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小儿单肺通气中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国亮 张建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比较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小儿胸科手术中的单肺通气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行Arndt支气... 目的比较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小儿胸科手术中的单肺通气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行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插管前(T_1)、插管时(T_2)、双肺通气时(T_3)、单肺通气时(T_4)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 CO_2)及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aw)变化。记录插管时间、肺萎陷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低氧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组(A组)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比较,气道压力在单肺通气时(T_4),A组明显低于D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单肺通气时(T_4),A组明显低于D组(P<0.05);A组患儿的插管定位时间短于D组(P<0.05),肺完全萎陷时间、萎陷程度明显长于、优于D组(P<0.05)。结论与盲插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纤支镜定位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在小儿胸科手术中能提供更好的单肺通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ndt支气管内阻断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小儿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梅 韩枫桐 王多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07-908,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相关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患者50例,使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结果50例患者均实行单肺通气,其中6例患者出现了与导... 目的观察使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相关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患者50例,使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结果50例患者均实行单肺通气,其中6例患者出现了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经过及时的正确处理,均保证术中有效的单肺通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应用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可以安全有效进行单肺通气,但是在使用中应仔细观察患者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各项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以保证单肺通气有效性及其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ndt支气管阻断导管 并发症 单肺通气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dt支气管阻塞器在患儿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涛 周绪锋 张明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4-805,共2页
随着儿童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胸腔镜手术越来越多.为暴露手术视野,该手术麻醉通常采用单肺通气(OLV),因此其麻醉处理的重点是呼吸管理.OLV的肺隔离技术常用的方法是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但胸腔镜心脏术后通常需要更换单腔气管导管... 随着儿童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胸腔镜手术越来越多.为暴露手术视野,该手术麻醉通常采用单肺通气(OLV),因此其麻醉处理的重点是呼吸管理.OLV的肺隔离技术常用的方法是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但胸腔镜心脏术后通常需要更换单腔气管导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气管阻塞器作为OLV手段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12年起在儿童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中采用Andt支气管阻塞器行OLV,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ndt支气管阻塞器 心脏外科技术 胸腔镜手术 手术中 应用 双腔支气管导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dt支气管阻塞器在困难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锷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86-986,共1页
关键词 arndt支气管阻塞器 双腔支气管插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 胸科手术 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