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文学家鲍慎由生平、著述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怀东 徐昕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47,共7页
鲍慎由是北宋后期重要的作家、诗学家、文献学家。据宋人汪藻《鲍吏部集序》、王称《东都事略》及《直斋书录解题》等记载推测,其生年应在1067年左右,卒年最迟不超过1126年。其元祐六年登进士第,后数次遭贬。其交游甚广,少从王安石、苏... 鲍慎由是北宋后期重要的作家、诗学家、文献学家。据宋人汪藻《鲍吏部集序》、王称《东都事略》及《直斋书录解题》等记载推测,其生年应在1067年左右,卒年最迟不超过1126年。其元祐六年登进士第,后数次遭贬。其交游甚广,少从王安石、苏轼学,与黄庭坚交往甚密;诗歌"高妙清新",反映了北宋后期诗风演变情况。其好藏书,精心校雠前代诗歌,甚受时人肯定。曾为《楚辞》、韩愈文、李贺诗作注,对钱起诗、杜牧文亦有评论。其为杜诗作注,是现存杜诗集注本中文献价值很高的"鲍注"的作者之一。其书法成就很高,受到米芾赞赏。著有《鲍慎由文集》五十卷以及《夷白堂集》,后皆散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慎由 文献学家 注杜诗 《鲍慎由文集》 《夷白堂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家集注杜诗》与“伪苏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燕 徐希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6,共7页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在杜诗学史上,以删除"伪苏注"为功劳最大,宋人对此早有定论。近代学界对此亦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对《九家集注杜诗》是否还存有"伪苏注"的观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郭氏《九家集注杜诗...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在杜诗学史上,以删除"伪苏注"为功劳最大,宋人对此早有定论。近代学界对此亦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对《九家集注杜诗》是否还存有"伪苏注"的观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郭氏《九家集注杜诗》还存在有少量"伪苏注";二是认为郭氏已经把"伪苏注"删除干净。笔者带着对这个问题的困惑,对《九家集注杜诗》中所有的东坡条目作了全面系统的检索和考查,认为《九家集注杜诗》中确实还有少量的"伪苏注"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知达 《九家集注杜诗》 伪苏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见清代杜诗手批稿钞本提要试稿十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绍皇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7,共9页
清代是杜诗手批本高度繁盛的时期,其中不乏珍稀的杜诗手批稿钞本。周采泉《杜集书录》、郑庆笃、焦裕银等《杜集书目提要》、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等杜集工具类书籍均非常重视此类文献的著录。笔者根据近年亲自目验之杜诗手批稿钞本... 清代是杜诗手批本高度繁盛的时期,其中不乏珍稀的杜诗手批稿钞本。周采泉《杜集书录》、郑庆笃、焦裕银等《杜集书目提要》、孙微《清代杜诗学文献考》等杜集工具类书籍均非常重视此类文献的著录。笔者根据近年亲自目验之杜诗手批稿钞本,撰写清代杜诗手批稿钞本提要试稿十种,或补前人著录之不足,或提供新的稀见杜诗评本,以求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手批本 稿钞本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管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文学作品中的"效体"除了效仿古人之外,还有一类效体是专门效仿同时代作家,尤其是与所写作品直接相关的友辈之文体与风格。唐代文人中,韩愈是善用"效体"的代表,他有意识地效仿孟郊、樊宗师、柳宗元、卢仝等人的文学... 文学作品中的"效体"除了效仿古人之外,还有一类效体是专门效仿同时代作家,尤其是与所写作品直接相关的友辈之文体与风格。唐代文人中,韩愈是善用"效体"的代表,他有意识地效仿孟郊、樊宗师、柳宗元、卢仝等人的文学风格,其效体不仅在诗歌中多有出现,还在散文尤其是墓志铭与赠序文中多有运用。这种因人设辞与善于虚构的手段也造成颇富戏剧化、情境化的文学效果。效体现象在唐代并不是个例,杜甫在唱和、酬赠诗中也善用效体,其效体与韩愈一样,明显具有因人设辞的特点,也均是效友辈之作。"杜诗韩笔"能够极诗文之正变,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分析杜甫诗与韩愈文中的相似现象,或可从新的角度佐证"杜诗韩笔"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效体 杜甫 杜诗韩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宗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对《以赛亚书》2:1-4和杜甫诗篇这两个不同文本的"跨越"解读,探讨了"和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问题。"和谐"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止息战争&qu... 通过对《以赛亚书》2:1-4和杜甫诗篇这两个不同文本的"跨越"解读,探讨了"和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问题。"和谐"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止息战争"的"和平"层面,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敌对状态的结束,个体的心灵、灵魂层面的升华。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和杜甫诗篇,会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类追求和平与"和谐观"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层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亚书》2-4 杜甫诗篇 跨文本阅读 和平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注释史通说
6
作者 杨永发 侯桂秀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0,共6页
着眼于杜诗注释的历史,讨论了杜诗注释的格局和发展走向,将杜诗注释的历史大致划分为四个段落,即杜甫诗集基本面貌的形成为第一阶段,杜集注释本逐渐发展为对多家注本的整合形成集注本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强调个人见解、充分抒发个人... 着眼于杜诗注释的历史,讨论了杜诗注释的格局和发展走向,将杜诗注释的历史大致划分为四个段落,即杜甫诗集基本面貌的形成为第一阶段,杜集注释本逐渐发展为对多家注本的整合形成集注本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强调个人见解、充分抒发个人观点的注本的繁荣,第四阶段是全方位关注杜诗的解读、传播而形成杜诗学。同时指出杜诗注释的九个方面的发展趋向,如从诗集编注演化为文学批评,从编纂全集校注本转移到选集选注本,由编制年谱、小传发展为诗人评传,对诗人和诗歌的研究逐渐转向收集资料和编纂综合工具书,由单独研究延伸到比较研究,从文学的领域扩展到语言学领域,还有从杜诗本体研究转向对注家注本的研究、从学术研究拓展到艺术表演,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注释 注本 杜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诗赵次公注引小说
7
作者 郝敬 张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杜诗赵次公注保存了约60种、340余条宋代以前的小说,不仅在杜诗研究中独具特色,更为重要的是赵注保存了一些小说的佚文,可以修正今天小说研究中的一些讹误。关注杜诗赵次公注引小说,可以开拓新的学术研究空间,促进小说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杜诗 赵次公注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统“粗律”论与明代杜诗批评
8
作者 汪欣欣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明人赵统《杜律意注》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杜律选评本。它首次将杜甫的七言拗诗52首分为5类,加以评点,又从格律发展的角度分析拗律的成因及特点。赵统主张以"粗律"代替"拗体",反对"格调"论诗,崇尚"意气... 明人赵统《杜律意注》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杜律选评本。它首次将杜甫的七言拗诗52首分为5类,加以评点,又从格律发展的角度分析拗律的成因及特点。赵统主张以"粗律"代替"拗体",反对"格调"论诗,崇尚"意气"说,将杜诗与魏晋诗歌视为动态发展关系。其主张旨在救诗于"卑格软调",从诗歌内涵上恢复汉魏古雅疏放的诗风。"粗律"论是针对明代复古派诗论及其杜诗批评的新锐之见,不仅展现了明代复杂的文学批评现象,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杜甫律诗以至格律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统 《杜律意注》 “粗律” 杜诗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