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艾注射液调控调节性T细胞抑制肺癌荷瘤小鼠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关念波 毛启远 +3 位作者 祁鑫 樊慧婷 林洪生 李道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6-3304,共9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康艾注射液及其组分对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均建立肺癌皮下荷瘤模型。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康艾注射液及其组分对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均建立肺癌皮下荷瘤模型。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康艾注射液25 mg/(kg·d)、50 mg/(kg·d)和75 mg/(kg·d),连续给药28 d。每3天测量各组体质量和肿瘤大小,在模型建立第17天和第27天,小动物活体成像观测肿瘤情况。第29天处死小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的转移灶,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Treg细比例。同时进一步选取康艾注射最佳治疗剂量并根据其组成成分为人参-黄芪提取物组和苦参素组,给药方式及检测同前,流式荧光法(CB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康艾注射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人参-黄芪组瘤质量和肺重均低于模型组(P<0.05),切片显示肺转移灶减少,中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的CD3^(+)、CD4^(+)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各剂量组脾脏和肿瘤微环境Treg比例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苦参素组IL-10水平降低,同时人参-黄芪组IFN-γ水平升高,康艾注射液中剂量组IL-12水平升高(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抑制小鼠肺癌的生长和转移,并改善小鼠免疫功能,此作用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reg比例有关,其中扶正药物人参黄芪-提取物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人参-黄芪提取物 苦参素 肺癌 抗肿瘤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CYP2C亚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咏莉 崔玉强 +2 位作者 汪向升 李静清 陈江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2-519,共8页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CYP2C亚酶的活性影响。方法建立体外"cocktail"反应体系,利用LC/MS/MS法测定酶代谢产物,计算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6、CYP2C9和CYP2C19亚酶...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CYP2C亚酶的活性影响。方法建立体外"cocktail"反应体系,利用LC/MS/MS法测定酶代谢产物,计算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1A2、CYP2D6、CYP2C9和CYP2C19亚酶活性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浓度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连续灌胃10 d,制备肝微粒体并进行"cocktail"反应,评价两种药物体内对大鼠CYP1A2、CYP2D1、CYP2C6和CYP2C11亚酶活性影响。结果在体外"cocktail"实验中,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明显地抑制了CYP2D6、CYP2C19和CYP1A2亚酶活性,而二者对于CYP2C9亚酶活性无影响。在大鼠灌胃给药实验中,黄芪颗粒在剂量32、160和800 mg.kg-1.d-1提高CYP1A2亚酶活性2.13、3.23和2.20倍,黄芪注射液在剂量0.16、0.8、4 g.kg-1.d-1提高CYP1A2亚酶活性1.65、2.26和2.89倍,而二者均未诱导CYP2D1、CYP2C6和CYP2C11亚酶活性增加。结论黄芪颗粒和黄芪注射液对CYP2D6、CYP2C19活性有抑制作用,对大鼠CYP1A2活性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颗粒 黄芪注射液 CYP1A2 CYP2D CYP2C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是俊凤 朱汉威 +3 位作者 张翀 边帆 单剑萍 陆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尿蛋白,探讨降蛋白尿作用与患者T细胞亚群。某些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调节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含黄芪2g/ml)40ml/d,21d为一个疗程,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CD3、... 目的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尿蛋白,探讨降蛋白尿作用与患者T细胞亚群。某些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调节变化的关系。方法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含黄芪2g/ml)40ml/d,21d为一个疗程,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比例,血SIL-2R、SIL-6R水平。结果 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从2328.10mg/24h降至1017.21mg/24h(P<0.01)。CD4明显下降从45.54到40.77(P<0.05),CD8明显上升从25.33升至27.74(P<0.01),CD4/CD8明显下降从2.56降至1.7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亦明显下降,分别从673.08ng/L、43.22ng/L降到548.95ng/L、36.18ng/L(P<0.05)。结论 黄芪对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并能有效降低某些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尿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调节 蛋白尿 中医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焦俊霞 高维娟 +4 位作者 李玉明 钱涛 周晓春 朱炎杰 董雅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5-910,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溶剂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黄芪...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溶剂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黄芪注射液溶剂处理组)和黄芪注射液处理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黄芪注射液处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进行缺糖缺氧0.5 h,再分别于复氧复糖后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Bcl-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Bcl-2/Bax比值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黄芪注射液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P<0.05),而溶剂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则无显著变化(P>0.05)。bcl-2 mRNA、bax mRNA表达趋势同蛋白。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提高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及Bcl-2/Bax比值,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糖/复氧 黄芪注射液 BCL-2 BAX 海马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蔡雪芬 王樟连 陈利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0-434,439,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造成慢性盆腔炎模型。黄芪注射液穴注组和生理盐水穴注组选用关元、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药物对照组用妇科...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造成慢性盆腔炎模型。黄芪注射液穴注组和生理盐水穴注组选用关元、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药物对照组用妇科千金片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IL-2、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慢性炎症改变,黄芪穴注组和妇科千金片组改变不明显;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黄芪穴注组,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其它5组。黄芪针穴注组IL-2、TNF-α含量接近正常。结论:黄芪针穴注治疗慢性盆腔炎大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优于生理盐水穴注组及妇科千金片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治疗应用 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 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TGF-β_1和BMP-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姝玉 柴新楼 +4 位作者 吴莹 贾德贤 郝钰 苏玮莲 王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并测量体重;检测20周龄、24周龄及28周龄小鼠空腹血糖(BG)、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血清肌酐(SCr);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BMP-7和TGF-β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BG、TG、TC和SCr均有较明显增高;肾组织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BMP-7 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体重、BG、TG、TC及S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肾组织BMP-7 mRNA表达升高,而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BMP-7表达,降低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中5种成分 被引量:9
7
作者 储继红 李长印 +1 位作者 戴国梁 居文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47-2651,共5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5种有效成分的含有量。方法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甲醇稀释液在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50 mm,5μ...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5种有效成分的含有量。方法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甲醇稀释液在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上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甲酸,70∶30,V/V);体积流量为300μL/min。MS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结果 5种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102.3%和95.9%-101.5%。结论本法测得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黄芪注射液和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黄芪口服液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芒柄花苷 毛蕊异黄酮 芒柄花黄素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闫凤霞 高维娟 +5 位作者 钱涛 叶冬青 张雅丽 侯志平 任立群 梅立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8-903,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黄芪注射液组、DMSO组(二...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黄芪注射液组、DMSO组(二甲基亚砜组,即SP600125溶剂组)、SP600125组、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6、24和72 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氧复糖24 h平均灰度值最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DMSO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黄芪注射液组相比,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RT-PCR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氧复糖24h平均光密度值最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DMSO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黄芪注射液组相比,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和SP600125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无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抑制JNK3信号通路而减少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缺氧缺糖/复氧复糖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丽 刘英北 +4 位作者 王岭 陈晶 李海燕 王超 李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6 m 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分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蛋白印迹...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6 m 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分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定量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BDNF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大脑海马区BDNF蛋白和BDNF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上调BDNF的表达而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刺激神经再生,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黄芪注射液 BDNF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的体视学分析及黄芪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登科 张海宇 +1 位作者 刘海洋 秦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利用Narrow-alley Test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指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并对其进行体视...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利用Narrow-alley Test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指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并对其进行体视学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神经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大鼠的不对称分值明显升高,治疗组大鼠不对称分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神经元线粒体体视学分析,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线粒体的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积和比膜面积均较模型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aspase-3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能够减轻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的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黄芪 体视学 线粒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睡眠剥夺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伟 张海峰 +3 位作者 王淼 霍静 张颖 赵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8-1003,I0004,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睡眠剥夺大鼠血清心肌酶和氧化应激酶,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和高剂量黄芪注射液组,每组10只。低和高剂...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睡眠剥夺大鼠血清心肌酶和氧化应激酶,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和高剂量黄芪注射液组,每组10只。低和高剂量黄芪注射液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2和0.8 mL·kg^-1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g^-1,连续给药2周。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MMPWM)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表现;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凋亡心肌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心肌酶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黄芪注射液组大鼠炎症浸润明显减轻,水肿程度减轻,AI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LDH、CK、α-HBDH和ALT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ax、ICAM-1、VCAM-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黄芪注射液组比较,高剂量黄芪注射液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改善情况及各指标改变更加明显。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保护睡眠剥夺导致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下调黏附分子和凋亡蛋白表达,以及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睡眠剥夺 氧化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胃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狄剑士 关雅萍 +1 位作者 毕经旺 王宝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4,共7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在临床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独化疗方案。方法:全面收集2005-2012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发表的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随机...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在临床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独化疗方案。方法:全面收集2005-2012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发表的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项RCT纳入Meta分析,与单用化疗相比,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P=0.000)、白细胞降低(P=0.000)、肠胃反应(P=0.000)、肝功损害(P=0.047)、周围神经系统损伤(P=0.000)、体质量降低(P=0.002)及疼痛(P=0.017)方面作用明显,而在临床有效率(P=0.093)及其他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部分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化疗 胃癌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前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静静 徐慕娟 +1 位作者 黄俊城 阮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876-1878,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前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常规治疗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前后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常规治疗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心功能、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肌抑制发生情况、28 d病死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CD4、CD4/CD8、NK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CD8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LVESD、LVEDD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LVEF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肌抑制发生率、28 d病死率8.0%(2/25)、56.0%(14/25)、16.0%(4/25)vs 4.0%(1/25)、52.0%(13/25)、20.0%(5/25)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免疫失衡,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脓毒症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霞 高维娟 +1 位作者 钱涛 刘莎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及黄芪注射液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于再灌注后0、0.5、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及黄芪注射液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于再灌注后0、0.5、2、6、24、72和120 h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PCR法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除0和0.5 h外,其余各个时间点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组除0和0.5 h外其余各个时间点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减少(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保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黄芪注射液 Caspase-3 细胞凋亡 海马神经元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贤 戴立里 +1 位作者 贾丽萍 郑元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40%CCl4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黄芪注射液组给予黄芪注射液(80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七周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含量,肝组织...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40%CCl4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黄芪注射液组给予黄芪注射液(80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七周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LN的表达,HE、VG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血清HA、LN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MDA明显减少(P<0.01),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L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及减少LN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黄芪注射液 透明质酸酶 层粘蛋白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闫凤霞 高维娟 +4 位作者 钱涛 叶冬青 任立群 张雅丽 侯志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48、72 h和120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0 h和0.5h之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各时间点海马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均明显增多(P<0.05),于24 h达到高峰。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一致。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之外,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除0 h和0.5 h外,各时间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4 h最高;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外,在各个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 mRNA阳性神经元形态、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蛋白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缺氧缺糖/复氧复糖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组织p5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韦世秀 刘成军 +2 位作者 桑国优 李牡艳 吴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顺铂30 mg.m-2、黄芪注射液10.40 mg.(g.d)-1,经腹腔注射给药4 wk后处死CNE2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顺铂30 mg.m-2、黄芪注射液10.40 mg.(g.d)-1,经腹腔注射给药4 wk后处死CNE2荷瘤裸鼠,测量瘤体积,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和相对肿瘤增值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相对定量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5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理盐水组、顺铂组、黄芪注射液组的移植瘤瘤体积分别为(1.51±0.25)cm3、(0.91±0.35)cm3、(1.04±0.51)cm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顺铂组和黄芪注射液组的瘤体积小(P<0.01,P<0.05);顺铂组、黄芪注射液组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2.12%、39.90%;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50%、60%。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53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但尚不能认为黄芪注射液可影响移植瘤组织中p53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抗肿瘤 裸鼠 CNE2 P53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中HSP70、PKB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颜玲 黄德彬 +1 位作者 刘锦红 周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0-1617,共8页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和阻止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G)、模型组(MG-1 d、3 d、7 d)、低剂量AP治疗组(L-APTG-1 d、3 d、7 d)和高剂量AP治疗组(H-APTG...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P)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和阻止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G)、模型组(MG-1 d、3 d、7 d)、低剂量AP治疗组(L-APTG-1 d、3 d、7 d)和高剂量AP治疗组(H-APTG-1 d、3 d、7 d)。MG和APTG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形成缺血性脑损伤后,L-APTG和H-APTG分别腹腔注射AP 5 mg.kg-1和15 mg.kg-1。于1 d、3 d和7 d分别脑血流再灌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取材,电镜观察神经元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皮质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激酶B和P53蛋白表达。结果:H-APTG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数显著低于MG和L-APTG(P<0.05);电镜下神经元结构(核糖体内质网、核仁、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等)优于MG和L-APTG;在1 d、3 d和7 d,H-APTG脑皮质神经元HSP70和PKB蛋白表达显著高于L-APTG,后者又显著高于MG(P<0.05);H-APTG P5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L-APTG,后者又显著低于MG(P<0.05)。结论:AP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损伤和抑制神经元凋亡,其机制与促进脑皮质神经元HSP70和PKB蛋白表达,抑制P5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黄芪多糖 大脑皮质 热休克蛋白70 蛋白激酶β 抑癌蛋白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9
作者 陈少华 侯凤英 张连记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24h尿液,均经防腐处理,准确记录尿量,留取6ml,冷藏备用,以测定尿微量白蛋白(Alb)和肌酐(Cr)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按24h尿排泄率(uAE)将受试者分成3组:大量白蛋白尿组(u...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24h尿液,均经防腐处理,准确记录尿量,留取6ml,冷藏备用,以测定尿微量白蛋白(Alb)和肌酐(Cr)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按24h尿排泄率(uAE)将受试者分成3组:大量白蛋白尿组(uAE>300mg/24h)微量白蛋白尿组(μAE30~300mg/24h)和正常白蛋白尿组(uAE<30mg/24h)。每组又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年龄、病程、病情大致相近。其中对照组维持原方案治疗,观察4周;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剂量40~60ml/d,静点,2~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3周后uAE明显下降(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降低肾脏蛋白的排泄,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Apaf-1表达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瑞 高维娟 +1 位作者 钱涛 王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2-877,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点再分为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 7个亚组,于再灌注相应时点提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Apaf-1 mRNA的表达。结果:除0 h和120 h外,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而溶剂对照组各时点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抑制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黄芪注射液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海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