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为中国抗战大使的胡适形象——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为文本的讨论 |
欧阳哲生
安泰和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面向时敏目标打击的C2组织资源动态调度方法 |
黄美根
南明宇
段婷
王涛
王维平
朱一凡
|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战伤合并海水浸泡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的动物实验研究 |
虞积耀
赖西南
李辉
陆松敏
王育红
王正国
鹿尔训
孙笑非
王大鹏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
4
|
现代高技术战争眼战伤发展与时效救治策略探讨 |
汪峰
顾正勇
杨小东
游海燕
郑然
周世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
5
|
论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 |
何忠杰
马俊勋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4
|
|
|
6
|
基于IGSO卫星的多普勒定位单向授时方法研究 |
沙海
龚航
占建伟
张国柱
欧钢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7
|
一种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方法(线性预测误差法)的研究 |
冯成林
吴淑珍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8
|
|
|
8
|
关闭部分导航信号阻止区域授时对全球定位授时性能的影响分析 |
彭竞
聂俊伟
王飞雪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9
|
网络瞄准及相关技术——瞄准和打击活动目标 |
孙隆和
|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
10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统制政策述论 |
罗玉明
李勇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
11
|
试述喜饶嘉措大师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
卢本扎西
喜饶尼玛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5
|
|
|
12
|
抗战时期新闻评论的大众化特色 |
徐新平
黄爱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
13
|
红色记忆——中国抗战时期的招贴艺术 |
王丽红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4
|
民国“陪都”重庆音乐期刊发展述析 |
李宝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20 |
4
|
|
|
15
|
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 |
郭秋光
王员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6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合作医疗研究 |
温金童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4
|
|
|
17
|
抗战时期郭沫若在重庆的史学研究 |
孙旭红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0 |
1
|
|
|
18
|
简帛数术的发现与研究:1949—2019 |
晏昌贵
廉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9
|
战时合作中美苏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空中走廊研究 |
孙向宇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20
|
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RTI通信机制研究 |
陈昶轶
王吉星
柏彦奇
龚传信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