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ome-wide Analysis of Ovate Family Proteins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Jian-ping Li Hong-ling Chang Y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3期49-59,共11页
Arabidopsis thaliana ovate family proteins (AtOFPs) is a newly found plant-specific protein family interacting with TALE (3-aa loop extension homeodomain proteins) homeodomain proteins in Arabidopsis. Here, based ... Arabidopsis thaliana ovate family proteins (AtOFPs) is a newly found plant-specific protein family interacting with TALE (3-aa loop extension homeodomain proteins) homeodomain proteins in Arabidopsis. Here, based on bioinformatic analysis, we found that Arabidopsis genome actually encoded 17 OVAT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 One of them, AtOFP19,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amino acid sequence similarity, AtOFPs protei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ost of the AtOFPs were located in nuclear, four of them were presented in chloroplast and the remaining two members appeared in cytoplasmic. A genome- wide microarray based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involving 47 stages of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vealed that AtOFPs have diverse expression pattems. Investigation of proteins interaction showed that nine AtOFPs only interacted with TALE homeodomain proteins, which are fundamental regulators of plant meristem function and leaf development. Our work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leads toward functional genomics studies of ovate family proteins,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a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control mechanism in plan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atofps function analysis bioinformat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itutive Overexpression of 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 Gene (GsMIPS2) from Glycine soja Confers Enhanced Salt Tolerance at Various Growth Stages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2
2
作者 Zaib-un-Nisa Chen Chen +5 位作者 Yang Yu Chao Chen ALi Inayat Mallano Duan Xiang-bo Sun Xiao-li Zhu Yan-m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6年第2期28-44,共17页
The enzyme 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MIPS EC 5.5.1.4) catalyzes the first step of myo-inositol biosynthesis, a product that plays crucial roles in plants as an osmoprotectant, transduction molecule, cell wal... The enzyme myo-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MIPS EC 5.5.1.4) catalyzes the first step of myo-inositol biosynthesis, a product that plays crucial roles in plants as an osmoprotectant, transduction molecule, cell wall constituent and production of stress related molecule. Previous reports highlighted an important role of MIPS family genes in abiotic stresses particularly under salt stress tolerance in several plant speci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ellular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IPS2 genes under abiotic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a novel salt stress responsive gene designated Gs MIPS2 from wild soybean Glycine soja 07256 was functionally characterized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ORF) of 1 533 bp coding a peptide sequence of 510 amino acids along with mass of 56 445 ku.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analysis revealed its 92%-99% similarity with other MIPS family members in legume protein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Gs MIPS2 was induced by salt stress and expressed in roots of soybean.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Gs MIPS2 under salt response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transgenic Arabidopsis was also elucid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s MIPS2 transgenic lines displayed increased tolerance as compared to WT and atmips2 mutant lines under salt stress. Furthermo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ome salt stress responsive marker genes, including KIN1, RD29 A, RD29 B, P5 Cs and COR47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Gs MIPS2 overexpression lines than wild type and atmips2 mutant.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Gs MIPS2 gene wa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plant tolerance to salt stress. This was the first report to demonstrate that overexpression of Gs MIPS2 gene from wild soybean improved sal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ine soja arabidopsis thaliana MIPS salt stress function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NBS1可变剪切体响应DNA损伤修复的功能研究
3
作者 浦霞 吕春桃 +3 位作者 张宇 徐慧妮 余迪求 孙旭东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DNA损伤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NBS1是参与损伤修复的重要基因,为研究NBS1与其可变剪切体NBS1-3之间的功能差异。根据NBS1和NBS1-3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野生型拟南芥叶片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NBS1... DNA损伤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NBS1是参与损伤修复的重要基因,为研究NBS1与其可变剪切体NBS1-3之间的功能差异。根据NBS1和NBS1-3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野生型拟南芥叶片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NBS1和NBS1-3,对2个基因序列和蛋白质三维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创制了NBS1、NBS1-3过表达株系,获得突变体nbs1纯合株系,并检测NBS1基因在NBS1及NBS1-3过表达植株的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阐明NBS1与可变剪接体NBS1-3之间的功能差异,用0.6 mmol/L甲基黄酸甲酯(MMS)对野生型、nbs1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进行处理,观察损伤面积。定量检测结果显示,NBS1基因在NBS1及NBS1-3过表达植株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根尖PI染色结果表明,0.6 mmol/L MMS处理后,nbs1突变体植株相对损伤面积最大,而NBS1-3过表达植株相对损伤面积最小,其次依次为NBS1过表达植株和野生型。因此,在DNA损伤修复方面,NBS1-3可能比NBS1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NBS1 可变剪切 DNA损伤修复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生物信息挖掘与系统分析
4
作者 惠潇然 黄振华 +6 位作者 刘静 吴倩 许天明 段为旦 潘迎捷 赵勇 张昭寰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效裂解活性和靶向性等特征,可作为有效控制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新型抗菌剂。随着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噬菌体的基因组信息得到破译,为噬菌体裂解酶...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效裂解活性和靶向性等特征,可作为有效控制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新型抗菌剂。随着组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噬菌体的基因组信息得到破译,为噬菌体裂解酶生物信息的挖掘提供了数据资源。本研究基于NCBI等数据库,深入挖掘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理化参数、核心结构域、三维结构等生物信息。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了81个噬菌体裂解酶序列,此类裂解酶大多为亲水蛋白(80/81),均具有较高的等电点,蛋白总体带正电。在所筛选的裂解酶序列中,共发掘9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Lyz-like super family、yz_endolysin_autolysin、Muramidase、PGRP super family、NlpC/P60、LT-like、Phage_lysis Superfamily、PG_binding_1、PG_binding_3。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裂解酶末端α-螺旋上均分布一定的正电荷基团,预测该结构可能赋予其穿透假单胞菌外膜的功能。本研究为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的设计、改造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撑,为假单胞菌的靶向防控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噬菌体裂解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龙异紫堇定生物合成相关6-OMT基因克隆与功能表征
5
作者 李明 刘祥宇 +2 位作者 王益娜 和四梅 沙本才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目的】(S)-去甲乌药碱O-甲基转移酶(6-OMT)是异紫堇定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通过克隆与体外酶活验证紫金龙6-OMT基因功能,为解析紫金龙异紫堇定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方法】从紫金龙转录组数据中挖掘DsOMT基因,通过PCR扩增获得全长... 【目的】(S)-去甲乌药碱O-甲基转移酶(6-OMT)是异紫堇定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通过克隆与体外酶活验证紫金龙6-OMT基因功能,为解析紫金龙异紫堇定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方法】从紫金龙转录组数据中挖掘DsOMT基因,通过PCR扩增获得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DsOMT蛋白结构;分析DsOM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pET-28a-DsOMT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蛋白后进行体外酶反应,以表征其功能。【结果】从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4个DsOMT候选基因,分别命名为DsOMT07、DsOMT08、DsOMT010、DsOMT012,并成功扩增得到全长cDNA序列;4个DsOMT蛋白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属于膜外蛋白。系统发育显示4个DsOMT与6-OMT亚家族亲缘关系较近。对4个DsOMT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可能具有上游途径(S)-去甲乌药碱6-OH位点的催化活性。表达谱分析发现4个DsOMT基因在根中高表达。SDS-PACE结果表明DsOMT蛋白可溶性高,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体外酶反应后发现DsOMT010能够催化(S)-去甲乌药碱的C6的O-甲基化形成(S)-衡州乌药碱。【结论】成功克隆了4个DsOMT基因,属于膜外蛋白,与6-OMT亚家族亲缘关系较近,4个DsOMT基因在根中高表达;同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DsOMT的异源表达,并纯化蛋白进行了体外酶功能表征,鉴定到1个(S)-去甲乌药碱C6位O-甲基转移酶DsOMT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龙 O-甲基转移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功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WRKY44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
6
作者 黄友举 于泳波 +3 位作者 逄翠晶 孙轼絮 路晨 于延冲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种子休眠与发芽、生长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揭示大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中GmWRKY44基因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对大豆Williams 82中GmWRKY44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种子休眠与发芽、生长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揭示大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中GmWRKY44基因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对大豆Williams 82中GmWRKY44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结果表明,GmWRKY44基因CDS全长1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结构预测与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由23.46%α-螺旋、4.75%β-折叠、58.94%无规则卷曲和12.85%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相统一;含一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_(2)H_(2)类型,属WRKY IIc亚家族;该基因是拟南芥AtWRKY71的同源基因,相似度为35.56%,两者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RT-qPCR分析表明,GmWRKY44响应盐胁迫,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在盐胁迫下,野生型(Col-0)和GmWRKY44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和根长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GmWRKY44过表达株系明显优于Col-0。另外,在盐处理后,GmWRKY44过表达株系生长受抑制程度低于Col-0。生理指标分析发现,在盐胁迫下,GmWRKY44过表达株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ol-0,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l-0。以上表明,GmWRKY44过表达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WRKY44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验证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猪PCSK4的转录调控网络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曹勇杰 常勇诚 +3 位作者 兰运茂 吴玲想 孟昕彤 赵桂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分析保山猪蛋白转化酶枯草素/酮蛋白4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4,PCSK4)的分子特征、转录表达调控和蛋白功能。【方法】基于保山猪睾丸全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CSK4进行功能注释,并构建PCSK... 【目的】分析保山猪蛋白转化酶枯草素/酮蛋白4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4,PCSK4)的分子特征、转录表达调控和蛋白功能。【方法】基于保山猪睾丸全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CSK4进行功能注释,并构建PCSK4的长链非编码RNA和小RNA(miRNA)调控网络。【结果】PCSK4编码序列长2505 bp,编码834个氨基酸。蛋白质功能分析表明:PCSK4具有较多无规则卷曲和磷酸化位点。进化及邻近基因分析表明:PCSK4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较高。功能富集分析表明PCSK4与多个参与精子获能、受精、精卵识别的蛋白(如ACRBP、ACR、ADAM2等)存在互作关系,这些蛋白对应基因的表达量表明:PCSK4与MBTPS1、ACRBP、CDKN2A、DPY19L2显著相关。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分析表明5个miRNA可靶向调控PCSK4,功能注释显示其在生殖过程、蛋白质加工、受精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PCSK4在保山猪精子发生过程,特别是受精与精子成熟阶段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猪 PCSK4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互作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潜在治疗靶点的孟德尔随机化和GEO数据库识别分析
8
作者 蒋先伟 王明航 +2 位作者 李慧茹 董晓升 刘元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2-1083,共12页
目的:通过使用微阵列数据集和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遗传、诊断及治疗的关键靶点,为COPD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4个COPD基因表达谱数据,采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 目的:通过使用微阵列数据集和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遗传、诊断及治疗的关键靶点,为COPD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得4个COPD基因表达谱数据,采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一化处理,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MR分析COPD与相关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QTL)的因果关系,再与DEGs取交集来确定潜在关键靶点。采用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讨关键靶点的功能作用和途径,外部数据集对其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 571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基因820个,表达下调基因751个。MR分析最终筛选出286个COPD相关基因,通过与DEGs取交集得出3个上调基因,包括二酰甘油激酶γ(DGKG)、重肽神经丝蛋白(NEFH)和Fc受体样B(FCRLB);6个下调基因,包括金属还原酶4(STEAP4)、含普列克底物蛋白家族F成员2(PLEKHF2)、分化簇3D(CD3D)、转胶蛋白2(TAGLN2)、三基序蛋白22(TRIM22)和核糖体蛋白L9(RPL9)。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主要涉及铁输入细胞、氧化还原酶活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症和辅助性T(Th) 1及Th2细胞分化等途径。MR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靶点与COPD之间的因果关系。外部验证集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样本组中FCRLB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1),CD3D和RPL9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MR分析结果一致,证明了本研究的可靠性。结论:DGKG、NEFH、FCRLB、STEAP4、PLEKHF2、CD3D、TAGLN2、TRIM22和RPL9COPD可能是COPD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及临床诊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孟德尔随机化 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NtDEAH1基因的克隆、生信分析及功能验证
9
作者 王余 吴贵芝 +7 位作者 崔帅 唐琴 谭永言 李长远 唐华江 杨豪 黄莺 刘仁祥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探明烟草NtDEAH1基因的特异性表达、逆境胁迫响应模式及其对烟草叶片数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NtDEAH1基因调控烟草叶片数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韭菜坪2号和NC82为材料,利用PCR克隆NtDEAH1基因,运用在线网... 【目的】探明烟草NtDEAH1基因的特异性表达、逆境胁迫响应模式及其对烟草叶片数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NtDEAH1基因调控烟草叶片数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韭菜坪2号和NC82为材料,利用PCR克隆NtDEAH1基因,运用在线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RT-q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器官(根、茎、叶)、不同发育时期(团棵-现蕾期)和不同胁迫(干旱、盐、高温和低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利用遗传转化方法将过表达和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到烟草叶片中创制突变体,研究该基因对烟草叶片数的影响。【结果】NtDEAH1基因是RNA解旋酶基因家族成员之一,CDS开放阅读框为2829 bp,编码94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06.579 kDa;NtDEAH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NtDEAH1基因在烟株生长发育进程中的表达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在花芽分化期前最高,NC82相对表达量为27.45,韭菜坪2号的相对表达量为13.56;NtDEAH1基因响应干旱、高温及低温胁迫,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12 h时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干旱胁迫为7.04,高温胁迫为8.42,低温胁迫为16.65;NtDEAH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叶片数(韭菜坪2号33.33片,NC8226.67片)显著高于野生型(韭菜坪2号27.67片,NC8219.67片),过表达株系的叶片数(韭菜坪2号19.67片,NC8215.67片)显著少于野生型(韭菜坪2号27.67片,NC8219.67片)。【结论】本研究克隆获得NtDEAH1基因,其属于RNA解旋酶基因家族,能响应干旱、高温和低温逆境胁迫,具有调控烟株生长发育和叶片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NtDEAH1 叶片数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赤霉素3-β-双加氧酶(AhGA3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芬 鲁清 +6 位作者 刘浩 温世杰 王润风 黄璐 陈小平 洪彦彬 梁炫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2-943,共12页
赤霉素3-β-双加氧酶(gibberellin 3-beta-dioxygenase,GA3ox)是参与赤霉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通过影响赤霉素的形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在花生中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花生栽培种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花生GA... 赤霉素3-β-双加氧酶(gibberellin 3-beta-dioxygenase,GA3ox)是参与赤霉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通过影响赤霉素的形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在花生中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花生栽培种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花生GA3ox家族基因,对鉴定出的7个AhGA3ox在栽培种花生基因组中的分布、结构及进化特征、理化性质、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并利用qRT-PCR技术对其进行花生组织结构表达模式分析,同时对AhGA3ox家族基因在不同荚果大小的2个花生品系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AhGA3ox基因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均由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组成。花生AhGA3ox蛋白中均包含1个DIOX_N结构域和1个2OG-FeII_Oxy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与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近,在根、茎、叶、花、果针5个组织中呈现出不同表达模式,不仅在花生果壳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不同,在2个荚果大小不同的花生品系果壳相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也不相同,但多数发育时期在大果品系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小果品系,推测该家族基因的表达可能对荚果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GA3ox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树DELLA基因家族生信分析及CbuGRAS9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珊珊 王瑞 +3 位作者 樊二勤 付鹏跃 曲冠证 王楠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通过鉴定楸树(Catalpa bungei)DELLA家族基因并分析CbuGRAS9的基因功能,为楸树生殖调控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楸树基因组数据,鉴定并克隆了5个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同源的CbuDELLAs基因;利用ExPASy、SWISS-MODEL、... 通过鉴定楸树(Catalpa bungei)DELLA家族基因并分析CbuGRAS9的基因功能,为楸树生殖调控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楸树基因组数据,鉴定并克隆了5个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同源的CbuDELLAs基因;利用ExPASy、SWISS-MODEL、Plant-mPloc、PlantCare等在线工具对CbuDELLAs蛋白进行等电点、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以9-1(Catalpa bungei‘Luoqiu No.1’)和‘百日花’楸树(Catalpa‘Bairihua’)为材料,分析了CbuDELLAs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并通过异源转化拟南芥证实了CbuGRAS9的分子功能,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了与CbuGRAS9互作的蛋白。结果表明:5个CbuDELLAs蛋白的氨基酸数目为455~588,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04~6.43 kDa,等电点为4.81~5.14;CbuDELLAs蛋白均含有DELLA和GRAS保守结构域,全部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buDELLAs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这5个DELLAs基因启动子区均含有参与赤霉素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显示‘,百日花’楸中CbuDELLAs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9-1楸,其中CbuGRAS9为差异最显著的基因,CbuGRAS9转基因株系的开花时间被明显推迟。鉴定到与CbuGRAS9互作的蛋白质主要富集在核糖体、氨基酸合成、次级代谢、光合作用、TCA循环等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DELLA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分析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RPL22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及功能分析
12
作者 田甜 张星娟 杨明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5-1793,共9页
目的了解人类核糖体蛋白L22(RPL2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与纯化人类RPL22重组蛋白,在体外合成人类RPL22(标记为试剂M),研究试剂M对NSCLC A549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分析试剂M和顺铂(DDP)联合进行化疗的效果。方法分析RPL22... 目的了解人类核糖体蛋白L22(RPL2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与纯化人类RPL22重组蛋白,在体外合成人类RPL22(标记为试剂M),研究试剂M对NSCLC A549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分析试剂M和顺铂(DDP)联合进行化疗的效果。方法分析RPL22生物信息学。PCR克隆RPL22基因,进行单链寡核苷酸的设计及合成,获得目的基因后连接pET-28α载体,构建pET-28α-RPL2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DH 5α,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RPL22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试剂M和DDP在A549细胞中的半抑制率(IC_(50))以及试剂M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试剂M对A549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qPCR、Western blot检测试剂M和DDP分别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腺苷5′-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RPL22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经溶解纯化后获得了高浓度重组蛋白。在A549细胞中,试剂M的IC_(50)为400μg/L,DDP的IC_(50)为10μmol/L,试剂M抑制细胞增殖,其浓度与细胞活性成反比;试剂M(200μg/L)与DDP(2.5μmol/L)联合运用时,效果与单独使用10μmol/L DDP抑制增殖比相似;试剂M能诱导G 2细胞周期停止、促进细胞凋亡,且可能参与PI3K/AKT、AMPK/mTOR通路的调节。结论该研究首次克隆得到人类RPL22重组蛋白,使其成功纯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22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与纯化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族海棠Alfin-like家族基因的鉴定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3
作者 杨艳 孙瑜 +2 位作者 施伯宁 田治国 王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4,共9页
Alfin-like(AL)转录因子家族对非生物胁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检索鉴定王族海棠AL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系统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并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期为揭示AL家族在王族海棠... Alfin-like(AL)转录因子家族对非生物胁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检索鉴定王族海棠AL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系统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并采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期为揭示AL家族在王族海棠响应盐胁迫中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王族海棠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1个MdALs基因,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MdAL1—MdAL11。MdALs转录因子具有高度保守的Alfin结构域和PHD锌指结构域,含4~10个内含子;上游启动子区域有大量与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基因片段复制事件在MdAL基因家族的扩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录组分析显示MdALs基因主要在王族海棠生育后期高表达。qRT-PCR分析进一步表明,MdALs基因在王族海棠遭受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不同,盐胁迫下,MdAL3、MdAL4、MdAL6基因的表达量整体上调,尤其MdAL4基因,其表达水平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综上,王族海棠AL转录因子家族与植物响应激素变化和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尤其是MdAL4基因,强烈响应盐胁迫,这可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王族海棠种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族海棠 Alfin-like家族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鉴定 盐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MaFLS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解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伟军 胡玉林 +2 位作者 汪乔英 段雅婕 胡会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在香蕉果实中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PCR法克隆香蕉MaFL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同源重组构建Ma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在香蕉果实中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PCR法克隆香蕉MaFL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同源重组构建Ma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Micro-Tom番茄,测定T1代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香蕉MaFLS1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1080对碱基,编码35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41,预测分子质量为39 436.94 Da,是一种稳定的亲水酸性蛋白,属于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酶家族。通过分析香蕉MaFLS1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其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LS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MaFLS1基因在香蕉果实发育成熟后期高度表达,前期基本不表达。通过测定转基因番茄中总黄酮的含量发现其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果实。【结论】MaFLS1在果实成熟后期高度表达,且能够显著增加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MaFLS1 生物信息学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CHX基因家族响应激素及非生物胁迫分析
15
作者 郝兰兰 张帆 +2 位作者 王鸿 张雪冰 陈建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0-2081,共12页
阳离子质子转运体(cation/H^(+)exchanger,CHX)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研究对桃CH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和激素中的表达模式。以拟南芥CHX成员为模型,在桃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P算法搜... 阳离子质子转运体(cation/H^(+)exchanger,CHX)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研究对桃CH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和激素中的表达模式。以拟南芥CHX成员为模型,在桃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P算法搜索初步比对出桃CHX家族成员,并利用在线工具Pfam和SMART进一步筛选。最终在桃中鉴定到26个CHX家族成员,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将桃CHX家族基因划分为8个亚族,每个亚族的基因结构和Motif基本一致;共线性分析发现,种内中仅有1对线性关系;种间(桃与拟南芥)存在12对基因对。qRT-PCR表明,PpCHX基因家族成员在桃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此外,PpCHX02、PpCHX03、PpCHX05、PpCHX06、PpCHX13、PpCHX14、PpCHX15、PpCHX16、PpCHX18、PpCHX20、PpCHX22、PpCHX25均显著受200 mmol·L^(-1) NaCl、干旱(15%PEG)与低温(4℃)的诱导;PpCHX02、PpCHX03、PpCHX06、PpCHX13在赤霉素、水杨酸与脱落酸处理下均表现出高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质子转运体 生物信息学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ALMT33基因在镉胁迫应答中的功能分析
16
作者 翟佳悦 宁伊 +1 位作者 刘丽媛 王全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4-1026,共13页
由于工业发展以及生活废弃物污染的不断加剧,作物中的重金属浓度超标,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铝激活苹果酸转运体编码一类阴离子通道蛋白,在植物有机酸的跨膜转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研究GmALMT33基因在大豆应对镉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以... 由于工业发展以及生活废弃物污染的不断加剧,作物中的重金属浓度超标,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铝激活苹果酸转运体编码一类阴离子通道蛋白,在植物有机酸的跨膜转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研究GmALMT33基因在大豆应对镉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以大豆黑农48的叶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得到GmALMT33基因。该基因CDS区全长162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含有1个ALMT结构域。qRT-PCR结果表明,GmALMT33在大豆根部的表达水平最高;镉胁迫后,该基因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PB-GmALMT33并对烟草、大豆毛状根进行遗传转化,转基因植株抗逆表型与生理指标分析表明,镉(66μmol/L CdCl_(2))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叶片黄化、褪绿,边缘褐化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烟草。转基因大豆毛状根复合体植株茎秆和叶脉呈现的红褐色毒害症状程度明显弱于转空载体植株。在镉胁迫处理7 d后,转基因烟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对照,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在镉胁迫处理0 d、1 d、3 d后,转基因大豆毛状根复合体根和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转空载体对照,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表明GmALMT33基因提高了植株的耐镉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GmALMT33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并为大豆抗逆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转运蛋白 镉胁迫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GT47基因家族鉴定及不同胁迫下的表达特征
17
作者 全汝青 吴慧敏 +1 位作者 时羽杰 曾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2-344,共13页
【目的】筛选拟南芥糖基转移酶GT47基因家族,进一步了解GT47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特征,为其功能及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拟南芥GT47基因家族中挖掘并鉴定出39个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系列分析。【结果】家... 【目的】筛选拟南芥糖基转移酶GT47基因家族,进一步了解GT47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特征,为其功能及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拟南芥GT47基因家族中挖掘并鉴定出39个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系列分析。【结果】家族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质,大部分蛋白稳定性较差,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大部分基因定位于高尔基体。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二级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三级结构具有相似性。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发现,各亚族成员间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进化的保守性。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家族可分为6个亚家族,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拟南芥GT47家族基因具有多种激素响应元件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表达模式分析表明,拟南芥GT47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对6 h的热胁迫表现明显的响应,尤其是AT1G63450在冷、干旱、盐及2 h热胁迫下发生了下调,但是在6 h热胁迫下发生了上调。【结论】糖基转移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能响应ABA激素信号传导并参与植物调控胁迫应激过程,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GT47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UGT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8
作者 吴慧琴 王延宏 +5 位作者 刘涵 司政 刘雪晴 王静 阳宜 成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8-211,共14页
【目的】鉴定分析辣椒UGT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解析辣椒多糖糖基化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BioEdit、BLASTP和Pfam比对搜索辣椒UGT成员;利用CDD和HMMER数据库验证保守结构域;利用ExPASy、Cell PLOC、MAGA X、MG2C、GSDS、... 【目的】鉴定分析辣椒UGT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解析辣椒多糖糖基化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BioEdit、BLASTP和Pfam比对搜索辣椒UGT成员;利用CDD和HMMER数据库验证保守结构域;利用ExPASy、Cell PLOC、MAGA X、MG2C、GSDS、STRING等分析预测蛋白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蛋白互作;利用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辣椒UGT基因在各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从辣椒基因家族中鉴定到的140个辣椒UGT家族成员,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介于253-534之间,等电点在4.7-8.45之间;CaUGTs蛋白大多数定位于细胞外,少部分定位于质膜和叶绿体中;分布在17个组中,定位于12条染色体上,其中25个成员定位在第12条染色体(Chromosome 12,chr.12);所有成员均包含保守结构域motif 1、motif 3;响应与植物生长发育、胁迫有关的作用元件。辣椒UGT基因在不同组织、逆境胁迫及激素应答下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UGT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差异,在花、果实发育阶段表达相对较高;在ABA、GA3、高温以及低温胁迫条件下,表达被显著诱导增加或者降低,在发育的特定阶段CaUGTs成员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很可能参与了调控辣椒逆境胁迫条件下的防御应答反应。【结论】140个辣椒UGT成员在分布及结构上存在多样性,而组内成员之间高度相似,CaUGTs基因可能在辣椒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响应非生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UGT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分析 成员鉴定 功能预测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9
作者 蔡秋慧 龚莹婷 +4 位作者 李港回 彭钢 孟静南 王俊颖 翟立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6,共9页
沙门氏菌作为人畜共患的致病菌,更是极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对安徽凤阳县某市场猪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通过全... 沙门氏菌作为人畜共患的致病菌,更是极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对安徽凤阳县某市场猪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进行毒力、耐药基因注释等分子生物学信息分析,并通过qPCR对毒力基因进行验证。分离鉴定出1株德尔卑沙门氏菌,分子分型为ST1498型,将其命名为G-1B,该菌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全基因组长度为4 805 494 bp,预测出4 660个基因,其中包含559个毒力基因与37个耐药基因。该研究为了解猪源德尔卑沙门氏菌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探讨德尔卑沙门氏菌致病性、耐药机制和分子进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氏菌 环境胁迫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过氧化物酶序列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亭亭 周宜君 +4 位作者 高飞 余丽 刘冉 刘楠 隋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属于多基因家族,不仅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重要酶类之一,而且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维系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拟南芥过氧化物酶家族的7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的结构...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属于多基因家族,不仅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重要酶类之一,而且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维系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拟南芥过氧化物酶家族的7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氨基酸的数量、等电点、跨膜结构域、信号肽、二级结构组成及磷酸化位点等,并用Mega4.0软件构建了去除信号肽前后的系统进化树,旨在了解其结构特征。对已经进行功能研究的成员进行结构分析,以此来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为植物抵御氧化胁迫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PER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