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DC Arc Plasma JetCVD方法沉积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 被引量:3
1
作者 戴风伟 陈广超 +7 位作者 兰昊 J.Askari 宋建华 李成明 佟玉梅 李彬 黑立富 吕反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0-1202,1208,共4页
在30kW级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 Arc P lasm a Jet CVD)设备上,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通过调节甲烷浓度以及控制其他沉积参数,在Mo衬底上沉积出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实验表明,当微米金刚石膜层沉积结束后,在随后... 在30kW级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 Arc P lasm a Jet CVD)设备上,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通过调节甲烷浓度以及控制其他沉积参数,在Mo衬底上沉积出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实验表明,当微米金刚石膜层沉积结束后,在随后的沉积中,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金刚石膜表面的晶粒大小是逐渐减小的。当甲烷浓度达到20%以上时,金刚石膜生长面晶粒呈现菜花状的小晶团,膜体侧面已经没有了粗大的柱状晶,而是呈现出光滑的断口,对该层进行拉曼谱分析显示,位于1145 cm-1附近有一定强度的散射峰出现。这说明所沉积的晶粒全部变为纳米级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 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 二次形核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sibility of surface-coated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ols to join AISI 304grad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3
2
作者 A.K.LAKSHMINARAYANAN C.S.RAMACHANDRAN V.BALASUBRAMANI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60-370,共11页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velop the tools that are capable enough to withstand the shear, impact and thermal forces that occur dur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stainless steels. The atmospheric plasma spray and plasma tr...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velop the tools that are capable enough to withstand the shear, impact and thermal forces that occur dur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stainless steels. The atmospheric plasma spray and plasma transferred arc hardfacing processes are employed to deposit refractory ceramic based composite coatings on the Inconel 738 alloy. Fiv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elf-fluxing alloy powder and 60% ceramic reinforcement particulate mixtures are used for coating. The best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ol selected based on tool wear analysis is used to fabricate th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搅拌焊接 304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工具 AISI 表面涂层 大气等离子喷涂 自熔性合金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PAW背面匙孔状态正面检测技术
3
作者 蒋凡 房世童 +3 位作者 张国凯 陈树君 李天明 徐斌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welding,VPPAW)过程中匙孔状态,特别是背面匙孔状态是决定焊缝成形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实际焊接过程中,背面放置传感器检测匙孔状态存在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匙孔前壁面反光的等离子...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 welding,VPPAW)过程中匙孔状态,特别是背面匙孔状态是决定焊缝成形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实际焊接过程中,背面放置传感器检测匙孔状态存在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匙孔前壁面反光的等离子弧焊接背面匙孔正面检测方法.在合适的拍摄角度下,该方法可以同时获得正面匙孔图像和背面匙孔在前壁面的反光成像.通过不同焊接电流下的工艺试验,建立了焊接质量与匙孔反光形态的联系.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检测到的前壁面匙孔图像位置逐渐向上偏移.焊接出现切割时,背面匙孔反光形态消失;干扰稳定焊接状态,背面匙孔反光形态同时发生改变.匙孔稳定与否与焊接状态稳定直接关联.背面匙孔在前壁面的反光成像状态受焊接状态和熔池状态影响.为等离子焊接正面检测焊接质量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焊接 匙孔 焊接质量 反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改性对Ti6Al4V合金电子束接头耐蚀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波 俞臻 +7 位作者 胡永辉 吴鹏 梅锦辉 蔡智会 许建平 马英鹤 郑文健 杨建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目的提高Ti6Al4V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耐蚀性能。方法采用电子束焊接方法水平对接获得接头。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接头进行陶瓷化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腐蚀测试和浸泡腐蚀测试,分别评价未覆膜... 目的提高Ti6Al4V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耐蚀性能。方法采用电子束焊接方法水平对接获得接头。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接头进行陶瓷化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腐蚀测试和浸泡腐蚀测试,分别评价未覆膜接头及覆膜接头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结果与母材相比,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发生较大变化,由初生α相与晶间β相混合相转变为针状α'马氏体集束,在晶界周围呈羽毛状分布。对接头与母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后,接头与母材区域表面特征相似,熔融状凸起较多且分布大小不均匀的微孔。然而,接头涂层孔径与孔隙率较小。与母材涂层相比,接头涂层厚度、完整性和连续性较低。接头涂层与母材涂层的主要组成均为金红石(Rutile)TiO_(2)相和锐钛矿(Anatase)TiO_(2)相。虽然与含涂层母材相比,含涂层接头耐蚀性较低,但其与不含涂层接头相比,自腐蚀电位(E_(corr))提升290mV,自腐蚀电流密度(J_(corr))降低1个数量级,且在2mol/LHCl溶液中浸泡腐蚀速率大幅降低。结论微弧氧化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接头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电子束焊接 微弧氧化 耐蚀性 微观结构 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弧焊热输入对Q355B厚板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孙艳芬 朱天一 田松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9,共8页
目的确定Q355B厚板埋弧焊的最佳热输入参数,分析热输入对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选取32 mm厚Q355B钢板,选用H10Mn2焊丝和SJ101焊剂,匹配27.43、30.17、34.97、39.00 kJ/cm 4种热输入进行焊接。采用光学显微镜、洛氏显微... 目的确定Q355B厚板埋弧焊的最佳热输入参数,分析热输入对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选取32 mm厚Q355B钢板,选用H10Mn2焊丝和SJ101焊剂,匹配27.43、30.17、34.97、39.00 kJ/cm 4种热输入进行焊接。采用光学显微镜、洛氏显微硬度计、液压万能试验机和摆锤冲击试验机分别对接头组织、硬度、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当热输入为27.43 kJ/cm时,焊缝和粗晶区组织以铁素体为主,存在少量的珠光体和贝氏体,接头硬度为83HRB~90.5HRB,抗拉强度为524.5 MPa,冲击功为112.7 J和121.3 J;当热输入增加到30.17 kJ/cm时,焊缝组织基本无变化,粗晶区铁素体和珠光体增多,粒状贝氏体减少,接头硬度为82.7HRB~88.7HRB,抗拉强度为518 MPa,冲击功为121 J和132 J;继续增加热输入到34.97 kJ/cm,焊缝和粗晶区块状铁素体增多,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减少,晶粒变粗大且出现魏氏组织,接头硬度为83.5HRB~88.1HRB,抗拉强度为522 MPa,冲击功为106.7 J和118 J;当热输入达到39 kJ/cm时,焊缝以块状铁素体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与34.97 kJ时相比,粗晶区组织基本无变化,接头硬度为83.1HRB~85.8HRB,抗拉强度为516 MPa,冲击功为92.3 J和91.7 J。结论随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变粗大,热影响区会出现魏氏组织;同时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硬度呈下降趋势,冲击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热输入为30.17 kJ/cm时,焊接接头的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55B厚板 埋弧焊工艺 低中高热输入 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loy825合金TIG和PAW焊接接头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学利 王纯 +3 位作者 毕宗岳 杨耀斌 张万鹏 王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71,共4页
采用ASTM A262-E标准方法对Incoloy825合金钨极氩弧焊(TIG)接头和等离子弧焊(PAW)接头进行晶间腐蚀试验,通过腐蚀速率、背弯曲性能以及腐蚀形貌对两种焊接接头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W焊接接头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156 6... 采用ASTM A262-E标准方法对Incoloy825合金钨极氩弧焊(TIG)接头和等离子弧焊(PAW)接头进行晶间腐蚀试验,通过腐蚀速率、背弯曲性能以及腐蚀形貌对两种焊接接头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W焊接接头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156 6g·m-2·h-1,TIG焊接接头的为0.229 3g·m-2·h-1;两种焊接接头经过背弯曲后,拉伸面上均未发现裂纹;TIG焊接接头紧邻熔合线的热影响区中晶粒较粗大,晶界上有细小的碳化物析出;PAW焊接接头紧邻熔合线附近区域的热影响区中晶粒长大不明显;PAW焊接接头的晶粒尺寸比TIG接头的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loy825合金 晶间腐蚀 焊接接头 钨极氩弧焊 等离子弧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型PID恒流恒压控制的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涛 张生虎 +3 位作者 高洪明 吴林 许可望 刘永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4,88,共5页
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对电源的外特性输出及焊接过程控制有着很高的要求,以VC++软件开发工具为平台,推导了适合于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的增量型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复合电弧焊接过程控制及电源外特性的要求.结果表明,增量型PID恒... 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对电源的外特性输出及焊接过程控制有着很高的要求,以VC++软件开发工具为平台,推导了适合于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的增量型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复合电弧焊接过程控制及电源外特性的要求.结果表明,增量型PID恒流恒压控制能够满足Plasma-MIG对电源外特性的输出要求.Plasma电弧和MIG电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者以共享的电磁空间、导电气氛和焊丝为媒介建立起耦合关系.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过程中,增量型PID控制下的Plasma电弧能够自发的调节自身电参数,来稳定电弧空间的电流密度,使得焊接过程中无飞溅.采用控制后,Plasma-MIG复合电弧焊焊接过程焊缝铺展好,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MIG复合电弧 增量型PID 焊接过程控制 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钛合金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的电弧电压的影响
8
作者 蔡得涛 罗子艺 +1 位作者 张屹 刘伟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6,共9页
探究新型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钛合金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复合电弧电压的影响,以此实现对焊接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电弧电特性采集系统,采集复合焊接进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构建工艺参数与电弧电压间的回归模... 探究新型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钛合金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复合电弧电压的影响,以此实现对焊接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电弧电特性采集系统,采集复合焊接进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构建工艺参数与电弧电压间的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复合焊接工艺参数,如喷嘴高度、激光功率、等离子电流等对电弧电压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在本次试验设定条件下,复合焊接中的等离子电压在18~36 V区间内动态波动,且伴随喷嘴高度、电流数值以及激光功率的逐步递增,电弧电压均呈现上升态势。经回归模型量化评估,喷嘴高度对电弧电压的影响最为突出,等离子电流次之,激光功率最小。通过观察电弧形态变化,验证了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权重判断的准确性。为进一步优化焊接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复合焊接 钛合金 电弧电压 回归模型 工艺参数 同轴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波纹板激光焊与电弧焊接头组织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波 孙海生 +7 位作者 马一鸣 张涛 齐兴 郝开开 吴凌清 窦天宇 应纯志 杨瑾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换热器作为工业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质量至关重要。为提高其连接质量与生产效率,分别采用激光焊接与电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和脉冲氩弧焊)方法进行了焊接梯形不锈钢换热片的焊接工艺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焊接方法所获得的接头组... 换热器作为工业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质量至关重要。为提高其连接质量与生产效率,分别采用激光焊接与电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和脉冲氩弧焊)方法进行了焊接梯形不锈钢换热片的焊接工艺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焊接方法所获得的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微束等离子弧焊焊缝成形最饱满,激光焊接和脉冲氩弧焊也表现良好。显微组织分析显示,母材区晶粒择优取向,与温度梯度形成一定角度;热影响区中,激光焊晶粒最细小;焊缝区则均产生大量树枝状晶。力学性能测试中,激光焊试样在张口角度达180°时,焊缝正背面均无裂纹,符合标准和工艺要求。因此,推荐使用激光焊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激光焊 等离子弧焊 氩弧焊 接头组织 张口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弧焊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0
作者 鲍文 杨蕾 +2 位作者 刘红兵 王飞 杜金红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3-919,共7页
等离子弧焊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弧焊技术,采用水冷喷嘴压缩电弧形成具有较大冲击力的等离子体,可以不开坡口直接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采用常规的数理解析法和试验的方法研究电弧和熔池具有局限性,数值模拟的方法更为快速、有效,很大程... 等离子弧焊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弧焊技术,采用水冷喷嘴压缩电弧形成具有较大冲击力的等离子体,可以不开坡口直接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采用常规的数理解析法和试验的方法研究电弧和熔池具有局限性,数值模拟的方法更为快速、有效,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复杂的物理机制,可为实际的等离子弧焊接过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从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的电弧、熔池、电弧与熔池的耦合这3个方面阐述等离子弧焊在数值模拟方向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焊 熔池 等离子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表面复合陶瓷涂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11
作者 朱燕辉 刘祥 +2 位作者 张吉阜 陈嘉杰 陈东初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6-95,共10页
目的解决核反应堆锆合金包壳在高温水蒸气环境下的氧化腐蚀问题,采用原位陶瓷化技术构建复合陶瓷涂层,以提高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耐水汽腐蚀性能及事故容错能力(ATF)。方法采用微弧氧化(MAO)与大气等离子喷涂(APS)相结合的工艺制备... 目的解决核反应堆锆合金包壳在高温水蒸气环境下的氧化腐蚀问题,采用原位陶瓷化技术构建复合陶瓷涂层,以提高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耐水汽腐蚀性能及事故容错能力(ATF)。方法采用微弧氧化(MAO)与大气等离子喷涂(APS)相结合的工艺制备复合陶瓷涂层,并优化MAO底层膜结构。通过筛选不同微弧氧化电源模式,包括单向脉冲(UP)、双向脉冲(BP)、两步脉冲(TS),调整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分析MAO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及化学成分。同时,通过划痕试验、高温水汽腐蚀试验等测试复合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以评估其服役性能。结果采用两步脉冲(TS)模式制备的MAO底层膜由ZrO2和Al0.52Zr0.48O1.74混合相组成,形成了梯度致密结构,显著降低了裂纹密度。基于TS模式制备的涂层的结合强度达到16 MPa,相较于UP(7 MPa)和BP(4 MPa)模式,分别提高了128%、300%。高温水汽腐蚀测试(1200℃、4000 s)结果表明,厚度为30μm的涂层的氧化增量速率最低,且结构完整,而80μm的涂层因热应力的累积,出现了剥落现象。结论通过调控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电源模式,可优化MAO底层膜的结构和性能,实现喷涂沉积层与氧化膜的有效结合,从而在锆合金表面获得结合牢固、结构致密且厚度可控的复合陶瓷涂层,提高了它在核反应堆环境中的服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锆合金 微弧氧化 大气等离子喷涂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弧焊接铝合金厚板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沿厚度方向的梯度特征
12
作者 章朋田 王小伟 +3 位作者 龚康 仉恒毅 姜楠 隋彦涛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3,120,共8页
针对大厚度铝合金焊接头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变极性等离子弧-钨极氩弧焊(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tungsten inert gas, VPPA-TIG)复合焊接工艺.为进一步验证VPPA-TIG复合焊的焊接质量,开展了厚度为17 mm的2219铝合金板焊接试验... 针对大厚度铝合金焊接头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变极性等离子弧-钨极氩弧焊(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tungsten inert gas, VPPA-TIG)复合焊接工艺.为进一步验证VPPA-TIG复合焊的焊接质量,开展了厚度为17 mm的2219铝合金板焊接试验,详细研究了焊缝厚度方向上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布特征,并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揭示了强度分布特征的机理.结果表明,VPPA-TIG复合焊焊缝成形质量较好,内部冶金程度较高.焊缝熔合区硬度分布均匀,平均值为67.6±2.7 HV0.2;抗拉强度达到了母材的62.83%,而断后伸长率仅为24.81%.焊件厚度的增加扩大了熔池的散热面积,造成焊缝晶粒生长不充分,在界面区形成“蜿蜒”状微孔.微孔在受到拉伸载荷作用时将会继续生长,是影响焊缝拉伸强度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拓展了VPPA-TIG复合焊工艺应用范围,阐明了厚板焊接头强度失效的机理,为解决大厚度板材焊接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接 大厚度板材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用2 mm厚X2CrNiN18-7不锈钢薄板等离子填丝对接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菲 渐春光 +3 位作者 张洪逵 孟宪伟 刘杰 周龙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4-57,61,共5页
采用等离子填丝焊工艺对轨道车辆用2 mm厚的X2Cr Ni N18-7不锈钢薄板进行对接焊接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和离子气流量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最佳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质量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结果表明:使用Pla... 采用等离子填丝焊工艺对轨道车辆用2 mm厚的X2Cr Ni N18-7不锈钢薄板进行对接焊接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和离子气流量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最佳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质量进行了焊接工艺评定。结果表明:使用Plasmatron等离子焊机成功实现了X2Cr Ni N18-7不锈钢薄板等离子填丝对接焊,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60 A,焊接速度0.25 m/min,送丝速度3.0 m/min,离子气流量5 L/min;焊缝成形良好,背面全焊透,经X射线探伤无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缺陷;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平均值为636.57 MPa,焊接接头强度系数为92.28%;180°横向正弯试验结果显示,试样正反两面均无裂纹;当疲劳测试加载循环次数为1.0×107次时,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为2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填丝焊 X2CrNin18-7不锈钢 对接接头 焊接工艺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的腐蚀与疲劳交替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冲 董丽虹 +3 位作者 王海斗 李斌 吕晓仁 聂佳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7,共7页
随着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理念的提出,可重用航天器多次空天往返和地面修复过程的腐蚀与疲劳交替问题不可忽视。本工作以5A06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接头进行腐蚀与疲劳交替试验,研究不同单位腐蚀时间对腐蚀与疲... 随着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理念的提出,可重用航天器多次空天往返和地面修复过程的腐蚀与疲劳交替问题不可忽视。本工作以5A06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对焊接接头进行腐蚀与疲劳交替试验,研究不同单位腐蚀时间对腐蚀与疲劳交替工况下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断口进行表征,分析了腐蚀与疲劳交替后焊接接头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单位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与疲劳交替寿命呈现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腐蚀会钝化疲劳裂纹尖端,形成新的点蚀坑,同时钝化疲劳过程中的侵入/挤出和微裂纹降低了表面应力的集中程度,使疲劳寿命相对延长,从而反映出寿命保持稳定的状态。其中,断裂位置均处于热影响区,这主要因为焊接热影响区耐腐蚀性差,易造成严重腐蚀损伤,较大的腐蚀坑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从而加速裂纹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VPPAW) 腐蚀与疲劳交替 盐雾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薄板P-PAW搭接的间隙自适应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振款 何建萍 +2 位作者 李芳 华学明 黄文荣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对大型LNG燃料薄膜舱中1.2 mm厚SUS304L不锈钢板薄板的搭接焊,存在的搭接间隙会带来焊缝成形不良等严重影响船舱安全性的问题。本文通过激光传感器检测搭接间隙变化,设计了不同的峰值电流和焊接速度在不同间隙下的工艺实验,研究了间隙... 对大型LNG燃料薄膜舱中1.2 mm厚SUS304L不锈钢板薄板的搭接焊,存在的搭接间隙会带来焊缝成形不良等严重影响船舱安全性的问题。本文通过激光传感器检测搭接间隙变化,设计了不同的峰值电流和焊接速度在不同间隙下的工艺实验,研究了间隙对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不同间隙下的脉冲等离子弧焊(P-PAW)的工艺参数和间隙及焊缝成形尺寸之间的拓扑关系模型,通过工艺实验获取模型的训练样本,实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间隙自适应工艺参数优化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不同搭接间隙下进行实时工艺参数优化的功能,并对搭接间隙在0~0.6 mm变化时所带来的空洞等缺陷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实现了良好的焊接成形一致性控制,提高了在LNG薄膜舱中不锈钢板焊接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焊 激光传感 焊接间隙 自适应焊接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VPPAW穿孔焊接匙孔闭合处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小伟 张斌 +2 位作者 曾如川 闫朝阳 陈树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I0003,共7页
铝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与其他焊接工艺相比,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在大型铝合金结构件加工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针对轻金属合金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匙孔难以自由闭合的问题,提出了气电分离时... 铝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与其他焊接工艺相比,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在大型铝合金结构件加工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针对轻金属合金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匙孔难以自由闭合的问题,提出了气电分离时序脉冲等离子弧环焊缝收弧方法,对比研究了环焊缝收弧方法与手工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 TIG焊)填补法焊缝匙孔闭合处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焊接起弧、收弧策略,实现了等离子弧匙孔自由闭合,焊缝收弧区成形良好,组织为均匀的等轴晶;抗拉强度为329.9 MPa,断后伸长率为16.3%,比TIG填补法的抗拉强度提高了22.91%,断后伸长率提高了55.24%.平均硬度值为78.9 HV0.2,热影响区硬度呈下降趋势,熔合线处硬度呈升高趋势,焊缝区硬度波动范围为75~81 HV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比例对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电弧电压和焊缝成形的影响
17
作者 陈长新 李天庆 +1 位作者 苏鑫 王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7-224,共8页
目的探索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中氮气比例对焊缝成形、焊缝硬度的影响规律,指导316L不锈钢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工艺。方法首先搭建和完善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实验平台;其次,重点考虑氮气对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 目的探索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中氮气比例对焊缝成形、焊缝硬度的影响规律,指导316L不锈钢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工艺。方法首先搭建和完善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实验平台;其次,重点考虑氮气对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的影响,并根据氮气比例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设计,实验Ⅰ中氮气体积分数为0,实验Ⅱ中氮气体积分数为8%,实验Ⅲ中氮气体积分数为16%;最后开展焊接实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相关测试和分析。结果当氮气体积分数为16%时,焊缝熔深相较于纯氩气焊接的焊缝熔深增加了1.2 mm,焊缝熔宽增加了1.5 mm。当氮气体积分数为16%时,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电弧电压平均值为28.47 V,相较于纯氩气时电弧电压平均值增加了0.76 V。与氮气比例为0(即纯氩气)时的标称电弧能量相比,当氮气体积分数为8%和16%时,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标称电弧能量分别增加了108 W和152 W。当氮气比例为0(即纯氩气)时,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焊缝上表面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80.5HV;当氮气体积分数为8%时,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焊缝上表面的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81.2HV;当氮气体积分数为16%时,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焊缝上表面的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93.3HV。结论在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氮气会提高电弧电压和增大标称电弧能量,氮气可以增加焊缝熔深,同时增加焊缝熔宽。当氮气体积分数不大于8%时,对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焊缝上表面显微硬度平均值基本没有影响;当氮气比例超过一定数值时,才会对金属粉末再压缩等离子弧焊接焊缝上表面显微硬度平均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焊接 氮气 316L不锈钢 焊缝成形 电弧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微束等离子堆焊转角焊缝模型研究
18
作者 肖洋 戴士杰 +1 位作者 李世博 母嘉恒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3,共6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时,将受损部位切除后在新平面上进行多层多道焊接,在焊缝转角区域特别是转角点,因焊接工艺难以匹配导致过多熔滴进入熔池增加了焊缝熔高与熔宽,造成焊缝凸起,影响焊接质量。针对微束等离子焊接叶片转角区域焊缝的这种特征,建立了转角区域焊缝模型。首先利用抛物线曲线拟合建立了单道焊缝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准确地表征单缝外形轮廓。然后提出了一种双焊缝转角重叠的焊缝成型模型。实验表明,采用该转角焊缝模型能够极大地降低转角区域焊缝的凸起,能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单缝模型 转角焊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弧压反馈的叶片微束等离子焊接修复弧长跟踪控制
19
作者 母嘉恒 戴士杰 +1 位作者 李世博 肖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损伤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微束等离子增材修复过程中,多层堆焊后熔覆层面不平整导致凸起形貌产生,使得待修复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弧压反馈的弧长跟踪控制方法,提高弧长稳定性,以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弧电压信号间... 在损伤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微束等离子增材修复过程中,多层堆焊后熔覆层面不平整导致凸起形貌产生,使得待修复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弧压反馈的弧长跟踪控制方法,提高弧长稳定性,以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弧电压信号间接表征电弧弧长,并提出变分模态分解与中位值平均滤波融合算法以去除噪声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变论域模糊PID与PID并联的控制器,调节焊枪的高度以实现弧压稳定,并进行仿真优化。最后搭建弧压采集与弧长控制平台,进行弧压信号去噪实验和表面凸起试片焊接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显著提高弧长稳定性,且凸起表面与熔覆层上表面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微束等离子焊接 变分模态分解 变论域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工艺参数对不锈钢搭接焊缝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毕学松 李志波 +1 位作者 高文国 尚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2,共4页
针对MARKⅢ型LNG薄膜舱的主屏壁波纹板焊接特点及要求,采用等离子弧焊接方法,在立向上位置改变主要焊接工艺参数开展系列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对304L不锈钢搭接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弧峰值电流、脉冲频率和离子气流量等电弧参... 针对MARKⅢ型LNG薄膜舱的主屏壁波纹板焊接特点及要求,采用等离子弧焊接方法,在立向上位置改变主要焊接工艺参数开展系列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对304L不锈钢搭接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弧峰值电流、脉冲频率和离子气流量等电弧参数以及电弧长度、焊枪指向位置对焊缝成形有明显影响;焊缝成形良好的工艺参数范围为:峰值电流70~95 A,基值电流30 A,脉冲频率4~6 Hz,离子气流量0.20~0.35 L/min,电弧长度d1在0.8~1.4mm,焊枪指向位置d2为-0.3~0.3 mm。这为开发自动化焊接设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围护系统 等离子弧焊 搭接接头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