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Synthesis Identification in Cutting Process with Fuzzy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LIN Bin, YU Si-yuan, ZHU Hong-tao, ZHU Meng-zhou, LIN Meng-xia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e Ceramics and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Cera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0-41,共2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dernization, FMS and CIM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ized. For its control system is increasingly modeled, intellectualized and automatized, in order to raise the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dernization, FMS and CIM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ized. For its control system is increasingly modeled, intellectualized and automatized, in order to rais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aimed at cutting tool wear and chatter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get rapid development. The paper tried to discuss of the intellectual statu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coustics-vibra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ning process, and propose that the working conditions may be taken as a core, complex fuzzy inference neur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ory, and by using various kinds of moderniz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o abstract enough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which will reflect overall processing status from machining acoustics-vibra signal as information source, to identify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 and provide guarantee for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in machining process. The complex network is composed of NNw and NNs, Each of them is composed of BP model network, NNw is weight network at rule condition, NNs is decision-making network of each status. Y out is final inference result which is to take subordinate degree as weight from NNw, to weight reflecting result from NNs and obtain status inference of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machining, the acoustics-vibor signal were gotten by the acoustimeter and the acceleration piezoelectricity detector, the date is analysed by the signal processing software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then form multi feature parameter vector of criterion pattern samples for the different stage of cutting chatter and acoustics-vibra multi feature parameter vector. The vector can give a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for the cutting process, an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which are speediness of time domain and veracity of frequency domain. The research works have been practically applied in identification of tool wear, cutting chatte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practicable to identify the cutting chatter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and the new method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state identification in machin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ynthesis identification fuzzy inference on-line monitoring acoustics-vibra sig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
2
作者 伍宝华 关留祥 方秀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5,143,共8页
剩余压缩强度(RCS)是评价复合材料受到冲击损伤后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声发射技术(AE)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击载荷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振铃计数、峰值计数、信号强度和信号均方根值4种冲击载荷参数,采用人工神经元网... 剩余压缩强度(RCS)是评价复合材料受到冲击损伤后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声发射技术(AE)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击载荷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振铃计数、峰值计数、信号强度和信号均方根值4种冲击载荷参数,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和径向基网络(RBF)基于冲击载荷参数预测了试件RCS。结果表明,高冲击能量造成了试件分层、玻璃纤维断裂、环氧树脂基体开裂、纤维脱黏,当冲击能量为10、15、20和30 J时,冲击3 ms后冲击能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3、16.67、21.77和27.13 J,随后冲击能量不断下降。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试件冲击深度从0.18 mm增加到3.35 mm,RCS从56.87 MPa降低到20.45 MPa。最优ANN模型结构为4-48-1,预测和实验RCS的均方误差(MSE)最低为0.03 MPa,最优RBF模型结构为4-21-1,MSE最低为0.01。RBF模型的局部响应特性使得其对输入数据中的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预测与实验RCS数据的相关系数(R2)为0.9863,而ANN模型预测结果为0.9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网络 人工神经元网络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声发射 剩余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隔声性能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董静捷 郑辉 李富才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108,共7页
面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隔声设计需求,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18组对称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并以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的半解析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在10~1500 Hz频率范围内的传声损失进行预测。以单层厚度、纤维铺设角度作为... 面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隔声设计需求,应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18组对称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并以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的半解析法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在10~1500 Hz频率范围内的传声损失进行预测。以单层厚度、纤维铺设角度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1/3倍频程传声损失作为输出,分别建立前馈(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和广义回归(General Regression,GR)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最好,均方根误差仅为1.0937,GR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逊于RBF神经网络,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6499和2.9697。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构建具有良好局部预测性能的神经网络模型以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隔声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隔声 人工神经网络 复合材料 层合板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的声学器件音质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磊 张维声 +1 位作者 朱宝 郭旭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0,共8页
音质是声学器件声音表现的重要衡量标准.但音质的优化过程需要对大量频点的响应进行协同优化,造成优化问题的可求解性较差.该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声学通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声-结构系统中的声频响快速预测,进而借助显式拓扑... 音质是声学器件声音表现的重要衡量标准.但音质的优化过程需要对大量频点的响应进行协同优化,造成优化问题的可求解性较差.该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声学通道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声-结构系统中的声频响快速预测,进而借助显式拓扑优化技术实现声学器件的音质优化.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结构几何参数、激励频率与声频响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以可移动变形组件(moving morphable components,MMC)法中的结构几何参数、激励频率为输入变量,以声压频响作为输出变量,通过训练多层前馈网络建立了声频响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所得结果可以有效地将目标频带内的声压级范围差从44.89 dB缩小至6.49 dB,相较于传统优化方法,求解速度约为之前的16.3倍,表明了当前方法对音质优化问题的快速求解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声-结构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可移动变形组件法 音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的船型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亚博 汪杨骏 万德成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1,共8页
[目的]为了提高优化效率并获得更好的优化结果,将不同精度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利用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开展船型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迁移学习思想,构建了一种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将大量低保真数据与少量高保真数据融... [目的]为了提高优化效率并获得更好的优化结果,将不同精度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利用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开展船型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迁移学习思想,构建了一种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将大量低保真数据与少量高保真数据融合学习,构建与高保真数据之间的线性项和非线性项,得到高保真近似模型。基于此方法开展针对DTMB 5415船静水阻力的优化设计。分别采用势流和黏流样本点阻力进行评估,势流计算结果作为低保真数据,黏流计算结果作为高保真数据,构建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借助遗传算法获得优化解并与只使用单一高保真数据构建的Kriging近似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于多保真神经网络方法,DTMB 5415阻力减少了6.73%。基于Kriging模型,DTMB 5415阻力减少了5.59%。[结论]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可以兼顾效率和精度,可以用于优化求解,且由其得到的优化船型阻力优化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人工智能 减阻 船型优化 多保真深度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驱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健 颜灵杰 +2 位作者 张帆 王宇昕 毛瀚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本文基于光伏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的现状,围绕光伏功率预测缺乏精度、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不足、光伏电站运维技术落后问题展开论述。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元启发式算法与光伏健康状态架构技术,深入探讨数实融合驱动光伏产业高... 本文基于光伏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的现状,围绕光伏功率预测缺乏精度、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不足、光伏电站运维技术落后问题展开论述。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元启发式算法与光伏健康状态架构技术,深入探讨数实融合驱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多层感知器(MLP)、递归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RU)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精度。引入元启发式算法,帮助解决快速响应、最大功率点处连续振荡与易锁定局部峰值点问题,提高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利用数据质量例程(DQR)、数字孪生模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故障诊断算法,解决光伏系统故障检测领域缺乏精确、通用且与位置无关的数据驱动型光伏诊断算法的问题,改善大型光伏电站运维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光伏产业 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元启发式算法 光伏健康状态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声学响应信息融合的鸡蛋裂纹检测 被引量:29
7
作者 潘磊庆 屠康 +2 位作者 詹歌 刘明 邹秀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2-337,共6页
为了提高对鸡蛋裂纹识别的准确性,建立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声学响应信息融合技术检测鸡蛋裂纹的系统,首先采集和分析鸡蛋被敲击后的声音信号,提取了4个特征频率、偏斜度平均值和崤度平均值共6个特征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创建了... 为了提高对鸡蛋裂纹识别的准确性,建立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声学响应信息融合技术检测鸡蛋裂纹的系统,首先采集和分析鸡蛋被敲击后的声音信号,提取了4个特征频率、偏斜度平均值和崤度平均值共6个特征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创建了结构为6-15-1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判别鸡蛋裂纹。其次,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鸡蛋表面图像,提取了区域面积、圆形度、区域长径、短径和长短径之比共5个特征参数,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创建了结构为5-10-1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鸡蛋裂纹。最后,根据计算机视觉与声学响应技术检测鸡蛋裂纹结果的差异,融合二者的信息进行最终判断。结果表明:单独利用声学响应技术对裂纹鸡蛋判别准确率达92%,计算机视觉对裂纹鸡蛋的判别准确率只有68%。而将2种技术进行信息融合,对裂纹鸡蛋判别准确率可达98%,优于单一技术,能够发挥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声学技术检测的优势,充分保证鸡蛋的质量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计算机视觉 神经网络 鸡蛋 声学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神经网络学习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尹申明 陆建东 +1 位作者 雷鸣 杨叔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4-29,共6页
本文从连接权值、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学习参数以及神经元的激活特性等不同方面分别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的学习问题,并就当前流行的BP模型(BackPropaga... 本文从连接权值、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学习参数以及神经元的激活特性等不同方面分别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的学习问题,并就当前流行的BP模型(BackPropagation)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这些方法对于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等方面有着显著成效。本文所述内容为ANN学习算法的改进与设计提供了示例、途径和思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BP模型 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中局部放电超声信号模式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蕾 高胜友 谈克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文设计了 4种油中局部放电模型 ,通过实验采集了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基于超声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和时域压缩波形数据等特征提取方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局部放电的模式识别 ,获得了较好的模式识别效果。最后分析了影响识别效果... 本文设计了 4种油中局部放电模型 ,通过实验采集了局部放电超声信号。基于超声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和时域压缩波形数据等特征提取方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局部放电的模式识别 ,获得了较好的模式识别效果。最后分析了影响识别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声信号 模式识别 变压器油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复合材料声发射信号小波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健 金周庚 刘哲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7,共9页
以复合材料为对象 ,以宽频带传感器及线阵列方式对各类模式试样采集了波形及信号参数 ,比较波形、信号参数、频谱及小波谱的特征 ,筛选出六类 130 0个样本 ,采用多分辨小波变换提取了 5个特征向量 ,实现了特征空间的降维处理 ,采用B—P... 以复合材料为对象 ,以宽频带传感器及线阵列方式对各类模式试样采集了波形及信号参数 ,比较波形、信号参数、频谱及小波谱的特征 ,筛选出六类 130 0个样本 ,采用多分辨小波变换提取了 5个特征向量 ,实现了特征空间的降维处理 ,采用B—P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成了智能化模式分类器 ,研究了网络模型的学习效果和对与复合材料主要损伤机制有关的六类声发射信号的识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对六类信号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 90 .4 %。最佳识别率为 97.2 %。该方法成功用于 90°、0°光滑和 0°缺口三种试样的破坏过程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复合材料 小波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声发射信号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声发射信号的有效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戴光 李伟 +1 位作者 张颖 沈桂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对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的实际情况 ,选择 5个主要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为研究对象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ANN)信号处理技术 ,对声发射信号进行有效性识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的多层前向误差反传网络算法和编制... 针对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的实际情况 ,选择 5个主要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为研究对象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ANN)信号处理技术 ,对声发射信号进行有效性识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的多层前向误差反传网络算法和编制的程序 ,可以显著提高声发射检测数据中有效信号的处理速度和识别率 .对声发射实验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 ,共得有效数据个数为 14 5 4个 ,近似误判率为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声发射信号 有效性 特征参量 数据处理 压力容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雷鸣 尹申明 杨叔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4年第3期19-27,共9页
本文讨论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学习参数以及神经元的激活函数等多方面的人工神经网络学习问题,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这些方法对于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等方面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自适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优化结构参数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海威 詹永麒 +1 位作者 乔俊伟 施光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介绍了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建模原理,提出了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52SFZ-140-207B型液压缓冲器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系统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液压缓冲器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改进。
关键词 结构 神经网络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液压缓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压力容器故障的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作友 张化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3-174,共2页
在压力容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压力容器在检测过程中故障的特征参数,采用神经网络分别对每一类故障进行诊断,网络输入为与输出故障相关联的监测信号的特征值,对各网络输出进行决策判... 在压力容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压力容器在检测过程中故障的特征参数,采用神经网络分别对每一类故障进行诊断,网络输入为与输出故障相关联的监测信号的特征值,对各网络输出进行决策判断,给出最后诊断结果。仿真事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检测的各种特征信息,能够有效地诊断故障,提高诊断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压力容器 人工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声波孔隙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克文 宋建平 李昌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6-718,共3页
利用声波测井获得的时差求取地层孔隙度是石油测井解释中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 Wyllie实验得到的时间平均公式以及其改进形式或经验公式 ,均为统计学方法 ,在具体应用上是很不方便的 .优越于统计学理论的人工神经网络方... 利用声波测井获得的时差求取地层孔隙度是石油测井解释中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 Wyllie实验得到的时间平均公式以及其改进形式或经验公式 ,均为统计学方法 ,在具体应用上是很不方便的 .优越于统计学理论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高度的自学习、自适应和抗干扰性等优点 ,采用带有非线性连接权的二层前馈神经网络能够取代三层 BP网络的功能 ,实际应用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连接权 声波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声发射信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江林 余永增 +1 位作者 戴光 汪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共3页
根据声发射检测中常用的BP、RBF和PNN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声发射在线检测系统对故障滚动轴承进行测试,提取不同故障轴承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并分别用3种神经网络对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 根据声发射检测中常用的BP、RBF和PNN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声发射在线检测系统对故障滚动轴承进行测试,提取不同故障轴承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并分别用3种神经网络对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的声发射信号识别技术的正确识别率略低于其余2种的识别率;RBF和PNN网络的分类结果相同,且在分类能力和学习速度方面均优于BP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声发射 非接触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品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发林 李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噪声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相比较目前的其它声质量评价方法,具有非线性的特点。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对非线性的声质量主观评价过程进行逼近。文中利用M 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汽车车内采集到的噪声信...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噪声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相比较目前的其它声质量评价方法,具有非线性的特点。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对非线性的声质量主观评价过程进行逼近。文中利用M 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汽车车内采集到的噪声信号进行评价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说明该方法对于汽车车内噪声品质评价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噪声品质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小世界体系联想记忆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静 高隽 +1 位作者 谢昭 杨学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57-2063,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世界体系的结构自适应联想记忆模型。原始小世界网络捷径生成具有随机性,缺乏面向任务的确定性操作。针对此不足,借鉴复杂动态网络中和谐统一的混合择优模型构建思想,考虑有限代谢能量资源限制条件下网络连接结构最...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世界体系的结构自适应联想记忆模型。原始小世界网络捷径生成具有随机性,缺乏面向任务的确定性操作。针对此不足,借鉴复杂动态网络中和谐统一的混合择优模型构建思想,考虑有限代谢能量资源限制条件下网络连接结构最优修剪原则,给出相应的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新模型打破了已有小世界体系联想记忆网络捷径随机生成的定式,可根据学习样本实际需求,有目的地选择捷径生成,构建样本自适应的网络结构。所构造出的新网络模型既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维持了网络结构的小世界体系,又能在网络资源受限条件下达到最优的联想记忆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用于联想记忆实现时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世界体系 结构自适应 联想记忆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APPER:具有认知能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硕 安常青 李学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8-130,136,共4页
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入侵检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入侵检测的课题很多,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该文介绍的DIDAPPER系统是一种具有认知能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结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共享是DI... 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入侵检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入侵检测的课题很多,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该文介绍的DIDAPPER系统是一种具有认知能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结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共享是DIDAPPER系统的重要特点。流量标本和IP陷阱是DIDAPPER系统所提出的新概念。DIDAPPER的分布式三级结构使得它适合于检测大规模网络自动攻击行为,而且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DIDAPPER 认知能力 INTERNET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筑声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培生 王季卿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33,共5页
本文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历史作了简单回顾,并对它在建筑声学领域中的应用状况作了阐述, 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建筑声学 能量函数 混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