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双向调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珂 冷秋枫 +5 位作者 吕晶 苗国英 王新慧 谢辉 刘渠 姚春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2-750,共9页
背景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为其药物筛选提供新靶点。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 背景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为其药物筛选提供新靶点。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时间为2020—2023年。体外实验以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5μg/mL)、二甲双胍组(Met组:10 mmol/L)、LPS与二甲双胍联合组(LPS+Met组:LPS 5μg/mL刺激2 h后,再给予二甲双胍10 mmol/L处理)。体内实验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咪喹莫特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了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并制备了二甲双胍乳膏进行治疗,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咪喹莫特组(IMQ组)、咪喹莫特与二甲双胍联合组(IMQ+Met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于背部涂抹凡士林,IMQ组小鼠于背部涂抹咪喹莫特软膏,IMQ+Met组小鼠于背部涂抹IMQ软膏12 h后再涂抹二甲双胍乳膏;1次/d,连续7 d。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性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处理HaCaT细胞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活性水平;最后采用皮肤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二甲双胍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皮炎的抗炎效果。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LPS组、Met组、LPS+Met组HaCaT细胞48 h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48 h存活率高于LPS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48 h G2/M期细胞、细胞凋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48 h G2/M期细胞、细胞凋亡比例低于LPS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1 p40、Caspase-1 p20、白介素(IL)-1β、IL-18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1 p40、Caspase-1 p20、IL-1β、IL-18蛋白表达低于LPS组(P<0.05)。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IL-1β、IL-18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IL-1β、IL-18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低于LPS组(P<0.05)。皮肤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IMQ+Met组小鼠二甲双胍涂抹明显改善了咪喹莫特对皮肤的损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Q+Met组小鼠则显著降低了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双向调节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的皮肤损害,有望为二甲双胍临床上用于治疗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NLRP3炎症小体 HACA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扁平苔藓 银屑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皮渣提取物对癌细胞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明磊 孙亚楠 陈双臣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探究酿酒葡萄皮渣提取物对人体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甲醇为溶剂对酿酒葡萄皮渣进行提取,使用MTT比色分析法、DAPI染色法、AnnexinV-FITC/PI双染法分析皮渣提取液对癌细胞存活率、细胞核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酿酒葡萄皮渣提取物对人体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甲醇为溶剂对酿酒葡萄皮渣进行提取,使用MTT比色分析法、DAPI染色法、AnnexinV-FITC/PI双染法分析皮渣提取液对癌细胞存活率、细胞核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提取物对于不同的癌细胞作用不一,对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A549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10、15μg·mL^(-1)浓度的提取液导致A549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皱缩;A549细胞的S期缩短,G1期和G2期延长。综合分析可知,葡萄皮渣提取物导致A549细胞形态异常,可能是其抑制A549细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皮渣提取物 癌细胞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状态下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高鹏 朱陇东 +1 位作者 李俊峰 姚立琼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0-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70例,分为ALT正常组、ALT 1~&... 目的探讨不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状态下,B/C基因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70例,分为ALT正常组、ALT 1~<2正常上限(UNL)组、ALT≥2 UNL组。用干扰血清干预HSC后,采用MTT法检测HSC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实时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应蛋白表达。结果在ALT正常组中,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均无明显影响;在ALT 1~<2 UNL组和ALT≥2 UNL组中,与B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相比,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SC增殖增加,G_(0)/G_(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TGF-β1、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ALT状态下B/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的影响存在差异。ALT异常升高时,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对HS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分泌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星状细胞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b-5p通过靶向调控IGFBP1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廖梅 李光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84,共6页
目的:探究miR-34b-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4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34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mRNA的表达差异。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 目的:探究miR-34b-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4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34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mRNA的表达差异。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AS泡沫细胞模型,检测细胞中miR-34b-5p和IGFBP1 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b-5p和IGFBP1的相互作用关系。将miR-34b-5p抑制剂(inhibitor)、抑制剂阴性对照(inhibitor-NC)、IGFBP1 siRNA质粒(si-IGFBP1)和siRNA阴性对照(si-NC)分别或共转染至AS泡沫细胞模型,观察泡沫细胞沉积脂质能力及胞内总胆固醇(TC)、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S患者血清中miR-34b-5p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BP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ox-LDL处理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miR-34b-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B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IGFBP1是miR-34b-5p的靶基因。与inhibitor-NC组比较,inhibitor组RAW264.7巨噬细胞中IGF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ox-LDL诱导后,下调miR-34b-5p表达可抑制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能力,降低胞内TC含量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而干扰IGFBP1基因表达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能力,提高胞内TC、IL-1β、IL-6和TNF-α水平,并逆转miR-34b-5p inhibitor对巨噬细胞的干预作用。结论:下调miR-34b-5p表达可抑制AS泡沫细胞的形成,并降低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通过靶向上调IGFBP1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miR-34b-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泡沫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其促细胞凋亡
5
作者 刘璘琛 徐晓龑 +6 位作者 孙春萌 俞济荣 施青 孙君君 逄丹丹 卫斐然 刘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刺激MH7A构建关节炎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GB作...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刺激MH7A构建关节炎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GB作用于MH7A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GB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GB显著抑制细胞侵袭力、增加细胞凋亡率和G_(0)/G_(1)期比例;GB显著上调细胞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p21 mRNA和下降Bcl-2、髓系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 1,Mcl-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mRNA转录水平;同时,GB显著上调Bax、p21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和下调Bcl-2、Mcl-1、p-AKT、p-PI3K、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量,且伴有p-PI3K/PI3K、p-AKT/AKT和Bcl-2/Bax比值的降低。综上,GB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阻滞MH7A细胞G_(1)期向S期转化、抑制细胞活力和侵袭力,并诱导MH7A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类风湿性关节炎 MH7A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
作者 高雨田 王克健 +1 位作者 吴成吉 黄作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440,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转导通路激动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CTX⁃TNA2大鼠脑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tBHQ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转导通路激动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CTX⁃TNA2大鼠脑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tBHQ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标仪检测细胞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NLRP3、IL⁃1β、IL⁃18及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上述不同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F=8.676,P=0.003),SOD活性(F=5.818,P=0.013)和MDA含量(F=9.049,P=0.004),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F=17.926,P=0.003)、NLRP3(F=10.164,P=0.012)、IL⁃1β(F=13.472,P=0.006)、IL⁃18(F=8.292,P=0.019)及抗氧化相关基因HO⁃1(F=30.468,P=0.001)、NQO1(F=29.621,P=0.001)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t=4.114,P=0.001),SOD活性降低(t=2.149,P=0.029),MDA含量升高(t=⁃2.852,P=0.015),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t=⁃3.759,P=0.009)、NLRP3(t=⁃4.119,P=0.006)、IL⁃1β(t=⁃4.747,P=0.003)、IL⁃18(t=⁃3.122,P=0.021)相对表达量升高,抗氧化相关基因HO⁃1(t=3.816,P=0.009)、NQO1(t=5.303,P=0.002)相对表达量降低;经tBHQ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升高(t=2.621,P=0.019),SOD活性增加(t=3.292,P=0.005),MDA含量降低(t=⁃4.160,P=0.001),Caspase⁃1(t=⁃5.916,P=0.001)、NLRP3(t=⁃3.647,P=0.011)、IL⁃1β(t=⁃4.193,P=0.006)、IL⁃18(t=⁃3.825,P=0.009)相对表达量降低,HO⁃1(t=7.805,P=0.000)、NQO1(t=7.483,P=0.000)相对表达量升高。结论氧糖剥夺可抑制抗氧化相关基因HO⁃1和NQO1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及氧化水平,进而抑制细胞增殖活性;Nrf2通路激动剂tBHQ则可促进HO⁃1和NQO1基因表达,提高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抗氧化水平,逆转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细胞低氧 葡萄糖 星形细胞 NF⁃E2相关因子2 细胞增殖 细胞焦亡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状态及外周血RDW-SD、sFLCR、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娟 王勇 +1 位作者 王秋萍 凌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MM患者182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随访3年,随访期间失访6例,最终纳入176例进行研究,将最终纳入的176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和预后良好组(123例),另外随机选取于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免疫状态,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予以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预后良好组纳入阴性,预后不良组纳入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M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的确定依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分析通过拟合方程进行。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FLC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水平(HR=1.091,95%CI:1.027~1.159)、血清sFLCR水平(HR=1.095,95%CI:1.035~1.159)、血清s BCMA水平(HR=1.088,95%CI:1.016~1.165)均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880,高于三者单一检测(0.805、0.786、0.780,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34%、68.29%。结论MM患者存在免疫状态异常现象,且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与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和血清sFLCR水平有关,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状态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 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8
作者 刘胜辉 艾雪迎 +4 位作者 徐玉茹 李姝琪 刘猛 胡国斌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9-586,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对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MC-HN-8和TU177细胞,用转染试剂将si-NC、si-hsa_circ_0081621、空载体(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过表达载体(hsa_circ_00...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对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MC-HN-8和TU177细胞,用转染试剂将si-NC、si-hsa_circ_0081621、空载体(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过表达载体(hsa_circ_0081621-OE)转染至AMC-HN-8和TU177细胞,分别记作si-NC、si-hsa_circ_0081621、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OE组。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敲减或过表达hsa_circ_0081621对AMC-HN-8和TU17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AMC-HN-8和TU177中成功地敲减或过表达了hsa_circ_0081621;敲减或过表达hsa_circ_0081621能显著抑制或促进AMC-HN-8和TU17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或P<0.001或P<0.0001)。结论:hsa_circ_0081621可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AMC-HN-8细胞 TU177细胞 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丽 杨晨晨 +2 位作者 杨耿煌 段海龙 邓靖威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针对光伏电池缺陷检测在复杂背景下存在的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作为特征融合机制,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路径,实现多尺度特征的有效融合;其次,在颈部网络... 针对光伏电池缺陷检测在复杂背景下存在的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光伏电池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作为特征融合机制,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路径,实现多尺度特征的有效融合;其次,在颈部网络引入上下文聚合模块,使用不同空洞卷积速率的空洞卷积获取不同感受野的上下文信息,帮助模型更精准地识别微小目标,进而提升模型的目标检测性能;最后,优化边界框损失函数,并不断调试其权重因子,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与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8算法检测网络相比,本文算法的召回率和平均精确度均值分别提高了10.4%、1.8%,检测帧率达到270 fps,保证了实时检测和后续部署的轻量化要求,改进后的算法能在复杂背景下对光伏电池的缺陷进行鲁棒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缺陷检测 YOLOv8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物中免疫细胞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王珊 刘凡 +4 位作者 朱秋娟 王涛 贡蓉 田卫伟 高志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3-1180,共8页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免疫细胞种类及数量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8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免疫细胞种类及数量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免疫重建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8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受者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和各种淋巴细胞[包括CD3^(+)T、CD3^(+)CD4^(+)T(Th)、CD3^(+)CD8^(+)T(Ts)、NK细胞以及B细胞]的数量,并在患者预处理前以及移植后d 14、d 30、d 60及d 100检测外周血各淋巴细胞(CD3^(+)T、CD4^(+)T、CD8^(+)T、NK、B细胞)的数量。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物中MNC数影响移植后CD4^(+)T淋巴细胞的恢复,移植物中CD4^(+)T细胞数影响移植后NK细胞与B细胞数量的恢复;患者年龄、供者性别、干细胞来源、HLA相合程度、移植前使用ATG、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以及病毒感染均会影响移植后早期细胞免疫重建。输注的细胞数量对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中位植入时间无明显影响。移植物中CD3^(+)T、CD4^(+)T以及B细胞数较低的患者移植后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但移植物中细胞成分对疾病复发以及死亡无显著影响。结论:allo-HSCT后淋巴细胞数量的恢复快慢不一。移植物中的MNC及CD4^(+)T细胞数可能与allo-HSCT后细胞的免疫重建相关,而CD34^(+)、CD3^(+)T、CD8^(+)T、NK、B细胞数量对细胞免疫重建无显著影响。CD3^(+)T、CD4^(+)T以及B细胞与移植后患者发生病毒感染呈负相关,而移植物的细胞成分对移植后造血重建、疾病复发、死亡、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B细胞亚群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丽娜 吕超 +5 位作者 范志霞 王鑫 申娟 赵忠琳 冯俊娥 苗国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5-1181,共7页
目的:探究CO_(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进展期白癜风(VL)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B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究CO_(2)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进展期白癜风(VL)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B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64例,CO_(2)点阵激光联合GC)和B组(64例,CO_(2)点阵激光),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另选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64例)。收集三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CO_(2)点阵激光联合GC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与B组相比,A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A组Tfh2及Tfh17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fh2及Tfh17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治疗后Tfh2比例更高(P<0.05),Tfh17型比例更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B组记忆性转化B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B组IgA、IgE及Ig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治疗后IgM水平更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B组IL-21及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治疗后IL-10水平均更高(P<0.05),IL-21及IL-1β水平均更低(P<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结论:CO_(2)点阵激光联合GC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更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进展期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糖皮质激素 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D样受体3炎性小体通路对利拉鲁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玲 徐锐 +2 位作者 程新春 张占英 徐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炎症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NOD样受体3(NLRP3)是研究最为深入的炎症小体。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利拉鲁肽通过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03-25—05-19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取HUV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48 h作为模型组,100μg/mL的ox-LDL干预HUVEC 24 h后分别加入100、200、400 nmol/L利拉鲁肽处理24 h作为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CCK-8法计算细胞增殖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焦亡细胞形态。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IL)-1β、IL-18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焦亡执行蛋白(GSDMD)、N端结构域的焦亡执行蛋白(N-GSDMD)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和利拉鲁肽中浓度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模型组细胞焦亡明显,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细胞焦亡情况明显改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IL-1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GSDM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低浓度组ASC、Caspase-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中浓度组NLRP3、ASC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利拉鲁肽高浓度组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且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焦亡,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利拉鲁肽 内皮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OD样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透射电镜体外培养细胞样品超微结构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
13
作者 张彩丽 刘湘花 +6 位作者 汪汇源 刘晨 徐冰倩 王志荣 王盼 高鸿建 孙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细胞样品透射电镜图片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2019年至2023年间送检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336例,其中105例为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231例为依照本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细胞样品透射电镜图片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2019年至2023年间送检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336例,其中105例为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231例为依照本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按照统一的制作流程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器超微结构,筛选出超微结构损伤的样品,改用本方案重新收集样品后,按照统一制作流程制作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情况。结果231例依照本收集方案收集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超微结构保存良好,图片清晰,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105例体样品中,80例出现超微结构欠清晰、组织不同程度自溶的情况,改用本收集方案重新收集后制作成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清晰。结论本体外细胞收集方案适用范围广,并可大大提高体外培养细胞透射电镜图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细胞 透射电镜 样品收集 制样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M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韵 舒扬 +3 位作者 武晓白 郭若楠 黄汉鹏 向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究Nucleophosmin3(NPM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系H292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肺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NPM3基因在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究Nucleophosmin3(NPM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系H292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肺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CGA分析NPM3基因在肺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基因干扰技术构建敲低NPM3的细胞模型(si-NPM3-H292),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干扰效率;通过CCK-8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敲低NPM3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运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NPM3对H29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qRT-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NPM3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且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高表达NPM3的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差于低表达NPM3的患者(P<0.05)。成功构建敲低NPM3的细胞模型;敲低NPM3的表达降低了H29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i-NPM3-H292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N-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i-NPM3-H292细胞中Akt及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其磷酸化水平降低,而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升(均P<0.05)。结论NPM3在肺腺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NPM3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M3 肺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吴文清 柯传庆 +2 位作者 江龙委 吴嘉 孙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行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行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联合组,同期接受单纯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1,25-二羟维生素D3、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及T细胞亚群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80%vs 76.7%、93.3%vs 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14.6个月vs 9.3个月、25.8个月vs 18.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56^(+)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后上述细胞水平均下降,联合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3^(+)、CD4^(+)、CD4^(+)/CD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1,25-二羟维生素D3变化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PFS和OS,是安全有效的,能达到更好的临床获益并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放疗 化疗 1 25-二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学奇 曾琳琳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5,共9页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是一类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miRNA、m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具有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和参与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基于MSC-Exos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进展及临床应...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是一类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miRNA、m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具有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和参与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基于MSC-Exos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MSC-Exos在促进组织修复、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方面的显著效果,尤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方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分析其临床应用面临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应用普及的挑战,包括阐明作用机制、分离提取纯化技术、制订标准化生产规则、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增强稳定性和降低免疫原性等,为解决这些局限性,实现MSC-Exo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免疫疾病 神经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D2-AS1通过EZH2调控LATS1表达影响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17
作者 向威 吕磊 +1 位作者 郑福鑫 袁敬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索lncRNA FOXD2-AS1通过EZH2调控LATS1表达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GEPIA 2软件在线分析TCGA数据库中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患者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用qPCR法检测肾... 目的:探索lncRNA FOXD2-AS1通过EZH2调控LATS1表达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GEPIA 2软件在线分析TCGA数据库中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患者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用qPCR法检测肾癌细胞及临床收集的26例ccRCC组织中FOXD2-AS1表达水平,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敲减FOXD2-AS1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用qPCR与WB法检测敲减FOXD2-AS1表达对肾癌细胞LATS1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用RNA免疫沉淀(RIP)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法分析FOXD2-AS1与EZH2及LATS1之间的作用。结果:GEPIA 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P<0.01),FOXD2-AS1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低(P<0.05)。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相较癌旁组织,FOXD2-AS1在26例ccRCC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P<0.01)。相较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FOXD2-AS1在肾癌786-O、ACHN及SN12-PM6细胞中均显著高表达(均P<0.01)。敲减FOXD2-AS1表达,均可显著降低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均P<0.05),并明显上调LATS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RIP与ChIP实验证实,FOXD2-AS1可结合并招募EZH2至LATS1启动子区域而发挥作用。挽救实验显示,敲减LATS1或过表达EZH2可部分逆转敲减FOXD2-AS1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FOXD2-AS1在ccRCC中高表达,其通过募集EZH2至LATS1基因启动子区域而负性调控LATS1的表达,进而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FOXD2-AS1 EZH2 LAT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物制造与“碳中和”目标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应汉杰 柳东 +3 位作者 王振宇 沈涛 庄伟 朱晨杰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构建现代丰富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埋藏数亿年的化石资源的大量释放,造成了严重的碳失衡所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生物制造是一种以碳循环的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物质制造技术,践行“阳光经济”的...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构建现代丰富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埋藏数亿年的化石资源的大量释放,造成了严重的碳失衡所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生物制造是一种以碳循环的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物质制造技术,践行“阳光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方式。本文从制造原料、生产模式及产品使用等角度探讨了生物制造在助力“双碳”战略实施方面的几种途径。生物制造可通过原料置换、技术迭代和产品替代的方式减少碳排放。秸秆等生物质碳利用、非粮蛋白的制造、生物基三苯三烯产业格局等的构建是生物制造减碳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的高效生物制造和食品的生物制造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大量土地资源,为实现“碳置换”提供土地资源;通过生物技术和产品优化未来农用产品是减少面源污染、增强农业碳汇能力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造 碳减排 秸秆利用 细胞工厂 土地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多肽对Hep3B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19
作者 魏连会 石杰 +1 位作者 李国巍 董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57-61,67,共6页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法水解汉麻粕获得汉麻多肽,经膜分离技术得到分子质量小于2 ku的多肽组分。采用MTT法检测汉麻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3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其对肝癌Hep3B细胞...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法水解汉麻粕获得汉麻多肽,经膜分离技术得到分子质量小于2 ku的多肽组分。采用MTT法检测汉麻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3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其对肝癌Hep3B细胞的形态、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抗肝癌Hep3B细胞增殖活性肽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麻多肽能够抑制人肝癌Hep3B细胞的生长,且抑制率随汉麻多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汉麻多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贴壁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变圆,且部分细胞核出现浓缩。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汉麻多肽主要将Hep3B细胞阻滞在G2/M期,诱导肝癌Hep3B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汉麻多肽活性组分中丰度较高的5个峰对应的肽段氨基酸序列为LPSF,NQANQLDQFSR,FEW,GQNDDRNSIIR,DNGRNVFDGELR,汉麻多肽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多肽 HEP3B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制备含有可注射分形纳米纤维片的细胞球体及其潜在应用
20
作者 刘红梅 宋禹衡 +4 位作者 阮奇奇 王雪芬 费翔 朱丽萍 朱美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9-3024,共6页
细胞治疗利用活细胞特性进行疾病治疗和预防,而3D细胞球体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并推动精准医疗,但细胞异质性是细胞球体面临的临床治疗挑战之一。研究旨在通过在细胞球体培养过程中引入可注射纤维基材料来弥补这一缺陷。在静电纺丝和界面... 细胞治疗利用活细胞特性进行疾病治疗和预防,而3D细胞球体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并推动精准医疗,但细胞异质性是细胞球体面临的临床治疗挑战之一。研究旨在通过在细胞球体培养过程中引入可注射纤维基材料来弥补这一缺陷。在静电纺丝和界面诱导结晶的基础上,利用高速均质技术,成功获得可注射分形纳米纤维片,并采用微孔阵列法将不同类型的细胞与其共培养。通过优化共培养条件,高通量构建出新型复合细胞球体,与对照组相比,分形纳米纤维片不仅提升了细胞活力,而且大大改善了球体内的细胞异质性。此工作不仅为纤维基可注射生物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强调了复合细胞球体在推进再生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方面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3D细胞球体 纤维基可注射生物材料 分形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