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与留叶数互作对红花大金元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德勋 刘心亚 +5 位作者 李娟 赵园园 夏玉兰 杨帆 赵东杰 史宏志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探究施氮量与留叶数互作对红花大金元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施氮量为90、108和126 kg/hm^(2),留叶数为16、18、20和22片/株的双因素田间试验,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留叶数水平下,随着施氮量水... 为探究施氮量与留叶数互作对红花大金元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施氮量为90、108和126 kg/hm^(2),留叶数为16、18、20和22片/株的双因素田间试验,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相同留叶数水平下,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上部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烟碱、总氮、钾离子含量总体升高,糖碱比总体下降,中等施氮量水平下感官品质总分相对较高;中、高氮处理的各种致香成分含量和香气成分总量相比低氮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同施氮量水平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叶的单叶重和产量显著下降,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先升高后降低,烟碱、总氮和氯离子含量下降,总糖、还原糖和钾离子含量增加,糖碱比和钾氯比显著上升;香气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随着单株留叶数的增加而下降,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裂解产物和茄酮含量则升高;中、高施氮量水平下均以留叶数为18片/株的感官评分总分最高。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部分香气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施氮量108 kg/hm^(2)+留叶数18片/株为较合理的栽培组合,上部叶的产值高、感官品质优、中性香气物质足、工业可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大金元 施氮量 留叶数 上部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汇领域授权有效专利技术现状
2
作者 刘媛 卢翠香 +4 位作者 朱慧 唐庆兰 陈升侃 邓紫宇 任世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217-219,231,共4页
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双碳”背景下中国碳汇研究发展现状,对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通过系统分析碳汇利用技术中国授权... 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双碳”背景下中国碳汇研究发展现状,对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通过系统分析碳汇利用技术中国授权有效专利数据,对专利的年度申请授权量、类型、专利权人区域分布和技术领域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碳汇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整体呈增长态势,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企业是专利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主体,专利权人所属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技术领域集中在G(物理类)。中国未来生态系统碳汇专利技术应用与开发前景广阔,应进一步挖掘现有专利成果的潜在价值,为下一阶段专利规划和技术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有效专利 申请 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导师招生权的规制机理与逻辑进路
3
作者 徐靖 姚雨蒙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5,共8页
“申请—考核”制下导师作为基层学术主体在招生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掌握考核录取的实际招生权。科研自由与教授治学是理解博士生导师招生权存在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然而,导师招生权的权力属性使其存在滥用可能,控权规则、权利救济等约... “申请—考核”制下导师作为基层学术主体在招生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掌握考核录取的实际招生权。科研自由与教授治学是理解博士生导师招生权存在正当性的理论基础。然而,导师招生权的权力属性使其存在滥用可能,控权规则、权利救济等约束机制的缺失引发公众对博士生招生制度的质疑。美国大学的博士生招生管理模式因集体决策、行政制衡以及学术自律等机制的设计颇具科学性与公平性。我国可以此为鉴,将导师招生权力置于制度控制之下,通过限缩自由裁量空间、推行招录集体决议制、明确导师违法责任、完善程序性规则以及强化导师队伍师德建设等多重手段,让导师招生权在合法、规范、有限的前提下发挥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请—考核”制 导师招生权 权力滥用 招考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构建研究
4
作者 薛锋 杨颖 +3 位作者 李佳霖 左大杰 张守帅 保鲁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53,共8页
铁路技术规章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对产学研用方案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分析,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运用平均集对势,对专家给出的指标重要性排... 铁路技术规章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基于对产学研用方案的构成要素及指标分析,从产、学、研、用4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运用平均集对势,对专家给出的指标重要性排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根据基于相对联系数的产学研用方案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筛选,识别重要指标,保留了原始二级指标的60%,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比重、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对于构建产学研用方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最终确定的49个指标,并结合主管部门、铁路企业、用户、高校和科研机构5个主体构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产学研用方案,为铁路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产学研用方案 相对联系数 指标筛选 平均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示授权、主体理性与示范扩散——以C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为例
5
作者 宋文娟 杨楠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创建示范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我国政策执行的重要工具。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过程为例,从制度设计和理性选择两个维度探究了创建示范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示范制度设计中的请示授权使地方政... 创建示范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我国政策执行的重要工具。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过程为例,从制度设计和理性选择两个维度探究了创建示范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示范制度设计中的请示授权使地方政府忽略试错成本大胆创新,有利于实现中央顶层把控与地方探索的良性互动。在主体理性和资源禀赋的驱动下,各示范区采取了差异化示范型创新模式。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更可能采取“制度性示范”创新,推动公共文化制度建设;资源禀赋相对薄弱的地区则倾向于采取“技术性示范”创新,通过嵌入技术或吸纳社会资本谋求公共文化创新发展。差异化的示范型创新模式进一步产生了迥异的示范扩散效果。相较于最强者的制度性示范,次强者的技术性示范具有更显著的可模仿性,后来者会基于禀赋适配性选择学习对象,从而使示范扩散呈现“适配学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请示授权 主体理性 禀赋适配 示范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追施量对菜油两用油菜籽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孟孜贞 杨佳群 +4 位作者 田贵生 胡兵 鲁君明 任涛 鲁剑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菜油两用是发展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途径,明确不摘薹和摘薹油菜的追施氮肥用量对油菜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菜油两用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22-2023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和武穴市布置田间试验,主处理设置为不摘薹和摘薹,副处理... 菜油两用是发展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途径,明确不摘薹和摘薹油菜的追施氮肥用量对油菜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菜油两用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22-2023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和武穴市布置田间试验,主处理设置为不摘薹和摘薹,副处理为追施氮肥(N)0、22.5、45.0、67.5、90.0和112.5 kg/hm^(2)。与不摘薹油菜相比,洪湖和武穴试验点在摘薹(鲜量)分别为6217 kg/hm^(2)和6613 kg/hm^(2)的条件下,两个试验点的油菜籽分别平均减产5.0%和24.7%,其中不追肥和低追肥量处理的减产幅度高于中高追肥量处理。薹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且摘薹油菜对追施氮肥的响应程度高于不摘薹油菜。洪湖点不摘薹和摘薹油菜分别追施氮肥40.6 kg/hm^(2)和42.2 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而武穴点相应的最佳追施氮肥用量分别为33.4 kg/hm^(2)和40.3 kg/hm^(2),说明菜油两用油菜的薹期追施氮肥用量要高于常规油菜。追施氮肥显著增加不摘薹油菜一次分枝上的角果数和摘薹油菜二次分枝上的角果数,摘薹与不摘薹相比能增加油菜的每角粒数但千粒重显著降低。摘薹油菜籽的含油率略高于不摘薹油菜,追施氮肥降低籽粒含油率,适宜追施氮肥能有效提高产油量。研究结果说明在油菜薹期摘薹6.4 t/hm^(2)左右的条件下无论是否追施氮肥均会显著降低油菜籽产量,追施氮肥可以弥补产量的损失,适宜氮肥(N)用量为40 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两用 追施氮肥用量 油菜籽产量 角果数 每角粒数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技术创新的指标准确性研究
7
作者 乔永忠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4,共9页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准确测度技术创新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要。在界定技术创新测度准确性内涵和表征值的基础上,探讨现有测度技术创新的专利指标准确性较低的原因,分析现有文献基于专利数据测度企业、产业及区域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准确测度技术创新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要。在界定技术创新测度准确性内涵和表征值的基础上,探讨现有测度技术创新的专利指标准确性较低的原因,分析现有文献基于专利数据测度企业、产业及区域技术创新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研究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结构测度技术创新的准确性机理,并对中国授权的光刻机专利技术创新进行测度,验证该测度方法的可操作性。结果发现:测度技术创新的专利申请(授权)数及(被)引证数等,因未准确把握专利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无法聚焦技术创新内涵,使得测度结果准确性较低;独立(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限定)部分聚焦技术创新,所以专利权利要求结构为提高技术创新测度准确性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申请(授权)数 (被)引证数 权利要求 技术创新测度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hor Index Page number refers to the first page of paper
8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6期216-221,共6页
关键词 JUN PAGE PING LI Author Index Page number refers to the first page of pa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hor Index Page number refers tothe first page of paper
9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6期181-186,共6页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PAGE PING Author Index Page number refers tothe first page of pa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hor Index Page number refers tothe first page of paper
1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6期182-186,共5页
关键词 PING PAGE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hor Index Page number refers tothe first page of pa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授予程序中不同审查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展开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磊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明确学位授予程序中不同审查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是规范学位授予行为、保障申请人获得公正评价权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位法》中学位授予程序条款及关联条文的规范分析,学位申请受理机构、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 明确学位授予程序中不同审查主体的职责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是规范学位授予行为、保障申请人获得公正评价权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位法》中学位授予程序条款及关联条文的规范分析,学位申请受理机构、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学位授予程序中的职责定位分别是受理机构负责学位申请的形式审查,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分阶负责学位论文的实质审查,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负责学术监督和学位评定。基于权力配置的功能适当原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是合适的学位申请受理机构;评阅专家具有答辩资格建议权而非决定权;答辩委员会的性质是学位考试委员会,具有学位论文成绩评定权;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当行使学位授予权的大部分权能;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统领作用应体现在作为学位授予程序监督者和学位授予争议裁决者的地位上。不同审查主体由此形成以学位评定委员会为中心,分段参与、协作治理的“一核多元”关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授予程序 学位申请受理机构 评阅专家 答辩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研究、检测及应用
12
作者 贺小云 狄冉 +1 位作者 王翔宇 储明星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98-108,共11页
绵羊是重要的家畜,其产羔数是影响养羊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FecB基因是目前已知调控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其效应位点检测及应用在提升绵羊年出栏率和羊肉产量、加快多羔肉羊新品种培育以及提高规模化羊场养殖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 绵羊是重要的家畜,其产羔数是影响养羊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FecB基因是目前已知调控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其效应位点检测及应用在提升绵羊年出栏率和羊肉产量、加快多羔肉羊新品种培育以及提高规模化羊场养殖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的发现及定位、群体分布与起源、调控绵羊多羔的作用机制、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及其在多羔肉羊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绵羊育种和养殖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产羔数 FECB基因 检测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的试验性规范
13
作者 黄喆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5,共11页
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的试验性规范具有填补规范空缺、促成立法设想践行于现实试错检验、形成立法试验论证的实质内容对象以及为正式立法规范设定提供经验参考的基本功能。但已有试验性规范也存在制定主体结构不当、制定权限不明、程... 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的试验性规范具有填补规范空缺、促成立法设想践行于现实试错检验、形成立法试验论证的实质内容对象以及为正式立法规范设定提供经验参考的基本功能。但已有试验性规范也存在制定主体结构不当、制定权限不明、程序规制缺位、内容体系化不足四个方面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试验性规范制定主体结构,科学配置试验性规范制定权限,建立健全试验性规范程序安排和推进试验性规范内容体系化建构,以提升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试验性规范制定与运行的制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改革试点 暂时调整法律适用 试验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麻竹光合特性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美霞 苏建霖 +5 位作者 朱芃铠 陈凌艳 何天友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0 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4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 本试验以麻竹为材料,分别设置0 g/丛(N0,对照)、11.2 g/丛(N1)、13.5 g/丛(N2)、22.5 g/丛(N3)共4个施氮量水平,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出笋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出笋数量与各出笋期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强笋期麻竹叶片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出笋数量。麻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出笋数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3处理即施氮量为22.5 g/丛时各指标达到最大值,而胞间二氧化碳(Ci)则呈相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出笋期叶片Pn、Gs、Tr和NR、GS、GOGAT活性与出笋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看出,施氮量22.5 g/丛(N3)能够更好地协调碳氮代谢水平,增强麻竹光合特性,提高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麻竹出笋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施氮量 光合特性 氮代谢 出笋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穴苗数对中籼稻钵苗有序机抛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5
作者 纪根学 方美霞 +5 位作者 章向祝 陈敏 方文武 芦翠萍 洪霞 胡润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8-13,共6页
为了筛选杂交中籼水稻钵苗有序机抛穴苗数和氮肥用量,本试验以玮两优8612为材料,研究了穴苗数(1、2和3苗/穴)和不同氮肥用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水稻钵苗有序抛栽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群体结构及生育... 为了筛选杂交中籼水稻钵苗有序机抛穴苗数和氮肥用量,本试验以玮两优8612为材料,研究了穴苗数(1、2和3苗/穴)和不同氮肥用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水稻钵苗有序抛栽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群体结构及生育期均受大田施氮量和穴苗数的协同影响。产量以N18D1处理时最高,为13315.54 kg/hm^(2)。氮肥利用率方面,在中低氮水平下,随着施氮量和基本苗的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呈增加趋势,而在高氮水平下,其随着施氮量及基本苗的增加而下降;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量及基本苗的增加而降低。综合来看,适宜的氮素水平(270 kg/hm^(2))和基本苗数(穴苗数为1~2苗)有利于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进而获得水稻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基本苗数 钵苗有序机抛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汽油辛烷值促进剂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存社 白燕 +2 位作者 成西涛 王军峰 黄方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807-1810,共4页
综述了当前车用汽油辛烷值促进剂的种类、使用情况和应用现状,认为相对金属类抗爆剂而言,有机无灰类抗爆剂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对发动机无磨损,是今后车用汽油辛烷值促进剂发展的主要方向。SHD-T是一种新型高效汽油辛烷值促进剂,不仅添加... 综述了当前车用汽油辛烷值促进剂的种类、使用情况和应用现状,认为相对金属类抗爆剂而言,有机无灰类抗爆剂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对发动机无磨损,是今后车用汽油辛烷值促进剂发展的主要方向。SHD-T是一种新型高效汽油辛烷值促进剂,不仅添加剂量小,辛烷值提升幅度大,而且绿色无污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爆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辛烷值 促进剂 应用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中试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勇 习远兵 +1 位作者 周立新 褚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共4页
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及烃类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确立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工艺路线。中试试验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以烯烃体积分数38.7%~43.3%、硫... 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及烃类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确立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工艺路线。中试试验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以烯烃体积分数38.7%~43.3%、硫质量分数250~470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过RSDS-Ⅱ技术处理后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50μg/g,满足沪Ⅳ/欧Ⅳ排放标准,RON损失0.3~0.6个单位,说明RSDS-Ⅱ技术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加氢脱硫 辛烷值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的多指标灰靶决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0
18
作者 党耀国 刘思峰 刘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8期31-35,共5页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在对系统进行决策评估时,指标值难以精确化。在此情形下,人们常常对指标值给出一个区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研究区间数灰靶决策。首先定义了区间数、m维区间数的距离及其距离性质,并证明...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在对系统进行决策评估时,指标值难以精确化。在此情形下,人们常常对指标值给出一个区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研究区间数灰靶决策。首先定义了区间数、m维区间数的距离及其距离性质,并证明了当区间数为实数时,区间数距离就是实数距离的推广;提出了区间数规范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灰靶决策模型,从而把灰靶决策模型由实数序列拓展到区间数序列,使灰靶决策理论得到发展,同时为扩大灰靶决策的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根据。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灰靶决策 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乔玉强 曹承富 +4 位作者 杜世州 赵竹 蔡海涛 李玮 陈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为给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近年来淮北地区主导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淮北地区晚播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群体总茎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晚播小麦... 为给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近年来淮北地区主导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淮北地区晚播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群体总茎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晚播小麦群体的总茎数变化一致,呈明显的单峰变化趋势,除返青期外,总茎数均以基本苗525万/hm2(以D525表示,下同)处理最大;晚播小麦的籽粒产量以D450最高,为8 823.3 kg/hm2,但不同密度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穗数升高,穗粒数降低,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的变化与不同密度处理表现趋同,即亦呈单峰变化趋势,同时适当延迟氮肥追施时间有助于稳定晚播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总茎数;不同氮肥运筹间晚播小麦的穗粒数、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籽粒产量以基追比为4∶6(孕穗期)处理最高,为8 618.0 kg/hm2,除与10∶0(基施)处理间差异显著外,与其他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氮肥运筹 密度 总茎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集中同类同责任者的不同种图书——以种次号为书次号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秀华 王瑛妍 《现代情报》 2004年第7期162-163,共2页
种次号号码简短、不易重号、便于操作 ,利于图书排架 ,但它存在不能集中同类中同一著者的不同种图书的严重弊端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此类书的查找利用。
关键词 同类书区分号 种次号 著者号 辅助区分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