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胆汤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功能及脂联素的影响
1
作者 邱婷婷 施恒 +3 位作者 熊建华 范增光 赵永法 欧阳效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管内皮功能及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将5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PN组(10μg/kg)及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3.9、7.9、15.6 g/kg),通过高脂饲料喂养12周构建AS模...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管内皮功能及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将5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PN组(10μg/kg)及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3.9、7.9、15.6 g/kg),通过高脂饲料喂养12周构建AS模型;另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第9周开始,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第12周末给药后取材。油红O染色评估脂质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试剂盒检测血清APN、NO、ET-1、IL-1β、IL-6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主动脉血管M1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法检测主动脉APN、MCP-1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中、高剂量组脂质沉积减少,AS斑块面积减小(P<0.01);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P<0.01);血清APN、NO水平升高(P<0.01),ET-1、IL-1β、IL-6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F4/80+CD86)浸润水平降低(P<0.01);MCP-1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1),APN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温胆汤能够改善ApoE^(-/-)小鼠AS情况,减轻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脂联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 内皮功能紊乱 巨噬细胞极化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倍半萜内酯对ApoE^(-/-)小鼠骨、脂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王魁茂 庞欣 +4 位作者 吕佳浩 刘健 胡杨 朱玉婕 胡立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2-1499,共8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倍半萜内酯Ixerin Z对ApoE^(-/-)小鼠骨脂代谢失衡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模型,给予Ixerin Z(1和10 mg·kg^(-1))治疗8周。检测血清骨脂代谢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骨密... 目的探讨苦碟子倍半萜内酯Ixerin Z对ApoE^(-/-)小鼠骨脂代谢失衡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模型,给予Ixerin Z(1和10 mg·kg^(-1))治疗8周。检测血清骨脂代谢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性能、骨组织形态及骨微结构变化。结合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预测Ixerin Z的潜在靶蛋白,并探讨其调控骨脂代谢的具体机制。结果Ixerin Z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和IL-1β水平,改善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性能,修复骨小梁结构并减少骨组织脂肪堆积。研究表明,Ixerin Z通过靶向激活PPARα促进骨组织脂肪酸β-氧化,并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增强骨生成。此外,Ixerin Z通过抑制OPG/RANKL/NF-κB信号通路减少骨吸收,且该作用不依赖于PPARα的变化。结论Ixerin Z能够有效改善ApoE^(-/-)小鼠的骨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包括激活PPARα促进骨组织脂肪酸β-氧化,激活PPAR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生成,并抑制OPG/RANKL/NF-κB信号通路减弱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倍半萜内酯 ApoE^(-/-) 骨代谢 脂质代谢 PPARα/Wnt/β-Catenin OPG/RANKL/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秦芳 马甜甜 +1 位作者 于子夫 刘西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AS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机制。方法2022年2—8月选取27只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9只。制备AS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运动训练,Masson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NOD受体3(NLRP3)、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量。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有氧运动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HE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较错乱,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增大,存在炎性细胞浸润;有氧运动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尚整齐,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基本正常。模型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SOD、GSH-Px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SOD、GSH-Px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明显改善ApoE^(-/-)AS小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炎性反应、激活抗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化 有氧运动 炎症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学斌 黄玉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5 mg/kg)、LNT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以相似遗...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5 mg/kg)、LNT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组,以相似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2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整体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主动脉AMP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IL-6、IL-1β水平、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主动脉组织NLRP3、IL-6、IL-1β表达显著升高,主动脉组织p-AMPK/AMPK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立普妥组、LNT中、高剂量组TC、TG、LDL-C、IL-6、IL-1β、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主动脉组织NLRP3、IL-6、IL-1β表达显著降低,主动脉组织p-AMPK/AMPK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LNT各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普妥组与LNT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T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AS小鼠炎症反应和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血管外膜淋巴管成像
5
作者 何玉莲 钟文飞 +3 位作者 林彩燕 李玉婷 冯森玲 严鹏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进行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进行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染色后组织经5 g/L苏丹黑B处理30 min、组织透明液透明,移至自制的样本容器中,荧光显微镜下成像。结果经5 g/L苏丹黑B处理的整装主动脉可见血管自发荧光显著降低,外膜淋巴管的特异性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更易观察且不会对其他通道荧光产生干扰。结论 建立的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敲除(ApoE^(-/-)) 整装(whole-mount)小鼠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淋巴管 苏丹黑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湛民 孙智 +2 位作者 刘铁军 胡世隆 肖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8,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肥胖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DFI)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及精子碎片率指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的精子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变化:造模组较空白组间质水肿、间质细胞减少,生精小管间隔增宽,精原细胞间距增大,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大量减少,管腔内精子细胞大量减少。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尤其对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精子碎片率指数及睾丸组织病理学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肥胖大 生殖能力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丽亚 刘宾 +9 位作者 郭申 俎兆轩 杜婧雯 高佳豪 张鑫 张童 齐傲宇 唐雨 张明昊 张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80,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10.35 g·kg^(-1)、20.7 g·kg^(-1),地屈孕酮组大鼠灌胃地屈孕酮溶液2 mg·kg^(-1),1次·d^(-1)。孕13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米非司酮溶液5 mg·kg^(-1)建立自然流产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孕14天取血检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剖取子宫观察形态和计算子宫系数、流产率;HE染色观察大鼠妊娠子宫病理形态;非标记差异定量蛋白组技术检测大鼠妊娠子宫中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PPI、GO和KEGG分析,免疫组化实验验证当归芍药散的主要调控靶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妊娠子宫内膜存在流产病变;经当归芍药散干预后,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流产率显著减小(P<0.05),妊娠子宫内膜病变减轻。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共检测550个有效差异蛋白;PPI分析表明160个蛋白质为枢纽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干预自然流产进程与黏着斑途径有关,涉及上调Akt2、Col1a2、Col6a2,下调Pten等主要靶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2、Col6a1、Col6a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2、Col6a1、Col6a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Pten水平,上调Akt2、Col6a1、Col6a2水平来实现对自然流产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自然流产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浩 李东朋 +3 位作者 王恒 王晨潮 闫安 乔晓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分离培养皮质原代神经元。取第10天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和乙醇+丹皮酚组,分别用含PBS、1.5 g/L乙醇和1.5 g/L乙醇+100μmol/L丹皮酚溶液的培养基培...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分离培养皮质原代神经元。取第10天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和乙醇+丹皮酚组,分别用含PBS、1.5 g/L乙醇和1.5 g/L乙醇+100μmol/L丹皮酚溶液的培养基培养12 h。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WST-1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乙醇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神经元活力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乙醇组相比,乙醇+丹皮酚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神经元活力和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凋亡神经元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拮抗线粒体凋亡,缓解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皮质神经元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夏铂 范灵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4,I0005,共6页
目的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 目的探究烙灸激活Wnt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法采用脊髓损伤大鼠Allen′s模型。分假手术组、模型组、Wnt抑制剂组、烙灸组、烙灸+Wnt抑制剂组,干预7 d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取造模成功后3 d大鼠脊髓组织,分离培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各组血清干预细胞,在7 d后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和分化状态。采用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各组分离血清干预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标记物蛋白表达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烙灸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最显著;模型组、Wnt抑制剂组增殖分化最少。Westernt Blot、q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烙灸组最显著,Wnt抑制剂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烙灸激活脊髓损伤大鼠Wnt信号通路,促进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再抑制分化为星状胶质细胞,以实现神经细胞恢复新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烙灸 脊髓损伤大血清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智江 秦萌 +1 位作者 秦治勇 杨再学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2期273-279,共7页
【目的】为进一步评估生物(植物源)灭鼠剂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控效果,筛选适用于贵州省农田害鼠防治的新产品。【方法】设试验药剂区、对照药剂区和空白对照区3个处理区,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投药,投饵方式为毒饵... 【目的】为进一步评估生物(植物源)灭鼠剂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对农田害鼠的防控效果,筛选适用于贵州省农田害鼠防治的新产品。【方法】设试验药剂区、对照药剂区和空白对照区3个处理区,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投药,投饵方式为毒饵站投饵和裸露投饵相结合,采用夹夜法调查灭鼠前后鼠密度,统计害鼠怀孕率及胎仔数,调查饵料取食情况,观察鼠类适口性和安全性。【结果】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在投药后30 d、60 d、90 d的控制效果分别为64.34%、77.65%、68.91%,以投药后60 d控制效果为最好;对雌鼠怀孕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5 d平均盗食量率、盗食率分别为10.45%和50.00%,适口性较好,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畜禽安全。【结论】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可作为贵州省农田灭鼠的替代杀鼠剂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农田害 控制效果 适口性 安全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代谢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秋菊 王宇 +7 位作者 凌必时 司美龙 孟浩先 田萌媛 张铭 连妮妮 康万荣 金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可能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10周龄SPF级SHR及同品系同周龄WKY大鼠,分SHR组和WKY组,每组8只大鼠。通过综合动态观察和检测SHR的一般状态、性情、周围血管...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可能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10周龄SPF级SHR及同品系同周龄WKY大鼠,分SHR组和WKY组,每组8只大鼠。通过综合动态观察和检测SHR的一般状态、性情、周围血管充盈度、舌象、饮食饮水量、尿量、粪便量与性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痛阈和旷场实验,以辨别其可能的中医证型。同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血清代谢物进行非靶向检测分析,以初步揭示引起血压升高和中医证型表现的物质基础。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毛色暗黄、易激惹程度及周围毛细血管充盈评分较高(P<0.0001);舌色赤红,舌质干、津液少;24 h饮食饮水量及尿量、粪便量少(P<0.05),粪便含水率较低(P<0.001);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均明显较高(P<0.05);痛阈较低(P<0.0001);旷场实验显示,边缘运动距离和停留时间较长(P<0.001)。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共有114种(P<0.05),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脂质和类脂分子(40.35%)、有机酸及其衍生物(22.8%)、有机杂环化合物(15.79%)。差异代谢物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共得到25条代谢通路,进一步差异丰度得分分析,其中16条通路被激活,仅4条通路被抑制,5条通路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中与神经系统兴奋性相关的3条通路中,谷氨酸能突触(glutamatergic synapse)和γ-氨基丁酸能突触(GABAergic synapse)被激活,而5-羟色胺能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则被抑制。结论SHR有急躁易怒、周围血管扩张侧支循环形成、球结膜充血膨出、舌色赤红,舌质干、便秘、小便少而赤黄、心率、呼吸频率增快等表现,这些均提示SHR表现为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其物质基础除了与脂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强有关外,还可能与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及血清素能等神经通路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自发性高血压大 肝阳上亢证 非靶向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2
作者 孙永胜 漆慧 +1 位作者 孙海东 王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IS模型,将其中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Ost低剂量组(Ost-L)、Ost高剂量组(Ost-H)和Ost-H+重组HMGB1(reambination HMGB1,rHMGB1)组(Ost-H+rHMGB1),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Zea-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和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和IL-1β水平;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区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羟胺法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钼酸铵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明显损伤,大鼠Zea-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LDH水平、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神经元凋亡率、MDA水平、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GF水平、海马组织IL-10、SOD、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Ost-L和Ost-H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大鼠Zea-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LDH水平、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神经元凋亡率、MDA水平、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GF水平、海马组织IL-10、SOD、CAT水平显著升高[(265.84±34.76)pg/ml,(394.52±41.68)pg/ml vs(187.56±23.54)pg/ml,P<0.05;(41.84±5.67)pg/ml,(68.57±8.39)pg/ml vs(16.73±3.52)pg/ml,P<0.05;(87.49±12.53)U/mg,(109.86±14.67)U/mg vs(52.73±8.46)U/mg,P<0.05;(45.38±5.72)U/mg,(67.43±8.91)U/mg vs(21.54±3.47)U/mg,P<0.05]。rHMGB1可减轻Ost对IS大鼠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Ost可降低IS大鼠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炎症 卒中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大鼠尿动力学和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
13
作者 曹婷婷 李慧 +2 位作者 付翰林 白晶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AUR)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采用过度充盈膀胱1 h的方法建立AUR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1 d、7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取膀胱组织行HE、Masson、免...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AUR)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采用过度充盈膀胱1 h的方法建立AUR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1 d、7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取膀胱组织行HE、Masso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余1组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UR各组膀胱功能降低(P<0.05),黏膜下层血管数量、血管直径均减小(P<0.05);AUR 1 d、AUR 7 d组逼尿肌层血管数量和直径减小,神经纤维直径减小(P<0.05);4组神经纤维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UR 1 d和7 d组比较,AUR 2 h组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次数增多,膀胱容量减低,膀胱顺应性减小,排尿后压力升高(P<0.05)。与正常组和AUR 2 h组比较,AUR 7 d组膀胱黏膜上皮层厚度增大,逼尿肌层厚度减小,逼尿肌层胶原纤维比例增大(P<0.05)。结论:AUR 2 h大鼠膀胱功能最差,膀胱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损伤早于逼尿肌层,AUR 7 d膀胱功能及组织损伤未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尿动力学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AMPK/mTOR介导的自噬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露 颜丽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MCAO+PNS组(腹腔注射PNS 100 mg/kg)。利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平衡木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和运动功能。利...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MCAO+PNS组(腹腔注射PNS 100 mg/kg)。利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平衡木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和运动功能。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Ⅱ)的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中Beclin-1、LC3-Ⅱ与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海马组织呈现神经元坏死,胞质边界不清,萎缩严重;神经缺陷评分、横梁行走时间和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P<0.05);脑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p-AMPKα/AMPKα比值及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mTOR/mTOR比值显著降低(P<0.05)。经PNS治疗后上述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NS通过抑制AMPK/mTOR介导的自噬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是治疗脑缺血的潜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神经功能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慢性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娜 陆正峰 +9 位作者 王明刚 吴凤兰 张日云 张荣臻 冯雯倩 刘好 杜洋 舒发明 蓝艳梅 毛德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22,共12页
目的制备稳定的慢性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造模方法。方法取6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以5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腹腔注射,剂量为1.5 mL/kg,每周2次,分别于第8、16、24周B超观察各组大... 目的制备稳定的慢性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造模方法。方法取6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以5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腹腔注射,剂量为1.5 mL/kg,每周2次,分别于第8、16、24周B超观察各组大鼠的肝形态、测量肝硬度值、门静脉直径、出现腹水症状后,采集血清、血浆,剖取肝,肉眼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变化,检测大鼠肝功能、凝血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肝组织损伤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并统计不同时间点大鼠死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造模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活动减少、食欲下降、尿液变黄、腹部变大等体征;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超声下可见大鼠肝实质回声逐渐增高、增粗,继发出现腹水,门静脉直径变宽并门脉高压形成;水迷宫及血氨检测发现造模组24周大鼠出现记忆力、定向力减退,在重度肝损伤基础上发生肝性脑病;肉眼观察造模组大鼠肝组织外观逐渐变粗糙、凹凸不平,最终肝体积缩小;肝组织HE染色见不同程度肝细胞肿胀、脂肪病变、坏死;Masson染色见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伴假小叶形成;肝功能AST、ALT、TBIL水平在造模周期持续攀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比值升高,血氨水平持续上升。结论5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大鼠腹腔注射24周(每周1.5 mL/kg),能较好地再现持续慢性肝损伤病理进程,且能在肝硬化失代偿的基础上出现慢性肝衰竭的典型病理改变及并发症,能较好模拟人体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作为慢性肝衰竭基础研究的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衰竭 四氯化碳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葵籽精油减轻痤疮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6
作者 刘佳 马鹰 +1 位作者 陈曦 吴修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57-1867,1925,共12页
探讨金花葵籽精油(Hibiscus manihot L. seeds essential oil,HMSE)对痤疮小鼠的炎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对HMSE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HMSE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成分。为了评估HMSE的抗炎活... 探讨金花葵籽精油(Hibiscus manihot L. seeds essential oil,HMSE)对痤疮小鼠的炎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对HMSE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HMSE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成分。为了评估HMSE的抗炎活性,以不同浓度的HMSE(31.25、62.5、125、250和500μg/m L)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 000 ng/m L)共同作用RAW 264.7细胞24 h,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水平,并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情况。此外,建立油酸诱导的小鼠痤疮模型,评估HMSE的体内药效。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痤疮皮肤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分;HE染色检测小鼠背部痤疮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流成像仪检测小鼠背部皮肤血流量变化;以及测定小鼠皮肤中TNF-α、IL-6、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IL-4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HMSE得率为23.02%±0.63%;GC-MS法检测到HMSE中含有27种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类、脂肪醇类、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HMSE能够有效抑制RAW 264.7细胞中的TNF-α、PGE2、IL-6、IL-1β水平(P<0.05),并能下调i NOS、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量水平(P<0.05),以上结果均表明HMSE对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痤疮小鼠模型中,HMSE可以显著改善痤疮症状以及改善脱屑、红肿,降低了皮肤血流量及毛细血管密度,并减轻皮肤炎症水平。综上所述,HMSE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发挥对油酸诱导的ICR小鼠痤疮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籽精油 痤疮小鼠 炎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高强度运动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周海涛 牛衍龙 +2 位作者 张静 周绮云 秦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20,共10页
本文探究了白藜芦醇对高强度运动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T)、白藜芦醇组(resveratrol group,RESV)、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exercise-induced kidney injury model group,EIKIM)和白藜芦... 本文探究了白藜芦醇对高强度运动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T)、白藜芦醇组(resveratrol group,RESV)、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exercise-induced kidney injury model group,EIKIM)和白藜芦醇干预的运动性肾损伤模型组(resveratrol-intervened exercise-induced kidney injury model group,REIKIM)。末次训练结束24 h后采集血液和肾脏组织样本,评估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及纤维化水平,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CONT组大鼠,EIKIM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血清中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urea nitrogen,UN)水平、肾脏组织胶原沉积评分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 MAPK)、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和乙酰化核转录因子κB(acetylated 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Ac-NF-κB)蛋白质表达水平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较于EIKIM组大鼠,REIKIM组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纤维化改善明显;血清中Cr和UN水平、肾脏组织胶原沉积评分及p-p38 MAPK、NF-κB、Ac-NF-κB蛋白质表达水平和TGF-β1、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SIRT1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调控p38 MA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质表达,有效抑制了高强度运动诱发的大鼠肾脏炎症反应,发挥了减轻肾脏纤维化的发展、保护肾脏结构与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高强度运动大 肾脏纤维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对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
18
作者 邵世清 曲长萍 +2 位作者 李好山 程海玲 王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或IL-37蛋白10μg/(kg·d)+生理盐水1 mL/d,连续21 d。处死大鼠,取双侧子宫,计算子宫指数,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IL-1β、IL-6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者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IL-37组子宫指数分别为(0.66±0.08)、(1.04±0.14)和(0.84±0.0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IL-37组较模型组减小(P<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LRP3、IL-1β、IL-6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IL-37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IL-37可以明显改善CE大鼠子宫内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慢性子宫内膜炎 NLRP3 IL-1Β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磁分离
19
作者 金彦 王敬依 +4 位作者 程佳宁 于乐民 张壁臣 张一博 许童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在13 min内实现对牛奶样品中浓度范围为2×10^(1)~2×10^(6) CFU/m 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捕获与分离,捕获率在33.3%~67.5%之间,最低检测限为20 CFU/m L。因此,这种高度集成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能够从复杂食品基质中迅速、准确地富集目标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应对食源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 免疫磁珠 免疫磁分离 主动电磁混合 微流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仿生纳米药物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胰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0
作者 张彤哲 赵喜容 李培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Rho)的仿生纳米药物在急性胰腺炎大鼠中的胰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红细胞膜囊泡(EMV)作为仿生纳米药物包裹材料,构建红景天仿生纳米药物,同时构建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并分为急性胰腺炎模型(AP)组、Rho组、EMV组、Rho... 目的探究红景天(Rho)的仿生纳米药物在急性胰腺炎大鼠中的胰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红细胞膜囊泡(EMV)作为仿生纳米药物包裹材料,构建红景天仿生纳米药物,同时构建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并分为急性胰腺炎模型(AP)组、Rho组、EMV组、Rho的EMV仿生纳米药物(R-EMV)组。对R-EMV组大鼠进一步使用NLRP3激活剂BMS-986299(R-EMV+BMS-986299组)和抑制剂MCC950(R-EMV+MCC950组)干预。观察大鼠腹水量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内皮素(ET)、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胰腺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表达水平。结果制备的R-EMVs呈近圆形,平均粒径为(244.61±1.08)nm,Zeta电位为-(11.13±1.25)mV;同时,EMV可以负载(58.67±0.79)μg的Rho。与Sham组比较,AP组大鼠腹水量较高(t=33.79,P<0.01),外周血免疫指标IL-1β、IL-6、ET、DAO水平升高(t=38.25、42.54、29.20、34.92,均P<0.01),AP组可见明显组织充血水肿、小叶间隙增宽,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胰腺病理评分升高(t=30.06,P<0.01)。与AP组比较,Rho组腹水量、胰腺干湿重比、病理评分、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下降(F=1523.7、543.3、839.9、446.1、172.2,P<0.05);与其他组相比,AP组血清IL-1β、IL-6、ET、DAO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与AP组相比,R-EMV组中NF-κB p65、NLRP3蛋白水平降低,NF-κB、NLRP3免疫组化染色评分降低(t=24.54、26.91,均P<0.001)。同时,R-EMV+MCC950组中的血清IL-1β、IL-6、ET、DAO、MDA、SOD、GSH水平较AP组、R-EMV组、R-EMV+BMS-986299组呈现明显低表达状态。结论R-EMV在急性胰腺炎中具有较好的胰腺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NF-κB/NLRP3通路活性并下调IL-6等炎症因子和MDA等氧化应激指标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仿生纳米 急性胰腺炎 胰腺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