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gun muzzle flow field em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被引量:1
1
作者 Mengdi Zhou Linfang Qian +3 位作者 Congyong Cao Guangsong Chen Jin Kong Ming-hao T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6-208,共13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imulation of muzzle flow field to improve its simul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A data-physical fusion driven framework is proposed.First,the known flow fi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imulation of muzzle flow field to improve its simulation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A data-physical fusion driven framework is proposed.First,the known flow field data is used to initialize the model parameters,so that the parameters to be trained are close to the optimal value.Then physical prior knowledg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raining process so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not only meet the known flow field information but also meet the physical conservation laws.Through two examples,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under the fusion driven framework can solve the strongly nonlinear flow field problems,and has stronger generalization and expansion.The proposed model is used to solve a muzzle flow field,and the safety clearance behind the barrel side is divid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hape of the safety clearance under different launch speeds is roughly the same,and the pressure disturbance in the area within 9.2 m behind the muzzle section exceeds the safety threshold,which is a dangerous area.Comparison with the CF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greatly impro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calculation accuracy.The proposed model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muzzle flow field under various launch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zzle flow fie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ep learning Data-physical fusion driven Shock 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LabV3+模型的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智能识别与分割
2
作者 秦豪杰 刘媛媛 +7 位作者 付恩浩 刘雅雯 田志岭 董贺文 刘太昂 邹冬华 程亦斌 刘宁国 《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9,共11页
目的基于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DeepLabV3+模型,实现对常见颅脑损伤的智能化识别与分割(下文简称“分割”),探索深度学习技术在法医学钝性颅脑损伤自动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活体5486张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作为训练... 目的基于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DeepLabV3+模型,实现对常见颅脑损伤的智能化识别与分割(下文简称“分割”),探索深度学习技术在法医学钝性颅脑损伤自动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活体5486张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作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进行模型训练与性能评估,另取活体255张钝性颅脑损伤与156张正常颅脑CT图像作为盲测集,评估模型分割5类颅脑损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和脑挫伤)的能力。再收集尸体340张钝性颅脑损伤和120张正常颅脑CT图像作为新的盲测集,探索用活体颅脑损伤CT图像训练的模型在尸体颅脑损伤分割中的应用价值。对除盲测集以外的所有钝性颅脑损伤CT图像中的5类颅脑损伤进行人工标记,再将各数据集输入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后,根据训练集、验证集的损失函数与准确率评估并优化模型性能,根据测试集的Dice值评估模型泛化能力;根据盲测集的准确率、精确率和F1值评价模型对5类颅脑损伤的分割性能。结果经过对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最终的最优模型对头皮血肿、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和脑挫伤分割的平均Dice值分别是0.7664、0.8123、0.9387、0.7827和0.8581,均大于0.75,达到了预期要求。盲测集的外部验证结果显示,5类颅脑损伤分割的F1值在活体颅脑损伤CT图像中分别是93.02%、89.80%、87.80%、92.93%和86.57%,在尸体颅脑损伤CT图像中分别是83.92%、44.90%、76.47%、64.29%和48.89%,说明该模型在活体CT图像上能准确分割5类颅脑损伤,而在尸体CT图像上的分割能力相对较差,但仍然能够准确分割头皮血肿、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肿。结论基于CT图像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用于颅脑损伤的分割,但直接将活体颅脑损伤模型用于尸体颅脑损伤的分割有局限性。本研究为钝性颅脑损伤虚拟解剖数据的智能分割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人工智能 deepLabV3+模型 钝性颅脑损伤 深度学习 计算机体层成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智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伟男 刘挺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2,共8页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从研究简单、封闭的虚拟场景,发展到研究更为复杂、开放的现实场景。研究焦点也从早期的小规模语料库和网络文本数据集处理,发展到多模态一体化的处理架构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OpenA... 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从研究简单、封闭的虚拟场景,发展到研究更为复杂、开放的现实场景。研究焦点也从早期的小规模语料库和网络文本数据集处理,发展到多模态一体化的处理架构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OpenAI Sora为代表的物理世界近似和仿真模型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再次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了一步。然而,若要让人工智能真正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标准,成为类人的智能,需要当今的人工智能体具备与物理世界交互学习的能力,即具身智能。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具身智能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具体包括具身感知、具身认知和具身行为优化3个方面。同时结合近期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概述具身智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等载体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具身感知 具身认知 具身行为优化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仿真环境 人形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模型的对抗攻击与对抗防御技术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文萱 汪成磊 +2 位作者 齐慧慧 叶梦昊 张艳宁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23,共26页
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核心任务,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因其高度的复杂性与内在的不确定性,极易成为对抗样本攻击的靶标。攻击者巧妙地利用数据中细微的、精心设计的扰动,诱导模型以... 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核心任务,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因其高度的复杂性与内在的不确定性,极易成为对抗样本攻击的靶标。攻击者巧妙地利用数据中细微的、精心设计的扰动,诱导模型以极高的置信度输出错误结果,此类对抗样本对实际应用场景中模型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与潜在威胁。例如,攻击者可利用对抗眼镜误导人脸识别系统,导致身份误判,进而实施非法入侵、身份冒用等威胁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行为;也可对自动驾驶系统的监控数据添加对抗噪声,虽不破坏交通工具本身特征,却可能导致漏检重要交通工具,引发交通混乱甚至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梳理当前对抗攻击与对抗防御技术的研究现状。具体而言,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在概述对抗样本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了多种对抗攻击的形式和策略,并举例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对抗样本生成方法;2)阐述对抗样本的防御方法,从模型优化、数据优化和附加网络三个方向系统梳理了当前提高模型对抗鲁棒性的各类算法,分析了各类防御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3)介绍对抗攻击和对抗防御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大模型时代对抗攻击和防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对当前对抗攻击与防御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了该领域内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攻击 对抗防御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可信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波 潘勐 孙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对气象业务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低、空间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气象领域逐步开展应用。针对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梳... 长序列、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对气象业务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低、空间分辨率不足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气象领域逐步开展应用。针对气象数据集研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4个关键应用场景,即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缺测数据的插补和重构、多源数据的融合以及低分辨网格数据的降尺度,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在上述场景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综述,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在计算效率、结果准确性、应用灵活性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建议从建立高质量训练数据集、加强多源数据和异构数据的应用以及探索基于气象数据物理机制的建模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产品研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质量控制 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综述
6
作者 肖建力 许东舟 +4 位作者 王浩 刘敏 周雷 朱林 顾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47,共18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文章总结了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LLM针对医疗任务的基本训练流程、特殊策略以及在具体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LLM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输出准确性以及隐私、伦理问题等,随后列举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LLM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大型语言模型 智慧医疗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脑血管病领域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拥军 刘涛 +4 位作者 刘子阳 熊云云 荆京 谢雪微 李子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脑血管病专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逐渐开始应用AI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其后续管理。尽管如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实质性地评估这...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脑血管病专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逐渐开始应用AI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其后续管理。尽管如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实质性地评估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诊断准确性和可行性。本综述旨在分析当前AI算法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并讨论这些算法的可行性和未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脑血管病 深度学习 数据隐私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吕建祎 王纯熙 +5 位作者 刘思成 叶依林 张聪睿 李飞扬 张梓珊 杜小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6,共8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提高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效率和精确度,促进多学科融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整合多种AI模型,研究人员...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提高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效率和精确度,促进多学科融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整合多种AI模型,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多组学数据、识别疾病表型、解读动物行为、评估治疗效果,改进实验设计,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动物设施管理水平,改善动物福利。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AI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探讨其在疾病表型识别、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设计、动物行为学分析和动物设施管理等方面的贡献;指出其在数据的标准化,AI模型选择和可解释性,AI模型到动物实验到临床实践的外推过程,以及AI在涉及人类基因和个性化医疗等敏感领域中使用时的伦理考量等方面的挑战,旨在帮助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从业者了解其发展现状与机遇,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实验动物模型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洋 孙宇航 +3 位作者 张浩然 田文彬 陈桂 马江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7-1087,共21页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地震勘探面临着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速度建模和成像困难等难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于海量地震数据时,其精度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可以有效提...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地震勘探面临着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速度建模和成像困难等难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于海量地震数据时,其精度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精度和效率。为此,概述了监督、半监督和无监督深度学习技术,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初至拾取、提高信噪比、数据重建、速度谱解释、偏移和提高分辨率等资料处理方面的应用,在断层、地震相、河道和盐丘等地质体识别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波阻抗反演、AVO反演、全波形反演、岩性识别、储层参数预测和流体识别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训练集的制作、神经网络的优选、训练策略和大模型等;最后展望了地震资料智能处理与解释方法的发展趋势,指出需要继续提高网络的泛化性,需要研究适合地震勘探的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资料解释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教育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价值与路径
10
作者 房洁 张秀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27,共7页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助于创设实践场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育人主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融合数字资源,优化...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助于创设实践场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育人主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融合数字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生态;革新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持续改进等诸多方面。参照主体教育理论,唯有学生主体地位回归才能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和根本的教学变革。因此,深度学习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可以遵从四个向度:以深度赋权为突破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深度体验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主体行为;以深度互动为关键点,培塑学生的主体能力;以深度理解为落脚点,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教学变革 主体教育理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oubleGAN的电网时序暂态数据生成
11
作者 张启飞 陈润泽 +2 位作者 张亶 叶瑞涛 梁秀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为解决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中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对时序数据生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CDoubleGAN模型。结合编解码器和两对生成器-鉴别器,采用ARFNN替代RNN解决Lipschitz连续性问题,实现使用Wasserstein距离对目标函数的稳定优化。... 为解决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中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对时序数据生成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CDoubleGAN模型。结合编解码器和两对生成器-鉴别器,采用ARFNN替代RNN解决Lipschitz连续性问题,实现使用Wasserstein距离对目标函数的稳定优化。将数据类别标签融入模型中,生成特定类别的样本。在IEEE-39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CDoubleGAN在类别生成上的准确度超过98%,与TimeGAN相比,生成的数据与原数据具有更高的相似度,更好保留了数据原始特性以应用于数据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数据生成 编解码器 生成对抗网络 时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型并联的复杂时序预测方法
12
作者 郑洪英 夏林中 刘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1,共8页
传统时序预测模型通常仅关注捕捉复杂时序中的趋势和模式,而忽略了变量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该模型在复杂时序预测中应用.提出一种Dualformer双模型并联方案,该模型并联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和PatchTST(patch time series ... 传统时序预测模型通常仅关注捕捉复杂时序中的趋势和模式,而忽略了变量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该模型在复杂时序预测中应用.提出一种Dualformer双模型并联方案,该模型并联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和PatchTST(patch time series transformer),通过激活函数替代前馈神经网络,并通过多层感知机计算输出结果.Dualformer利用注意力机制同时捕捉复杂时序中的时间维度和变量维度信息,关注时间趋势与多变量交互.实验结果显示,Dualformer在复杂时序预测效果上显著优于对比模型iTransformer、PatchTST和DLinear(decomposition linear),在实际应用中可显著提高复杂时序预测的准确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复杂时序预测 注意力机制 多层感知机 Dual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到端机器学习代理模型构建及其在爆轰驱动问题中的应用
13
作者 柏劲松 刘洋 +1 位作者 陈翰 钟敏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将正向模拟与逆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特征位置速度剖面、材料动态变形与工程因素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给出了代理模型的计算精确度,验证了代理模型从速度剖面反演工程因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端到端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的速度剖面与工程因素估计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可用于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问题的快速设计、高精度预测和敏捷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爆炸力学 爆轰驱动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端到端代理模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的深海运载器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廖勇 朱俊豪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水体、矿产和生物资源,而深海环境复杂,制约了人类对其深入探索.发展深海探测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辅助的深海运载器探测技术,已成为提升科学认知和可持续资源开发的迫切需求.为此,本文系统综述... 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水体、矿产和生物资源,而深海环境复杂,制约了人类对其深入探索.发展深海探测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辅助的深海运载器探测技术,已成为提升科学认知和可持续资源开发的迫切需求.为此,本文系统综述了目前人工智能在水下导航及通信、水下路径规划及安全避障、水下目标检测与识别、潜水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等一系列深海运载器关键技术中的运用,指出了当前人工智能辅助深海探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辅助深海运载器探测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海探测 深海运载器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ENSO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方巍 付海燕 罗京佳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7,共9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是自然界气候变化中年际变化最显著的异常信号。ENSO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天气和气候异常,由此造成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ENSO预测方...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是自然界气候变化中年际变化最显著的异常信号。ENSO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天气和气候异常,由此造成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ENSO预测方法已从传统方法拓展到了深度学习技术。因此,对ENSO预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概述了ENSO相关知识;回顾了传统的预测方法;介绍了深度学习模型在ENSO预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改进方向;基于当前方法面临的挑战,对未来ENSO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预测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深度学习的应用图景与优化路径
16
作者 谭亚莉 袁荷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9,共8页
思政课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高阶思维活动和意义建构,实现对思政课知识的深刻理解、内化和应用,进而完成价值观塑造和良好行为模式养成的学习方式,对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具有知识加工、场景创设、... 思政课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高阶思维活动和意义建构,实现对思政课知识的深刻理解、内化和应用,进而完成价值观塑造和良好行为模式养成的学习方式,对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具有知识加工、场景创设、智能交互和智能反馈等特征和功能,能够推动学生深度认知、深度参与、深度互动和深度反思,以此描画思政课深度学习的现实图景。限于技术自身缺陷和应用风险,也存在学习资源失真与偏离、学习环境失实、人机和师生关系异化、学习评价失准等实践困境。为此,要从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价值引领、提升数字素养和拓展教学应用等视角出发,持续优化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和学习评价,达成思政课深度学习的目标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思政课 深度学习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HO优化神经网络模型
17
作者 李健 王海瑞 +2 位作者 王增辉 付海涛 于维霖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5-844,共10页
针对Googlenet模型识别准确率低、敏感性不佳等问题,提出一个应用改进的海马优化(SASHO)算法超参数优化Googlenet模型.首先,利用Sobel序列和自适应权重算法对海马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其次,对比4个基础神经网络选出最适合本文数据集的Googl... 针对Googlenet模型识别准确率低、敏感性不佳等问题,提出一个应用改进的海马优化(SASHO)算法超参数优化Googlenet模型.首先,利用Sobel序列和自适应权重算法对海马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其次,对比4个基础神经网络选出最适合本文数据集的Googlenet作为基础识别模型;最后,利用改进后的SASHO算法对Googlenet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构建新模型SASHO-Googlenet.为验证SASHO-Googlenet模型的有效性,将SASHO-Googlenet模型与经过其他4个群智能算法优化的模型针对7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ASHO-Googlenet模型准确率达95.36%,敏感性达95.35%,特异性达95.39%,精度达96.47%,召回率达95.35%,f_measure达95.90%,g_mean达95.37%.实验结果表明,SASHO-Googlenet模型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海马优化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和改进金字塔的水下小目标检测
18
作者 杜睿山 王紫珊 +1 位作者 孟令东 井远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6,共9页
针对水下目标检测任务中小目标特征信息少和受水下环境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改进金字塔的水下小目标检测算法,记为SF-Bi-YOLOv8.以YOLOv8为框架,设计一种加强全局特征提取能力的Swin-Fa模块对YOLOv8的... 针对水下目标检测任务中小目标特征信息少和受水下环境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改进金字塔的水下小目标检测算法,记为SF-Bi-YOLOv8.以YOLOv8为框架,设计一种加强全局特征提取能力的Swin-Fa模块对YOLOv8的骨干网络最后一个C2f层进行改进,提高了模型的小目标检测能力;将特征融合网络的特征金字塔结构替换为简化型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结构(weighted 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以更好地学习多尺度特征;采用线性区间映射Focaler-IoU的方式重构检测头的损失函数,从而关注难易样本,加速边界框回归.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下检测目标(detecting underwater objects,DUO)数据集上,SF-Bi-YOLOv8算法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阈值为0.50时的平均精度达到0.862,较原YOLOv8提高了0.023,IoU阈值从0.50到0.95时的平均精度提高了0.036.研究结果可为水下目标检测任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水下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8 注意力机制 特征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BiLSTM-GAT的人工智能生成电商虚假评论识别研究
19
作者 李世勇 杨铮铮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为了有效识别与治理电商平台中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导致的虚假在线评论,构建基于主动半监督框架下的BERT-BiLSTM-GAT混合模型,提出一种有效的AI评论识别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中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在应对多类别的商品评论、多种AIGC模... 为了有效识别与治理电商平台中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导致的虚假在线评论,构建基于主动半监督框架下的BERT-BiLSTM-GAT混合模型,提出一种有效的AI评论识别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中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在应对多类别的商品评论、多种AIGC模型以及不同提示词时的灵活识别能力。研究表明:该识别方法在羽绒服数据集以及跨领域数据集中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优于目前常见的深度学习识别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性能优势;同时,在AI评论与人工评论的特征存在较高一致性的情况下,仍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电商平台 深度学习 AI信息污染 虚假评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法律领域的实体和关系抽取
20
作者 刘美玲 梁龙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中文司法领域的实体和关系抽取技术在提高办案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的关系抽取模型缺乏领域知识且难以处理重叠实体,造成难以准确区分和提取实体与关系等问题.通过引入领域知识,提出一种法律信息增强模块,增强了用所提法律潜在... 中文司法领域的实体和关系抽取技术在提高办案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的关系抽取模型缺乏领域知识且难以处理重叠实体,造成难以准确区分和提取实体与关系等问题.通过引入领域知识,提出一种法律信息增强模块,增强了用所提法律潜在关系与全局对应(legal potential relationship and global correspondence,LPRGC)模型理解法律文本中术语、规则和上下文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实体和关系的识别准确性,进而提升了实体和关系抽取算法的性能.为解决重叠实体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潜在关系和实体对齐的关系抽取方法.通过精确标注实体位置,筛选潜在关系,并利用全局矩阵对齐实体,解决重叠实体的关系抽取问题,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重叠实体之间的关系,并有效地将其映射到正确的实体对上,从而提高抽取结果的准确性.在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数据集上进行实体和关系抽取实验,结果表明,LPRGC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_(1)值分别为85.21%、81.19%和83.15%,均优于对比模型,特别是在处理实体重叠问题时,LPRGC模型在单实体重叠类型的抽取中,F_(1)值达到了81.45%;在多实体重叠类型的抽取中,F_(1)值达80.67%.LPRGC模型在实体和关系抽取的准确性上较现有方法有明显改进,在处理复杂法律文本中的实体重叠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司法领域关系抽取 深度学习 信息增强 重叠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