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稻联合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应平 林冬梅 +4 位作者 胡弘正 吴颖 谭兆玲 刘斌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7,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旱稻内生固氮菌的生理特性,筛选出具有较强固氮和促生特性的菌株,为生物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联合固氮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成熟期旱稻的根、茎、叶、谷粒中分离内生固氮菌,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形态学鉴... 【目的】通过研究旱稻内生固氮菌的生理特性,筛选出具有较强固氮和促生特性的菌株,为生物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联合固氮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成熟期旱稻的根、茎、叶、谷粒中分离内生固氮菌,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促生作用和拮抗禾谷镰刀菌等特性的研究。【结果】获得27株内生固氮菌,涵盖3个门,分别为芽孢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芽孢杆菌门的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从根中分离的URR05和URR37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呈紫红色,其余菌株呈紫色。所有菌株均能够利用葡萄糖,属于发酵型细菌,且为嗜温型微生物,最适温度为30~45℃,具有固氮、分泌生长素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脱氨酶、产铁载体、溶磷等特性。枯草芽孢杆菌URR64的固氮酶活性和吲哚-3-乙酸的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253.82 U·L^(-1)和19.19 mg·L^(-1);斯特氏杆菌URS02分泌的1-氨基环丙烷羧酸的质量浓度最高(1031.43 ng·mL^(-1)),且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褐球固氮菌)。1.03×10^(8)CFU·mL^(-1)的混合联合固氮菌对旱稻幼苗具有显著促生效果,芽孢杆菌属固氮菌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旱稻内生固氮菌群较为丰富,且具有多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联合固氮菌 分离与鉴定 功能特性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根际高效联合固氮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9
2
作者 胡春锦 林丽 +3 位作者 史国英 汪茜 王钱崧 李杨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745-4752,共8页
对广西主要甘蔗产区的根际联合固氮细菌进行了收集和评价,拟筛选获得对甘蔗具有潜在促生性能的联合固氮菌,为甘蔗生产节肥减耗提供依据。结合nifH基因扩增和固氮酶活性分析方法筛选获得36个固氮细菌菌株;进一步对所获得固氮菌株的固氮... 对广西主要甘蔗产区的根际联合固氮细菌进行了收集和评价,拟筛选获得对甘蔗具有潜在促生性能的联合固氮菌,为甘蔗生产节肥减耗提供依据。结合nifH基因扩增和固氮酶活性分析方法筛选获得36个固氮细菌菌株;进一步对所获得固氮菌株的固氮能力、溶磷性、分泌植物生长素IAA的特性等促进植物生长潜能进行评价,获得了5个同时具有较强固氮能力、降解无机磷和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的功能菌株;通过Biolog鉴定系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5个具有较好应用潜力的固氮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菌株分别属于Klebsiella sp.、Bacillus megaterium、Pseudomonas sp.、Pantoea sp.和Burkholderia sp.。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甘蔗根际联合固氮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联合固氮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76
3
作者 姚拓 龙瑞军 +1 位作者 王刚 胡自治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结合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分离和固氮酶活性、溶磷性、分泌植物激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从小麦根际分离获得的 12株联合固氮菌株固氮酶活性差异较大 (C2 H4,12 4 6... 结合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分离和固氮酶活性、溶磷性、分泌植物激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从小麦根际分离获得的 12株联合固氮菌株固氮酶活性差异较大 (C2 H4,12 4 6~ 6 5 1 6nmolh-1ml-1) ,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较少 (C2 H4大于 5 0 0nmolh-1ml-1的菌株只有 4株 ) ;固氮菌株中有 2株具有溶磷性 ,其溶磷强度 (P)分别为 16 30 μgml-1和 9 82 μgml-1;9株固氮菌株可分泌IAA ,但分泌IAA浓度相对较低 (1 4 0~ 15 13μgml-1) ,大于 10 μgml-1的菌株只有 2株。从菌株固氮酶活性、溶磷性和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看 ,Pseudomonassp ChW1、Azotobactersp ChW5、Zoogloeasp ChW6、AzotobacterchroococcumChW11和Azospirillussp ChW15等在研制小麦菌肥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盐碱地 小麦 根际 联合固氮菌 分离 固氮酶活性 溶磷性 植物激素 生物菌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海宾 康丽华 +1 位作者 江业根 郑翠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6,共4页
采用纸碟法和液体比浊法研究了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Yabuuch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联合固氮菌1和固氮菌2及其培养物上清液对青枯菌R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清液抑制效果好于... 采用纸碟法和液体比浊法研究了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F.Smith)Yabuuch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联合固氮菌1和固氮菌2及其培养物上清液对青枯菌R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清液抑制效果好于菌悬液抑制效果,混合菌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菌株的抑制作用。温室接种结果表明,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不接种对照(CK)桉树苗高增加33.19%和31.09%;单接种固氮菌1的桉树苗地上干质量比对照(CK)增加123.23%,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桉树苗比对照(CK)地上干质量增加93.22%;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对照(CK)桉树苗地下干质量分别增加101.52%和71.81%。接种固氮菌可以降低桉树苗木死亡率38.24%。桉树幼苗温室接种试验证明接种固氮菌的桉树苗木生长旺盛,茎干较对照粗壮,长势整齐,固氮菌可以提高桉树苗木对青枯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联合固氮菌 青枯病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sp.120对甘蔗光合特性和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邢永秀 莫遥 +3 位作者 罗丽静 魏春燕 杨丽涛 李杨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7-474,共8页
【目的】甘蔗是最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生物量大,产量高,但大量氮肥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甘蔗的种植成本,而且对农田环境造成了污染。发挥与甘蔗联合固氮的生物固氮菌的作用,是降低甘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之一。Klebsiella sp.120是从广西种... 【目的】甘蔗是最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生物量大,产量高,但大量氮肥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甘蔗的种植成本,而且对农田环境造成了污染。发挥与甘蔗联合固氮的生物固氮菌的作用,是降低甘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之一。Klebsiella sp.120是从广西种植的甘蔗体内分离到的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为了探讨该菌对甘蔗的促生效应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潜能,本文研究了接种该固氮菌对甘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桶栽方法,在甘蔗的分蘖期用接种菌株淋浇4个不同甘蔗品种的根际,在处理后的30 d和60 d取样分析该菌对甘蔗的光合生理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菌株对4个甘蔗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处理30 d后,淋浇固氮菌处理的甘蔗品种ROC22的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比对照增加23%。另外3个甘蔗品种(B8、GT21和GT28)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30 d后,只有ROC22和B8品种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且ROC22品种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处理60 d后,4个甘蔗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处理30 d,而且各品种接种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对ROC22和GT21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达到了显著水平。接种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的营养元素含量影响不同,接种处理对4个甘蔗品种叶片中的氮元素含量有促进作用,其中对ROC22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接种处理比对照增加59.8%。接种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磷和钾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固氮菌对4个甘蔗品种叶片的铁、锰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ROC22叶片中的锌含量及ROC22和B8叶片中的铜含量接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结论】接种Klebsiella sp.120固氮菌对甘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与甘蔗品种有关,其中对ROC22品种的促生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固氮菌株Klebsiella sp.120在甘蔗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联合固氮菌 光合特性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螺菌(Azosprillum brasilense)NO40在红壤性水稻土上的接种效应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萍 张丽梅 +1 位作者 贾小明 M N A Omar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裂区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 3个供氮水平下接种巴西固氮螺菌 ( Azospirillum brasilense)NO4 0 ,使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根际及根内的固氮菌数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 ,而土体中的固氮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 ;同时 ,接种该菌株可显著提高分蘖... 裂区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 3个供氮水平下接种巴西固氮螺菌 ( Azospirillum brasilense)NO4 0 ,使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根际及根内的固氮菌数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 ,而土体中的固氮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 ;同时 ,接种该菌株可显著提高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新展开叶的叶绿素含量及水稻株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联合固氮菌 巴西固氮螺菌 叶绿素 红壤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研究 Ⅲ固氮菌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固氮量测定 被引量:38
7
作者 姚拓 蒲小鹏 +1 位作者 张德罡 李金花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 利用稳定性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接种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结果表明,接种不同供试固氮菌株对燕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大多数菌株明显促进燕麦生长(株高、根长、根表面积和生物量),部分菌株则对燕麦生长影响不明显。菌株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差异较大,固氮百分率为13.78%~63.96%,大于50%的有5株(Azotobactersp.ChO7、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4、Azotobactersp.ChO5和AzospirillumlipoferumChO6);固氮量为0.0653~0.3158mg/株,Azotobactersp.ChO4最高,其次是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7、Azotobactersp.ChO5和A.lipoferumChO6等。综合固氮量和对燕麦生长影响认为,菌株A.lipoferumChO6、Azotobactersp.ChO4、Pseudomonassp.ChO3、Azotobactersp.ChO5和Azotobactersp.ChO7等可作为燕麦固氮菌肥研制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根际 联合固氮菌 固氮量 ^15N同位素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氮菌对燕麦不同生育期促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席琳乔 姚拓 张德罡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8-42,共5页
研究了固氮菌对兰州地区燕麦不同生育期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N4,动胶杆菌属Zoogloea sp.W6,生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s lipoferum C6,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05和Azotobacter sp.W5对燕麦有促生作用... 研究了固氮菌对兰州地区燕麦不同生育期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N4,动胶杆菌属Zoogloea sp.W6,生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s lipoferum C6,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05和Azotobacter sp.W5对燕麦有促生作用。拔节期,接种固氮菌后燕麦株高增加0.73%~12.11%,叶绿素增加1.14%~39.43%,地上植物量增加21.45%~43.55%,地下植物量增加51.85%~130.86%,根冠比增加7.7%~76.9%,总植物量增加2.00%~45.36%,粗蛋白增加3.02%~25.57%;半量化肥+固氮菌处理的株高增加1.96%~5.82%,叶绿素和地上植物量没有增加,地下植物量增加3.47%~33.17%,根冠比增加15.38%~30.76%。成熟期,各个处理促生作用降低,处理间差距缩小,Pseudomonas sp.N4和Azotobacter sp.O5促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燕麦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研究 Ι固氮菌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66
9
作者 姚拓 张德罡 胡自治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高寒地区重要饲用植物——燕麦(Avenasativa)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株较少(8株),菌株分布以根系表面(RP)最多,根表土壤(RS)次之,距根系较远的土壤(NRS...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高寒地区重要饲用植物——燕麦(Avenasativa)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株较少(8株),菌株分布以根系表面(RP)最多,根表土壤(RS)次之,距根系较远的土壤(NRS)和根内(HP)最少,即:RP>RS>NRS≥HP;菌株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C2H4112.5~1147.9nmol/mL·h),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较少(C2H4大于500nmol/mL·h只有2株);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鉴定分属Azotobacter(3株)、Pseudomonas(3株)和Azospirillus(2株)3个属。相对于其它生境和植物,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种类较为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燕麦 根际 联合固氮菌 乙炔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固氮菌株W12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丽梅 方萍 季天委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4-668,共5页
从多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到一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W12,为明确该菌株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本文测定了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该菌株的生长量和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5~40℃的温度范围内、pH4~8.5酸性至碱性环境和1.5%NaCl的高渗透压... 从多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到一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W12,为明确该菌株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本文测定了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该菌株的生长量和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5~40℃的温度范围内、pH4~8.5酸性至碱性环境和1.5%NaCl的高渗透压下,该菌株均能旺盛生长并表现很高的固氮活性;该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生长并固氮,还能耐受环境中存在的一定浓度的铵.说明该菌株对环境因子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并具有较强的生长活力和较高的固氮酶活性,故可望作为接种剂的功能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固氮菌株 W12 环境因子 试验设计 禾本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联合固氮菌对毛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2,共6页
将从毛竹根际分离的2#菌株(多粘芽孢杆菌),12#、14#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和从浙江淡竹根际分离的7#菌株(未最后确定种名),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回接毛竹实生苗,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无菌盆栽(沙培)试验。结果显示接... 将从毛竹根际分离的2#菌株(多粘芽孢杆菌),12#、14#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和从浙江淡竹根际分离的7#菌株(未最后确定种名),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回接毛竹实生苗,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无菌盆栽(沙培)试验。结果显示接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毛竹幼苗成活率并促进其生长,尤其是对根鲜质量增加明显,增幅为44.1%~76.9%,分别达到显著(14#菌)和极显著(2#、12#、7#菌)水平。同时,接种联合固氮菌明显提高苗木体内的氮素含量,植株含氮量增幅达22%~38.1%。另外,统计分析表明:在无土著菌生长和竞争的条件下,幼苗期接菌处理比种子发芽期接菌处理具更显著的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植株含氮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联合固氮 固氮菌 接种 实生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株剑麻根际联合固氮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世清 李庆洋 +4 位作者 高建明 陈河龙 郑金龙 刘巧莲 易克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对海南、广西和广东剑麻主产区种植基地的剑麻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固氮活性测定,获得了24株具有固氮活性的菌株,其固氮酶活性为5.8742~1765.6590 nmol/(mL.h)。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参试菌株的16S rDNA扩增区约为150... 对海南、广西和广东剑麻主产区种植基地的剑麻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固氮活性测定,获得了24株具有固氮活性的菌株,其固氮酶活性为5.8742~1765.6590 nmol/(mL.h)。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参试菌株的16S rDNA扩增区约为1500 bp,无太大的长度变异,其系统发育树表明这24株菌株分别属于6个不同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根际 联合固氮菌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根际固氮菌分泌IAA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瑛 席琳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424-4425,4441,共3页
对从草坪草和牧草根际分离出的4株联合固氮菌分泌IAA的能力和分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3 d后,菌株分泌IAA的能力基本稳定。因此,为了进一步的验证上述结果,又进行了连续14 d分泌IAA的动态测定。2次测定的IAA浓度不同,但2次测... 对从草坪草和牧草根际分离出的4株联合固氮菌分泌IAA的能力和分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3 d后,菌株分泌IAA的能力基本稳定。因此,为了进一步的验证上述结果,又进行了连续14 d分泌IAA的动态测定。2次测定的IAA浓度不同,但2次测定的IAA分泌动态规律基本一致。其中I012I、033I、034I、041分泌IAA能力分别为29.1μg/ml2、5.2μg/ml2、5.5μg/ml、36.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固氮菌 分泌IAA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毯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俊华 张晓波 赵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109,共5页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根际固氮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地毯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6株固氮菌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92.5 C2H4~295.2 C2H4nmol.mL-1.h-1),菌株hnN2及hnN6具...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根际固氮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地毯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6株固氮菌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92.5 C2H4~295.2 C2H4nmol.mL-1.h-1),菌株hnN2及hnN6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200 C2H4nmol.mL-1.h-1);菌株经鉴定分属Bacillus(2株)、Azotobacte(r 3株)和Pseudomona(s 1株)3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草 固氮菌 分离与鉴定 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联合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作用(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钱崧 史国英 +3 位作者 苏利荣 杨丽涛 李杨瑞 胡春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d后比较...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固氮菌 甘蔗 促生效应 生理生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燕麦根际固氮菌固氮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席琳乔 张德罡 姚拓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接种到燕麦上的不同固氮菌的固氮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氮菌处理的地上植株15N原子百分超为1.0871%~1.3791%,其中Pseudomonas spN4最低(1.0871%);植株地下部分为1.0921%~1.2751%,Pseudomonas spN4也是最低(1....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接种到燕麦上的不同固氮菌的固氮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氮菌处理的地上植株15N原子百分超为1.0871%~1.3791%,其中Pseudomonas spN4最低(1.0871%);植株地下部分为1.0921%~1.2751%,Pseudomonas spN4也是最低(1.0921%)。Pseudomonas spN4、A.lipoferumO6和Zoogloea spW6固氮能力较好。植株全氮含量增加2.08%~39.58%,A.lipoferumO6处理的全氮含量最高(39.58%)。接种固氮菌能够提高燕麦的全氮含量、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固氮菌 固氮量 ^15N同位素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固氮菌对小白菜和莴苣的使用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英 方华 +3 位作者 陈磊 金桓先 王玲燕 施月欢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70-73,共4页
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固氮室筛选与构建的水稻根际联合固氮工程菌MGH8与EH861对小白菜和莴苣进行浸种或喷苗或沾根处理 ,结果表明 ,小白菜的株高、绿叶数、样品的鲜重、干重 ,叶片的鲜重、小区的总产量都略有增长 ,莴苣也有... 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固氮室筛选与构建的水稻根际联合固氮工程菌MGH8与EH861对小白菜和莴苣进行浸种或喷苗或沾根处理 ,结果表明 ,小白菜的株高、绿叶数、样品的鲜重、干重 ,叶片的鲜重、小区的总产量都略有增长 ,莴苣也有一定的增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莴苣 联合固氮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固氮菌对尾叶桉抗青枯病的作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海宾 康丽华 +1 位作者 江业根 郑翠梅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0,共4页
为了明确固氮菌提高尾叶桉抗青枯病的机制,采用苗期接种固氮菌与青枯病菌的方法,测定固氮菌对桉树的促生效果,分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关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桉树苗接种联合固氮菌Ko1 2个月后,接菌苗高平均达20.53 cm,比对照苗高增加... 为了明确固氮菌提高尾叶桉抗青枯病的机制,采用苗期接种固氮菌与青枯病菌的方法,测定固氮菌对桉树的促生效果,分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相关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桉树苗接种联合固氮菌Ko1 2个月后,接菌苗高平均达20.53 cm,比对照苗高增加了25.72%,接种固氮菌能够提高桉树苗木成活率7.34%。接种固氮菌的桉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维持在一定水平,抗病相关的防御酶SOD酶、POD酶和PPO酶活性升高,酶比活力均高于接种青枯病菌和不接种对照桉树叶片酶活力。固氮菌对桉树苗有诱导抗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联合固氮菌 青枯病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固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多英 雒江菡 +1 位作者 刘红 戴宗仁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5-60,共6页
1975年,Dbereiner实验发现与禾本科植物联合共生的固氮菌并提出根际联合固氮的概念。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包括化学分析、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的运用,推进了联合固氮领域的研究深度。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联合固氮... 1975年,Dbereiner实验发现与禾本科植物联合共生的固氮菌并提出根际联合固氮的概念。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包括化学分析、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的运用,推进了联合固氮领域的研究深度。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联合固氮菌的种类;联合固氮体系的形成过程(趋化、结合和侵入);影响联合固氮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土著微生物的竞争、植物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结合态氮(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和氧。并从固氮联合作用测定方法、联合固氮菌的资源筛选、联合固氮工程菌的研究、联合固氮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4个方面,论述了联合固氮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 联合固氮 固氮细菌 固氮工程菌 分子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固氮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8
20
作者 梅笑漫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9,18,共4页
氮素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发展持续生态农业 ,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 ,不断优化和拓展生物固氮系统。介绍固氮研究中的 4个热点问题 :(1)联合固氮 ;(2 )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 ;(3 )通过豆科... 氮素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发展持续生态农业 ,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 ,不断优化和拓展生物固氮系统。介绍固氮研究中的 4个热点问题 :(1)联合固氮 ;(2 )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 ;(3 )通过豆科植物凝集素基因转化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 ;(4 )结瘤固氮与“类根瘤”固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固氮 凝集素 根瘤菌 生物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