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疟原虫ApiAP2蛋白质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雨昕 张义伟 姜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4-1363,共10页
疟疾是由顶复门寄生虫——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疟原虫不仅可以感染人,还能够感染家禽、鼠、食蟹猴等多种动物,其中,鸡疟原虫病、鼠疟原虫病对畜牧业影响较大。为完成其复杂的生命周期,疟原虫需要严格的基因调控,而转录因子对... 疟疾是由顶复门寄生虫——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疟原虫不仅可以感染人,还能够感染家禽、鼠、食蟹猴等多种动物,其中,鸡疟原虫病、鼠疟原虫病对畜牧业影响较大。为完成其复杂的生命周期,疟原虫需要严格的基因调控,而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十分关键。截至目前,ApiAP2蛋白质家族是在所有顶复门原虫中作为候选转录因子出现的唯一蛋白质家族。论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预测恶性疟原虫ApiAP2蛋白质家族中未知功能蛋白质的调控机制,并开展对ApiAP2蛋白质家族发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功能的展望,为畜牧业研发原虫病疫苗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apiap2蛋白质家族 基因调控 转录因子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介导PM20D2、PABPC1和TACO1蛋白质的泛素化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香男 范宇宸 +3 位作者 王亚楠 陆瑶 赵博 武正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PM20D2)、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1,PABPC1)、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Translational activator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TACO1)是否可被E4B介导泛素化。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调取底物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泛素化过程所需的各个相关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体外泛素化实验,对3个蛋白质进行泛素化验证。结果表明3个蛋白质均可以在蛋白质水平被E4B泛素化,证明3个蛋白质都是E4B的底物,为进一步在细胞中研究其泛素化的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E4B 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 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多种癌变组织中3种蛋白质的表达谱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玳玮 王筠 +6 位作者 赵宋礼 曾健 胡铭慧 许特 江波涛 董蕾 盛司潼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在口腔、食管和结直肠癌病灶中,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stomatin家族蛋白1(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和stomatin家族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TOML2)存... 在口腔、食管和结直肠癌病灶中,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stomatin家族蛋白1(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和stomatin家族蛋白2(stomatin-like protein 2,STOML2)存在异常表达.为探究它们在消化系统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利用6种消化道肿瘤(食道、胃、结肠、直肠、肝脏和胰腺)及癌旁组织的微陈列芯片,通过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对分析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在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及与癌变的关联.结果发现,STOML2在食道、胃、结肠、直肠、肝脏和胰腺这6种消化系统癌组织中均呈显著性高表达(P<0.001),而同一家族成员STOML1则仅在食管癌和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P<0.005).另外,除胰腺癌灶外,TAF1L在其余5种消化系统癌组织中也呈现高表达(P<0.005).同时,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均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键蛋白质MMP9有共定位现象.由此表明,3种蛋白质TAF1L、STOML1和STOML2在多种癌组织中可能具有广泛的促癌作用.由于3种蛋白质在多种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不同,说明它们各自存在着组织特异性,且具有不同的功能使命,需进一步研究TAF1L、STOML1和STOML2这3种蛋白质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分子病理学潜能,如能将它们打造成用于精准诊疗和预后判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此研究结果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消化道肿瘤 蛋白质表达谱 恶性肿瘤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家族蛋白2 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MRP2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涛 金超智 +4 位作者 张翠莉 陈慧 储著朗 王英杰 杨晓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多药耐药蛋白MRP2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MRP2胞内区C末端220个氨基酸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多药耐药蛋白MRP2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MRP2胞内区C末端220个氨基酸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162个克隆,经过验证分析,最终确定3个无重复阳性克隆。结论获得的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揭示MRP2新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P2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ATP结合盒超家族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代谢性疾病新的靶分子——脂肪酸结合蛋白aP2
5
作者 冯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 代谢性疾病 靶分子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 蛋白质家族 长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G2食管癌耐药细胞系Eca109/ABCG2的建立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亮 左静 +4 位作者 赵丽 王静 郭建文 刘江惠 左连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介导食管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扩增ABCG2基因,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ABCG2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后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的含...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介导食管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扩增ABCG2基因,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ABCG2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后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的含量,评价细胞对药物的外排作用。MTT法检测阿霉素对Eca109/ABCG2、Eca109/pcDNA3.1、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的耐药指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细胞中ABCG2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结果成功建立转染ABCG2基因的Eca109/ABCG2细胞。Eca109/ABCG2细胞中ABCG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阿霉素对Eca109/ABCG2、Eca109/pcDNA3.1、Eca10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8.61±3.94、4.18±0.14、4.69±0.88μg/ml。Eca109/AB-CG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指数为3.97,且外排阿霉素的作用增强。结论Eca109/ABCG2细胞具有ABCG2的耐药表型,能够稳定表达ABCG2蛋白,可作为研究ABCG2介导的多药耐药相关机制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良恶性病变Skp2和E2F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竹林 兰思根 付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Skp2和E2F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Skp2和E2F1染色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胆囊腺癌Skp2和E2F1表达阳性率及其...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Skp2和E2F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Skp2和E2F1染色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胆囊腺癌Skp2和E2F1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的病例Skp2和E2F1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或P<0.01);胆囊癌中Skp2和E2F1表达呈密切正相关(r=0.56,P<0.01)。结论Skp2和E2F1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炎 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 E2F家族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健脾益气方药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牛倩 詹合琴 +3 位作者 蒋燕 赵正杭 刘会如 胡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7-872,共6页
目的 探讨自拟健脾益气方药(SMP-SSRQ)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MP-SSRQ低、中、高剂量组(8、16、32 mg·kg^(-1... 目的 探讨自拟健脾益气方药(SMP-SSRQ)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MP-SSRQ低、中、高剂量组(8、16、32 mg·kg^(-1)),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动物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SMP-SSRQ各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均采用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2周。通过旷场、糖水消耗、强迫游泳和悬尾等实验检测动物的不同行为学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11(Igsf11)、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2(Pdia2)、生育酚结合蛋白(Sec14l2)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MP-SSRQ各治疗组均可增加抑郁小鼠的水平移动格数、直立次数以及糖水偏好指数(P<0.05),降低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低、高剂量的SMPSSRQ能明显降低抑郁小鼠大脑皮层前额叶与海马组织中Igsf11、Pdia2、Sec14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MP-SSRQ可有效改善小鼠的抑郁行为,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Igsf11、Pdia2、Sec14l2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健脾益气方药 抑郁症 前额叶皮质 海马 免疫球蛋白家族11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2 生育酚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