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eld system-leve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accelerometer considering nonlinear coefficients
1
作者 WU Haotian YU Ruihang +2 位作者 CAO Juliang MA Caixia YANG Bain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814-824,共11页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high-precision centrifuges in accelerometer nonlinear coefficients calib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leve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field condition.Firstly,a 42-dimension ...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dependence on high-precision centrifuges in accelerometer nonlinear coefficients calib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leve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field condition.Firstly,a 42-dimension Kalman filter is constructed to reduce impact brought by turntable.Then,a biaxial rotation path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ccelerometer output model,including orthogonal 22 positions and tilt 12 positions,which enhances gravity excitation on nonlinear coefficients of accelerometer.Finally,sampling is carried out for calibration and further experiments.The results of static inertial navigation experiments lasting 4000 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proposed method reduces the position error by about 39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LEROMETER nonlinear coefficient system-level calibration rotation p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under static loading and earthquake wave condition
2
作者 CHEN Peng-fei JIANG Quan +3 位作者 LIU Jian LI Shao-jun CHEN Tao HE Ben-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826-2843,共18页
Underground ener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deep underground energy storage and other projects involve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multiple interconnected cavern groups un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disturbances.An ... Underground ener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deep underground energy storage and other projects involve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multiple interconnected cavern groups un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disturbances.An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underground caverns based on static overload and dynamic overload was proposed.Firstly,the global failure criterion for caverns was defined based on its band connection of plastic-strain between multi-caverns.Then,overloading calculation of the boundary geostress and seismic intensity on the caverns model was carried out,and the critical unstable state of multi-caverns can be identified,if the plastic-strain band appeared between caverns during these overloading processes.Thus,the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for the multi-caverns under static loading and earthquake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overloading coefficient.Practical analysis for the Yingliangbao(YLB)hydraulic caverns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obtain the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caverns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 earthquake conditions,but also identify the caverns’high-risk zone of local instability through localized plastic strain of surrounding rock.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layout design and seismic optimization of underground cavern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averns global stability coefficient static-dynamic overload local in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地弹侵彻深度尺寸效应分析与实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勇 徐天涵 +2 位作者 张效晗 随亚光 邢灏喆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107,共18页
缩比模型试验是研究弹体侵彻规律的重要手段,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之间的尺寸效应是建立侵深计算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已有基础理论推导了钻地弹侵彻岩石类靶体介质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演化和弹体侵彻阻抗函数,得到了表征尺寸效应的弹径... 缩比模型试验是研究弹体侵彻规律的重要手段,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之间的尺寸效应是建立侵深计算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已有基础理论推导了钻地弹侵彻岩石类靶体介质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演化和弹体侵彻阻抗函数,得到了表征尺寸效应的弹径系数公式,并在常规钻地弹侵彻速度范围内对弹形系数和弹径系数作了简化分析,提出了常规钻地弹侵彻岩石类介质的实用计算公式,系数可直接由弹靶参数确定。结果表明,弹体侵彻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靶体波阻抗,尺寸效应是由于靶体破坏区范围不满足几何相似律,弹形系数可简化为弹头长径比的线性函数,平头弹弹形系数为0.57,弹径系数由侵彻空腔半径与破碎区半径之比决定,对于常规钻地弹,弹径系数可取1.2~1.4。侵深理论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符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深度 刚性弹 尺寸效应 弹径系数 弹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诱发湿陷型侧压力对黄土滑坡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国强 朱立峰 +1 位作者 张霞 刘港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黄土斜坡因湿陷所致侧压力促进坡体失稳滑动,是研究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基础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黑方台黄土湿陷试验和坡体稳定性模拟,阐明了灌溉湿陷侧压力在坡体内部空间变异性及其促滑机理。结果表明,该区黄土为自重湿陷性黄土,灌区0... 黄土斜坡因湿陷所致侧压力促进坡体失稳滑动,是研究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的基础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黑方台黄土湿陷试验和坡体稳定性模拟,阐明了灌溉湿陷侧压力在坡体内部空间变异性及其促滑机理。结果表明,该区黄土为自重湿陷性黄土,灌区0~15 m深度黄土为轻度湿陷,20~25 m深度黄土为中度湿陷,非灌区黄土均为强烈湿陷。当坡体含水率由4%增加到20%时,总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水平方向总位移由12 mm增加至140 mm,侧压力系数逐渐增大。饱和状态下,发生湿陷变形时的最大侧压力达123 kPa,湿陷型侧压力系数增加达1.4倍。湿陷导致坡体上部产生拉应力,在滑坡后缘深度在5 m以下的土体产生湿陷裂缝,形成优势通道;坡体内部因压应力集中而产生指向临空面的侧向压力,循着坡肩湿陷裂缝向坡体内部扩张,并沿弧形软弱带发生剪切破坏直至失稳。考虑侧压力对滑坡的促进作用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完善了灌溉型黄土滑坡的影响因素的表征,有助于完善黄土滑坡诱发灾害理论,为黄土滑坡的精确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湿陷性 侧压力系数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模式的白洋淀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涛 韩鹏飞 +3 位作者 王旭升 蒋小伟 张志远 万力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8,共10页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流域内水资源的形成和水文要素之间的转化,准确量化河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非稳态条件下的水文气候弹性解析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白洋淀流域山区的八个子流域为研究区...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流域内水资源的形成和水文要素之间的转化,准确量化河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非稳态条件下的水文气候弹性解析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白洋淀流域山区的八个子流域为研究区,使用最新提出的基于Budyko模式的非稳态径流弹性系数解析新方法,将年际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在中国流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其适用范围进行拓展,并进一步与采用多年时间尺度稳态条件下的基于Budyko模式的弹性方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下,年蒸散比和水储量变化比与年干旱指数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在年际和多年时间尺度下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而年际尺度下径流弹性系数小于多年稳态下的结果,表明流域水储量对径流气候变化的响应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年际弹性系数与流域面积的相关性较好。本研究验证了最新提出的基于Budyko模式的非稳态径流弹性系数新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将其适用性由湿润区拓展到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对今后白洋淀流域和雄安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模式 气候变化 弹性系数 白洋淀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品种对镉累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
6
作者 匡政成 郭利双 +5 位作者 李玉军 肖才升 李飞 杨光彬 匡逢春 陈浩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10个苗期Cd累积量相对较低的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对重金属Cd累积、转运的差异。结果显示:湘X1251、湘FZ001、湘FZ031、湘杂棉23号、湘Z4等5个属于Cd高累积类群,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0%;不同棉花品种地上... 以10个苗期Cd累积量相对较低的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对重金属Cd累积、转运的差异。结果显示:湘X1251、湘FZ001、湘FZ031、湘杂棉23号、湘Z4等5个属于Cd高累积类群,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0%;不同棉花品种地上部Cd累积量与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将地上部生物量(X_(1))与地上部Cd累积量(Y_(2))进行拟合分析,其回归方程为Y_(2)=2 700.008+1.087X1,R^(2)=0.618;棉花不同部位对重金属Cd的吸收、富集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纤维对Cd的富集能力最差,叶片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湘X1251棉籽Cd的富集系数大于1,说明湘X1251棉籽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余9个棉花品种棉籽Cd的富集系数小于1,说明大部分棉花品种棉籽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弱;湘杂棉23号、湘FZ001和湘FZ031等3个棉花品种皮棉产量均大于1 000 kg/hm^(2),棉籽Cd的富集系数均小于0.7,且地上部Cd累积量都超过10 000 mg/hm^(2),可见,湘杂棉23号、湘FZ001和湘FZ031等3个品种适宜种植于Cd污染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镉累积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摊系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的DRG医师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业春 黄小红 +1 位作者 林圻 贺嘉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 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方法 运用“费用比例”构建“分摊系数”,明确“同一患者多个医师”的绩效权重分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构建DRG医师绩效评价指... 目的 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方法 运用“费用比例”构建“分摊系数”,明确“同一患者多个医师”的绩效权重分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构建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医院数据开展医师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 经绩效分摊和加权综合后,DRG基础评价指标及绩效评价指数均呈现0~100分的近似正态分布;基于DRG绩效评价指数可开展医师绩效的综合评价及优劣势分析;同一医师的评价结果采用绩效分摊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尤其对转科患者较多的医师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采用“分摊系数”进行“一患多医”的绩效权重分摊及评价指标加权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基于分摊系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的绩效分配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师 绩效 分摊系数 加权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应用场景的超高温蒸汽热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远 陆振能 +2 位作者 曲勇 刘广平 龚宇烈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0,共12页
超高温蒸汽热泵是极具潜力的工业高温供热脱碳技术。蒸汽热泵所采用的工质日益环保,目前自然工质水和氢氟烯烃类工质成为研究焦点,其中R1336mzz-Z、R1234ze-Z、R1233zd-E最有商业化推广前景。复叠压缩、两级压缩和水蒸气再压缩是保证蒸... 超高温蒸汽热泵是极具潜力的工业高温供热脱碳技术。蒸汽热泵所采用的工质日益环保,目前自然工质水和氢氟烯烃类工质成为研究焦点,其中R1336mzz-Z、R1234ze-Z、R1233zd-E最有商业化推广前景。复叠压缩、两级压缩和水蒸气再压缩是保证蒸汽热泵高温输出的主要循环形式。离心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是蒸汽热泵中应用最多和最有前景的压缩机类型。压缩机中间补气或补水技术成为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增强压缩机高温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国内外蒸汽热泵机组测试结果显示,蒸汽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随着温升值和输出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目前多数机组产汽温度在200℃以下,温升低于60℃,制热性能系数介于2.5~3.2之间。随着工业企业减碳技术需求大增,蒸汽热泵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120℃蒸汽热泵已成为行业主流,追求更高温度蒸汽成为未来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供热 蒸汽热泵 工质 性能系数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椒种质资源重金属镉积累的差异分析
9
作者 罗友进 陈霞 +5 位作者 吴纯清 胡佳羽 张义刚 程玥晴 黄明 谢永红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4,共12页
【目的】分析青花椒种质资源镉积累的差异,探讨镉积累特性及富集机制,为青花椒品种选育和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花椒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生产性状较好的九叶青花椒、早熟九叶青花椒、关岭藤椒、四川藤椒、云南藤... 【目的】分析青花椒种质资源镉积累的差异,探讨镉积累特性及富集机制,为青花椒品种选育和镉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花椒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生产性状较好的九叶青花椒、早熟九叶青花椒、关岭藤椒、四川藤椒、云南藤椒和云南大麻椒6个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枝干、枝皮、果皮、种子和根系6个部位的镉含量,分析镉富集与转运特征;选取镉富集能力差异较大的种质,对其根系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不同青花椒种质同一部位的镉含量存在差异,其中云南藤椒各部位镉含量均较高于其他种质。同一青花椒种质各部位镉含量也存在差异,除关岭藤椒外,其他种质各部位镉含量均以枝皮为最高,其次是叶片、根系,且均高于种子、枝干、果皮。各青花椒种质根系对土壤镉均有富集能力,富集系数为3.470~12.780,其中云南藤椒的富集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种质(P<0.05,下同),早熟九叶青花椒显著弱于其他种质。根系到果皮、根系到叶片、根系到枝干、根系到枝皮、根系到种子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264~0.530、1.494~3.294、0.324~0.642、1.408~3.628、0.330~0.943。对镉富集能力差异最大的早熟九叶青花椒与云南藤椒根系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5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96个代谢物上调表达,324个代谢物下调表达,2个种质间存在明显差异;与早熟九叶青花椒根系代谢物相比,云南藤椒根系代谢物中有机酸、生物碱呈上调表达趋势;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异黄酮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等通路。【结论】青花椒种质资源对土壤镉的积累存在差异,早熟九叶青花椒富集能力较弱,云南藤椒富集能力较强,其富集能力差异可能与根系代谢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根系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国韶 刘本朝 +1 位作者 刘友能 范秋雁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针对二维极限平衡法不完全适用于三维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问题,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结构面宽度方向两侧贯通程度不一致时危岩体具有侧向扭转倾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危岩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该方法通过对危岩体主控结构... 针对二维极限平衡法不完全适用于三维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的问题,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结构面宽度方向两侧贯通程度不一致时危岩体具有侧向扭转倾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危岩稳定性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法。该方法通过对危岩体主控结构面进行拉伸拓展,得到三维计算简图,进而对三维计算简图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其抗滑(扭)力(矩)和滑动(扭转)力(矩)的比值,得出了滑移式、坠落式和倾倒式3类危岩相应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依据所提公式与数值模拟分析了侧向贯通率及上部贯通率对危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侧向贯通率及上部贯通率增大,危岩体稳定性呈下降趋势。相较于传统的二维极限平衡法,所提方法计算精度更高,计算相对误差降低了50%以上,并且能够同时适用于主控结构面竖向与侧向完全贯通条件与不完全贯通条件下的危岩稳定性分析,有效解决了现行规范推荐的二维极限平衡法无法考虑主控结构面侧向贯通影响的问题,扩展了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丰富了危岩稳定性分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崩塌 稳定性系数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法的卧沙溪滑坡变形相关性分析及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尚敏 王殿鹏 +2 位作者 易庆林 袁朔 宋云鹏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2-580,共9页
本篇以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信息量法对滑坡变形影响因素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坡体加速变形的主要诱因,库水位变化仅起到加速滑坡变形的作用,而非既有研究认为的动水压力型滑坡。为提升滑坡预警和预... 本篇以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大信息量法对滑坡变形影响因素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坡体加速变形的主要诱因,库水位变化仅起到加速滑坡变形的作用,而非既有研究认为的动水压力型滑坡。为提升滑坡预警和预测的准确度,采用了最大信息系数法(MIC)与改进的切线角法,对近8年来滑坡次级滑体发生的4次阶跃变形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引发这些阶跃变形的降雨阈值和位移速率阈值。基于这些阈值,建立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新型预警模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提升对卧沙溪滑坡的监测水平,也为类似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沙溪滑坡 定量分析 最大信息系数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更新世黄土的湿陷特性及其湿陷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昱凯 李广林 +2 位作者 李同录 张子然 刘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间歇性的地表灌溉或工程运营引起的长期地表渗漏,会导致深层中更新世(Q_(2))黄土的增湿变形,进而影响构建筑物安全。为了预测Q_(2)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对陕西泾阳原状Q_(2)黄土进行了多个含水率下的高压固结试验,得到不同含水率及压力... 间歇性的地表灌溉或工程运营引起的长期地表渗漏,会导致深层中更新世(Q_(2))黄土的增湿变形,进而影响构建筑物安全。为了预测Q_(2)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对陕西泾阳原状Q_(2)黄土进行了多个含水率下的高压固结试验,得到不同含水率及压力下的湿陷系数,并基于试验结果,在δ_(s)-lgp半对数坐标系中,利用线性及Lorentz型函数构建Q_(2)黄土湿陷系数的压力相关模型,然后基于模型参数与含水率相关性,建立湿陷系数与压力和含水率的二元函数三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黄土的湿陷系数在δ_(s)-lgp半对数坐标系中均呈现出线性缓增-骤增-峰值-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各含水率下缓增-骤增阶段的分界压力不随含水率的变化而改变,均为饱和状态压缩曲线的结构屈服压力;各含水率下峰值湿陷系数和对应的压力均随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减小。建立的湿陷系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Q_(2)黄土高压力范围内各含水率下湿陷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可用来预测Q_(2)黄土在不同含水率和荷载下的湿陷系数,对深厚层Q_(2)黄土的浸水、增湿湿陷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黄土 湿陷变形 湿陷系数 压力 含水率 湿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宝根 方羽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又进一步推动着数字技术发展。以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度及时空... 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又进一步推动着数字技术发展。以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深入分析其差异性和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在样本期内,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数字技术系统相对滞后,当下耦合协调的重点是提高数字技术发展水平问题。(2)东部地区的领先优势明显,广东的耦合协调度最高,目前空间差异的重点仍在不同区域间的资源协调及合作,区域合作关系较密切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度也较高。(3)我国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发展形成了技术推动力和高校需求拉动力的作用机制,不同子系统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数字产业较为薄弱、数字基础设施仍需完善、高校创新能力欠缺、教学环节数字应用不足等,不同区域障碍因子存在差异。据此,需要采用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为数字技术发展增效提速,根据地区间距离远近采取不同方式发挥核心地区辐射扩散效应,从管理模式、评价模式和教学模式3个方面探索高校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 耦合协调 基尼系数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爆破扩腔能耗随不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永辉 秦丽绚 +1 位作者 徐锐 张智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为了优化地下工程周边孔光面爆破中的炸药能量分布情况,提高孔痕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采用爆破破岩及断裂力学理论,构建扩腔能耗计算方法,通过浇筑素混凝土模型进行爆破试验,得到扩腔尺寸、体积和能耗随不耦合系数K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K由1.25增大到3.375的过程中,扩腔直径平均为3.43 cm,扩腔长度平均为12.7 cm,扩腔体积介于52.98~155.56 cm 3,扩腔能耗介于0.58~1.70 kJ,其在炸药总能量中的占比介于2.9%~8.5%;随着K的增大,扩腔体积和能耗呈减小趋势,K在达到3.0~3.5时对减小扩腔能耗效果最为明显,而后趋于平稳;K增大会减轻炸药能量对炮孔壁岩石的粉碎程度,使扩腔体积减小,同时扩腔能耗降低;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互验证,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选取较大的不耦合系数可以减小扩腔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爆破 扩腔 能耗 不耦合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EA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及近期关注的辐射安全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立业 陈法国 +3 位作者 张金涛 拓飞 陶威锭 靳海晶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目前已经按2008年制定的长期结构(Long Term Structure)自上而下建立了由145项标准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计划在2026年制定一个着眼于未来10~15年的新长期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新型反应堆等带来的新...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目前已经按2008年制定的长期结构(Long Term Structure)自上而下建立了由145项标准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计划在2026年制定一个着眼于未来10~15年的新长期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新型反应堆等带来的新需求。本文介绍了IAEA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RASSC)的主要工作,并讨论了RASSC近期关注的辐射安全问题:针对现存照射辨识和管理方面的挑战,RASSC正在新制定一项关于现存照射的综合性安全导则;虽然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已经更新了职业人员内照射剂量系数,RASSC不会立即修订与之相关的安全标准,同时会持续关注成员国经验反馈;随着新型放疗技术的应用,RASSC近期还关注放射性核素治疗中的辐射防护、放疗患者的第二原发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 现存照射 内照射剂量系数 医疗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桩斜锚复合基础抗拔承载特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彦海 尹恒伟 +1 位作者 李建林 邓华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针对喀斯特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覆4~7 m厚土、下卧硬岩的特殊地基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短桩斜锚复合基础。为了探究该复合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完善其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现场典型试验的抗拔承... 针对喀斯特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覆4~7 m厚土、下卧硬岩的特殊地基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短桩斜锚复合基础。为了探究该复合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完善其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现场典型试验的抗拔承载模型,确定了复合基础的最优锚杆倾角和抗拔承载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短桩直径、嵌岩深度、锚长及锚数等构造参数对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和发挥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拔承载力随锚杆倾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锚杆倾角为15°时达到峰值,较0°时承载力增加了46.5%;增大基础构造参数可有效提高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其中锚数对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嵌岩深度、锚长和桩径对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影响依次减小,锚数由4根增至8根,承载力平均增长率达28.9%;在发挥系数方面,嵌岩深度对斜锚承载力发挥系数k 2的影响最为显著,可将其提升至0.85;结合基础的抗拔承载机制和上拔荷载与锚杆倾角的关系,提出考虑锚杆倾角的抗拔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短桩斜锚复合基础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斜锚复合基础 抗拔承载力 承载力发挥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志斌 李亚豪 +2 位作者 林培忠 张勃阳 杨大方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为分析上覆溶洞对隧道的影响,进行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的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双碑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三线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岩体损伤-渗流耦合模型,采用FLAC3D对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的围岩变形、... 目的为分析上覆溶洞对隧道的影响,进行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的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双碑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三线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岩体损伤-渗流耦合模型,采用FLAC3D对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塑性区、渗透系数和涌水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不考虑岩体损伤-渗流耦合作用和不同溶洞水压对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特征的影响。结果上覆溶洞水压为1.8 MPa时,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中心5.0 m后,隧道围岩在溶洞与隧道间产生2条“八字形”的导水裂隙带,导致溶洞与隧道间岩体整体滑动约600 mm,整个滑动体近似梯形,其顶、底、高分别为3.6,9.6,8.4 m;隧道开挖未到达上覆溶洞时,其最大涌水量不超过0.01 m^(3)/s,而通过上覆溶洞中心0,2.5,5.0 m后,其最大涌水量分别为0.022,0.185,0.743 m^(3)/s;上覆溶洞水压为1.2,1.8,2.4 MPa时,隧道通过上覆溶洞后的最大涌水量分别为0.031,0.0743,1.365 m^(3)/s。结论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上覆溶洞水压超过临界值时,隧道会发生冒顶坍塌和突水事故,且突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大体量性;溶洞水压越大,隧道会越早突水,最终突水量越高;为模拟再现岩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突水灾变时空演化过程,必须考虑岩体的损伤-渗流耦合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岩溶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隧道 损伤-渗流耦合 突水 渗透系数 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时间和Sb添加对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涂文斌 胡志华 +3 位作者 邹雨柔 刘冠鹏 王善林 陈玉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194,共6页
无铅钎料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时效时间和Sb添加对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貌及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 无铅钎料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时效时间和Sb添加对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貌及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逐渐增加,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为γ-Cu_(5)Zn_(8)相。Sb添加会减小长时效后的Sn-9Zn-3Bi/Cu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其生长系数从0.67μm/h^(1/2)降至0.56μm/h^(1/2)。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至168 h,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除了γ-Cu_(5)Zn_(8)相外,还会在靠近Cu基板处形成Cu_(6)Sn_(5)相和靠近钎料侧形成扩散反应层,Sb元素会扩散到焊点界面处Cu_(6)Sn_(5)相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时间 Sb添加 Sn-9Zn-3Bi钎料 界面组织 生长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在煤矿采空区充填矸石中运移规律及其随达西流速变化特征
19
作者 赵丽 贾祥腾 +6 位作者 张庆 许峰 朱开鹏 孔伟芳 邢明飞 金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目的将煤矸石充填采空区作为矿井水净化的储水空间,既能实现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又有助于去除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化利用问题。目的将煤矸石充填采空区作为矿井水净化的储水空间,既能实现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又有助于去除矿井水中的氟化物,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可行方案。方法本研究以矿井水中F^(-)为研究对象,以保德矿采空区煤矸石为充填介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在25℃、达西流速6.24,3.12,1.56 cm/h下开展室内柱模拟实验。利用CDE模型和双点位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流速下F^(-)运移特征。结果结果表明:Cl-作为非反应性示踪剂,其穿透时间与流速负相关,CDE模型可以较好表征其运移规律,弥散作用随着达西流速增加而增大;相较于CDE模型,双点位模型能更好地表征F^(-)运移过程,充填矸石对F^(-)吸附阻滞现象显著,且阻滞系数R和吸附量均随流速减小而增大。F^(-)在煤矸石上的平衡吸附点位占总吸附点位的比值(f值)和分配系数β值随流速减小而增加,而一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α随流速减小而降低,这表明溶质运移过程中平衡吸附作用随着流速减小逐渐增强。此外,随着淋滤液持续注入,矸石表面的OH^(-)不断被注入的F^(-)通过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置换到淋出液中,导致淋出液pH升高,且流速越低,pH升高越明显。结论研究结果为高氟矿井水净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途径,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氟化物 溶质运移 弥散系数 阻滞系数 双点位吸附溶质运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拉荷载作用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20
作者 张庆章 姜衡 +1 位作者 宋力 王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6,共8页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往往因承受反复拉荷载和氯离子耦合作用导致耐久性能降低。为此,自行设计了一种低频反复拉荷载与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的试验装置,进行拉应力水平分别为40%、50%、60%和70%,荷载循环方式作用中持载:卸载分别为3∶1、4...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往往因承受反复拉荷载和氯离子耦合作用导致耐久性能降低。为此,自行设计了一种低频反复拉荷载与氯离子侵蚀耦合作用的试验装置,进行拉应力水平分别为40%、50%、60%和70%,荷载循环方式作用中持载:卸载分别为3∶1、4∶1和6∶1作用下的氯离子传输试验。试验研究发现:荷载循环方式中持载时间占比较小时,50%拉应力为损伤临界阈值点。随着持载时间和拉应力水平的增加,混凝土内部损伤加剧,不同深度处保护层中的氯离子含量增加,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也逐渐增大。0.4~0.7应力水平作用下,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加了1.18~1.3倍。基于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建立荷载因素与损伤系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拉应力水平、荷载循环方式等荷载因素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预测模型,经试验验证发现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氯离子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反复拉荷载 损伤系数 氯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