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风蚀地貌区浅埋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结构及保水采煤方法 |
孟凡林
李佳山
孙治豪
蔡进
乔伟
王启庆
吴慧杰
|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李裕元
邵明安
陈洪松
霍竹
郑纪勇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6
|
|
3
|
北方农牧交错带风水蚀复合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
王涛
屈建军
姚正毅
张伟民
拓万全
张景光
杨根生
陈广庭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08 |
24
|
|
4
|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表层土壤水分状态空间模拟 |
贾小旭
邵明安
魏孝荣
李学章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5
|
东柳沟流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及可风蚀性研究 |
张辉
李鹏
鲁克新
张翔
任宗萍
汤珊珊
王添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6
|
水蚀风蚀交错区柠条锦鸡儿叶片比叶面积和营养元素变化动态 |
邓蕾
王鸿喆
上官周平
刘广全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7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和神木试区的环境背景及整治方向 |
唐克丽
侯庆春
王斌科
张平仓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1993 |
64
|
|
8
|
东柳沟沉积泥沙粒径空间分布与特征 |
张翔
李鹏
张洋
汤珊珊
张维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9
|
模拟降雨条件下覆沙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
汤珊珊
李占斌
李聪
赵宾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白文娟
郑粉莉
董莉丽
丁晓斌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10 |
22
|
|
11
|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作用及其碳收支评估 |
王建国
樊军
王力
石占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12
|
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
李裕元
邵明安
陈洪松
霍竹
吕殿青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3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煤田开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模式 |
王力
张青峰
卫三平
王全九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4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呼吸特征 |
付微
黄明斌
邵明安
杜书立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5
|
黄土高原风水蚀交错带风力作用对流域产沙贡献的空间特征研究 |
李秋艳
蔡强国
方海燕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1 |
10
|
|
16
|
六道沟流域有效水蚀风蚀能量及其特征研究 |
张平仓
唐克丽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8
|
|
17
|
模拟径流条件下覆沙黄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
张洋
李占斌
牛雯
段金晓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8
|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亏缺特征 |
艾宁
张智勇
宗巧鱼
刘长海
刘广全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9
|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及防治 |
付良勇
许小梅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20
|
谈谈全国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及成果运用 |
刘震
|
《中国水土保持》
|
2013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