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的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道岔钢轨磨耗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启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并结合有限元静动力分析方法,对重载铁路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道岔岔区钢轨垂直磨耗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研究钢轨磨耗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断面轮轨接触特性及轮轨力差异的影响,岔区各断面轮轨接触斑... 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并结合有限元静动力分析方法,对重载铁路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道岔岔区钢轨垂直磨耗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研究钢轨磨耗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断面轮轨接触特性及轮轨力差异的影响,岔区各断面轮轨接触斑内磨耗量的大小及分布存在差异;辙叉轮载过渡区翼轨磨耗严重的机理是轮轨法向接触应力大于翼轨材料硬度的0.8倍导致了磨耗系数的突变,建议将此区域翼轨镶嵌合金钢材料或采用深度爆炸硬化技术处理;轮轨接触应力随行车速度的增加有所增加,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降低C80,C70列车的侧向过岔速度,以减缓道岔的磨耗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archard磨耗模型 钢轨磨耗 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 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小半径曲线轮缘磨耗研究
2
作者 李文学 屈升 戴鑫亮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轮缘异常磨耗是车辆在小半径曲线通过时容易发生的问题,该问题往往会导致轮对旋修周期缩短,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文中针对某型客运列车出现轮缘异常磨耗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选取摩擦系数... 轮缘异常磨耗是车辆在小半径曲线通过时容易发生的问题,该问题往往会导致轮对旋修周期缩短,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文中针对某型客运列车出现轮缘异常磨耗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选取摩擦系数、轴箱横向、纵向定位刚度以及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系数作为解释变量计算其与磨耗功率之间的关系。由计算结果可知,摩擦系数对磨耗功率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系数是轴箱纵向定位刚度的2.4倍,轴箱纵向定位刚度的影响仅次于摩擦系数。轴箱横向定位刚度及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系数对磨耗功率的影响较小,仅为摩擦系数的14%和10%。导致该车辆轮缘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轨道润滑装置设置不足,致使轮缘与钢轨间摩擦系数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缘 异常磨耗 广义线性模型 贝叶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分析城轨列车轮对磨耗预测模型及镟修
3
作者 黄玉财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3期131-133,共3页
城轨列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使用频率较高,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车轮损耗,轻则影响城轨列车正常运行,重则引发安全事故,车轮磨耗程度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安全运行。基于此,文章通过了解城轨列车轮对... 城轨列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使用频率较高,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车轮损耗,轻则影响城轨列车正常运行,重则引发安全事故,车轮磨耗程度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安全运行。基于此,文章通过了解城轨列车轮对磨耗状态,对城轨列车轮对磨耗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镟修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城轨列车轮对磨耗预测模型准确性高,据此提出的镟修对策降低了城轨列车轮对磨耗程度,确保了城轨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了城轨列车轮对的使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列车 轮对磨耗 预测模型 镟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模型的车轮磨耗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永明 李国芳 丁旺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11-2317,2324,共8页
为了研究车轮磨耗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车辆动力学和车轮磨耗耦合模型。考虑车辆通过一条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典型线路工况,采用Non-elliptic模型计算轮轨接触斑上的车轮磨耗量,以累积车轮型面磨耗量及更新型面外形。采用Ar... 为了研究车轮磨耗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车辆动力学和车轮磨耗耦合模型。考虑车辆通过一条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典型线路工况,采用Non-elliptic模型计算轮轨接触斑上的车轮磨耗量,以累积车轮型面磨耗量及更新型面外形。采用Archard磨耗模型研究车轮面磨耗的分布与发展,以车轮踏面磨耗深度达到0.1mm为型面更新的条件进入下一个磨耗循环的计算。最后加载磨耗后的车轮型面,研究磨耗对车辆系统通过曲线线路时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磨耗 动力学性能 Nonelliptic模型 archar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模型的重载铁路货车车轮磨耗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邵朋朋 傅茂海 +1 位作者 周元 杨亮亮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2期42-45,57,共5页
综述了重载铁路轮轨磨耗的严重性及引起轮轨磨耗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几种评价轮轨磨耗的数学模型与指标,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在SIMPACK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中建立两种不同轴重的货车模型,运用Archard磨耗模型,计算此两种不同轴重... 综述了重载铁路轮轨磨耗的严重性及引起轮轨磨耗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几种评价轮轨磨耗的数学模型与指标,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在SIMPACK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中建立两种不同轴重的货车模型,运用Archard磨耗模型,计算此两种不同轴重的重车车轮在不同工况下的磨耗量,并对其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耗 模型与指标 轴重 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法向载荷与滑动速度下铁路货车制动梁磨耗套材料磨损行为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松民 窦随权 +2 位作者 丁颖 丁昊昊 王文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7,共8页
铁路货车制动梁磨耗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磨损,进而影响制动性能与行车安全。为研究制动梁磨耗套材质的磨损行为,利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磨耗套材质进行不同法向载荷与滑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试验,分析磨耗套材质的摩擦学行为。... 铁路货车制动梁磨耗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磨损,进而影响制动性能与行车安全。为研究制动梁磨耗套材质的磨损行为,利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磨耗套材质进行不同法向载荷与滑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试验,分析磨耗套材质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当载荷由100 N增大到350 N时,摩擦因数呈现减小趋势,磨损质量与磨损长度增长,轮廓曲线起伏变大且最大磨痕深度增加,损伤加重;当载荷相同,滑动速度不同情况下,摩擦因数、磨损质量与磨损长度变化不大。采用MATLAB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优化,得到磨损模型,并利用ANSYS进行磨损仿真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在6%以内,验证所得磨损模型的合理性。建立的磨损模型为磨耗套使用寿命仿真预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耗 制动梁 磨损 制动性能 磨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rchard模型的往复机构循环磨损仿真分析
7
作者 王旋 石章松 +2 位作者 孙世岩 佘博 秦奋起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2,共7页
往复机构的健康状态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至关重要。以某型大口径舰炮发射系统的往复摆弹机构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基于循环跳跃技术改进的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一套模拟往复磨损过程的仿真方法,实现了磨损过程的精确预测和分析。仿... 往复机构的健康状态对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至关重要。以某型大口径舰炮发射系统的往复摆弹机构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基于循环跳跃技术改进的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一套模拟往复磨损过程的仿真方法,实现了磨损过程的精确预测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循环跳跃技术显著提高了仿真效率,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耗;由模型得到了磨损体积和接触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模型预测的关键时间节点、磨损速率和磨损深度与实验情况相符,为往复机构的优化设计和维护策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机构 循环磨损 archard模型 循环跳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磨耗演化的高速列车车轮型面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骏 刘林芽 李纪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5,共15页
高速铁路车轮的磨耗性能对于车轮型面的设计和性能评估至关重要。微小的型面变化可能会导致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发生重大改变,合理的轮轨型面匹配能够改善轮轨磨耗,提高车辆性能和脱轨安全性。提出一种考虑磨耗演化的车轮型面优化方法。首... 高速铁路车轮的磨耗性能对于车轮型面的设计和性能评估至关重要。微小的型面变化可能会导致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发生重大改变,合理的轮轨型面匹配能够改善轮轨磨耗,提高车辆性能和脱轨安全性。提出一种考虑磨耗演化的车轮型面优化方法。首先,通过追踪测试不同运营时期的磨耗型面,确定车轮磨耗的主要范围作为优化区域。然后,结合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拟合算法对车轮型面进行曲线插值拟合,构建了车轮型面的参数化模型。接着,将考虑车轮磨耗演化的预测模型引入到多目标函数中,同时引入了目标函数自适应权重调整因子,建立了车轮型面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建立RBF代理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并利用TS-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车轮型面的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型面LMA-opt与LMA型面进行对比验证分析,包括车轮磨耗演化分析、轮轨静接触分析、轮轨动态接触分析和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4个方面。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轮型面磨耗得到显著改善,具备更好的静态几何接触性能和动态特性。这有助于提升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并在镟修周期内有效降低车轮的磨耗量和疲劳损伤,从而延长车轮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项研究为车轮型面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设计方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耗 滚动接触疲劳损伤 多目标优化 车辆动力学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研究
9
作者 丁亚琦 吕晟 +3 位作者 王子晗 张枝森 刘伟渭 沈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度和轮径的磨耗模型,并以磨耗速率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拟合标准差作为该模型的评价指标,评估轮缘厚度及轮径磨耗模型的准确性;分别针对1701次和1721次列车进行轮对磨耗模型验证。[结果及结论]1701次和1721次列车轮对轮缘厚度磨耗速率4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6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均接近于零,验证了该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的准确性,能够精确预测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同一车型不同列车及同一列车不同位置的轮对磨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对 磨耗模型 拟合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线路钢轨磨耗预测及演变规律
10
作者 刘增华 温炳光 +2 位作者 李林 李伟 温泽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6,共6页
以国内某地铁线路为依托建立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考虑了九种实测车轮型面,结合HertzFastSim算法、Tγ/A-磨损率函数、钢轨型面平滑与更新策略对钢轨磨耗演变进行了研究,建立钢轨磨耗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CHN60和60N两种钢轨廓形在半径R... 以国内某地铁线路为依托建立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考虑了九种实测车轮型面,结合HertzFastSim算法、Tγ/A-磨损率函数、钢轨型面平滑与更新策略对钢轨磨耗演变进行了研究,建立钢轨磨耗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CHN60和60N两种钢轨廓形在半径R=300、800 m曲线段以及直线段的磨耗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通过总质量下,外轨磨耗大于内轨,且外轨更倾向于发生侧面磨耗,内轨以及直线段钢轨主要表现为轨顶磨耗;随着曲线半径减小,内外轨磨耗均有所增大,尤其是在小半径曲线外轨上,随着磨耗进程的推进,外轨轨侧磨耗形状逐渐贴合于轮缘形状,侧面磨耗较为严重;对于R=300 m曲线,CHN60钢轨可显著降低钢轨侧面磨耗深度,当车辆通过总质量为100 Mt时,60N钢轨的侧面磨耗为CHN60钢轨的3.78倍;对于R=800 m曲线段和直线段,60N钢轨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钢轨侧面磨耗深度和磨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磨耗预测模型 小半径曲线 侧面磨耗 钢轨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Archard模型非连续接触的浮动球密封结构磨损行为研究
11
作者 高俊峰 赵嘉逸 +3 位作者 冯玉林 杨玲玲 李伟 明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
针对不连续接触磨损问题,以硬密封浮动球阀中浮动球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法(CEL)、全局网络重构法(ALE)、修正Archard模型与硬密封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相结合,利用Abaqus子程序UMESHMOTION,实现对非连续接触密封结... 针对不连续接触磨损问题,以硬密封浮动球阀中浮动球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法(CEL)、全局网络重构法(ALE)、修正Archard模型与硬密封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相结合,利用Abaqus子程序UMESHMOTION,实现对非连续接触密封结构的磨损仿真分析,探究流体介质压力、启闭速度及密封面宽度等对密封面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不连续接触条件下的磨损机制;提出密封结构接触面全局磨损量均值(GWA)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非连续接触形式下,磨损较大位置出现应力集中;启闭速度和密封面宽度对密封面磨损影响较小;当V_(oc)为2 mm/s时GWA最小;当b_(m)为3.0 mm时GWA最小;流体介质压力对密封面磨损影响较大;非连续接触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研究结果可为不连续接触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rd磨损模型 非连续接触 浮动球密封结构 磨损特性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 全局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轨型面匹配的高速车轮磨耗预测与分析
12
作者 于蒻丹 牛岩 +2 位作者 张军 马贺 闫硕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6,共7页
为分析新设计的车轮型面LMB_10N与60轨、60N轨型面匹配下不同线路上的车轮磨耗状况,采用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国内某动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行驶速度与钢轨廓形作用下车轮直线段上的磨耗状况,以及不同曲线半径与钢轨廓形作用下车轮曲线... 为分析新设计的车轮型面LMB_10N与60轨、60N轨型面匹配下不同线路上的车轮磨耗状况,采用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国内某动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行驶速度与钢轨廓形作用下车轮直线段上的磨耗状况,以及不同曲线半径与钢轨廓形作用下车轮曲线段上的磨耗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线段上,车轮最大磨耗深度随动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减小;同一速度下,车轮在60N钢轨上行驶产生的最大磨耗深度比在60轨上的大;曲线段上,增大曲线半径可以改善车轮磨耗情况,且60N轨型面匹配下的车轮磨耗状态要好于60轨。建议直线段上,在速度允许范围内动车应以尽可能高的速度运行,在曲线占比较大的线路上应尽量设置60N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轮磨耗预测 数值计算 archard磨损模型 钢轨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蠕滑机理的车轮磨耗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军君 李芾 黄运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2,共7页
以C80型货车为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FASTSI M算法计算出接触斑内蠕滑力的大小和分布,依据Pearce,Zobory,Jendel和Braghin 4种磨耗模型计算轴重、速度、曲线半径和车轮硬度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轴重从21 t提高到25 t... 以C80型货车为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FASTSI M算法计算出接触斑内蠕滑力的大小和分布,依据Pearce,Zobory,Jendel和Braghin 4种磨耗模型计算轴重、速度、曲线半径和车轮硬度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轴重从21 t提高到25 t时,由Pearce模型计算出的踏面磨耗率是Zobory模型的5.05~4.22倍、Jendel模型的3.77~1.86倍、Braghin模型的15.29~12.35倍;运行速度从60 km.h-1提高到120 km.h-1时,由Pearce模型计算出的踏面磨耗率是Zobory模型的5.13~4.5倍、Jendel模型的3.46~1.4倍、Braghin模型的12.48~16.96倍;曲线半径从5 000 m减小到300 m时,由Pearce模型计算出的磨耗率是Zobory模型的6.06~4.2倍、Jendel模型的1.82~0.91倍、Braghin模型的23.97~13.0倍;直线上车轮磨耗主要发生在踏面接触区,焊接构架式转向架的最大磨耗深度是三大件式的6.4倍、径向式的14倍;曲线上车轮磨耗主要发生在轮缘接触区,焊接构架式转向架最大磨耗深度是三大件式的4.4~1.25倍、径向式的1 126~47.7倍。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Jendel模型能够真实反映车轮踏面磨耗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磨耗 蠕滑 磨耗模型 轴重 速度 曲线半径 车轮硬度 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的滑动导轨磨损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超 胡亚辉 +1 位作者 谭雁清 崔洪胤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76,98,共5页
以机床滑动导轨副典型工况下的载荷和速度为变量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销盘磨损实验,研究滑动导轨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规律。参照经典的Archard磨损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并修正,得出相应的磨损率的回归公式。将该回归公式... 以机床滑动导轨副典型工况下的载荷和速度为变量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销盘磨损实验,研究滑动导轨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规律。参照经典的Archard磨损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并修正,得出相应的磨损率的回归公式。将该回归公式和Archard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该回归公式能更好地预测导轨副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导轨 销盘磨损试验 正交实验 archard磨损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的轮轨磨耗数值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常崇义 王成国 金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5,共7页
提出基于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的轮轨形面磨耗的数值预测方法,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磨耗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中,轮、轨材料采用双线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联合使用有限元隐式(静... 提出基于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的轮轨形面磨耗的数值预测方法,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轮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磨耗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中,轮、轨材料采用双线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联合使用有限元隐式(静态)和显式(瞬态)求解方法模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过程;采用基于微面积的Archards磨耗模型的积分形式,对轮轨材料的滚动磨损进行计算;用基于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曲线光滑技术,对磨耗过程的磨损量分布进行光滑化处理,再根据光滑化后的磨损分布来更新轮轨形面;用Laplace网格光滑技术对车轮踏面和轨轮轨头内部的有限元网格进行光滑化处理。以以往轮轨试验为实例对数值分析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耗 三维有限元模型 轮轨接触 磨损模型 轮轨形面 网格光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aghin模型的机车车轮磨耗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文战 李芾 丁军君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9期1176-1180,共5页
针对D19E型内燃机车车轮磨耗问题,分析了越南铁路基本技术及D19E型内燃机车结构,采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D19E型内燃机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越南干线实际情况建立了线路模型。提出了基于机车动力学模型、FASTSIM算法与Braghin踏面磨耗模型... 针对D19E型内燃机车车轮磨耗问题,分析了越南铁路基本技术及D19E型内燃机车结构,采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D19E型内燃机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越南干线实际情况建立了线路模型。提出了基于机车动力学模型、FASTSIM算法与Braghin踏面磨耗模型为一体的车轮磨耗计算模型,并发展了相应的数值方法。利用该模型对D19E型内燃机车车轮磨耗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小波滤波平滑方法对踏面磨耗深度数据进行了平滑,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磨耗主要发生在踏面上(-50 mm^45 mm)范围内,轮缘根部处磨耗最大;踏面磨耗量的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仿真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机车车轮磨耗的演化过程,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车轮磨耗 FASTSIM算法 磨耗模型 动力学仿真 轮轨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变权组合模型的货车车轮踏面磨耗预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滢 汤旻安 谷宝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为探讨变权组合模型在货运专线车轮踏面磨耗趋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基于灰色新息GM(1,1)模型、灰色离散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为一体的变权组合方法研究货运专线车轮踏面随走行公里的磨耗趋势,并与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和定权组合预测... 为探讨变权组合模型在货运专线车轮踏面磨耗趋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基于灰色新息GM(1,1)模型、灰色离散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为一体的变权组合方法研究货运专线车轮踏面随走行公里的磨耗趋势,并与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和定权组合预测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组合方法比单纯应用单项预测模型方法更合理,预测结果更可靠,且变权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定权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本文所提出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货运专线上车轮踏面的磨耗趋势,是一种研究运输专线上车辆轮对维护决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货运专线 车轮踏面磨耗 组合预测 变权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修正模型的角接触球轴承磨损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恒强 蔡红娟 蔡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59-164,共6页
在分析轴承受力和运动的基础上,研究了轴承运行时球与滚道接触区的滑动,计算了一定条件下接触区滑动速度的分布,指出了球在滚道上运动时纯滚动点的存在。开展了球盘摩擦磨损试验,得到了轴承钢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利... 在分析轴承受力和运动的基础上,研究了轴承运行时球与滚道接触区的滑动,计算了一定条件下接触区滑动速度的分布,指出了球在滚道上运动时纯滚动点的存在。开展了球盘摩擦磨损试验,得到了轴承钢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利用有限元方法和Archard磨损计算模型,建立了球与内圈磨损的仿真计算模型,并分析了运行时间、径向载荷、接触角等因素对轴承磨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archard模型 有限元仿真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的WR-CVT非连续接触钢丝绳磨损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武 常浩文 +1 位作者 赵书阳 韩飞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6-716,共11页
针对WR-CVT(Wire ro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弯曲段钢丝绳更易磨损问题,以6×7+IWS(Merallic wire strand core)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WR-CVT钢丝绳非连续接触磨损有限元模型... 针对WR-CVT(Wire ro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弯曲段钢丝绳更易磨损问题,以6×7+IWS(Merallic wire strand core)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WR-CVT钢丝绳非连续接触磨损有限元模型,研究磨损对钢丝绳接触压应力以及滑移幅值等接触参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揭示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磨损的作用,钢丝间接触区域不断增大.最大磨损深度出现在钢丝绳与绳槽边缘接触处,此处钢丝接触压应力较磨损前显著减小,滑移幅值和磨损深度在不断增大,接触压应力集中点沿钢丝轴向不断移动,接触区域形貌逐渐形成扁平状,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绳环CVT 无接头钢丝绳 非连续接触 archard磨损模型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钢轨磨耗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平 宋娟 +2 位作者 杨春凯 安博洋 陈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4-1042,共9页
轮轨蠕滑曲线会影响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钢轨磨耗,为研究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钢轨磨耗的影响,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适用于Polach模型和修改FASTSIM算法的参数,模拟40~400 km/h行车速度范围内的实测蠕滑曲线;随后,在SIMPACK软件... 轮轨蠕滑曲线会影响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钢轨磨耗,为研究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钢轨磨耗的影响,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适用于Polach模型和修改FASTSIM算法的参数,模拟40~400 km/h行车速度范围内的实测蠕滑曲线;随后,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Polach模型测得实测蠕滑曲线;最后,采用Kik-Piotrowski模型和修改的FASTSIM算法进行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并结合USFD磨耗模型预测钢轨磨耗,对比了理想与实测蠕滑曲线条件下钢轨磨耗的差异.研究表明:理想蠕滑曲线条件下钢轨磨耗深度明显大于实测蠕滑曲线下的结果,随着车辆通过次数的增加,理想条件下钢轨磨耗分布范围更大,内外轨磨耗分布范围分别为实测蠕滑曲线的1.5倍和1.3倍;摩擦系数和磨耗率显著影响钢轨磨耗大小及磨耗分布情况,故在车辆动力学仿真和钢轨磨耗计算中有必要考虑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形成了确定实测蠕滑曲线参数的前处理程序,可服务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和钢轨磨耗计算,可以有效指导现场进行钢轨打磨等养护维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滑曲线 数值模拟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钢轨磨耗 接触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