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仙红 李刚 +6 位作者 陈浩 曲树杰 张思聪 翟一凡 于毅 郑方强 张安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4-639,共6页
本文以苹果绵蚜为繁殖寄主,研究了苹果绵蚜蚜小蜂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苹果绵蚜蚜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最适发育温度为21℃-27℃。山东地区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打破滞育的发育起点... 本文以苹果绵蚜为繁殖寄主,研究了苹果绵蚜蚜小蜂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苹果绵蚜蚜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最适发育温度为21℃-27℃。山东地区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打破滞育的发育起点温度为雌蜂8.58℃,雄蜂8.22℃;有效积温为雌蜂148.72日度,雄蜂154.68日度。非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在卵-羽化阶段发育起点温度为雌蜂5.62℃,雄蜂5.55℃;有效积温为雌蜂284.40日度,雄蜂为295.61日度。并推测了2008年济南地区苹果绵蚜蚜小蜂发生代数和越冬代羽化时间,与实测情况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蚜小蜂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苹果园苹果绵蚜及其寄生性天敌发生消长动态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路子云 刘文旭 +2 位作者 冉红凡 屈振刚 李建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91,共5页
为了明确苹果绵蚜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苹果绵蚜蚜小蜂在冀中苹果园的种群消长动态,分析苹果绵蚜蚜小蜂对苹果绵蚜的控害作用,本试验采用田间定点、定株调查统计了苹果树不同部位苹果绵蚜的虫落数量、虫落面积、虫落中的活蚜数及苹果绵... 为了明确苹果绵蚜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苹果绵蚜蚜小蜂在冀中苹果园的种群消长动态,分析苹果绵蚜蚜小蜂对苹果绵蚜的控害作用,本试验采用田间定点、定株调查统计了苹果树不同部位苹果绵蚜的虫落数量、虫落面积、虫落中的活蚜数及苹果绵蚜蚜小蜂的寄生率。结果表明,在河北中部苹果园苹果绵蚜和苹果绵蚜蚜小蜂发生的种群数量1年中均有2个高峰,在6月中下旬苹果绵蚜虫落数量达到第1个高峰期,树干、主枝、侧枝和新梢上虫落数量最高分别为123,95,20和36个;然后虫落数量逐渐减少,至8月10日左右最少,之后虫落数量又逐渐回升,9月21日达到第2个高峰,此时主干、主枝、侧枝和新梢上虫落的数量分别为40,62,21和3个。主干上第2个高峰虫落数量明显低于第1个高峰,主枝、侧枝的虫落数量均与第1个高峰差异不显著,新梢上仅6月底1个高峰。苹果绵蚜蚜小蜂种群数量的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在7月27日和8月31日,其20个虫落中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0.95和41.40头;7-10月中旬,苹果绵蚜蚜小蜂的田间自然寄生率在40%~70%左右,表明其在生长季节后期寄生率明显提高,对苹果绵蚜的危害可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苹果绵蚜蚜小蜂 种群动态 控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蜂寄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福寿 谭挺 +1 位作者 陈宗麒 谌爱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其数学模型为:Na=0.1246No/(1+0.1246×0.0127No)。日光蜂寄生苹果绵蚜的数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日光蜂寻找效应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1246/(1+0... 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其数学模型为:Na=0.1246No/(1+0.1246×0.0127No)。日光蜂寄生苹果绵蚜的数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日光蜂寻找效应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1246/(1+0.1246×0.0127No)。日光蜂的最大寄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0.40和194.46头。日光蜂寻找效应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1698P-1.0639。不同温度条件下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寄生量有差异,在22℃时寄生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蜂 苹果绵蚜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与苹果绵蚜蚜小蜂种间关系的模拟研究——Ⅰ.两种群生物学的数量特征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唐业忠 赵万源 +3 位作者 况荣平 单访 钟宁 余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和苹果绵蚜蚜小蜂(Aphelinus mali Hald.)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苹果绵蚜完成一世代的积温要求和发育起点温度均低于苹果绵蚜蚜小蜂,二者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52... 本研究通过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和苹果绵蚜蚜小蜂(Aphelinus mali Hald.)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苹果绵蚜完成一世代的积温要求和发育起点温度均低于苹果绵蚜蚜小蜂,二者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52.19日度和375.51日度,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62度和7.95度。因此,苹果绵蚜较其寄生蜂更适合于昆明地区的气候条件;(2)苹果绵蚜种群的增长能力大于苹果绵蚜蚜小蜂,二者的内禀增长率在20℃下分别为0.1390和0.1146,在25℃下分别为0.2647和0.1628。这可能是昆明地区苹果绵蚜蚜小蜂不能控制苹果绵蚜为害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研究首次利用卡方密度函数对各种温度下的昆虫产卵的时间分布进行了拟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苹果绵蚜小蜂 种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与苹果绵蚜日光蜂种间关系的模拟研究——Ⅱ.自然系统的模拟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唐业忠 况荣平 赵万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本文在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组建了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及其日光蜂(Aphelinus mali)寄主——天敌作用系统的Boxcar train模型,对苹果绵蚜猖獗期的二种群数量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果园调查基本吻合。用此模型做系统的灵敏度分... 本文在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组建了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及其日光蜂(Aphelinus mali)寄主——天敌作用系统的Boxcar train模型,对苹果绵蚜猖獗期的二种群数量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果园调查基本吻合。用此模型做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内部因子(如蚜蜂的基数比例)和外部因子(温湿度)对系统均有影响。温度升高,二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下降。湿度增加,苹果绵蚜日光蜂种群数量上升,反之则下降。湿度变化对苹果绵蚜无不良影响。比较而言,温度对系统的影响比湿度大得多。减少苹果绵蚜基数比增加日光蜂基数对系统的影响大,据此可从理论上估计生物防治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日光蜂 摸拟模型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蜂对苹果绵蚜寄生行为过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曲树杰 朱爱国 +4 位作者 李刚 陈浩 郑方强 周仙红 张安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09-112,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苹果绵蚜日光蜂的寄生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寄生过程分为寄主寻找、蜂体调整、产卵位点试探、产卵、产卵结束和蜡质绵毛清理6个步骤,寄生过程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苹果绵蚜体表的蜡质绵毛在日光蜂寻找寄主...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苹果绵蚜日光蜂的寄生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寄生过程分为寄主寻找、蜂体调整、产卵位点试探、产卵、产卵结束和蜡质绵毛清理6个步骤,寄生过程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苹果绵蚜体表的蜡质绵毛在日光蜂寻找寄主过程中有促进作用,清理粘在身上的蜡质绵毛是该蜂寄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蜂 苹果绵蚜 寄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存、僵蚜粘贴部位及田间条件下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安盛 庄乾营 +3 位作者 于毅 周仙红 李丽莉 门兴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存、苹果绵蚜粘贴方式对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的影响,调查了苹果棉蚜蚜小蜂在苹果园的自然寄生率、羽化率。结果表明,10℃贮存1 d、15℃贮存1~2 d、20℃贮存1~15 d对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无影响;苹果绵蚜僵...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存、苹果绵蚜粘贴方式对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的影响,调查了苹果棉蚜蚜小蜂在苹果园的自然寄生率、羽化率。结果表明,10℃贮存1 d、15℃贮存1~2 d、20℃贮存1~15 d对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无影响;苹果绵蚜僵蚜腹面粘贴时,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64.71%)显著高于侧面粘贴和背面粘贴的效果(分别为53.13%和55.94%);7月上旬至9月中旬苹果园中苹果棉蚜蚜小蜂自然寄生率较高(35.46%~53.00%),7月上旬至8月中旬苹果棉蚜蚜小蜂自然羽化率较高(24.62%~3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棉蚜蚜小蜂 羽化率 低温贮存 粘贴方式 田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蜂成虫雌雄触角特征比较分析
8
作者 苏敏 郑晓敏 +3 位作者 谭秀梅 褚栋 周洪旭 万方浩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06-109,共4页
苹果绵蚜日光蜂(又称蚜小蜂)Aphelinus mali(Haldeman)是苹果绵蚜的专性寄生天敌,对后者具有很强的自然控制作用。其雌雄蜂鉴别对于扩大雌蜂放蜂数量以控制苹果绵蚜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山东省6个日光蜂种群触角各个索节、棒... 苹果绵蚜日光蜂(又称蚜小蜂)Aphelinus mali(Haldeman)是苹果绵蚜的专性寄生天敌,对后者具有很强的自然控制作用。其雌雄蜂鉴别对于扩大雌蜂放蜂数量以控制苹果绵蚜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山东省6个日光蜂种群触角各个索节、棒节的长宽进行测量,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雌虫触角索节第三节长度显著短于雄虫,而宽度显著长于雄虫;雌虫触角索节第三节接近于正方形,长/宽值为0.89~1.38,而雄虫索节第三节接近于长方形,长/宽值为1.42~2.80;雌虫触角棒节粗短,而雄虫细长。该研究可提供一种通过触角特征鉴别雌雄蜂的方法,为田间选择雌性日光蜂放蜂以及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蜂 苹果绵蚜 触角 雌雄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