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2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strong能量模型的非线性动态维拉里磁滞行为建模与验证
1
作者 黄文美 冯晓博 +2 位作者 薛天祥 张泽远 翁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565-5575,共11页
磁致伸缩材料工作在应力激励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偏置条件(预应力、偏置磁场)和激励频率。为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动态应力驱动下的应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各种操作条件的动态磁滞模型。该文结合Armstrong能量模型和J-... 磁致伸缩材料工作在应力激励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偏置条件(预应力、偏置磁场)和激励频率。为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动态应力驱动下的应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各种操作条件的动态磁滞模型。该文结合Armstrong能量模型和J-A磁滞模型,建立了磁致伸缩材料的静态维拉里磁滞模型,通过引入频率相关时间常数的一阶微分方程将静态模型拓展为考虑动态损耗的动态非线性维拉里磁滞模型。利用粒子群遗传优化算法通过三个递进步骤提取模型参数。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充分描述预应力和偏置磁场对准静态维拉里效应的影响,而且能够反映在不同频率动态应力下磁通密度-应力(B-σ)动态小环和主环的变化趋势,该模型可为磁致伸缩材料器件在应力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材料 维拉里效应 压磁系数 armstrong能量模型 粒子群遗传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能量平均磁滞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美 房昱同 +2 位作者 刘雨欣 郭萍萍 冯晓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40-2851,共12页
磁致伸缩器件的输出特性通常表现出对偏置条件很强的依赖性,现有的磁致伸缩本构模型难以直接表征偏置磁场动态变化时材料的磁化过程,为了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激励下的应用,建立能够反映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磁滞模型具有重... 磁致伸缩器件的输出特性通常表现出对偏置条件很强的依赖性,现有的磁致伸缩本构模型难以直接表征偏置磁场动态变化时材料的磁化过程,为了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激励下的应用,建立能够反映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磁滞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基于自由能理论引入材料钉扎系数,得到应力依赖的不可逆磁滞分量Mirr和λirr,建立考虑磁滞行为的磁致伸缩材料逆效应本构模型;其次基于磁路等效理论引入偏置磁场与磁阻的非线性相关项,将模型拓展为计及偏置磁场变化的能量平均磁滞模型;最后基于实验数据,采用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步长因子的改进布谷鸟灰狼算法提取模型参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磁致伸缩材料在恒定以及非恒定偏置磁场条件下的磁通密度-应力响应和应变-应力响应,为磁致伸缩逆效应在力磁传感与能量收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逆效应 偏置磁场 能量平均磁滞模型 磁路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多参数模型预测制动能量跟踪策略
3
作者 张巍 高妍 张红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针对电机制动能量回收率低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电机功率、双向DC/DC变换器效率、超级电容电压等多个参数实时调整超级电容电流参考值的制动能量跟踪策略。采用储能单元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预测超级电容的电流和电压,... 针对电机制动能量回收率低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电机功率、双向DC/DC变换器效率、超级电容电压等多个参数实时调整超级电容电流参考值的制动能量跟踪策略。采用储能单元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预测超级电容的电流和电压,并结合系统中多个参数计算超级电容的电流参考值。使用基于比例积分(PI)的电流环控制超级电容电流实时跟踪参考值,实现超级电容对电机能量的跟踪。通过仿真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能够将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由55.93%提升至86.76%,直流母线的电压波动范围抑制在0.9%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双向DC/DC 变换器 制动能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磁滞模型参数解析计算
4
作者 常勇 包广清 +1 位作者 陈俊全 杨巧玲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8,共14页
针对传统磁滞建模方法未考虑电工钢片等磁性材料在磁化过程中自身的能量变化,导致在实际复杂磁化环境工况中对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模拟精度受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的磁滞模型参数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外加磁场与钉扎点对应的可... 针对传统磁滞建模方法未考虑电工钢片等磁性材料在磁化过程中自身的能量变化,导致在实际复杂磁化环境工况中对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模拟精度受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的磁滞模型参数解析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外加磁场与钉扎点对应的可逆磁场的关系,然后通过矫顽力随磁滞回环峰值的变化曲线确定分布函数W(h)与不同磁场强度峰值的钉扎分布密度,根据钉扎分布密度与外加磁场强度峰值的关系计算钉扎场强及其所占权重,建立能量磁滞模型,将模型离散方程转化为连续方程,进行矢量化,并给出基于能量磁滞模型的解析计算公式,通过解析方法进行模型参数辨识。最后利用不同频率下测量的实验数据与解析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解析方法计算精度保持在95%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识别速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钢片 能量磁滞模型 钉扎分布密度 可逆磁场强度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劣化灰岩能量演化规律与损伤本构模型
5
作者 杨忠平 侯善萌 +2 位作者 张益铭 高宇豪 刘新荣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768,共10页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 库水位常年周期性波动,导致消落带基岩处于水动力冲蚀的干湿循环状态,加之覆岩的自重作用,促使基岩强度的劣化。为研究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条件下岩体劣化规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开展了该耦合条件下灰岩试样劣化试验,阐明了此条件下灰岩能量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根据能率-位移曲线,将岩石破坏过程划分为易损区压密、微裂隙闭合、弹性变形、微裂隙扩展及峰后破坏5个阶段;随着劣化应力的增加,部分耗散能提前释放,耗散能与弹性能相等时的应变逐渐减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破坏时总能量对应力的敏感性增强;揭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机理;提出了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作用下考虑压密阶段劣化灰岩的损伤本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库区灾害预测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应力-化学溶蚀耦合 单轴压缩 能量演化 WEIBULL分布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匙孔传热与能量衰减的半物理半智能热源模型
6
作者 胡广旭 高靖 +2 位作者 刘洋 丁人杰 巩庆涛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7,共9页
激光焊热源模型目前主要以随几何区域分布能量密度的形式加载,其模型准确性与能量分布的几何区域尺寸密切联系,但缺少与激光工艺参数和物理机制的映射关系,难用于构建激光工艺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针对该问题,文中探索一种基于激光焊匙... 激光焊热源模型目前主要以随几何区域分布能量密度的形式加载,其模型准确性与能量分布的几何区域尺寸密切联系,但缺少与激光工艺参数和物理机制的映射关系,难用于构建激光工艺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针对该问题,文中探索一种基于激光焊匙孔传热与能量衰减的半物理半智能热源模型,首先,依据激光焊匙孔形成的传热物理机制,通过算法确定激光能量分布的非线性几何区域;然后,面向随激光沿材料深度方向的吸收率衰减现象,定义基于知识的非线性衰减曲线参量,用于表达激光能量的衰减部分规律,通过上述两者组合,实现半物理半智能热源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通过316L不锈钢激光焊的试验与模拟,验证了热源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探究了热源模型参数与激光功率、离焦量、焊接速度的映射关系,为激光焊接工艺数字孪生实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热源模型 匙孔传热 能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模型与电磁场数值法的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姬俊安 赵志刚 +2 位作者 张时 陈天缘 贾慧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2038,I0035,共13页
准确预测纳米晶材料的磁滞特性,对高频变压器磁芯的电-磁-热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制于高成本、不准确的静态磁滞特性表征方法,现有基于静态磁滞模型与电磁场数值法的软磁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难以兼顾实用性与有效性。该文首... 准确预测纳米晶材料的磁滞特性,对高频变压器磁芯的电-磁-热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制于高成本、不准确的静态磁滞特性表征方法,现有基于静态磁滞模型与电磁场数值法的软磁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难以兼顾实用性与有效性。该文首先基于能量模型建模理论与软磁材料磁化机理,推导并建立能量模型参数与磁通密度之间的函数解析关系,实现不同磁化强度下软磁材料静态磁滞特性高效、准确地模拟;其次,将能量模型与Maxwell方程进行耦合,考虑高频方波电压激励下材料静态磁滞特性对带材内部涡流分布的影响,进而求解带材内部的磁通密度分布;最后,依据损耗统计理论,建立高频方波电压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文所建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涡流 能量模型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关键参数测定
8
作者 穆晓慧 张佳 +2 位作者 郭禹 秦传新 常亚青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为构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测定了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的5个关键参数。基于生物学参数测量,通过将壳径与结构物质重量回归拟合得到形状系数;采用循环水控温法获取不同温... 为构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动态能量收支模型,测定了紫海胆动态能量收支模型(dynamic energy budget,DEB)的5个关键参数。基于生物学参数测量,通过将壳径与结构物质重量回归拟合得到形状系数;采用循环水控温法获取不同温度下紫海胆的耗氧率,计算得到阿伦尼斯温度;通过饥饿耗能法获得单位体积维持能率等数值。结果表明,紫海胆的形状系数(δm)为0.815,阿伦尼斯温度(TA)为(5799.03±1372.69)K,紫海胆单位体积维持能率[P·M]为78.91 J·cm^(-3)·d^(-1),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G]值为13653.03 J·cm^(-3),单位体积最大储存能量[EM]值为4027.63 J·cm^(-3)。对不同规格紫海胆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量研究结果表明,紫海胆的耗氧率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为28℃时耗氧率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下降;不同规格紫海胆在16℃和22℃时耗氧率无显著差异(P>0.05),28℃时耗氧率差异极显著(P<0.01),34℃时耗氧率差异显著(P<0.05)。饥饿实验持续28 d,海胆内部组织有机物含量由92.08%下降到89.35%,内部组织干重稳定在0.67 g,耗氧率稳定在0.48 mg·h^(-1)·g^(-1) DW。研究获得5个构建紫海胆DEB模型的基本参数值,为后续构建紫海胆DEB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进一步利用动态能量收支模型选择紫海胆增殖放流区域、增加紫海胆资源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海胆 动态能量收支模型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循环荷载下基于能量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9
作者 吴孝鑫 王银 +4 位作者 姜雅婷 谢群 杨涛春 宗香华 孙留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为了解决原始Kong-Fang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无法描述混凝土在受压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现象和拉压循环荷载下的模量损伤问题,引入屈服强度面用于描述混凝土的应变硬化现象,基于能量法推导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并将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分别与拉... 为了解决原始Kong-Fang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无法描述混凝土在受压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现象和拉压循环荷载下的模量损伤问题,引入屈服强度面用于描述混凝土的应变硬化现象,基于能量法推导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并将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分别与拉伸、切应力相乘,用于描述混凝土的模量损伤问题,建立拉压循环荷载下基于能量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将所建立的模型植入LS-DYNA软件,并在混凝土单单元模型的单轴压缩循环荷载、单轴拉伸循环荷载、单轴拉压循环荷载下预测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数值计算单单元模型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包含弹性段、应变硬化段和应变软化段,所建立的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验证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的应变硬化现象和下降段的应变软化现象,而且能较好地预测单轴压缩循环荷载、单轴拉伸循环荷载、单轴拉压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循环荷载 能量 模量损伤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车辆风噪等效统计能量模型及预测
10
作者 文跃霖 贺岩松 +3 位作者 罗旭辉 张志飞 张全周 任辉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2-969,共8页
建立一个高预测精度的统计能量模型以预测车内风噪声响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辨识快速构建车辆风噪等效统计能量模型的方法,以在简化建模过程的同时保证预测精度。根据车身结构建立乘员舱初始统计能量模型,将侧... 建立一个高预测精度的统计能量模型以预测车内风噪声响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辨识快速构建车辆风噪等效统计能量模型的方法,以在简化建模过程的同时保证预测精度。根据车身结构建立乘员舱初始统计能量模型,将侧窗表面压力脉动激励和风洞实测响应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使用灰狼优化算法辨识模型的声腔参数,得到逼近真实风噪响应特性的等效模型。以某样车为例,使用等效统计能量模型预测不同造型方案下的乘员舱风噪声响应,总声压级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为1.47%,频谱的均方根误差为1.23 dB。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不同造型方案的车内风噪声响应,从而减少风洞试验的次数,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噪 等效模型 灰狼优化算法 噪声预测 统计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表面强化或损伤的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
11
作者 刘小宇 张慧梅 +1 位作者 杨政 李江博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86,共16页
表面强化或损伤与局部损伤区(或称断裂过程区)会导致准脆性材料名义强度呈现尺寸效应,但是建立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模型依旧是尺寸效应研究方向挑战性问题之一.首先深入系统分析引发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的因素,提出能够反映试样表面强化或... 表面强化或损伤与局部损伤区(或称断裂过程区)会导致准脆性材料名义强度呈现尺寸效应,但是建立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模型依旧是尺寸效应研究方向挑战性问题之一.首先深入系统分析引发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的因素,提出能够反映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的尺寸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试样表面强化或损伤层与内部区域引发的尺寸效应,结合表面强化或损伤尺寸效应模型和笔者之前提出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建立考虑表面强化或损伤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EBM-SSD).然后对EBM-SSD进行参数分析.最后应用EBM-SSD预测3种类型尺寸效应试验和模拟数据,并和笔者之前提出的考虑局部损伤区变化的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EBM-LDZ)预测对比.结果表明:EBM-SSD能体现无尺寸效应、上升尺寸效应、下降尺寸效应和先升后降尺寸效应的原因是,随着试样尺寸变化,强化或损伤的表面层与内部区域叠加作用或互相竞争的结果;EBM-SSD能准确描述上升、下降和先升后降3类尺寸效应试验和模拟数据;除编号5 Pilton砂岩,EBMSSD预测剩余试验和模拟尺寸效应数据的确定系数均大于EBM-LDZ,并且其平均确定系数为0.9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强化或损伤效应 能量平衡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曲率壳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研究
12
作者 张宏宇 代成浩 +1 位作者 黄进安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98,共11页
建立了常曲率壳结构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以预测高频径向点激励下结构的能量响应。基于Donnell-Mushtari薄壳理论推导了常曲率壳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利用驻项法近似求得了弯曲波输入功率辐射强度的方向函数。根据能量... 建立了常曲率壳结构的能量辐射传递模型,以预测高频径向点激励下结构的能量响应。基于Donnell-Mushtari薄壳理论推导了常曲率壳的振动控制方程,获得了波传播特性参数。利用驻项法近似求得了弯曲波输入功率辐射强度的方向函数。根据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求得了能量密度和功率流强度的核函数。结构内部任一点的能量由实源产生的能量和边界虚源产生的能量叠加求得。数值算例计算了三种典型常曲率壳结构的能量响应,并与模态叠加法和振动传导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讨论了频率、曲率半径及阻尼对常曲率壳结构能量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率半径和激励频率均会影响壳结构波传播特性和能量分布特征,x和y方向曲率半径差距越小,弯曲波传播的方向性越小;曲率半径越小,结构平均能量密度越大;频率越高,弯曲波传播的方向性越小,结构能量密度衰减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曲率壳 Donnell-Mushtari理论 能量辐射传递模型 能量密度 高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管模型预测控制的多能微网群能量优化管理
13
作者 谢鹏 蔡泽祥 +1 位作者 嘉有为 史梦鸽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固有不确定性使得多能微网群能量优化管理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重要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电、热能点对点交易机制的多能微网集群能量优化管理架构,该架构采用基于管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两阶段滚动时域协同优化方案,... 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固有不确定性使得多能微网群能量优化管理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重要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电、热能点对点交易机制的多能微网集群能量优化管理架构,该架构采用基于管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两阶段滚动时域协同优化方案,以增强能量优化管理策略在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可实施性。为克服常规管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在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保守性问题,提出一种弹性管模型预测控制改进技术,可根据滚动优化时域内源、荷预测精度自适应调整“管”的外形,实现优化策略鲁棒性与经济性的灵活协调。此外,考虑到待求解模型具有显著的非凸、非线性、多维变量以及去中心化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布式分解协调算法进行模型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障能量优化管理策略具备较好经济效益和较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兼具应对不确定性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微网群 能量管理 模型预测控制 点对点能量交易 滚动时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动船舶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
14
作者 陈浩天 黄细霞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针对以电池为单一动力源的电动船舶无法适应复杂作业工况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锂电池为主电源、超级电容为辅助电源的复合电源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策略。建立复合电源电动船舶模型,制定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 针对以电池为单一动力源的电动船舶无法适应复杂作业工况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锂电池为主电源、超级电容为辅助电源的复合电源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策略。建立复合电源电动船舶模型,制定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未来功率需求进行预测;以复合电源系统能量损失最小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在预测区间内对超级电容输出功率进行优化。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并且其能量损失比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的低了1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源 能量管理 模型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顺序实时决策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15
作者 孙晓军 刘丛浩 +1 位作者 张乔 宋恩哲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0-1393,共1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船舶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动力分配优化策略和评估架构。从实验数据和组件特性角度出发,结合系统辨识、聚类算法等方法将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有效融合以构建反映船舶混合动力混杂特性的状态空间方程。定义了满足减少燃料消... 提出了一种用于船舶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动力分配优化策略和评估架构。从实验数据和组件特性角度出发,结合系统辨识、聚类算法等方法将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有效融合以构建反映船舶混合动力混杂特性的状态空间方程。定义了满足减少燃料消耗和提高动力性能的权衡性能指标函数,并设计了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混杂模型预测控制器(HMPC),使得天然气发动机、永磁同步电机和离合器的协同工作达到最优控制效果。最后,利用测试工况对所提出的HMPC在节能和动力提升方面进行实机测试,结果表明,与兼顾经济性与动力性的HMPC相比,燃料最优HMPC可节约2.72%的燃料,动力最佳HMPC可提高59.72%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模型 能量管理 船舶混合动力 系统辨识 混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薄壁管压缩失稳褶皱预测模型
16
作者 贺宏伟 吴航宇 余海燕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2,390,共8页
薄壁管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势,是汽车轻量化和工业生产的常用结构。研究薄壁管的轴压失稳特性有助于其在优化结构设计和安全性上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能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薄壁圆管轴压褶皱模型,用于描述薄壁管轴压变形褶皱的形貌... 薄壁管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势,是汽车轻量化和工业生产的常用结构。研究薄壁管的轴压失稳特性有助于其在优化结构设计和安全性上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能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薄壁圆管轴压褶皱模型,用于描述薄壁管轴压变形褶皱的形貌特征和平均压缩载荷。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验证了新理论模型和塑性铰模型对褶皱长度和压缩平均载荷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相比塑性铰模型,新理论模型预测的褶皱长度更接近试验和有限元结果,预测平均误差减少55.2%。采用摩擦因数修正后,新理论模型对压缩平均载荷的预测精度提升29.7%。指导工程实践时,应采用考虑摩擦效应修正的褶皱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预测模型 薄壁圆管 能量 轴压失稳 压缩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容非线性能量汇-车-座椅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17
作者 张袁元 任春玲 +1 位作者 王勇 孟浩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为了减小车辆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惯容器与非线性能量汇相结合,构建惯容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 Inerter,NESI),并将其运用于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od... 为了减小车辆振动,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惯容器与非线性能量汇相结合,构建惯容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 Inerter,NESI),并将其运用于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研究了采用MFAC方法的耦合NESI的车-座椅系统在路面随机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并与被动系统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车-座椅被动系统相比,采用MFAC方法的车-座椅系统的车身垂直加速度与座椅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在低中高车速下都显著减小;与PID控制相比,车身垂直加速度、座椅垂直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在低、中、高车速下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容器 非线性能量 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覆盖下采煤沉陷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 流动特征——基于Ecopath模型分析
18
作者 高衍雪 陈孝杨 +4 位作者 陈永春 徐燕飞 段金铭 孙晶玉 宋雅慧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基于2023年、2024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采煤沉陷积水区Ecopath模型,比较了不同光伏覆盖面积和时间下采煤沉陷积水区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新建和高光伏覆盖区由14个功能组组成,低和无光伏覆盖区由15个功能组组成。结果表明:... 基于2023年、2024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采煤沉陷积水区Ecopath模型,比较了不同光伏覆盖面积和时间下采煤沉陷积水区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新建和高光伏覆盖区由14个功能组组成,低和无光伏覆盖区由15个功能组组成。结果表明:新建、高、低和无光伏覆盖区总能量利用率分别为1.06%、1.31%、1.22%和1.22%,能量利用效率并未达到最适程度。根据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综合表明:光伏覆盖时间长和面积大的高光伏覆盖区生态系统更加成熟,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光伏 ECOPATH模型 能量流动 水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正技术的流动耦合脂质囊泡模型的线性能量稳定格式
19
作者 李琦 陈荟奕 李玉超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51,共14页
主要研究了Navier-Stokes方程与脂质囊泡弹性弯曲能模型耦合系统的高效数值逼近。为准确有效地求解此复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依赖辅助变量的完全解耦、线性、二阶时间精确算法,采用压力投影法解耦计算Navier-Stokes方程中的速度场... 主要研究了Navier-Stokes方程与脂质囊泡弹性弯曲能模型耦合系统的高效数值逼近。为准确有效地求解此复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依赖辅助变量的完全解耦、线性、二阶时间精确算法,采用压力投影法解耦计算Navier-Stokes方程中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并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对离散格式的能量稳定性和唯一可解性进行了理论证明。为进一步增强原始能量和修正能量之间的一致性,引入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能量校正技术。通过二维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算法精度高、能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模型 弹性弯曲能 完全解耦 校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附着能量模型的TNBA晶体在二元溶剂中的形貌预测
20
作者 都吉航 王保国 +3 位作者 陈亚芳 李鑫懿 赵文虎 张彦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2,共6页
TNBA作为一种新型含能材料,其具有高爆速,低敏感性的特点,为了研究TNBA在二元溶剂中的生长形貌,本研究采用附着能(AE)模型来预测TNBA在真空中的晶体形貌,同时采用改进附着能(MAE)模型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预测了TNBA晶体在四种不同二... TNBA作为一种新型含能材料,其具有高爆速,低敏感性的特点,为了研究TNBA在二元溶剂中的生长形貌,本研究采用附着能(AE)模型来预测TNBA在真空中的晶体形貌,同时采用改进附着能(MAE)模型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预测了TNBA晶体在四种不同二元溶剂中二甲基甲醇(IPA)/丙酮(AC)、IPA/二甲基亚砜(DMSO)、IPA/乙酸乙酯(EA)和IPA/水(H_(2)O)的晶体形貌.结果表明,TNBA晶体在真空中的形态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由六个重要的主生长晶面构成,分别为(100)、(110)、(011)、(11-1)、(10-2)和(002),其中(100)面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3.766%.在IPA/DMSO和PA/EA溶剂中重结晶得到的晶体为块状,在IPA/AC和IPA/H_(2)O为棒状.总而言之,IPA/DMSO和IPA/EA溶剂更适合TNBA晶体重结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A晶体 改进附着能量模型 二元溶剂 形貌预测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