 田勇 赵鹏程 周晓艳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9,共8页
面向空间站任务规划及对航天员的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开发程序,利用任务分析法设计了全剖面空间站技术训练课程体系,包括40项训练科目和86个训练单元。针对在轨操作种类多、能力方向差异大的特点,基于认知行为SRK模型,设计了技能型、规... 面向空间站任务规划及对航天员的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开发程序,利用任务分析法设计了全剖面空间站技术训练课程体系,包括40项训练科目和86个训练单元。针对在轨操作种类多、能力方向差异大的特点,基于认知行为SRK模型,设计了技能型、规则型、综合认知模式的训练策略。设计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训练覆盖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柯氏模型评估了训练效果。通过实施多个飞行乘组、3批次航天员所有科目训练,并根据每次任务飞行实践迭代优化训练设计。在轨实践表明: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训练达到了任务要求和预期目标,训练设计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航天员训练 设计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系统多刚体动力学建模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静 周毕云 +2 位作者 聂嘉辰 董先鹏 丁立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3-794,共12页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近地空间向深空探测推进,长期空间飞行中航天员肌骨系统损伤防护和地外星球探测中低重力环境适应,成为航天员健康和安全保障的关切问题.为解决地面模拟微重力/低重力环境人体运动肌骨系统响应等方面的局限,基于...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由近地空间向深空探测推进,长期空间飞行中航天员肌骨系统损伤防护和地外星球探测中低重力环境适应,成为航天员健康和安全保障的关切问题.为解决地面模拟微重力/低重力环境人体运动肌骨系统响应等方面的局限,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肌骨系统建模仿真技术逐渐成为评估航天员锻炼方案和分析微重力/低重力运动特征的新型方法和工具.本文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方法,综合分析了载人航天领域肌骨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信度评估与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在航天员锻炼、舱外航天服优化及地外星球任务执行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而提出未来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系统 建模 航天员 逆动力学 载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员待发段逃逸救生主要模式及处置策略研究
5
作者 赵磊 李波 +2 位作者 李晶 付婧雨 孙辉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待发段,为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可靠、安全、迅速地实现航天员的逃逸救生,发射场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周密的待发段航天员逃逸救生方案。综合各种技术资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火箭待发段航天员应急逃逸救...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待发段,为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可靠、安全、迅速地实现航天员的逃逸救生,发射场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周密的待发段航天员逃逸救生方案。综合各种技术资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火箭待发段航天员应急逃逸救生问题,分析了待发段典型的故障模式,总结了各种故障模式的判别准则和逻辑决策关系,研究了逃逸救生的决策信息流程和实施方式,最后从提升逃逸救生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提出3点思考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航天员 待发段 逃逸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润滑薄膜研究进展及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展望
6
作者 汪科良 刑振华 +7 位作者 任守志 赵蒙 周晖 张凯锋 成志忠 冯兴国 曹珍 贺颖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16,共9页
固体润滑薄膜以其非挥发性和宽温域适应性,成为空间机构极端环境长效运行的核心保障。近年来,超润滑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宏观尺度的突破,虽未达理论零摩擦,但其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优势显著。本文聚焦航天领域特殊工况,系统分析过渡金属... 固体润滑薄膜以其非挥发性和宽温域适应性,成为空间机构极端环境长效运行的核心保障。近年来,超润滑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宏观尺度的突破,虽未达理论零摩擦,但其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优势显著。本文聚焦航天领域特殊工况,系统分析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和氢化类金刚石碳(H-DLC)薄膜的超润滑机制,阐明实现宏观尺度超润滑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TMDs需满足原子级洁净界面、范德华主导机制及非公度接触三大本征条件,通过超晶格异质界面工程、多层梯度薄膜构筑等创新策略,使MoS_(2)在宏观尺度下也具备超润滑特性;H-DLC真空超润滑依赖碳原子氢钝化效应,通过氢含量调控、元素掺杂及多层复合结构设计解决氢脱附引发的失效问题。建议分阶段推进超润滑固体薄膜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在技术发展初期阶段,首先选择一次性机构(压紧释放机构、展开机构),逐步拓展至长寿命连续运行机构,通过持续迭代优化,推动超润滑技术成为新一代航天器的核心支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 航天应用 超润滑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 氢化类金刚石碳(H-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稿简则
7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报目前被EI、Scopus、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等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是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首选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稿简则
8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报目前被EI、Scopus、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等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是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首选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稿简则
9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报目前被EI、Scopus、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等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是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首选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稿简则
10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 《宇航学报》(Journal of Astronautics)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技领域影响面最广泛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学报关注航空宇航学科前瞻性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运用,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报目前被EI、Scopus、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等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是我国航天科技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首选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食品包装色彩对味觉感知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美琪 姚湘 +3 位作者 甘雨 江奥 龙茜 刘嘉昕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40-348,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色彩的食品包装对航天员味觉感知的影响。方法60名受试者被平均分为两组,均使用主观评测法品尝并评测不同色彩杯子中的甜味和酸味溶液,使用李克特7分制量表对溶液味道进行打分。此外,为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影响情... 目的探究不同色彩的食品包装对航天员味觉感知的影响。方法60名受试者被平均分为两组,均使用主观评测法品尝并评测不同色彩杯子中的甜味和酸味溶液,使用李克特7分制量表对溶液味道进行打分。此外,为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影响情况,使一组受试者进行头低位卧床休息,另一组为正常状态,比较两组评分以探讨航天状态对味觉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头低位、性别和味道均对味觉感知有影响,但头低位的影响不显著。评测甜味溶液时,红色(男性=4.93,女性=5.60)和橙色(男性=5.07,女性=5.60)分值均较高;评测酸味溶液时,黄色(男性=4.93,女性=6.07)和绿色(男性=5.00,女性=5.60)的溶液评分显著较高。结论头低位对味觉感知的影响在长期飞行中可能更明显;性别对味觉感知有一定影响,但不同色彩对味觉感知的影响趋势在男女之间基本一致。色彩对口味的影响具有规律性:红色和橙色与甜味相关,黄色和绿色与酸味相关。这一规律不受性别和航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的航天食品包装设计和评估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为未来的航天食品包装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并为激发航天员及其他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的人员的味觉感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食品包装 色彩 味觉感知 食欲 航天员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失眠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与中药干预策略展望
12
作者 崔德蓉 郭海燕 +2 位作者 张海力 尹鹤錞 郭奕廷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失眠是在轨环境中航天员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航天员自身的健康,还可引起航天员认知及操作绩效下降。目前,在轨失眠的治疗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长期用药存在药物耐受、成瘾等副作用,而中药治疗地面失眠表现出较好的... 失眠是在轨环境中航天员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航天员自身的健康,还可引起航天员认知及操作绩效下降。目前,在轨失眠的治疗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长期用药存在药物耐受、成瘾等副作用,而中药治疗地面失眠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综述国内外现有在轨失眠的机制与中药治疗地面失眠的研究,探讨中药干预在轨失眠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表明,部分治疗地面失眠的中药单药或复方可能通过调节生物节律、睡眠相关激素水平进而对改善在轨失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在轨失眠 生物节律 生物钟基因 激素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地质学训练综述
13
作者 赵静 黄伟芬 +3 位作者 张贵平 管春磊 张相 姚志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针对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训练任务分析的需要,综述了NASA在阿波罗号登月任务时期及近期航天员的地质训练情况,以及ESA行星模拟地质学和天体生物学训练进展;另外,还介绍了中国航天员地质学训练情况,以及国内地质学教育主要课程和方法... 针对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训练任务分析的需要,综述了NASA在阿波罗号登月任务时期及近期航天员的地质训练情况,以及ESA行星模拟地质学和天体生物学训练进展;另外,还介绍了中国航天员地质学训练情况,以及国内地质学教育主要课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地质学训练的必要性、训练设计要求和训练实施要求,并对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地质学训练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航天员训练 地质学 科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航天员的发展综述及展望
14
作者 徐坤 韩萌 +4 位作者 赵志军 庄星瀚 陈佳伟 王耀兵 丁希仑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4-868,共15页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使用机器人航天员辅助或替代人类航天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综述了世界主要航天强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机器人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关键技术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介...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使用机器人航天员辅助或替代人类航天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综述了世界主要航天强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机器人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关键技术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国内外在机器人航天员方向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领域发展所面临的4个关键技术挑战:环境感知、自主决策、运动规划和灵巧操作;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先进感知技术、自主决策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操作技术。研究内容有望为机器人航天员在空间站舱内执行任务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航天员 在轨舱内操作 环境感知 自主决策 灵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飞行航天员处置突发故障的能力训练需求分析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贵平 黄伟芬 +7 位作者 吴大蔚 赵静 王焰磊 孙洪义 马广 田勇 赵鹏程 周晓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8,共8页
载人飞行中处置突发故障的能力是航天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介绍了中国载人飞行空间站任务组合体应急与故障的分类,利用胜任力洋葱模型从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的内容、任务要求等方面对航天员具备的胜任能力由内到外分层剖析,得出组... 载人飞行中处置突发故障的能力是航天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介绍了中国载人飞行空间站任务组合体应急与故障的分类,利用胜任力洋葱模型从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的内容、任务要求等方面对航天员具备的胜任能力由内到外分层剖析,得出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胜任能力各元素,根据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航天员应具备的能力特点构建了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能力的结构模型;对训练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从训练的途径和举措方面出发对需要关注的问题开展了研究。通过多次在轨飞行任务航天员应对各类故障的处置情况及失压失火在轨演练中航天员的表现,验证了训练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行 空间站 航天员 应急与故障处理能力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太空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李易 姜宇 董秀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9-306,共8页
随着我国“太空180”试验的成功以及“太空母港”计划和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提出,宇航员在深空中的长期任务逐渐增多,因此,太空食品的供应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因其可实现食品高度定制化和个性化,为解决... 随着我国“太空180”试验的成功以及“太空母港”计划和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提出,宇航员在深空中的长期任务逐渐增多,因此,太空食品的供应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因其可实现食品高度定制化和个性化,为解决航天饮食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介绍了常见的食品3D打印方式,系统讨论了3D打印技术在设计制作太空食品形状、调控营养成分及口味方面的应用以及实现太空食品长期储存和运输方面的优势,提出了3D打印食品在太空环境中生产存在的独特问题,包括微重力条件下的打印成型、宇宙辐射对材料和设备的影响等,展望了3D打印太空食品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旨在为太空食品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食品 3D打印 宇航员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员舱外操作载荷分析的逆运动学建模方法
17
作者 朱位 刁常堃 +4 位作者 王昊 孟令子 苏南 武晨滔 邓忠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5-1215,共11页
针对航天员舱外活动中操作动作对扶手和脚限制器约束点造成的载荷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运动特点进行了总结,采用逆运动学算法对航天员上肢操作动作进行建模;引入运动耗能、关节角与施力能力的关系、航天服活动反力矩等... 针对航天员舱外活动中操作动作对扶手和脚限制器约束点造成的载荷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运动特点进行了总结,采用逆运动学算法对航天员上肢操作动作进行建模;引入运动耗能、关节角与施力能力的关系、航天服活动反力矩等条件作为冗余系统约束;并考虑身高、体重、工作位点距离等精细化因素对操作载荷的影响。对沿扶手行走和搬运大质量物体典型算例的分析表明,此方法利用最小耗能准则进行出舱活动复杂运动的逆运动学求解具有可行性,基于本方法分析模型精细化参数影响,分析了操作力和力矩载荷与航天员体重、身高和工作位点距离的关系,并可据此开展更加精确的出舱活动操作载荷预测,为有关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舱外活动 逆运动学 动作建模 载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载人月球探测的航天员-多机异构群联合探测方案
18
作者 谷程鹏 张文奇 +2 位作者 韩亮亮 施飞舟 张崇峰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的特殊性,对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的任务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根据人机特点对人机功能分配进行论证,优化月面活动系统配置,提出了“双人一车多机”异构群联合探测的人机系统方案;针对环境巡视探测、月面资源利用、基...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的特殊性,对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的任务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根据人机特点对人机功能分配进行论证,优化月面活动系统配置,提出了“双人一车多机”异构群联合探测的人机系统方案;针对环境巡视探测、月面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三类任务需求,建立了多模式人机联合探测流程规划,充分发挥人和机器人的优势,可满足全地形多功能探测作业的应用需求;最后,提出了月球车和机器人的需求及方案设想。研究成果可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月面活动 人机联合探测 载人月球车 月面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员太空协同操作虚拟训练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学文 刘玉庆 +4 位作者 朱秀庆 周伯河 安明 王金坤 胡福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48-2354,共7页
针对多名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协同操作的实际需求,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面模拟一个太空协同操作训练系统。提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协同操作训练仿真系统结构、软件组成、仿真流程、协同仿真策略及网络通信协议。该系统能支持多名航天员逼... 针对多名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协同操作的实际需求,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面模拟一个太空协同操作训练系统。提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协同操作训练仿真系统结构、软件组成、仿真流程、协同仿真策略及网络通信协议。该系统能支持多名航天员逼真地模拟太空协同操作训练任务、能实现各参训航天员计算机虚拟场景的实时一致、能处理访问冲突问题。最后,以仿真神七任务两名航天员协同完成"取载荷—传递载荷—接收载荷"的操作应用实例验证该操作仿真系统,并对操作响应时间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满足操作实时性要求,该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操作 航天员 训练仿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板水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志强 袁修干 +2 位作者 沈力平 韩力军 李潭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2-555,共4页
探索了多孔板的制造方法 ,设计了水升华器试验组件和试验装置 ,对不同的多孔板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多孔板物理参数、给水室压力及升华器放置情况对升华器性能的影响 ,并对水升华器的击穿... 探索了多孔板的制造方法 ,设计了水升华器试验组件和试验装置 ,对不同的多孔板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多孔板物理参数、给水室压力及升华器放置情况对升华器性能的影响 ,并对水升华器的击穿特性进行了讨论 .试验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升华器基本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 ,粉末烧结多孔板可以满足升华器的试验要求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水升华器 多孔板 试验 恒热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