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西太平洋台风气候变异和预测的若干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会军 范可 +2 位作者 孙建奇 郎咸梅 林美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6-1081,共6页
在概述近几十年来关于大气环流和海温等条件与台风活动关系方面以中国学者为主的研究之后,重点介绍了最近关于西太平洋台风气候年际变异和预测研究的若干新的进展。主要包括: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和登陆中国台风的气候年际变化特征,以... 在概述近几十年来关于大气环流和海温等条件与台风活动关系方面以中国学者为主的研究之后,重点介绍了最近关于西太平洋台风气候年际变异和预测研究的若干新的进展。主要包括: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和登陆中国台风的气候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从动力数值模式和动力统计方法两个方面如何进行台风气候的预测。关于台风气候的年际变异,重点介绍了有关台风气候年际变异和南极涛动、北太平洋涛动、北太平洋海冰覆盖面积指数以及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之间的联系。关于台风气候的动力数值预测,介绍了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气候模式所进行的第一个针对西太平洋台风气候的预测试验结果。本文还介绍了一个动力统计预测模型及其回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台风 年际变异 南极涛动 北太平洋涛动 气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南半球大气环流与东亚气候的关系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47
2
作者 范可 王会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南半球大气环流是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气候变化和亚洲季风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气象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南半球大气环流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南半球气候变率的研究目前正受到世界气象学家越来越多的关... 南半球大气环流是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气候变化和亚洲季风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气象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南半球大气环流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南半球气候变率的研究目前正受到世界气象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南半球中高纬大气资料的丰富及南极涛动的确定,使得认识南半球高中纬环流的年际变动规律及其与东亚气候关系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有关南极涛动的年际变化与沙尘天气发生频次及东亚冬春季气候的关系,古气候资料揭示的南极涛动与华北降水的关系,以及南半球大气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系和南极涛动变率的可预测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初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涛动 东亚气候 沙尘天气发生频次 可预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卞林根 林学椿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3-244,共12页
采用NCEP的1973—2002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对近30年南极海冰冰密集度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极海冰涛动指数的长期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海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海冰融化速度远大于凝结速度,而北极海冰融化速度... 采用NCEP的1973—2002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对近30年南极海冰冰密集度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极海冰涛动指数的长期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海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海冰融化速度远大于凝结速度,而北极海冰融化速度与凝结速度基本相同。南极海冰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变化,海冰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倾向率为28/10a。而北极海冰年际变化则相反,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面积指数的倾向率-3.5/10a。南极海冰涛动指数能代表南极地区近1/3的海水变化,是南极海冰变化的重要指数,具有10年、3—5年和2年左右的准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冰 南极海冰涛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弱的南极涛动和2006年我国春季沙尘气候形势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可 王会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80,共6页
从2005/2006年冬季南极涛动的变异出发,讨论2006年我国春季沙尘气候形势,进而考察南极涛动对我国沙尘气候的预测能力。2005/2006年冬季南极涛动非常弱,在两半球间的经向遥相关的作用下,出现南半球中高纬西风减弱,欧亚西风减弱,欧亚冷空... 从2005/2006年冬季南极涛动的变异出发,讨论2006年我国春季沙尘气候形势,进而考察南极涛动对我国沙尘气候的预测能力。2005/2006年冬季南极涛动非常弱,在两半球间的经向遥相关的作用下,出现南半球中高纬西风减弱,欧亚西风减弱,欧亚冷空气活跃,西伯利亚、蒙古国、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包括华北)2005年冬季12月气温较多年平均偏低,这样就造成沙源地区的冻土层增厚,春季回暖后,沙尘物质条件丰富。因此,在弱南极涛动的影响下,春季蒙古气旋活跃,地面大风增加,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涛动 沙尘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对南半球气候的模拟和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天军 孙丹 薛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9-517,共19页
针对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IAP/LASG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评估了其对南半球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预估了未来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南半球气候的变化特征。对20世纪历史气候... 针对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IAP/LASG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评估了其对南半球气候平均态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预估了未来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南半球气候的变化特征。对20世纪历史气候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再现南半球大气环流气候态分布特征,包括6~8月平均(JJA)南半球双西风急流现象,只是模拟的北支急流偏弱、南支急流偏强。未来气候预估试验中,不同RCPs情景下南半球温度变化以增暖为主要特征,陆地增温大于海洋,只有南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存在局部变冷。综合四种不同情景,未来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南半球中纬度高压带将显著加强,绕极低压带将加深。降水呈现出增多的特征,12月到来年2月平均(DJF)强于JJA,海洋强于陆地,只有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中部局部降水减少。未来不同RCPs情景下,马斯克林高压表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特征,而澳大利亚高压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特征。南极涛动(AAO)的变化表现为:RCP2.6和RCP4.5情景下AAO都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RCP6.0和RCP8.5情景下都为一致的增强趋势,这主要与四种情景中模拟的未来温度变化结构不同有关。例如在RCP6.0和RCP8.5情景下,南半球高纬高层温度增暖趋势小于中纬地区,使得经向温度梯度增大,中纬度西风加强,60°S以南位势高度减小,最终令AAO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南半球大气环流 马斯克林高压 澳大利亚高压 南极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的南极绕极波变化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祥 卞林根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9,共9页
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波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波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 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波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波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波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波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极波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波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波产生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绕极波 年代际变化 南极气候 南极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南极地区气候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龚道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南极地区气温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有上升趋势,而夏季则有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也趋上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烈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降水各季和全年都有增加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年均气温和降水与南极涛动指数是负相关,南极涛动对不同... 南极地区气温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有上升趋势,而夏季则有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也趋上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烈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降水各季和全年都有增加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年均气温和降水与南极涛动指数是负相关,南极涛动对不同区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区别。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温、降水和南极涛动指数都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南极地区 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