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姚增玉 李科友 +1 位作者 赵忠 马希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3,共5页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和VC。山杏种皮黑色素既可以作为氢供体,清除DPPH自由基,但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也可作为电子供体,其还原能力高于BHT和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山杏 抗氧化 还原力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鸿 马锋旺 郝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7-129,134,共4页
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 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果优于6-BA,再生获得的不定芽在改良MS+IBA0.2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下胚轴 再生植株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种皮黑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姚增玉 赵忠 +3 位作者 李科友 史清华 马希汉 朱海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41,共5页
山杏种皮黑色素具有黑色素典型的性质。稳定性研究表明:温度影响该黑色素的氧化还原状态,但对溶液的颜色无显著影响;pH<6时,冷冻使黑色素沉淀;光照使溶液褪色;随pH升高,溶液颜色略有加深;Na_2SO_3、Ca^(2+)、Cu^(2+)和Zn^(2+)有一定... 山杏种皮黑色素具有黑色素典型的性质。稳定性研究表明:温度影响该黑色素的氧化还原状态,但对溶液的颜色无显著影响;pH<6时,冷冻使黑色素沉淀;光照使溶液褪色;随pH升高,溶液颜色略有加深;Na_2SO_3、Ca^(2+)、Cu^(2+)和Zn^(2+)有一定的增色护色作用,Al^(3+)、Mg^(2+)、Na^+、氨基酸、糖和淀粉对该黑色素无显著影响;有机酸使溶液略有褪色。本研究尝试以吸光度的对数对波长的回归直线斜率作为衡量黑色素稳定性的指标,该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山杏种皮黑色素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种皮 黑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鲁子瑜 关秀琦 +2 位作者 马志仁 刘克俭 郭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45-52,共8页
在不同类型区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提高山杏成活率和生长量的抗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集流整地、吸水剂沾根、覆膜覆草及幼林地少量施肥技术,均可显著提高山杏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其幅度为11.2%~32.2%和48.9%~80.9%... 在不同类型区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提高山杏成活率和生长量的抗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集流整地、吸水剂沾根、覆膜覆草及幼林地少量施肥技术,均可显著提高山杏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其幅度为11.2%~32.2%和48.9%~80.9%,采用灌木混交和混草技术可明显提高山杏生长量与产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造林 抗旱性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引种野杏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海滨 刘明国 +4 位作者 董胜君 马发旺 刘青柏 吴月亮 李爽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引种野杏家系苗木在辽西地区6、7、9月的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各参数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以了解引种野杏的适应能力,为辽西地区品种选育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野杏家系净光合速率(Pn)在夏季具有明显...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引种野杏家系苗木在辽西地区6、7、9月的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各参数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以了解引种野杏的适应能力,为辽西地区品种选育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野杏家系净光合速率(Pn)在夏季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夏、秋季的日均Pn达10.0μmol·m-2·s-1,春季6.9μmol·m-2·s-1;蒸腾速率夏季(6.39 mmol·m-2·s-1)>秋季(4.84 mmol·m-2·s-1)>春季(2.33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春、秋高,夏季低;光能利用效率春季高、夏秋季较低;不同季节的生态因子影响野杏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引种野杏优良品种的选育要注重其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了解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做出最佳选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杏 家系 光合生理生态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山杏是发展我市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6
作者 张亚梅 姜宝林 刘延海 《吉林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41-42,共2页
山杏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而且适合我市栽培 ,大面积栽培山杏 。
关键词 山杏 栽培 经济林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果实性状变异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贺斌 《甘肃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32-35,共4页
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的山杏资源进行调查,初选出优良单株,测定其果实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杏果实的各性状在不同植株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各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果实横径... 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的山杏资源进行调查,初选出优良单株,测定其果实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杏果实的各性状在不同植株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各性状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是果实横径(66.32%)>果实扁径(59.32%)>果实纵径(59.08%)>单果质量(36.88%)>果形指数(29.36%)>果肉厚度(20.47%);果实的各性状中,除果实纵径与果形指数指标呈线性负相关外,其他果实各性状指标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大小、果肉厚度密切相关,与果形指数关系相比较而言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果实 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末李广杏园山楂红蜘蛛危害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存世 陈翠莲 +4 位作者 魏佳英 武蕾 刘生虎 邱军 郭荣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47-50,F0003,共5页
对山楂红蜘蛛秋末危害20 a树龄的李广杏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楂红蜘蛛秋末具有从枝叶处向下在距树干2 m以上朝东南方向或朝南方向的树干大纵裂纹、翘皮及侧枝粗皮缝隙、枝桠处等部位虫体聚集迁移行为;秋末虫害株率为84.1%,感虫... 对山楂红蜘蛛秋末危害20 a树龄的李广杏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楂红蜘蛛秋末具有从枝叶处向下在距树干2 m以上朝东南方向或朝南方向的树干大纵裂纹、翘皮及侧枝粗皮缝隙、枝桠处等部位虫体聚集迁移行为;秋末虫害株率为84.1%,感虫指数为53.97,达到重度标准;虫害株率与虫害等级之间呈高低无序排列现象,但虫害等级为Ⅴ级时,其虫害株率最高;当李广杏基干直径≥23.0 cm时,基干直径越大,该虫利用树干翘皮等场所位置越多,害虫危害等级就越高,植株受害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杏 山楂红蜘蛛 虫害等级 感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杏人工林丰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曲志义 邢克温 +6 位作者 王振生 邵希德 周炜峰 李显玉 刘江 杨儒 王喜民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24-29,共6页
本项研究 ,选择分布集中连片 ,立地条件典型、长势中等 ,具有广泛代表性并已开始进入结实期的人工山杏林为对象 ,以定位试验研究 (随机区组试验和正交试验 )为主 ,辅以区内外广泛深入的调查 ,应用先进的丰产技术措施 ,达到提高结实量的... 本项研究 ,选择分布集中连片 ,立地条件典型、长势中等 ,具有广泛代表性并已开始进入结实期的人工山杏林为对象 ,以定位试验研究 (随机区组试验和正交试验 )为主 ,辅以区内外广泛深入的调查 ,应用先进的丰产技术措施 ,达到提高结实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 ,山杏虽然耐干旱瘠薄 ,但对水、肥的反映相当敏感 ;尤其在半干旱地区 ,对水的依赖性更强。然而从目前的实际出发 ,本着立足于可能 ,欲实现丰产 ,应加强土壤管理和树体管理 ,采用封育管护、扩穴松土、整形修剪、叶面施肥、增施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人工林 丰产技术 土壤管理 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