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hnson-Cook、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及Arrhenius本构模型对奥氏体不锈钢流变应力的预测
1
作者 邬宇轩 李静媛 侯艳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3,16,共8页
研究了Johnson-Cook(JC)、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m-ZA)和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温度(1173~1473 K)、应变(0.1~0.8)和应变速率(0.01~10 s^(-1))等温热压缩试验的真应力-应变数... 研究了Johnson-Cook(JC)、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m-ZA)和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模型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流变行为的表征能力。利用温度(1173~1473 K)、应变(0.1~0.8)和应变速率(0.01~10 s^(-1))等温热压缩试验的真应力-应变数据来计算3种本构模型的材料常数。通过比较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描述变形行为的能力、涉及的材料常数的数量,评估了这3种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JC模型无法很准确地描述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上述热加工区域的流变行为;m-ZA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相对较好;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方程比修正的ZA模型需要更多的材料常数和更多的计算时间,但可以更准确地跟踪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变形行为 Johnson-Cook 修正的Zerilli-Armstrong arrhenius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rhenius与机器学习的TC21钛合金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岑花 施文鹏 +2 位作者 王津 陈韬 江五贵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0,共9页
目的比较Arrhenius方程和机器学习方法在TC21钛合金本构模型建立中的优劣,为TC21钛合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性能预测、优化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获取了锻态TC21钛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 目的比较Arrhenius方程和机器学习方法在TC21钛合金本构模型建立中的优劣,为TC21钛合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性能预测、优化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获取了锻态TC21钛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基于实验结果,分别采用Arrhenius方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本构模型。相较于基于热力学原理的Arrhenius本构方程,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的本构模型更为先进。该模型能够从有限的数据中深入挖掘材料性能与温度、应变速率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从而更准确地预测TC21钛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为了全面评估这2种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计算了它们的模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本构模型在预测TC21钛合金的应力应变行为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其相关系数高达0.9774,远高于Arrhenius模型的0.9317。在评估预测精度的均方根误差上,机器学习方法也表现出色,仅为5.49,相较于Arrhenius模型的20.67显著降低。结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TC21钛合金本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将为钛合金的性能预测、优化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本构 arrhenius方程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木橡胶减震器动态力学性能及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 被引量:3
3
作者 齐英杰 孙奇 马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目的】分析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力学性能求得车用木橡胶减震器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并检验求得的本构方程对车用木橡胶减震器应力与应变关系的描述是否准确。【方法】选用密度0.439 g·cm^3、含水率约12%的小兴安岭红松木块及... 【目的】分析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力学性能求得车用木橡胶减震器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并检验求得的本构方程对车用木橡胶减震器应力与应变关系的描述是否准确。【方法】选用密度0.439 g·cm^3、含水率约12%的小兴安岭红松木块及弹性好、黏接强度高、胶层柔韧、耐冲击、耐震动的氯丁胶作为试验原料,利用微米长木纤维成型机床沿纵向将干燥后的红松木块加工成微米级木纤维然后将加工好的木纤维放入揉丝机揉搓至宽度为1~2 mm、长度为15~30 mm的微米木丝再通过备料、称重、拌胶、模压、保压、卸模等工艺制备出车用木橡胶减震器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车用木橡胶减震器试样进行动态压缩试验,获得应变率为1 250,1 500,1 750 s^(-1)时木橡胶减震器的波形曲线。最后利用试验数据及Origin软件确定车用木橡胶减震器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的参数从而初步得到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并对比试验曲线与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结果】模压出φ10mm×10mm的车用木橡胶减震器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动态压缩试验得到应变率为1 250,1500,1750 s^(-1)时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利用试验所得数据建立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σ=[21+0.329(ε)1.16]×[1+0.148ln(ε)]。[结论]车用木橡胶减震器对应变率比较敏感,能够实现较大的变形,并且在3种应变率下,流动应力的最大值均不小于12 MPa,远远超过目前较广泛应用于减震的氯丁橡胶和泡沫橡胶的最大许用应力,并且车用木橡胶的韧性及吸收能量的性能要比氯丁橡胶及泡沫橡胶好。通过对试验后试样的损伤进行观察,发现当应变率为1 500 s^(-1)时车用木橡胶减震器试样上出现450的表面裂纹并且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破坏形式均以胶的破坏为主。在观察试验曲线与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后,可以发现在应变较小时,求得的Johnson-Cook型本构方程对车用木橡胶减震器应力与应变关系的描述比较准确,尤其在应变率为1 250 s^(-1)且应变小于0.056时,拟合值与试验值几乎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橡胶 减震器 动态压缩 Johnson-Cook型本方程 ORIGI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挤出吹塑中型坯成型模拟采用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松 黄汉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9-42,共4页
型坯成型是塑料挤出吹塑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型坯成型阶段的数值模拟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型坯机头内的聚合物熔体看作牛顿流体 ,另一种是将其看作粘弹性流体。在对粘弹性流体进行分析时 ,用到了微分型和积分型的本构方程 ,对此进... 型坯成型是塑料挤出吹塑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型坯成型阶段的数值模拟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型坯机头内的聚合物熔体看作牛顿流体 ,另一种是将其看作粘弹性流体。在对粘弹性流体进行分析时 ,用到了微分型和积分型的本构方程 ,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吹塑 坯成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轨飞行器迎风面减阻构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江一鹏 崔玉福 +1 位作者 刘质加 秦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针对超低轨飞行器迎风面气动阻力过大的问题,在理论解求自由分子流气动阻力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迎风面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不同长度下几种典型迎风面构型的气动阻力值并分析其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迎风面构型的表达函数并引入智能... 针对超低轨飞行器迎风面气动阻力过大的问题,在理论解求自由分子流气动阻力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迎风面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不同长度下几种典型迎风面构型的气动阻力值并分析其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迎风面构型的表达函数并引入智能算法对其迭代寻优。对构型存在的约束,引入罚函数机制以降低不可行解的适应度值。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获得最小阻力迎风面的近似最优解,在现有材料的约束下,相比锥形构型,优化方法最大减阻可达5%以上,并能有效增加飞行器头部容积;随迎风面高度上升,最小阻力构型从近台形逐渐向锥形转化。提出的构型优化方法,可为后续超低轨飞行器减阻构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轨飞行器 稀薄气体 BOLTZMANN方程 PSO算法 罚函数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算法的9310钢本构模型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施文鹏 孙岑花 +2 位作者 李佳俊 王宇航 董显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目的研究9310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s-1和高度压下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的9310钢本构模型。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9310钢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 目的研究9310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s-1和高度压下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的9310钢本构模型。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9310钢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分析了应变速率对9310钢流动软化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本构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分析,之后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NN)智能算法优化了Arrhenius本构模型。结果与变形温度相比,应变速率对9310钢流动软化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支持向量回归(SVR)本构模型,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精度更高,其相关系数R为0.9934,平均相对误差(AARE)和均方误差(MSE)分别为0.0556和89.362,它在预测高应变速率(1、10、50 s-1)流动应力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经ANN智能算法优化后,相关系数R提高至0.9991,AARE和MSE分别降至0.0199和9.998,且绝对误差在±10MPa以内的预测流动应力占比为98.34%。结论在低应变速率(0.01 s-1)下软化效应更强,在高应变速率(10 s-1)下再结晶程度较低,软化效应较弱。ANN智能算法优化后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准确地预测9310钢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本构 arrhenius型本 人工神经网络(ANN) 智能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用26CrMo7S钢的热变形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 被引量:3
7
作者 蒋何苗 李红英 +5 位作者 黄电源 刘吉文 冯少波 周文浩 赵映辉 熊祥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65-3874,共10页
以26CrMo7S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研究实验钢在温度为850~12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最大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流变应力特征,建立相应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考虑热变形过程中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结合应变... 以26CrMo7S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研究实验钢在温度为850~12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最大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流变应力特征,建立相应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考虑热变形过程中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结合应变补偿进一步修正本构模型,并进行准确性验证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CrMo7S钢的热变形行为受到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相互作用的影响,在高应变速率下以动态回复为主,而在中低应变速率下受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者共同作用;应变补偿修正后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六次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对不同应变下26CrMo7S钢的流变行为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相关系数为0.99406,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0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行为 arrhenius本构方程 应变补偿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流变应力的6013铝合金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
8
作者 伍英明 姜科达 +2 位作者 刘胜胆 叶凌英 陈高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82-3293,共12页
基于6013铝合金热压缩原始真应力-应变曲线,在摩擦、温度双修正基础上建立应变修正后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和Prasad失稳判据,建立6013铝合金变形温度为530~575℃、应变速率为0.001~0.1 s^(-1... 基于6013铝合金热压缩原始真应力-应变曲线,在摩擦、温度双修正基础上建立应变修正后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理论和Prasad失稳判据,建立6013铝合金变形温度为530~575℃、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摩擦和温度双修正后的应变修正Arrhenius本构方程预测精度更高,流变应力预测值和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7,平均绝对误差为0.3 MPa,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06%。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没有失稳现象,功率耗散效率η在0.3以上,主要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随着功率耗散效率η从0.32增加到0.36,晶粒的形貌由扁平状转变为等轴状,晶粒平均等效圆尺寸逐渐减小。考虑细化合金的晶粒,变形温度为560~575℃、应变速率为0.03~0.1 s^(-1)是较合适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6013铝合金 arrhenius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控制对构网型变换器频率响应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伟 翟苏巍 +4 位作者 路学刚 刘彦军 方一凡 何维 朱东海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构网型变换器的虚拟同步环节是影响其频率动态的最主要因素,但构网型变换器内电势的频率并不仅包含虚拟同步环节的频率。对此提出了一种表征电压控制对构网型变换器频率动态影响作用的研究方式。首先类比同步机的频率分析方法,提出了构... 构网型变换器的虚拟同步环节是影响其频率动态的最主要因素,但构网型变换器内电势的频率并不仅包含虚拟同步环节的频率。对此提出了一种表征电压控制对构网型变换器频率动态影响作用的研究方式。首先类比同步机的频率分析方法,提出了构网型变换器内电势的概念,将变换器的频率通过内电势频率进行表征,进而通过运动方程建模的方法分析了机电时间尺度内交流电压控制在响应有功功率扰动时对频率动态的作用,分析了电压控制参数对构网型变换器有功功率和频率响应能力的影响趋势。研究发现,较大的电压控制比例和积分参数会使得系统频率动态恶化,但变换器的响应性能主要由虚拟同步环节决定。以3机9节点系统和实际区域电网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虚拟同步机 交流电压控制 运动方程 频率响应 有功功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唯象型本构方程描述AZ80镁合金高温流动应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全 骆晓东 金朝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0-138,共9页
基于铸态AZ80镁合金热压缩实验数据,建立了两种唯象型本构方程(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模型和动态回复(DRV)+动态再结晶(DRX)的两阶段模型)来描述AZ80镁合金在变形温度523~673 K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的热变形行为。模型材料参数由线性... 基于铸态AZ80镁合金热压缩实验数据,建立了两种唯象型本构方程(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模型和动态回复(DRV)+动态再结晶(DRX)的两阶段模型)来描述AZ80镁合金在变形温度523~673 K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的热变形行为。模型材料参数由线性拟合方法确定,对模型拟合精度进行定量分析表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方程对流动应力的预测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和平均相对绝对误差AARE的计算值分别为0.9930和5.26%;DRV+DRX两阶段本构方程预测结果相对较差,其R值和AARE值分别为0.9916和6.62%。比较分析表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方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在较大的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内准确预测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曲线,工程适用范围广;DRV+DRX两阶段本构模型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但是不能够很好地预测稳态流动应力,因而预测精度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80镁合金 高温流动应力 唯象模 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方程 DRV+DRX两阶段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合金钢高温本构方程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世博 侯瑞东 +1 位作者 张双杰 闫华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8-166,共9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典型低碳合金钢实施了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0.1、1.0和10 s^(-1),最大真应变为0.6的等温压缩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应变为0.3的表观常数与物理常数Arrhenius型本构方程...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典型低碳合金钢实施了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0.1、1.0和10 s^(-1),最大真应变为0.6的等温压缩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应变为0.3的表观常数与物理常数Arrhenius型本构方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及运动学模型。结果表明:表观常数与物理常数Arrhenius型本构方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1和0.9879,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3.6753%和5.4266%;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之间存在关系:εc=0.4969εp;在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 s^(-1)与变形温度1000-1100℃,应变速率0.1 s^(-1)试验条件下材料发生明显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合金钢 arrhenius型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 运动学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与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冉 殷建丰 韩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30-2039,共10页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对绕飞技术的要求,研究了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和控制问题。基于C-W(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解析解,提出了双水滴拼接绕飞构型,并将单脉冲或双脉冲受迫绕飞延展至多脉冲绕飞构型设计;推导了伴随航天器初始...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对绕飞技术的要求,研究了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和控制问题。基于C-W(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解析解,提出了双水滴拼接绕飞构型,并将单脉冲或双脉冲受迫绕飞延展至多脉冲绕飞构型设计;推导了伴随航天器初始状态变量与绕飞构型形状参数的关系,得到了4种构型的解析表达式和脉冲控制策略。通过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设计的4种绕飞构型能够实现伴随航天器的慢速绕飞和快速绕飞,比较了不同绕飞构型的燃料消耗和绕飞距离误差。数值结果表明,双水滴拼接绕飞构型总脉冲最小。研究成果完善了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与控制的相关理论,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受迫绕飞 C-W方程 脉冲控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的新型本构关系 被引量:21
13
作者 聂蕾 李付国 方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18,共6页
通过热态模拟试验 ,系统地研究了主要锻造热力参数 (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变形程度 )与 TC4合金流动应力、微观组织之间的数值关系 ,采用数理统计原理 ,科学地分析并回归出了能综合反映锻造热力参数和微观组织演化过程对材料成形性能影... 通过热态模拟试验 ,系统地研究了主要锻造热力参数 (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变形程度 )与 TC4合金流动应力、微观组织之间的数值关系 ,采用数理统计原理 ,科学地分析并回归出了能综合反映锻造热力参数和微观组织演化过程对材料成形性能影响的本构方程 ,定性地探讨了各热力参数对 TC4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TC4合金锻造过程的数值模拟和锻造热力参数的合理制订与控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本构方程 (α+β)钛合金 锻造热力参数 流动应力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合金高温变形过程本构方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昊 孔祥伟 罗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3-167,共5页
使用MMS-300热模拟实验机对GH4169合金在变形温度950℃,980℃,1000℃,1020℃,1040℃,1060℃,1100℃及变形速率0.01mm/s,0.1mm/s,1mm/s,10mm/s条件下进行压缩实验。其中,压下率为50%。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当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减小时,流... 使用MMS-300热模拟实验机对GH4169合金在变形温度950℃,980℃,1000℃,1020℃,1040℃,1060℃,1100℃及变形速率0.01mm/s,0.1mm/s,1mm/s,10mm/s条件下进行压缩实验。其中,压下率为50%。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当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减小时,流变应力降低。根据不同的热变形参数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Arrhenius形式的本构方程,并求出激活能Q=505.649kJ/mol。最终,建立描述GH4169合金热变形规律的本构方程并分析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热变形参数下,其流变应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符合程度良好,平均相对误差为5.13%,线性相关度为0.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热变形参数 arrhenius形式 本构方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数导数型本构关系的粘弹性柱的动力稳定性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根国 朱正佑 程昌钧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0-258,共9页
研究简支的受轴向周期激励的粘弹性柱动力稳定性 ,柱的材料满足分数导数型本构关系· 建立了描述粘弹性柱动力学行为的弱奇异性Volterra积分_偏微分方程 ,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化归为弱奇异性Volterra积分_常微分方程· 利用... 研究简支的受轴向周期激励的粘弹性柱动力稳定性 ,柱的材料满足分数导数型本构关系· 建立了描述粘弹性柱动力学行为的弱奇异性Volterra积分_偏微分方程 ,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化归为弱奇异性Volterra积分_常微分方程· 利用平均化方法的思想给出了粘弹性柱运动稳定状态的存在性条件· 给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克服了存储整个响应历史数据的困难 ,并给出了数值算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柱 分数导数型本关系 平均化方法 微分方程 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宏建 温卫东 崔海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63,共6页
从宏观唯象方面和微细观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宏观唯象方面,主要介绍了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在描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流变行为方面的应用,以及Z-A模型在描述TiAl金属间... 从宏观唯象方面和微细观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宏观唯象方面,主要介绍了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在描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流变行为方面的应用,以及Z-A模型在描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高应变速率下流变行为方面的应用;在微细观方面,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基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微细观结构特征和变形机理等,以及运用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分析建立的微细观预测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孪晶合成(PST)晶体合金 本构 晶体塑性理论 arrhenius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合金唯象本构方程材料常数应变补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刚 马力 +3 位作者 郭安振 陈伟 张治民 郑顺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89,共5页
基于热模拟试验,在获得变形温度为523~723 K(间隔50 K),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 s-1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数据的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唯象本构方程计算出真应变为0.1、0.2和0.3时的材料常数(n、β、α、Q和ln A... 基于热模拟试验,在获得变形温度为523~723 K(间隔50 K),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 s-1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数据的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唯象本构方程计算出真应变为0.1、0.2和0.3时的材料常数(n、β、α、Q和ln A3)。结果表明,不同真实应变下的材料常数不同。根据真应变为0.1~0.6(间隔0.1)下的材料常数计算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材料常数应变补偿回归分析。材料常数n、β、α、Q和ln A3回归分析的可决系数为0.993 62、0.963 27、0.986 82、0.986 92和0.985 29,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高,很好地反映出材料常数随真应变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材料常数的应变补偿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补偿 arrhenius本构方程 材料常数 回归分析 可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高分子各向异性黏弹流体本构方程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韩式方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8-600,共13页
将液晶高分子-各向异性流体的本构方程,建立在Oldroxd随体导数观点基础上.推 广上随体 Oldrosd B流体模型,提出共转 Oldrosd B流体模型,同时将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 宏观参数表示出来,使在宏观理论中包含微... 将液晶高分子-各向异性流体的本构方程,建立在Oldroxd随体导数观点基础上.推 广上随体 Oldrosd B流体模型,提出共转 Oldrosd B流体模型,同时将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 宏观参数表示出来,使在宏观理论中包含微观结构的贡献,即引入取向物质函数,非线性各向 异性黏度函数和各向异性松弛时间及推迟时间等,表征取向运动对黏度和松弛及推迟现象的影 响,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类新的液晶高分子-Oldrord型本构方程理论,由该类型本构方程得 出的物质函数,液晶高分子流体的第一、第二法向应力差与实验结果一致,解释了液晶高分子 溶液的第一、第二法向应力差的特殊流变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体共转导数 液晶高分子 流变学 各向异性非牛顿流体 Oldroyd型本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umann率型一维大变形本构关系的双曲线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洲祥 朱合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5-39,共5页
鉴于 Jaumann 率型本构关系难以得到应力应变全量之间的严格解析形式,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一维大变形过程中Kirchhoff 应力和 Green 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首先,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完全拉格朗日描述的大变形有限元方程,然后提出了模拟大... 鉴于 Jaumann 率型本构关系难以得到应力应变全量之间的严格解析形式,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一维大变形过程中Kirchhoff 应力和 Green 应变之间的变化规律。首先,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完全拉格朗日描述的大变形有限元方程,然后提出了模拟大变形本构关系的双曲线模型和割线模量处理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大变形本构关系。大变形计算本构关系应当考虑初始孔隙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umann率型本方程 大应变有限元法 双曲线模 割线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TWHEEL构型的小卫星星座有效基线分析
20
作者 夏玉立 雷宏 黄瑶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938-4941,共4页
编队小卫星有效基线分析是编队小卫星SAR系统性能分析的关键,提出了针对Cartwheel编队构型的精确基线分析方法。将小卫星星座绕飞轨迹Hill方程与地球自转相结合,综合考虑两者的影响,精确的对Cartwheel构型星座有效基线进行仿真计算,并... 编队小卫星有效基线分析是编队小卫星SAR系统性能分析的关键,提出了针对Cartwheel编队构型的精确基线分析方法。将小卫星星座绕飞轨迹Hill方程与地球自转相结合,综合考虑两者的影响,精确的对Cartwheel构型星座有效基线进行仿真计算,并且对星座在不同轨道位置的基线偏差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星座 有效基线 Cartwheel编队 Hill方程 地球自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