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中山站夜间极光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友华 汤克云 +2 位作者 袁亚萍 胡红桥 刘瑞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63-867,共5页
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66°22′24″S,76°22′40″E)越冬考察期间,作者对夜间极光的观察及对全天空极光照相资料的收集,得出了多数极光在中山站出现的时间、位置及其主要形状,同时也揭示了出现极光伴随... 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66°22′24″S,76°22′40″E)越冬考察期间,作者对夜间极光的观察及对全天空极光照相资料的收集,得出了多数极光在中山站出现的时间、位置及其主要形状,同时也揭示了出现极光伴随着地磁场的扰动特点,这对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及极光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中山站 极光 地磁场扰动 夜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极光与地磁场扰动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友华 汤克云 +1 位作者 刘瑞源 胡红桥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8-234,共7页
通过观测的极光与地磁扰动之间关系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南极中山站夜间(11~24UT左右)强、中、弱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与地磁场扰动的关系,弱极光10时开始出现, 15时左右频次达到高峰;中等极光11时开始,... 通过观测的极光与地磁扰动之间关系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南极中山站夜间(11~24UT左右)强、中、弱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与地磁场扰动的关系,弱极光10时开始出现, 15时左右频次达到高峰;中等极光11时开始,12到19时出现的频次平稳, 21到22时频次达到高峰;强极光16时开始, 20到21时极光频次达到高峰。各类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与其所对应的地磁场扰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弱极光伴随着地磁场扰动幅度小;强极光伴随着地磁场扰动幅度大。极光的开始时间和地磁场扰动的时间不完全对应,这与极光的变化状态有关,这种变化状态受复杂的空间物理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极光 地磁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极光电集流分布特征分析
3
作者 杨友华 汤克云 +2 位作者 杨朝晖 刘瑞源 胡红桥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通过 1 997年在南极中山站观测的极光和所对应的地磁场扰动 ,利用 AU、AL、AE指数描述极光电集流在南极中山站的分布规律及其强度 ,我们发现东向极光电集流强度是正值 ,西向极光电集流强度是负值 ,从绝对值来说 ,西向极光电集流强... 本文通过 1 997年在南极中山站观测的极光和所对应的地磁场扰动 ,利用 AU、AL、AE指数描述极光电集流在南极中山站的分布规律及其强度 ,我们发现东向极光电集流强度是正值 ,西向极光电集流强度是负值 ,从绝对值来说 ,西向极光电集流强度大于东向极光电集流强度。南极中山站夏季的极光电集流强度大于冬季的极光电集流。秋夏冬季节的东向极光电集流在72 0~ 1 44 0分 (世界时 1 2~ 2 4时 )的分布规律的拟合曲线类似口朝上的抛物线形 ;西向极光电集流在 72 0~ 1 44 0分这段时间的分布规律的拟合曲线类似正弦波形。了解了极光电集流在南极中山站的分布特征 ,有利于极区电离层和磁层耦合及极光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地磁场扰动 极光电集流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