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脂质体对反义寡核苷酸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促进 被引量:2
1
作者 严文伟 齐宪荣 +2 位作者 魏来 费然 王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 :考察阳离子脂质材料 3β [N (N′,N′ 二甲基胺乙基 )胺基甲酰基 ]胆固醇 (3β [N (N′,N′ dimethylaminoethane) carbamoyl]cholesterol,DC chol)与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的结合能力及asODN阳... 目的 :考察阳离子脂质材料 3β [N (N′,N′ 二甲基胺乙基 )胺基甲酰基 ]胆固醇 (3β [N (N′,N′ dimethylaminoethane) carbamoyl]cholesterol,DC chol)与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的结合能力及asODN阳离子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和抗病毒活性。方法 :以DC chol从水相中萃取asODN的萃取率评价不同条件下DC chol与asODN的作用力 ;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含DC chol的阳离子脂质体对HepG2 2 .2 .1 5的细胞毒性 ;以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细胞上清培养液中HBsAg和HBeAg的含量 ,考察不同asODN阳离子脂质体的抗病毒活性。结果 :当正负电荷比 >0 .6时 ,DC Chol能有效的从水相中萃取asODN (萃取率 80 %~ 1 0 0 % ) ;碱性条件和强离子 (Na+ /Cl-)的存在不利于DC Chol与asODN的作用 ;DC chol阳离子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在低质量浓度时 (0 .84~ 2 6 .94mg·L-1 )脂质体的细胞毒性与DC chol浓度成正比 ;当asODN在 1 .2 5~ 5 .0 0 μmol·L-1时 ,其抗病毒活性与剂量相关 ;脂质体可提高asODN对乙肝病毒的抗病毒活性 ,其中阳离子脂质体对asODN抗病毒活性的促进作用较明显 (从 6 0 %到 95 % )。结论 :表面修饰DC Chol阳离子脂质体能有效地促进asODN的抗乙肝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脂质体 反义寡核苷酸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疗法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区反义RN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赤红 曾争 +2 位作者 王勤环 于敏 公维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 :研究双靶区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转染、表达及其抗乙肝病毒 (HBV)的作用。方法 :合成互补于HBVX区 (140 0 1430 )的X片段、互补于HBVP区 (2 375 2 40 5 )的P片段 ,分别构建表达单靶区反义X或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和... 目的 :研究双靶区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转染、表达及其抗乙肝病毒 (HBV)的作用。方法 :合成互补于HBVX区 (140 0 1430 )的X片段、互补于HBVP区 (2 375 2 40 5 )的P片段 ,分别构建表达单靶区反义X或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和表达双靶区正义、反义X和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 ,转染PA317细胞 ,NIH3T3细胞扩增法测假病毒颗粒的滴度。用假病毒颗粒感染 2 .2 .15细胞 ,用酶标法检测 2 .2 .15细胞上清HB sAg和HBeAg含量。 结果 :对HBsAg的抑制率在感染后第 3、5、7、9天时分别为 pLXSN :5 % ,4% ,6 % ,4% ;pLXSN +Xpos/Ppos:1% ,5 % ,5 % ,11% ;pLXSN +X :16 % ,45 % ,44 % ,38% ;pLXSN +P :34 % ,5 9% ,5 5 % ,5 1% ;pLXSN +X/P :73% ,83% ,81% ,79%。对HBeAg的抑制率在感染后第 3、5、7、9天时分别为pLXSN :2 % ,6 % ,4% ,3% ;pLXSN +Xpos/Ppos :6 % ,0 ,0 ,0 ;pLXSN +X :13% ,5 3% ,5 2 % ,45 % ;pLXSN +P :2 1% ,5 7% ,5 6 % ,49% ;pLXSN +X/P :6 2 % ,87% ,84% ,79%。 结论 :细胞内表达HBV反义RNA有明显抗乙肝病毒复制和表达的作用 ,而且双靶区反义RNA抗乙肝病毒的作用较单靶区反义RNA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反义RNA 药理学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凝血酶受体和p21双基因共表达对损伤的大鼠颈总动脉的影响
3
作者 米立国 孟宪敏 +4 位作者 赵秀文 刘冬青 王学礼 吴小兵 丁金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观察反义凝血酶受体 (ATR)和 p2 1双基因治疗对WKY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抑制效果 ,探寻基因治疗再狭窄的有效途径。  方法 :将 42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成基因治疗组 (导入rAAV/AP组 ,n =18)、载体对照组 (导入rAAV/GFP组... 目的 :观察反义凝血酶受体 (ATR)和 p2 1双基因治疗对WKY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抑制效果 ,探寻基因治疗再狭窄的有效途径。  方法 :将 42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成基因治疗组 (导入rAAV/AP组 ,n =18)、载体对照组 (导入rAAV/GFP组 ,n =18)和正常对照组 (n =6 )。构建含有ATR和 p2 1双基因及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pSNAV/AP和 pSNAV/GFP ,用重组单纯疱疹病毒 (rHSV )生产体系包装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 (rAAV ) :rAAV/AP和rAAV/GFP。将rAAV/AP或rAAV /GFP导入拉伤的WKY大鼠的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 2、 4、 6周取材 ,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凝血酶受体 (TR)和 p2 1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图像分析和统计学检验双基因的疗效。  结果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导入血管壁的新生内膜和中膜并获得稳定表达。图像和统计学分析说明 :基因治疗后 2、 4和 6周 ,双基因治疗组 ( p2 1和ATR)的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较载体对照组组内膜减少 5 9 2 %、 5 8 7%、 6 4 1%;中膜厚度分别减低 7 8%、 10 8%、 8 3%;中膜细胞密度减低 30 0 %、2 9 4 %、 2 6 2 %。  结论 :ATR和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 P21 基因治疗 重组腺病毒 伴随病毒 冠心病 实验研究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攀 钟彦伟 徐东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逆转录酶区出现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慢性HBV感染者做回顾性调查与随访,并分析其突变前后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逆转录酶区出现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慢性HBV感染者做回顾性调查与随访,并分析其突变前后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3例发生逆转录酶区A181V突变的病例均对恩替卡韦产生了应答,2例发生逆转录酶区A181T突变的病例血清HBV DNA也出现了明显下降。结论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逆转录酶区的单独A181位点的突变为自然产生,HBV逆转录酶区发生自然突变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点突变 基因 病毒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技术抗病毒感染基因治疗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罗敏华 杨挚英 +2 位作者 禹宽平 苏先狮 陈淑珍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6期298-300,共3页
众所周知,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均有严重影响,如AIDS,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和疗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出反义技术抗病毒基因治疗———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技术。这一技术是以病毒基因结构及其产物功... 众所周知,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均有严重影响,如AIDS,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和疗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出反义技术抗病毒基因治疗———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技术。这一技术是以病毒基因结构及其产物功能的辩证关系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技术 病毒感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遗传性色盲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红霞 邱一果(综述) 雷博(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1-884,共4页
色盲是缺乏或完全没有辨色能力的一类遗传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不可治愈性疾病。近年来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主要用于对由视蛋白缺乏引起的红绿色盲及由视锥细胞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A3(CNGA3)A或B(CNGB3)亚单... 色盲是缺乏或完全没有辨色能力的一类遗传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不可治愈性疾病。近年来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主要用于对由视蛋白缺乏引起的红绿色盲及由视锥细胞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A3(CNGA3)A或B(CNGB3)亚单位基因缺失引起的全色盲的治疗,已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人类色盲患者与一些实验动物存在着相同的基因缺陷,因此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用AAV介导的基因疗法为色盲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盲 基因疗法 视锥细胞 视网膜 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 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核心蛋白聚糖靶向性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子玉 姚婷 +1 位作者 张晨光 丁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33-941,共9页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基质中的一种富含亮氨酸的蛋白多糖,属于蛋白聚糖家族中的小分子类.DCN可作为多种细胞因子的配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DCN在一些肿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调控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迁移.腺相关病毒(A...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基质中的一种富含亮氨酸的蛋白多糖,属于蛋白聚糖家族中的小分子类.DCN可作为多种细胞因子的配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DCN在一些肿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调控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迁移.腺相关病毒(AAV)是肿瘤基因治疗中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利用重组技术可以实现对病毒衣壳蛋白的改造,使其感染具有靶向性.而针对DCN高表达细胞的转导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应用中定向导入治疗基因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在对多种DCN结合蛋白序列保守区的分析基础上,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DCN结合功能域(DB1),并将其融合至AAV衣壳蛋白VP2编码序列的N端;继而利用AAV的嵌合包装技术,成功制备了衣壳展示DB1表位的重组AAV.在过表达DCN细胞的感染实验中,该病毒表现出针对DCN较强的靶向性.本研究所制备的DCN靶向性腺相关病毒不仅为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型载体,同时可作为一类特殊的基因导入工具为研究DCN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腺相关病毒(AAV) 靶向感染 基因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双靶区乙型肝炎病毒反义RNA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火召源 陈红 徐小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构建在真核细胞内转录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靶区反义核酸重组载体用以抗HBV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为合成互补于HBV(ayw亚型)X区核苷酸X片段以及互补于HBV P区的P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X、P片段分别正向、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 构建在真核细胞内转录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靶区反义核酸重组载体用以抗HBV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为合成互补于HBV(ayw亚型)X区核苷酸X片段以及互补于HBV P区的P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X、P片段分别正向、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成单靶区重组载体质粒。在构建单靶区载体质粒的基础上,类似方法再构建双靶区重组载体质粒。经酶切电泳、PCR扩增和DNA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HBV双靶区反义核酸重组载体。为探索在真核细胞内转录表达HBV反义RNA的方法及研究多基因区抗病毒治疗和抗变异病毒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反义RNA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锌指蛋白的应用
9
作者 郭玉静 许均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43,共4页
C2H2锌指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的DNA结合模体。由于C2H2锌指域靶位点特异性与结构和功能的模块性构成,使得C2H2锌指域成为构建特定的DNA结合蛋白的常用骨架。保持C2H2锌指的基本骨架不变,替换锌指特定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并融合表达其他功... C2H2锌指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的DNA结合模体。由于C2H2锌指域靶位点特异性与结构和功能的模块性构成,使得C2H2锌指域成为构建特定的DNA结合蛋白的常用骨架。保持C2H2锌指的基本骨架不变,替换锌指特定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并融合表达其他功能域就可以得到具有靶向性的人造锌指蛋白(ZFP)。ZFP可以介导靶基因的转录调控,抑制或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与配体依赖的靶基因激活或抑制;对DNA进行修饰,如人造限制性内切酶,重组酶,整合酶;抗病毒感染等。因此,人造锌指蛋白应用前景广阔,研究价值显著,是未来人类基因治疗的革命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锌指蛋白 转录调控 DNA修饰 抗病毒感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调控MEG3/miR-223/NLRP3轴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莉 徐超 +1 位作者 张华 李振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28-2533,共6页
目的:探究褪黑素(MT)调控母体表达基因3(MEG3)/微小RNA-223(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肺损伤的保护情况。方法: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 目的:探究褪黑素(MT)调控母体表达基因3(MEG3)/微小RNA-223(miR-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轴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肺损伤的保护情况。方法: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5×105 EID50剂量给予H7N9病毒悬浮液滴鼻,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磷酸缓冲液滴鼻。造模后当天M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5、30、60 mg/kg MT,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处死小鼠进行实验。所有小鼠检测肺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ELISA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8、IL-6、TNF-α、IFN-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MEG3 mRNA、miR-223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肺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EG3与miR-223、miR-223与NLRP3的靶向关系。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肺泡壁充血明显、腔内出现明显的炎症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MT(低、中、高)剂量组随着MT剂量的升高,小鼠肺组织肺泡壁充血现象、腔内炎症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现象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指数、肺组织中趋化因子、炎症因子、抗病毒因子、MEG3水平,NLRP3通路蛋白水平升高(P<0.05),miR-223水平降低(P<0.05);添加MT后抗病毒因子升高明显,其余指标均有所改善。miR-223与MEG3、NLRP3均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结论:MT能够缓解H7N9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损伤,可能与调控MEG3/miR-223/NLRP3轴缓解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母体表达基因3/微小RNA-22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轴 流感病毒感染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