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叶多糖提取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宏睿 王新 +1 位作者 张文波 颜贤仔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艾叶是菊科(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argyiL6v1.etVant.)的干燥叶,为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具有苦燥辛散、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等功效,为重要的妇科用药,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 艾叶是菊科(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argyiL6v1.etVant.)的干燥叶,为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具有苦燥辛散、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等功效,为重要的妇科用药,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此外,利用艾叶预防瘟疫已有悠久的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中药,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将艾叶中的有效成分分别提取和纯化并加以分析以及功能检测,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多糖 提取率 影响因素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水提液增强家兔抗大肠杆菌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华 张鲁滨 +4 位作者 张雪冰 任美玉 杨小燕 倪敬轩 周孝琼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48-2356,共9页
用艾叶水提液给家兔饮水,通过ELISA技术和攻毒试验评价其对灭活大肠杆菌诱导特异性抗体反应和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利用ELISA、血常规、血生化、定量显色基质法以及RT-PCR等技术,对给药动物抗大肠杆菌(E.coli)固有免疫作用进行评估。结... 用艾叶水提液给家兔饮水,通过ELISA技术和攻毒试验评价其对灭活大肠杆菌诱导特异性抗体反应和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利用ELISA、血常规、血生化、定量显色基质法以及RT-PCR等技术,对给药动物抗大肠杆菌(E.coli)固有免疫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艾叶饮水7 d能极显著增强灭活大肠杆菌诱导的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应答(P<0.01),且明显提高免疫动物感染E.coli后存活率;艾叶单独饮水能显著升高血清总IgG、IgA抗体水平(P<0.05),增加血液中性粒细胞(P<0.05)和血小板的数量(P<0.01),明显减少E.coli攻毒12 h后血液中E.coli数量(P<0.05)、LPS浓度(P<0.01)以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P<0.05)。另外,口服艾叶水提液能显著降低E.coli攻毒所致与LPS-TLR4通路相关的细胞因子(TLR4、TNF-α、IL-1β、IRF7、IFN-β)mRNA的过度表达(P<0.01或P<0.05)。结果表明,艾叶是一种优良的抗E.coli免疫增强剂,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大肠杆菌 免疫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的艾专利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叶利春 王晨雨 +5 位作者 袁琴 胡俊杰 郑国华 肖本大 廖新安 石召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1-1894,共14页
艾是常用的中草药和灸用原料植物,迄今为止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通过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全球范围内近20年的艾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来艾相关专利25279件,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从全球申请趋势、主... 艾是常用的中草药和灸用原料植物,迄今为止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通过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全球范围内近20年的艾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来艾相关专利25279件,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从全球申请趋势、主要技术领域、国民经济构成、申请人排名、专利价值等对艾专利进行格局分析。分析表明,艾的创新研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艾的医用、中成药、化妆品及理疗为当前技术研发热点;全球关于艾的专利数量众多,但主要分布在中、韩两国,其中中国的涉及到艾的专利数量达到了20381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高价值专利数量并不是很多,专利价值和质量与其它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艾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艾的临床应用认可度的提高及科研的不断深入,艾领域具有较大的专利空间,专利申请人可根据全球发展机遇、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短板制定相应的专利申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incopat专利数据库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艾草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苗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 范长有 +4 位作者 曹双 张秋月 欧保红 田花丽 阴志刚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育苗法,对艾草(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扦插繁殖进行正交试验L_(16)(45),研究插穗部位(A)、萘乙酸(NAA)浓度(B)、吲哚丁酸(IBA)浓度(C)和吲哚乙酸(IAA)浓度(D)及浸泡时间(E)对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育苗法,对艾草(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扦插繁殖进行正交试验L_(16)(45),研究插穗部位(A)、萘乙酸(NAA)浓度(B)、吲哚丁酸(IBA)浓度(C)和吲哚乙酸(IAA)浓度(D)及浸泡时间(E)对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试验因素对发根率、发根数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插穗部位对根系平均干重影响极显著,对最长根长影响显著(P<0.05);NAA浓度、激素浸泡时间对根系平均干重影响显著,IBA浓度对最长根长影响显著,而IAA浓度对根系平均干重、最长根长不显著。结合方差分析结果,5个因素对艾草扦插生根影响顺序为插穗部位>浸泡时间>IBA浓度>NAA浓度>IAA浓度。根据多重分析结果,筛选出艾草扦插繁殖的最佳处理为A_(2)B_(2)C_(2)D_(1)E_(3),即第四节插穗在50 mg/L NAA、50 mg/L IBA和0 mg/L IAA混合液中浸泡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扦插 正交试验 插穗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