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种质资源评价是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数量性状的合理分级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因此对普通杏的143~478份品种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方法】果实数量性状平均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 【目的】种质资源评价是资源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数量性状的合理分级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基础,因此对普通杏的143~478份品种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方法】果实数量性状平均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核鲜质量、核干质量和仁干质量9项指标,根据K-S正态性检验和χ2检测对果实数量性状进行分级。【结果】果实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其中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5.4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95%。经K-S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统一用(X-1.2818S)、(X-0.5246S)、(X+0.5246S)和(X+1.2818S)4个点分为5级,使1~5级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0%、20%、40%和20%、10%,根据χ2检测,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结论】杏果实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将果实数量性状进行概率分级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armeniaca vulgaris)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郁香荷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5,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比较,明确了杏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方案。在按品种类群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经过多次聚类抽样,获得由111份种质材料组成的初级核心样本集,占总体样本比例25%。对该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保留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 初级核心种质 聚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通杏种质资源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5.7%。42.2%,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平均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得出:平均单果质量与叶柄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a生枝粗度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58.65%.第1主成分反映叶片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枝条因子,第3、第4主成分反映的是品质因子。根据聚类分析把219份杏种质资源划分为6大类群:第1类种质群的主要特点是叶片较大:第Ⅱ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性状较好.但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小;第Ⅲ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大:第V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好:第Ⅵ类种质群的特点是叶片较大且1a生枝又粗又长。【结论]普通杏种质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Prunus armeniaca)自交不亲和强度及其授粉受精相关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建荣 陈学森 +1 位作者 孔宁 束怀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0-694,F0004,共6页
为了解杏自交不亲和性强度与授粉受精相关特性的关系,以自交亲和(Self-compatibility:SC)品种凯特(Prunus armeniaca L.cv.Katy)和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品种新世纪(P.armeniaca L.cv.Xinshiji)及凯特×新世纪杂... 为了解杏自交不亲和性强度与授粉受精相关特性的关系,以自交亲和(Self-compatibility:SC)品种凯特(Prunus armeniaca L.cv.Katy)和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品种新世纪(P.armeniaca L.cv.Xinshiji)及凯特×新世纪杂种群体为试材,荧光显微镜观察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杏花粉管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授粉后初期,自交亲和性与自交不亲和性的杏花粉都能正常萌发、生长,但是在花粉管生长延伸到花柱1/2以后,自交亲和性的花粉管能顺利进入子房,而自交不亲和性的花粉管多数顶端膨大呈球形,停止向下生长,只有极个别能正常生长到达子房;杂种后代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RNA酶比活力,与亲本相比无明显的趋中变异表现,而且在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花粉管 RNA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对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扩散及存活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知彬 王福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9-845,共7页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 ,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即将种子拴一带有编码的细长金属片 ,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山杏 ( Prunusarmeniaca)种子的扩散距离...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 ,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即将种子拴一带有编码的细长金属片 ,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山杏 ( Prunusarmeniaca)种子的扩散距离和存活率。于 1 998年 6月 1 9~ 2 0日 ,7月 3日和 1 0月 2 3日共在 2 4个样点释放 1 4 4 0粒山杏种子。几乎所有释放的种子在 1 0 d内被鼠类取走。夏天释放的种子比秋天释放的种子消失的速度快。大多数种子的扩散距离在 2 0 m以内 ,小于鼠类的活动距离。鼠类吃掉种子的速度很快 ,但当种子变得稀少时 ,种子存活率有所提高。山杏种子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鼠类 种子命运 森林更新 种子存活 协同进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鲜食杏果实发育规律及品质综合评价
6
作者 辛启睿 康敏 +1 位作者 林涛 何炎红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41,共11页
【目的】为杏果实品质改良、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为研究对象,从盛花后21 d开始,每7 d采集1次果实样品,并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形指数等物理和形态学指标,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目的】为杏果实品质改良、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为研究对象,从盛花后21 d开始,每7 d采集1次果实样品,并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形指数等物理和形态学指标,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乙烯释放量、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柠檬酸含量和蔗糖含量等果实营养成分相关指标,测定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并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等抗氧化能力指标,分析2种鲜食杏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所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2种杏果实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兰州大接杏的生长指标(横径、纵径和单果质量)遵循双“S”形曲线,五月鲜则呈现先快后慢的单峰生长模式。果实硬度的变化趋势与纤维素含量一致。果实乙烯释放量增加与果实硬度的显著下降相关。兰州大接杏和五月鲜的果实营养成分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基本一致,且五月鲜果实在营养相关指标方面的表现较好。在成熟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淀粉、柠檬酸和蔗糖的含量增加,而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2个品种的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变化趋势有明显不同,但各自的总黄酮、总酚、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呈现相似的动态变化模式。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大接杏的综合得分随果实发育呈“U”形曲线,五月鲜呈“V”形曲线,成熟期兰州大接杏果实品质的综合得分(1.234)高于五月鲜(0.887)。【结论】在果实成熟阶段兰州大接杏的果实品质较好,而五月鲜因其早熟特性和优良的生理品质,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杏 抗氧化能力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7
作者 李硕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2 位作者 朱金芳 冯作山 邓术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1,共9页
【目的】优化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小白杏生理落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理落果小白杏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并用分光光度... 【目的】优化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小白杏生理落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理落果小白杏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小白杏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21∶1、乙醇浓度70%,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得率为12.50 mg/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回归模型适用于小白杏多酚的提取。小白杏多酚清除ABTS^(+)、DPPH、O_(2)^(-)的IC_(50)值分别为66.35、55.84和103.00μg/mL,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DPPH、ABTS^(+)、O_(2)^(-);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对NO^(2-)的清除能力较弱。【结论】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能不同程度地清除ABTS^(+)、DPPH、O_(2)^(-)、NO^(2-),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生理落果 多酚 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92,共8页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用杏 普通杏 山杏 形态变异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金太阳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3
9
作者 蒲光兰 周兰英 +3 位作者 胡学华 邓家林 刘永红 肖千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以2年生金太阳杏(ArmeniacavulgarisLam.)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6%、65%、53%、45%),以正常供水为对照(CK),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 以2年生金太阳杏(ArmeniacavulgarisLam.)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6%、65%、53%、45%),以正常供水为对照(CK),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胁迫条件下,基础荧光(Fo)略微上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叶绿素含量(CHL%)、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等值下降。(2)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减弱,正常供水条件下,2/3以上荧光参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胁迫至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仅1/3显著相关。(3)Fm、Fv、Fv/Fo、LRWC与抗旱性综合评定指标Y始终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杏树抗旱性评定指标,参与抗旱品种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特性 金太阳杏 动力学参数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仁杏种级分类地位的SSR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傅大立 刘梦培 +5 位作者 傅建敏 田敏 马履一 何方 梁臣 魏淑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 D.L.Fuet al.是2010年新发表种,其核壳薄、种仁甜、含油率高、油质上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华仁杏与杏A.vulgaris和山杏A.sibirica的亲缘关系,并重点研究了... 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 D.L.Fuet al.是2010年新发表种,其核壳薄、种仁甜、含油率高、油质上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华仁杏与杏A.vulgaris和山杏A.sibirica的亲缘关系,并重点研究了我国杏属仁用资源的主要栽培类群大杏扁的分类学位置。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华仁杏与杏、山杏的亲缘关系较远,种级分类地位成立;大杏扁与华仁杏亲缘关系较近,种级分类上应归于华仁杏,是华仁杏的栽培变异类群。本研究科学地解决了大杏扁如何起源这一长期争议的关键学术理论问题,为杏属仁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仁杏 大杏扁 仁用杏 种级 分类地位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特’与‘新世纪’杏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检测及克隆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建荣 陈学森 吴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Frozen young leaves of apricot(Armeniaca vulgaris) ‘Katy’ and ‘Xinshiji’ were used for isolation of total DNA.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ir styles at the balloon stage. DNA and cDNA were amplified through PCR... Frozen young leaves of apricot(Armeniaca vulgaris) ‘Katy’ and ‘Xinshiji’ were used for isolation of total DNA.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ir styles at the balloon stage. DNA and cDNA were amplified through PCR using AS1 Ⅱ and ArmyC5R as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ed (C1,C5) sequences of Rosaceae S-RNases. Three S-RNase genes,P.a S8 from ‘Katy’ and P.a S9,P.a S10 from ‘Xinshiji’,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Amplified DNA bands were different sizes: P.a S8 of 927 bp,P.a S9 of 992 bp,P.a S10 of 583 bp,and cDNA bands were 521 bp,521 bp,479 bp,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Blastn in GenBank showed that they were novel S-RNase genes and they have been deposited in GenBank (Accession No.: AY884212,AY864826,AY864825,AY853594 and AY846872). Genomic sequences showed an intron structure between C1 and C5 region. The introns of P.a S8,P.a S9,and P.a S10 were 406 bp,471 bp,104 bp and lay in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 (RHV) between C2 and C3. Three genes were compared and displayed similarity at the nucleotide and deduced amino acid level. Most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S-RNase gene in Prunoideae (Rosaceae) were used to form their phyligenetic tree.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showed S-RNase genes did not form a distinct cluster within species. Intra-species similarity was not higher than inter-species one. Therefore,we speculated that the evolutionary of S-RNase genes in Prunoideae was not consisted with that of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S-RNASE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宁 朱振宝 +1 位作者 仇农学 陈绍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了综合开发和利用苦杏仁资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碱溶酸沉法制备杏仁蛋白的工艺,并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杏仁蛋白等电点为pH4.0;杏仁蛋白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为:pH10.0,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3(m/V),提取... 为了综合开发和利用苦杏仁资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碱溶酸沉法制备杏仁蛋白的工艺,并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杏仁蛋白等电点为pH4.0;杏仁蛋白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为:pH10.0,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3(m/V),提取时间30 min,连续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杏仁蛋白提取率为87.58%,杏仁蛋白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71.86%。苦杏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一类较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有待深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杏仁蛋白 工艺优化 氨基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杏的性器官发育和结实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马锋旺 张宏亮 +1 位作者 李嘉瑞 张金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29-635,共7页
通过对原产于不同地区的51个杏品种的性器官发育和结实性的系统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花粉大小和形状少数虽有一定差异,而绝大多数品种相似,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尽管差异很大,但所有品种均为花粉可育型;2.大多数品种不完全花百分... 通过对原产于不同地区的51个杏品种的性器官发育和结实性的系统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花粉大小和形状少数虽有一定差异,而绝大多数品种相似,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尽管差异很大,但所有品种均为花粉可育型;2.大多数品种不完全花百分率很高,自然授粉结实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雌蕊败育;3.品种间不完全花百分率与花粉萌发率呈正相关;4.欧洲生态群品种与中国生态群品种比较花粉大小和形状基本相似,而花粉萌发率和不完全花百分率低,自然授粉结实率高;5.欧洲生态样品种能自花结实,而中国生态群品种均为自花不实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不完全花 结实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蒲光兰 袁大刚 +3 位作者 胡学华 周兰英 邓家林 刘永红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79,共5页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土壤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台白杏叶片光谱特征及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淑然 潘存德 +4 位作者 王振锡 王世伟 薄翠萍 杨阳 梁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叶片光谱反射率对施肥的响应,探索采用叶片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其快速营养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途经。【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 【目的】通过分析叶片光谱反射率对施肥的响应,探索采用叶片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其快速营养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途经。【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其波动最大处在近红外区域,并在310、550、750和1 100nm处形成4个峰值。在N、P、K不同施肥条件下,轮台白杏叶片光谱指数ND7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存在利用叶片反射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可尝试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施肥 叶片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富平杏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雪凤 李凯荣 +2 位作者 时亚坤 李苗 杨晓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30,169,共5页
用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对陕西省富平县杏树的N、P、K、Ca和Mg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富平地区养分适宜值范围为:N 2.163%~2.773%、P 0.352%~0.428%、K 2.218%~2.804%、Ca 3.340%~3.994... 用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对陕西省富平县杏树的N、P、K、Ca和Mg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富平地区养分适宜值范围为:N 2.163%~2.773%、P 0.352%~0.428%、K 2.218%~2.804%、Ca 3.340%~3.994%、Mg 0.535~0.645%。DRIS诊断参数确定为P/N、N/K、N/Ca、Mg/K、P/K、P/Ca、P/Mg、K/Ca、Mg/K、和Mg/Ca等10种比例关系,其变异系数均表现出高产园(CV范围为9.344%~12.356%)明显低于低产园(CV范围为20.193%~27.770%);根据DRIS指数制定了DRIS指数分级指标,得出了N、P、K、Ca、Mg的DRIS适宜指数范围分别为-5.864~6.009、-6.742~5.210、-5.656~6.894、-3.381~4.209、-5.869~5.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营养诊断 DR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中国杏品种S-RNase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俊 谷超 +4 位作者 张绍铃 张树军 宋宏峰 赵习平 刘铁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2,共6页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22个S-RNase基因为10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根据Gen-Bank中已登陆的杏S-RNase基因的顺序,分别命名为S19、S20、S23、S24、S25、S26,序列登陆号为:EF185300、EF185301、EU037262、EU037263、EU037264、EU03726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表明,杏的S-RNase与李属植物的S-RNase表现较高的同源性,为59.3%-100%;与苹果和梨的S-RNase同源性较低,为19.6%-31.6%。试验确定11个中国杏品种资源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型分别为:‘大果杏’S19/S20,‘张公园’S24/S25,‘二红’S9/S11,‘黄口外’S11/S26,‘植丸子’S11/S17,‘宇宙红’、‘大丰’S17/S23,‘超仁’、‘虹桥’S8/S11,‘冀光’、‘中华大杏梅’S8/S9;部分品种的田间杂交授粉座果与花粉管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所鉴定基因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 等位PCR扩增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梅品种资源若干果实性状的数量分布及其评价标准探讨 被引量:20
18
作者 房经贵 乔玉山 +1 位作者 章镇 褚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179,共5页
首次对我国(包括台湾)果梅108个品种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可食率及鲜核重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平均为19.58g±6.24g,集中分布在15.01~20.00g与20.01~25.00g之间;可溶性... 首次对我国(包括台湾)果梅108个品种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可食率及鲜核重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平均为19.58g±6.24g,集中分布在15.01~20.00g与20.01~25.00g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7.44%±1.13%,大多数分布在6.01%~7.00%与7.01%~8.00%的偏低范围内;总酸含量平均为4.74%±0.95%,绝大部分品种资源分布在3.01%~7.00%之间;可食率的平均值为87.97±3.40%,在85%以上的品种数占80.36%;鲜核重平均为2.23g±0.61g,大多数分布在1.51~2.00g和2.01~2.50g之间。首次提出了这些性状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果梅资源的研究利用及育种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梅 果实性状 评价标准 中国 品种资源 数量分布 育种 单果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SSR单倍型分析普通杏演化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潇 章秋平 +6 位作者 刘威生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张玉君 马小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5-712,共8页
为了研究普通杏的起源和不同品种群间的演化关系,以梅为组外对照,利用9对叶绿体SSR引物检测了来自不同品种群或野生类型的58份普通杏种质资源单倍型变化,并对单倍型网络演化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组成15个单倍型。普通杏以... 为了研究普通杏的起源和不同品种群间的演化关系,以梅为组外对照,利用9对叶绿体SSR引物检测了来自不同品种群或野生类型的58份普通杏种质资源单倍型变化,并对单倍型网络演化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组成15个单倍型。普通杏以单倍型H01、H02和H03为优势单倍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1.38%、17.24%和15.52%。除华南品种群外,其他品种群的栽培杏均以优势单倍型为主;西北地区的普通杏仅有单倍型H01、H02和H03,而新疆伊犁河谷的野生普通杏仅有2种单倍型H01和H02。同时,在东北品种群、华南品种群和西南地方品种中检测的单倍型数目均多于主栽产区。进一步对这些单倍型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网络图分析,发现所有单倍型可分为以H02为中心和以H01、H03为中心的2支,单倍型H01、H02位于网络图的中心。普通杏的叶绿体基因组进化较为保守,仅在较少部位产生了序列变异。在普通杏扩散过程中,边缘地区的种质资源不仅在基因组上存在着较多的基因渗透现象,而且其本身的基因组序列也产生了较多的适应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SSR 单倍型 普通杏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锋旺 李嘉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7-70,共4页
杏茎段在附加1.0mg/L2,4-D和0.1mg/LBA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放入10%DMSO+0.5mol/L山梨醇或葡萄糖的冰冻保护剂中,以1℃/min的降温速度降至-40℃,停留2h后投入液氮保存... 杏茎段在附加1.0mg/L2,4-D和0.1mg/LBA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放入10%DMSO+0.5mol/L山梨醇或葡萄糖的冰冻保护剂中,以1℃/min的降温速度降至-40℃,停留2h后投入液氮保存,在40℃水浴中化冻。继代培养8次生长15-20d的愈伤组织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不同品种基因型保存效果差异很大。保存后的愈伤组织生长量比对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