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单胞菌引致红掌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1 位作者 刘爱荣 文衍堂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cClloch&Pirone1939)Vauterin,Hoste,Kersters&Swings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疫病 病原菌 症状 形态 染色反应 培养性状 生理生化特性 寄主范围 地毯草黄单胞菌万青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木薯主产区细菌性枯萎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2 位作者 时涛 蔡吉苗 黄贵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4-87,F0002,共5页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从广西、海南、广东获得3株病原菌,接种木薯叶片后均形成和田间症状类似的病斑,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表明3个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和柑橘溃疡病菌(AE008923,DQ991194)、辣椒斑点病菌(AM039952)等的同源性在99%以上。各菌株均获得和已报道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pthB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扩增片段。致病性评价、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等结果表明所获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林兴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7-51,共5页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琼山、儋州等市红掌栽培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以及血清学反应,将病原菌鉴定为菇假单胞菌红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g...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琼山、儋州等市红掌栽培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以及血清学反应,将病原菌鉴定为菇假单胞菌红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garici Young pv.anthur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叶枯病 症状 菇包菌红掌致病变种 形态 染色反应 寄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红掌细菌性疫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婷 龙那葩 +2 位作者 罗士波 赵丽涵 谢关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市名贵花卉红掌上出现的新病害,对其开展了病原鉴定研究。从杭州市一公园的红掌上分离出3株致病细菌,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Koch假说测定、Biolog和脂肪酸分析鉴定及与2株标准菌株比较,首次在浙江省内证实...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市名贵花卉红掌上出现的新病害,对其开展了病原鉴定研究。从杭州市一公园的红掌上分离出3株致病细菌,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Koch假说测定、Biolog和脂肪酸分析鉴定及与2株标准菌株比较,首次在浙江省内证实了这种红掌细菌性叶斑是由Xanthomonas 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病害 病原细菌 Biolog鉴定 脂肪酸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琼光 梁建梅 +1 位作者 李志伟 曾伟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对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花卉苗圃场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 对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花卉苗圃场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病原 鉴定 地毯草黄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管旭芳 姬广海 +1 位作者 于江波 夏贤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5,共4页
红掌细菌性疫病由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引起。测定了病原菌在PDA、NA、SX、KB、TTC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并初步研究该病的发生规律。试验表明,病菌典型菌株的胞外纤维素酶、淀粉... 红掌细菌性疫病由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引起。测定了病原菌在PDA、NA、SX、KB、TTC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并初步研究该病的发生规律。试验表明,病菌典型菌株的胞外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都具水解活性,但活性大小有所差异;在8种抗生素的筛选中,菌株在链霉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及新露霉素上能生长,而在格丹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和壮观霉素上不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红掌细菌性疫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翠 孟凡志 +1 位作者 何邦令 刘会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对山东济南商河保护地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 本文对山东济南商河保护地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黄单胞菌属地毯草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病原鉴定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1 位作者 解修超 梁玮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采用一系列指标对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研究。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某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野油菜黄单... 采用一系列指标对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研究。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某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一品红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poinsettiicola(PatelBhattetKulkarni1951)Dye1978]。猩猩草(Euphoraheterophylla)、铁海棠(Euphorbiamillii)和木薯(Manihotesculenta)为国内新报道的接种寄主,橡胶(Heveabrasiliensis)和蓖麻(Ricinuscommunis)为国内外新报道的接种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品红 细菌性疫病 病原菌 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白学慧 周丽洪 +3 位作者 胡永亮 姬广海 李锦红 张洪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742,共5页
2012年在云南瑞丽咖啡种植苗圃发现一种细菌性病害,称为咖啡细菌性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咖啡叶片。将田间感病咖啡叶片上分离所得的6个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回接试验,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症状一致,重新分离得到此病原菌,确定了病菌的致病... 2012年在云南瑞丽咖啡种植苗圃发现一种细菌性病害,称为咖啡细菌性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咖啡叶片。将田间感病咖啡叶片上分离所得的6个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回接试验,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症状一致,重新分离得到此病原菌,确定了病菌的致病性。经培养性状、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和ITS序列分析(NCBI acc. no. JX876899),确定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咖啡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garc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细菌性叶斑病 病原鉴定 丁香假单胞菌咖啡致病变种 BIOLOG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瓜尔豆细菌性疫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恭玺 刘林 +3 位作者 任毓忠 杨江平 王磊 王华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145,152,共6页
【目的】明确新疆克拉玛依种植的瓜尔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 L.)新爆发的细菌性病害的病原,以防止该病害在新疆瓜尔豆上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保证该地区瓜尔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从新疆瓜尔豆产区采集发病叶片、茎干及豆荚等... 【目的】明确新疆克拉玛依种植的瓜尔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 L.)新爆发的细菌性病害的病原,以防止该病害在新疆瓜尔豆上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保证该地区瓜尔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从新疆瓜尔豆产区采集发病叶片、茎干及豆荚等组织进行病菌分离,对分离后的菌株采用喷雾法和针刺法进行致病性测定,并根据采集地点、田间发病症状和发病组织的不同,选取9个代表菌株观测其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同时选取3个代表菌株进行16SrDNA测序。【结果】该病害在整个瓜尔豆生长季均可以发生,危害叶片、茎干、叶柄、荚柄、豆荚和种子,造成叶枯、落叶、茎干爆裂、顶枯、豆荚和种子不能成熟或变黑坏死。从发病植株上共获得21个具有致病性的细菌菌株,菌株的致病性表现与田间症状基本一致。9个代表性菌株在YEPG培养基上培养72h后形成淡黄色奶油状的圆形菌落,在KB培养基上无黄绿色荧光反应;均为革兰氏阴性、杆状、严格的好氧型细菌;烟草过敏性坏死反应均为阳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耐盐性表现为耐20~30g/L NaCl。选取的3个代表菌株的16SrDNA序列与Xanthomonas axonopodis菌株XV 938的同源性达99.95%。【结论】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确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瓜尔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yamopsidis),该病害确定为瓜尔豆细菌性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豆 细菌性疫病 病原鉴定 地毯草黄单胞菌瓜尔豆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蒋桂芝 郭春雷 《热带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经鉴定,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为Burkholderia caryophylli、Burkholderiasolanacearum、Pseudomonas sp.、Xanthomonas sp.等4个种。这4种菌的混合侵染力极强,目前在栽培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红掌 细菌性叶疫病 病原菌 症状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桑树细菌性疫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继法 张建华 +1 位作者 丁爱云 白兴月 《山东农业科学》 1990年第6期12-14,共3页
桑树细菌性疫病在山东已调查的12个县、市均有发生。主要有黑顶、茎裂、缩叶和叶斑4种症状。5月底至6月初症状开始出现,7~8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一般为5~10%,重者可达40%以上。对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桑... 桑树细菌性疫病在山东已调查的12个县、市均有发生。主要有黑顶、茎裂、缩叶和叶斑4种症状。5月底至6月初症状开始出现,7~8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一般为5~10%,重者可达40%以上。对病原菌的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桑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测试的四个菌株(Pm_1、Pm_5、Pm_(31)、Pm_(35)除对个别的糖、醇利用能力有分化外,其生理生化性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细菌性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细菌性叶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桂芝 赵丽芳 《热带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报告7种杀菌剂在西双版纳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土霉素100倍液防效最好,达71.1%;加入增效剂能提高土霉素的防治效果;速补、新植霉素防效较低;混合1#虽然防效较好但有药害;杀菌王、链霉素、氟哌酸基本无效。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叶疫病 土霉素 农药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蒌叶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14
作者 符贤英 谭志琼 +1 位作者 宋卡魏 张荣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010-1014,共5页
本文描述了海南省某蒌叶种植基地发生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根据对该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等测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甘蓝黄单胞菌萎叶致病变种[Xanthom onas campestrispv.betlicola(Patel,Ku lkarn... 本文描述了海南省某蒌叶种植基地发生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根据对该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寄主范围等测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甘蓝黄单胞菌萎叶致病变种[Xanthom onas campestrispv.betlicola(Patel,Ku lkarn i etDhande1951)Dye 1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蒌叶 细菌性疫病 病原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希望 梁丽雯 +4 位作者 王鹤鸣 廖华兰 林道哲 黎秀琼 陈银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木薯叶片上分离纯化病原菌,对纯化的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致病性及生化特性的测定,并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木薯致病菌为黄单胞菌(Xanthomonas sp.)。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病原菌鉴定 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丽雯 任希望 +4 位作者 高志亮 符秀梅 林道哲 罗红丽 陈银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327-331,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红掌叶片上分离、纯化病原菌,对纯化的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致病性、生化特性测定,并对细菌特异基因ABC transporter进行分离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属细菌,为红掌的致病菌。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叶枯病 病原菌鉴定 地毯草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axonop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杀菌剂对红掌细菌性叶斑病抑制作用及防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彦譞 段辰君 +5 位作者 刘真真 罗丽丹 田小卫 单慧勇 史滟滪 刘慧芹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7-11,共5页
明确乙蒜素等杀菌剂对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抑制作用和田间防效,为天津地区红掌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喷雾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 明确乙蒜素等杀菌剂对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抑制作用和田间防效,为天津地区红掌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喷雾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0%乙蒜素EC效果最突出,EC50为1.511 4mg/L;其次70%代森锰锌WP、6%春雷霉素WP、90%新植霉素WP和3%中生菌素WP对红掌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EC50值均较低,分别为18.348 9、60.232 1、78.666 6mg/L和84.447 2mg/L;46%可杀得WP、20%噻菌铜SC、30%琥胶肥酸铜WP的EC50均超过100mg/L;20%叶枯唑WP和72%农用链霉素WP则抑制效果最差。选试了5种药剂对红掌叶斑病进行了温室药效试验,其结果为:乙蒜素的防效最高,达76.1%;农用链霉素的效果最低,仅为27.1%。其防效依次为:乙蒜素>春雷霉素>新植霉素>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在温室中对红掌细菌性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应用到该病害的田间防治中;而农用链霉素由于防效极差,不建议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细菌性叶斑病菌 杀菌剂 抑制作用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