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天冬的生物学习性及其栽培管理
1
作者 吴佐斌 陈阳拓 郭永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49-52,58,共5页
该文介绍了天门冬的植物学习性及其种苗繁育、选田整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并对其及药材的采挖、干制、储藏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述,以期为天冬的生产提供可因循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天冬 繁殖 生物学习性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冬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方芳 张恒 +3 位作者 赵玉萍 李文兵 杨磊 李东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1-934,共4页
利用水煎法、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提取液,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杯碟法测定天门冬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超声波提... 利用水煎法、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提取液,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杯碟法测定天门冬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所用条件为70%的乙醇、浸泡时间6 h、提取时间20min和提取温度35℃时,所得天门冬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抑制作用最强,对这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3、6.25和12.50 mg/mL。说明天门冬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天然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提取工艺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质量天门冬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韦荣昌 韦树根 +4 位作者 付金娥 柯芳 潘丽梅 董青松 唐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8-1681,共4页
针对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成熟叶片富含多糖、多酚、蛋白质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进行提取,并对DNA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可从天门冬成熟叶片中获得纯度高、完... 针对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成熟叶片富含多糖、多酚、蛋白质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进行提取,并对DNA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可从天门冬成熟叶片中获得纯度高、完整性好的总DNA,其OD260 nm/OD280 nm为1.86,OD260 nm/OD230 nm为2.36,浓度为390μg/mL,产率达11.7μg/g,多糖、多酚和RNA杂质被去除干净,无降解现象,说明该方法提取的天门冬基因组总DNA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 ] DNA提取 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天冬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韦树根 马小军 +2 位作者 柯芳 黄宝优 付金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121-4124,共4页
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为百合科天门冬属藤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文章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天冬的研究概况,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为天冬的... 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为百合科天门冬属藤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文章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天冬的研究概况,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为天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冬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丽梅 马小军 +2 位作者 韦树根 王晓峰 柯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96-4398,共3页
以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考察1 g/L HgCl2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 HgCl2处理7 min,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较低;MS... 以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考察1 g/L HgCl2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以及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和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 HgCl2处理7 min,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较低;MS+0.5 mg/L 6-BA+1.0 mg/L NAA+0.2 mg/L KT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且生长势最强,MS+1.0 mg/L 6-BA+0.2 mg/L NAA+0.2 mg/L KT培养基中的出芽率最高;1/2MS+0.5 mg/L NAA+0.5 mg/L IBA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可达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茎段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氮水平对天门冬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娟 胡海丽 杨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2、4、8、12、16、20 mmol/L)对天门冬农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和有效成分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门冬茎长增长量与供氮水平呈正相关,块根鲜重增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供氮水平的增加呈先...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2、4、8、12、16、20 mmol/L)对天门冬农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和有效成分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门冬茎长增长量与供氮水平呈正相关,块根鲜重增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供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供氮水平16 mmol/L时达到最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块根增重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供氮水平在12~16 mmol/L时含量最高,而皂苷含量在低氮水平时相对较高。总之,氮素营养对天门冬生长和品质影响显著,以食用为主时宜高氮(12~16 mmol/L)栽培,以药用为主时则可适当低氮(2~8 mmol/L)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天门冬 生理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冬-玉米的示范种植探讨“粮-药间套”增益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明生 杨永华 +4 位作者 杜建厂 谢波 付明学 刘顺桥 曹定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2,15,共4页
采用天冬单作、玉米单作和天冬 -玉米套作 3种种植模式 ,考查了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产值等关键指标。对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天冬 -玉米套作比天冬单作增收 2 1 .8%,比玉米单作增收 5 6... 采用天冬单作、玉米单作和天冬 -玉米套作 3种种植模式 ,考查了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产值等关键指标。对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天冬 -玉米套作比天冬单作增收 2 1 .8%,比玉米单作增收 5 6 4 .9%。天冬单作虽比玉米单作增收 4 4 6 .0 %,但天冬种植三年后才能收获药材 ,没有短期收益。因此 ,3种模式中天冬 -玉米套作的效果最佳。这一研究结果为种植业提供了一条“粮 -药间套”的有效增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 玉米 示范种植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天门冬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桂萍 潘仲平 +1 位作者 刘红昌 赵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为了给合理地保护、利用与开发天门冬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贵州省不同生态环境的24份天门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5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 为了给合理地保护、利用与开发天门冬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贵州省不同生态环境的24份天门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58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70 8~0.993 8,平均值为0.765 7。ISSR技术适合分析天门冬的遗传多样性,贵州天门冬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分为4个大类,野生种基本符合地域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优化设计天冬ISSR反应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桂萍 潘化仁 刘红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1,55,共4页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原理,设计了探索性正交试验和精致正交试验。以Mg2+、dNTP、引物和TaqDNA酶浓度4种因素3个水平对天冬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得到适合天冬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1×PCR buffer,1.75 mmol/LMg2+,200μmol/L dNTP...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原理,设计了探索性正交试验和精致正交试验。以Mg2+、dNTP、引物和TaqDNA酶浓度4种因素3个水平对天冬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得到适合天冬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1×PCR buffer,1.75 mmol/LMg2+,200μmol/L dNTPs,0.3μmol/L引物,1.2 U TaqDNA酶,50 ng模板DNA。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天冬的遗传多样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 ISS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天门冬的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孝琴 姚紫妍 +3 位作者 廖英杰 武芸 陈晓春 廖朝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73-77,共5页
在灌根法施加外源硒的条件下,研究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生长(茎长、块根数量、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块根干重)以及天门冬块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天门冬时向土壤中施加10~40 mg/L的外源硒有... 在灌根法施加外源硒的条件下,研究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生长(茎长、块根数量、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块根干重)以及天门冬块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天门冬时向土壤中施加10~40 mg/L的外源硒有利于天门冬的生长。当外源硒浓度为30 mg/L时,每株天门冬块根数量最多,当外源硒浓度为50 mg/L时,对天门冬块根数量有抑制作用;当外源硒浓度为40 mg/L时,天门冬茎长、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及块根干重最佳;当外源硒浓度为10~50 mg/L时,对有效成分的积累表现为促进作用,天门冬多糖、皂苷与黄酮积累的整体最适宜外源硒浓度为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外源硒 有效成分 含量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