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种米曲霉AS3.042制曲黄豆酱的后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康蕾 刘素纯 胡茂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3-207,共5页
以黄豆为原料,通过纯种米曲霉AS3.042制曲,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豆酱的后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豆酱后发酵期为40d的最适保持温度为40.28℃,添加盐水的最佳浓度为9.66%(质量百分数),该浓度盐水的最适... 以黄豆为原料,通过纯种米曲霉AS3.042制曲,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豆酱的后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豆酱后发酵期为40d的最适保持温度为40.28℃,添加盐水的最佳浓度为9.66%(质量百分数),该浓度盐水的最适添加量为74.70%(体积百分数)。采用该工艺条件发酵的黄豆酱,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837 6g/kg,与理论值(0.841g/kg)接近。该工艺可运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as3.042 黄豆酱 氨基酸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定化Aspergillus oryzae脂肪酶催化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7
2
作者 谷思云 李阳 +1 位作者 卢蓉蓉 冯凤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30,共6页
旨在评价自制固定化sn-1,3专一性脂肪酶Aspergillus oryzae L03(AOL)替代商业固定化脂肪酶酸解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可行性。以棕榈硬脂和油酸为原料,在正己烷体系中,得到AOL最... 旨在评价自制固定化sn-1,3专一性脂肪酶Aspergillus oryzae L03(AOL)替代商业固定化脂肪酶酸解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可行性。以棕榈硬脂和油酸为原料,在正己烷体系中,得到AOL最适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 h,棕榈硬脂和油酸的底物摩尔比为1∶8,正己烷与底物混合物质量比1∶6,AOL水分含量3.5%(w/w)。该条件下,OPO含量44.9%,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含量为3.23%,sn-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比例为68.86%,符合国家标准。同时,AOL和LipozymeRM IM、LipozymeTL IM两种商品酶对比,AOL的催化速率最快,1 h达到最大OPO生产峰值。经过8次循环使用,AOL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研究表明,自制的新型廉价固定化酶AO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固定化脂肪酶aspergillus oryzae L03 操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M_3中性蛋白酶的提取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靖 林亲录 +1 位作者 赵谋明 周俊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2期21-23,52,共4页
采用硫酸铵沉降法分离纯化米曲霉M3所产中性蛋白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硫酸铵沉降法所得粗酶粉的酶活力高达159781.1u/g;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值为7.5;该酶在30~40℃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值6.5... 采用硫酸铵沉降法分离纯化米曲霉M3所产中性蛋白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硫酸铵沉降法所得粗酶粉的酶活力高达159781.1u/g;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值为7.5;该酶在30~40℃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值6.5~7.5的条件下酶是稳定的;NH1+4,K1+对该蛋白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Fe3+则对其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M3 中性蛋白酶 硫酸铵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仁粕液体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金莺 曾庆孝 董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利用米曲霉3.042对火麻仁粕进行液体发酵研究。探索液体发酵法分解麻仁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培养基成分、初始发酵pH、发酵温度、转速、底物浓度等。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碳源为红糖粉添加量1%,发酵初始pH 7.5,发酵温度30℃,转速180 r/... 利用米曲霉3.042对火麻仁粕进行液体发酵研究。探索液体发酵法分解麻仁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培养基成分、初始发酵pH、发酵温度、转速、底物浓度等。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碳源为红糖粉添加量1%,发酵初始pH 7.5,发酵温度30℃,转速180 r/min以及底物浓度7%,发酵48 h时多肽含量达到38.96 mg/g,当发酵时间持续到72 h可得到较多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344%发酵48 h发酵液的香味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 米曲霉3.042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富硒米曲霉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艳 刘海龙 +1 位作者 田野 陈亚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4,57,共6页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富硒米曲霉发酵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了筛选,所选的6个相关因素为:蔗糖、酵母膏、氯化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VB1。确定影响富硒米曲霉发酵的关键因素为:氯化钙、酵母膏和VB1。应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3...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富硒米曲霉发酵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了筛选,所选的6个相关因素为:蔗糖、酵母膏、氯化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VB1。确定影响富硒米曲霉发酵的关键因素为:氯化钙、酵母膏和VB1。应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富硒米曲霉富硒发酵的关键因子的范围进行进一步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为氯化钙0.25 g/L,酵母膏28.4 g/L,VB10.015 g/L。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米曲霉的胞内硒含量达到2.268 mg/g,与理论值相差1.4%。因此,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富硒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酿3.042米曲霉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响应面法(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生产菌株的纯化复壮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峙苗 阮富升 陈晓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9,共3页
文中报告了酱油生产的主要菌种沪酿 3 0 42米曲霉的纯化复壮的方法 ,并对复壮菌株、退化菌株、原始菌株的酶活力、孢子数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经纯化复壮筛选出的
关键词 沪酿3.02米曲霉 纯化复壮 酱油 生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i-3米曲霉菌株的保藏与复壮
7
作者 吕明霞 徐海燕 曹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5,共2页
介绍了Xi-3米曲霉菌株的保藏与复壮的具体做法。采用麸皮保藏法可以使Xi-3米曲霉保藏18年之久且菌种优良性状不变;行之有效的复壮措施,提高了保藏菌株的优良性状和生产性能,为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Xi-3米曲霉 中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酱油发酵曲霉酶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谭永水 郭琳 +1 位作者 刘新利 侯丽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28,共5页
制曲对酱油酿造至关重要,影响着酱油的品质。因此,本研究对酱油制曲过程中的米曲霉A、米曲霉沪酿3.042、米曲霉A100-8 3种曲霉在不同时间的酶活力进行了研究,包括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亮氨酸氨肽酶、谷氨酰... 制曲对酱油酿造至关重要,影响着酱油的品质。因此,本研究对酱油制曲过程中的米曲霉A、米曲霉沪酿3.042、米曲霉A100-8 3种曲霉在不同时间的酶活力进行了研究,包括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亮氨酸氨肽酶、谷氨酰胺酶、植酸酶。结合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原料水解度以及酿造后期淋油的综合情况,最终确定在制曲42h对3株曲霉所制备的大曲进行收曲,比较发现米曲霉A100-8在收曲时,各种酶活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制曲 米曲霉A 米曲霉A100-8 米曲霉3.042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