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斯坦牛及其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
1
作者 杨松 李慧 +9 位作者 孙芳 魏梓恒 卜也 隋欣芯 罗丽 刘春东 武文斌 包小平 许珊珊 侯进焘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122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及其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安荷F1代)在直线育肥后的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方法】选取荷斯坦阉牛和安荷F1代阉牛各6头,两组试验牛均在2020年6月出生,出生后立即用橡皮筋结扎去势,2月龄时进行断奶,4月龄时...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及其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安荷F1代)在直线育肥后的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方法】选取荷斯坦阉牛和安荷F1代阉牛各6头,两组试验牛均在2020年6月出生,出生后立即用橡皮筋结扎去势,2月龄时进行断奶,4月龄时开始进行直线育肥,两组试验牛饲粮配方及饲养条件均一致,18月龄进行屠宰。【结果】与荷斯坦阉牛相比,安荷F1代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背膘厚以及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排酸失重率极显著降低(P<0.01);屠宰率有增加的趋势(P=0.069)。两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出品率差异明显,其中,荷斯坦阉牛上脑和眼肉的重量占比显著低于安荷F1代阉牛(P<0.05),使得高档肉块的重量占比也呈现明显的下降(P<0.01);在优质肉块中,荷斯坦阉牛的肩肉重量显著高于安荷F1代阉牛(P<0.05)。肉品质方面,荷斯坦阉牛的剪切力比安荷F1代阉牛低(P<0.05);安荷F1代阉牛辣椒肉和外脊部位肉的肌内脂肪含量比荷斯坦阉牛低(P<0.05);杂交后,牛肉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均发生了改变,各部位的变化程度不相一致,安荷F1代阉牛的大黄瓜条肉的氨基酸含量高,但鲜味氨基酸低,脂肪酸的改变主要集中在饱和脂肪酸C15∶0和C16∶0上,安荷F1代阉牛显著高于荷斯坦阉牛(P<0.05)。【结论】相同饲养条件下直线育肥至18月龄,安荷F1代阉牛的屠宰性能优于荷斯坦阉牛,但肌内脂肪沉积能力低于荷斯坦阉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安格斯牛 杂交 阉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对育成期安犏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
作者 刘东花 罗兰 吴晓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为探讨补饲对育成期安犏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岁左右、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12头育成期安犏公牛,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放牧组(FM组)采用纯放牧方式饲养,补饲组(BS组)则采用放牧+补饲方式饲养,试验期1... 为探讨补饲对育成期安犏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岁左右、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12头育成期安犏公牛,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放牧组(FM组)采用纯放牧方式饲养,补饲组(BS组)则采用放牧+补饲方式饲养,试验期10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饲期90 d。结果表明:BS组安犏牛的终末体重、总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174.36、37.37和0.42 kg,均极显著高于FM组(P<0.01)。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12个样本共有5987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SV)。α多样性分析表明,BS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FM组(P<0.05)。在门水平上,补饲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P<0.05)。在优势菌属中,BS组中的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和琥珀酸弧菌科_UCG-002(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2)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FM组(P<0.01)。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和拟杆菌目RF16菌群(Bacteroidales_RF16_group)在BS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M组(P<0.05),Muribaculaceae和产粪甾醇真杆菌属群(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在BS组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M组(P<0.05)。综上所述,与纯放牧方式相比,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可显著提高安犏牛的生长性能,显著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饲 安犏牛 生长性能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母本与安格斯牛杂交生产性能分析
3
作者 景艳春 徐国祝 +1 位作者 王银萍 崔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探讨不同母本与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效果,采用以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安格斯牛作为母本,分别与安格斯牛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对3个肉牛杂交组合在0、3、6、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肉... 为探讨不同母本与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效果,采用以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安格斯牛作为母本,分别与安格斯牛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对3个肉牛杂交组合在0、3、6、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肉牛产业发展中,安格斯牛作为种公牛的杂交改良对母本无严格的选择要求,但安格斯牛后期增长速度快,可作为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新疆褐牛 安格斯牛 改良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对标安格斯牛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桢 叶治兵 +4 位作者 崔繁荣 安荟锦 马义诚 袁理星 闫向民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对标安格斯牛在生长发育、肉质和抗逆性等多方面指标的选育进展情况,以相同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肉用类型)阉牛和安格斯牛阉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体尺指标、胴体性能、肉质分析指标以及质构参数等指标相关数... 为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对标安格斯牛在生长发育、肉质和抗逆性等多方面指标的选育进展情况,以相同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肉用类型)阉牛和安格斯牛阉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体尺指标、胴体性能、肉质分析指标以及质构参数等指标相关数据,分析二者差异。结果显示,30~36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肉用类型)与安格斯牛的体重、十字部高、体斜长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管围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的背膘厚度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屠宰率、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5);2个品种阉牛的质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二者牛肉适口性相差不大。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对标安格斯牛的选育工作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安格斯牛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互为“他者”:以葛瑞汉等人的研究为中心
5
作者 周炽成 《管子学刊》 2024年第2期69-78,共10页
以西方哲学看中国哲学,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做过的工作;而以中国哲学看西方哲学,这种工作做得相对少些。两种哲学互看对方而开展对话、交流,可使双方都有触动。英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葛瑞汉经常做此“互看对方”的工作,成就斐然。由葛瑞... 以西方哲学看中国哲学,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做过的工作;而以中国哲学看西方哲学,这种工作做得相对少些。两种哲学互看对方而开展对话、交流,可使双方都有触动。英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葛瑞汉经常做此“互看对方”的工作,成就斐然。由葛瑞汉的研究可知,一方面,作为西方哲学的“他者”,中国哲学成为解决西方哲学一些难题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葛瑞汉又用作为中国哲学“他者”的西方哲学,来阐释中国哲学中的关联思维及庄子哲学、墨子哲学等。在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互视对方为“他者”的过程中,各自的特色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也显示了双方的平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葛瑞汉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安格斯牛场犊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紫薇 马学军 +9 位作者 马亚楠 孙亚伟 吾买尔江·牙合甫 邵白新月 杨作斌 王选艺 王梦娇 钟旗 马雪连 姚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8-2197,共10页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集20份组织样品及6份圈舍粪土样品,采用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型及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在FTG液体培养基中出现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TSC培养基中长出黑色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在绵羊血平皿上长出具有典型的双溶血环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粗短、成单个或双个排列的革兰阳性直杆菌,形态学及镜检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点。2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0株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38.46%。经毒素基因分型鉴定,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9株,检出率为90.0%,D型产气荚膜梭菌1株,检出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卡那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0.0%;对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为50.0%,而其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氟苯尼考及多西环素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bla 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00.0%;bla SHV、qnrA和aac(6′)-Ⅰb-c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0.0%(2/10)、10.0%(1/10)和20.0%(2/10);未检出bla CTX-M和qnrS 2种耐药基因。【结论】新疆喀什地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主要以A型为主,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试验结果可为后期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犊牛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格斯牛断奶阶段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苏皖 冯小芳 +8 位作者 佟丽佳 李德生 王瑜 封元 蒋秋斐 徐军 陈亚飞 顾亚玲 张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17-2523,共7页
【目的】通过准确估计安格斯牛断奶阶段体重及体尺性状遗传参数,衡量肉牛断奶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潜力,为安格斯牛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DMU软件的DMUAI模块,应用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结合EM算法估计了宁夏地区7... 【目的】通过准确估计安格斯牛断奶阶段体重及体尺性状遗传参数,衡量肉牛断奶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潜力,为安格斯牛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DMU软件的DMUAI模块,应用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结合EM算法估计了宁夏地区7个安格斯肉牛养殖场的3 173头断奶阶段安格斯牛的体重及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根据遗传力估计值高低的划分标准,安格斯牛断奶阶段体重(BW)、体高(BH)、十字部高(HCH)、体斜长(BL)、胸围(CG)、腹围(AC)和管围(CC)的遗传力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h~2≥0.40)。相关性结果显示,除管围与其他性状的遗传相关(―0.06~0.44)和表型相关(―0.07~0.35)呈负相关或弱正相关外,其余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0.31~0.79)和表型相关(0.30~0.81)均呈现正相关。【结论】安格斯牛的生长性状具有改善的潜力,在制定安格斯牛的育种方案时建议考虑该阶段的生长发育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断奶阶段 遗传参数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安格斯犊牛与IBRV感染犊牛鼻腔菌群变化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易鹏飞 孙磊 +5 位作者 马亚楠 马雪连 李娜 孙亚伟 钟旗 姚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7-1158,共1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1月龄安格斯犊牛,采集犊牛鼻拭子,进行IBRV PCR检测,依据PCR检测结果,随机选取单纯IBRV阳性犊牛(P组)和IBRV阴性且无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健康犊牛(N组)各10头,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选择V3和V4可变区使用Illumina平台对鼻腔菌群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分析两组犊牛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牛场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共计922头,犊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2%(922/11 215);其中死亡98头,病死率为10.6%(98/922)。样品IBRV检出率为22.0%(50/227)。与N组犊牛鼻腔菌群分类单元数相比,P组犊牛在门、纲、目、科水平上呈极显著增加(P<0.01),且属水平也呈增加趋势(P=0.056)。Alpha多样性显示,P组犊牛鼻腔菌群均匀度(Pielou_e)和覆盖度(Goods_coverage)指数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Beta多样性中P组犊牛鼻腔菌群结构与N组犊牛有显著差异(P<0.05)。菌门和菌属差异性显示,P组犊牛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极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1),绿弯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丰度极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1);P组犊牛的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盐水球菌属(Salinicoccus)丰度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5),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P组犊牛在MetaCyc代谢通路中存在9条代谢通路变化,在KEGG代谢通路丰度预测中存在7条代谢通路变化,主要和参与合成,炎性反应标志物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相关。此外,两组间鼻腔菌群在细胞功能、物质运输、分解和合成代谢以及疾病发生等预测功能方面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呼吸道症状病牛群中IBRV感染和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明犊牛感染IBRV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安格斯肉牛 犊牛 鼻腔菌群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酸方式和时间对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波 符健慧 +6 位作者 钟金城 冯建华 赵静 李婷婷 史莹华 张兴隆 李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5,共7页
为探究高档牛肉的排酸技术,本研究选取12条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背最长肌肉为原料,通过干式和湿式排酸,选择3、5和7 d三个时间点,并对牛肉基本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干式排酸3和5 d牛肉pH显著低于湿式排... 为探究高档牛肉的排酸技术,本研究选取12条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背最长肌肉为原料,通过干式和湿式排酸,选择3、5和7 d三个时间点,并对牛肉基本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干式排酸3和5 d牛肉pH显著低于湿式排酸,干式排酸7 d牛肉pH显著高于湿式排酸(P<0.05);干式排酸3 d牛肉剪切力显著低于湿式排酸(P<0.05)。干式和湿式排酸7 d牛肉中丝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及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干式排酸7 d牛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湿式排酸(P<0.05)。干式排酸和湿式排酸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贡献物质均为壬醛、正辛醛和1-辛烯-3-醇;湿式排酸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庚醛,干式排酸7 d牛肉中正辛醛、苯乙醛、十一醛、肉豆蔻醛和柠檬烯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湿式排酸(P<0.05)。综上所述,排酸7 d有利于提升高档育肥安格斯牛肉风味的丰富度,干式排酸较湿式排酸对高档牛肉风味改善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档育肥 安格斯牛肉 理化指标 游离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牛遗传结构特征及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戎艳花 贾雪纯 +2 位作者 李鹏飞 田国富 朱芷葳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目的】阐明晋南牛的遗传结构特征,通过选择信号检测挖掘与晋南牛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探究其在进化过程中的受选择情况。【方法】对晋南牛和红安格斯牛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鉴定2个群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 【目的】阐明晋南牛的遗传结构特征,通过选择信号检测挖掘与晋南牛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探究其在进化过程中的受选择情况。【方法】对晋南牛和红安格斯牛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鉴定2个群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标记,分析其在基因组的位置及其结构特征,基于SNP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构建状态同源矩阵(IBS);采用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核苷酸多样性比值(θπ)方法联合筛选晋南牛基因组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并对筛选到的受选择基因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晋南牛群体SNPs位点主要分布于基因间区域,其次位于内含子区域。PCA和IBS分析结果表明,晋南牛和红安格斯牛2个群体间不存在杂交现象,且晋南牛群体中个体间遗传距离较远。通过Fst和θπ联合分析共筛选到188个潜在受选择区域。QTL分析结果表明晋南牛的选择信号多与生长、肉质及抗病性状相关。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筛选到晋南牛强受选择的与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1个,包括组织蛋白酶1(CATHL1)、CATHL3、组织蛋白酶抗菌肽(CAMP)、CATHL4、RAS1激酶抑制因子(KSR1)、梅氏同源框1(MEIS1)、不规则片段极性蛋白1(DVL1)、多梳组无名指1(PCGF1)、RB转录辅助抑制因子1(RB1)、再生家族成员4(REG4)和卷曲类受体7(FZD7),在其外显子区域均检测到了SNP位点;除MEIS1、PCGF1、PZD7基因外,其他基因均存在非同义突变位点,且KSR1基因存在获得终止密码子的突变,CAMP基因存在获得终止密码子的突变和缺失终止密码子的突变;与红安格斯牛相比,晋南牛存在6个特有的受选择基因:CATHL1、CATHL4、CAMP、MEIS1、PCGF1、PZD7,主要与抗病性、生长和骨骼肌发育等相关。【结论】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了晋南牛的遗传结构及选择信号特点,筛选出6个可能与晋南牛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后续晋南牛保种选育、特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重测序 晋南牛 红安格斯牛 遗传距离 选择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对安格斯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代谢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瑊瑊 高会霞 +8 位作者 孙晨旭 姚海博 谢耀弟 于爱缓 胡晋升 王贺 段月岩 唐德富 刘旺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80-3793,共14页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沙葱粉对安格斯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代谢组特征的影响,为将沙葱作为植物添加剂应用于安格斯牛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4头安格斯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CON)肉牛饲喂...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沙葱粉对安格斯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代谢组特征的影响,为将沙葱作为植物添加剂应用于安格斯牛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4头安格斯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CON)肉牛饲喂TMR基础饲粮,各试验组肉牛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LAMR)、15(MAMR)、20(HAMR)g/d沙葱粉。预试期15 d,正试期120 d,其中正试期分2个阶段饲喂,每个阶段各60 d。在正试期第114―120天持续7 d采集饲料样和粪样,用于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正试期第113天晨饲前进行血样采集,用于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AMR、MAMR组安格斯肉牛粗蛋白质、钙、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LAMR组的效果最佳。血浆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共筛选出6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在正离子模式下11种上调、30种下调;在负离子模式下1种上调、20种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脂类和类脂类分子、有机酸和衍生物及有机杂环化合物,主要通过上调PC 19∶0_20∶3、PC 18∶0_18∶1、25-羟基胆钙化醇等代谢物调控α-亚麻酸代谢通路,促进安格斯牛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 g/d沙葱粉对安格斯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效果最佳,沙葱粉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上调甘油磷脂类化合物(PC 19∶0_20∶3、PC 18∶0_18∶1)、25-羟基胆钙化醇等代谢产物调控α-亚麻酸代谢通路,进而影响肉牛对营养物质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粉 安格斯牛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代谢组学 植物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沙葱粉和排酸时间对安格斯牛肉理化特性及抗氧化力的影响
12
作者 谢耀弟 高会霞 +10 位作者 何瑊瑊 孙晨旭 于爱缓 姚海博 徐磊 胡晋升 王贺 段月岩 唐德富 雷赵民 刘旺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2-71,共10页
为研究日粮添加沙葱粉和排酸时间对安格斯牛肉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力的影响,选取24头、(14±2)月龄、健康、体质量((271.17±17.6)kg)相近的安格斯肉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每头... 为研究日粮添加沙葱粉和排酸时间对安格斯牛肉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力的影响,选取24头、(14±2)月龄、健康、体质量((271.17±17.6)kg)相近的安格斯肉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每头牛每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沙葱粉10、15 g和20 g,实验持续135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梯度沙葱粉可以改善牛肉的肉色,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剪切力在第3天时达到稳定(P>0.05)。日粮中添加沙葱粉对质构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弹性先上升(1~5 d)(P<0.05),而后处于平台期(5~7 d)(P>0.05),最后显著下降(7~9 d)(P<0.05)。日粮中添加15 g/d沙葱粉有利于脂肪的沉积,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脂肪含量逐渐升高(P<0.05)。日粮中添加10 g/d沙葱粉可以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20 g/d沙葱粉可以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沙葱粉提高了牛肉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改善了排酸第5天时牛肉的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低水平组的酸价极显著提高(P<0.01);整个排酸期内,酸价先降低后趋于平稳,过氧化物酶极显著降低(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粉 安格斯牛肉 排酸时间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生产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丁辉 刘欣 +3 位作者 王瑞玲 毛永霞 王建东 郭延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1-2879,共9页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及繁殖激素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在肉牛生产实践中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取40头体重相近、2~3胎次且健康的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及繁殖激素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在肉牛生产实践中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取40头体重相近、2~3胎次且健康的安格斯母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牛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大豆异黄酮。试验始末对牛进行称重,记录每日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第40天时,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及繁殖激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安格斯肉牛ADFI、ADG及F/G均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Ⅰ、Ⅱ组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牛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Ⅲ组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γ-干扰素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3)试验Ⅱ组牛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Ⅲ组牛血清中T-AOC、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试验Ⅱ组牛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牛血清中孕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有效提高安格斯肉牛免疫功能和繁殖机能,其中40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肉牛 大豆异黄酮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研究
14
作者 蔡跃平 姜昊 +2 位作者 黄晋 葛静 刘卫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可为鱼道设计优化、功能完善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6-9月采用陷阱法、张网法和水声学等方法对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以评估鱼道出口高程改进后的过鱼效果,保护大渡河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鱼道... 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可为鱼道设计优化、功能完善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6-9月采用陷阱法、张网法和水声学等方法对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以评估鱼道出口高程改进后的过鱼效果,保护大渡河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鱼道下游河段分布鱼类34种,包括过鱼种类蛇鮈、唇䱻、泉水鱼、瓦氏黄颡鱼、鲇5种和优势种光泽黄颡鱼、蛇鮈、唇䱻、凹尾拟鲿、鲫5种;月均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为13.39 g/(net·h);(2)有24种鱼进入鱼道进口,占鱼道下游种类数的70.59%;鱼道进口时均净上行数量为0.44尾/h,呈递减趋势;相较于白昼,鱼类更喜欢夜晚通过鱼道进口断面;(3)有19种183尾鱼通过鱼道,占鱼道进口鱼类种数的79.17%;其中包含目标鱼6种114尾,占过鱼总数的62.30%;鱼道出口时均过鱼数量为0.11尾/h,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鱼道过鱼效率为25%;(4)监测期间,鱼道流量在(0.11±0.03)m^(3)/s和竖缝流速在0.50~0.58 m/s有利于鱼类通过鱼道。研究表明,安谷竖缝式鱼道有效可用,具有一定的集鱼和过鱼功能;相较于改进前,鱼道集鱼和过鱼效果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集鱼效果 过鱼效果 安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葱粉对安格斯肉牛胴体特征及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高会霞 胡晋升 +8 位作者 何瑊瑊 孙晨旭 姚海博 谢耀弟 于爱缓 王贺 段月岩 唐德富 刘旺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24-4335,共12页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沙葱粉对安格斯肉牛胴体特征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沙葱粉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月龄(14±2)、体重(271.17 kg±17.60 kg)相近的安格斯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沙葱粉对安格斯肉牛胴体特征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沙葱粉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健康状况良好、月龄(14±2)、体重(271.17 kg±17.60 kg)相近的安格斯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N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每头牛每天分别添加沙葱粉10(低水平组,LAMR)、15(中水平组,MAMR)和20 g(高水平组,HAMR)。试验持续13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12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试验牛的宰前活重,屠宰后测定胴体特征、高档肉和优质肉产量,采集胴体左侧胸段背最长肌用于测定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LAMR组肉牛的宰前活重显著提高(P<0.05),HAMR组肉牛的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②LAMR和MAMR组肉牛背最长肌中粗灰分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HAMR组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和LAMR组背最长肌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P<0.05和P<0.01);③随着沙葱粉添加水平的提高,优质肉中针扒的重量呈现线性下降(P<0.05),优质肉中大条的重量和优质肉占净肉重的比值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0.05<P<0.10);④LAMR、MAMR和HAMR组肉牛背最长肌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⑤LAMR、MAMR和HAMR组肉牛背最长肌剪切力极显著降低(P<0.01),LAMR组背最长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LAMR和HAMR组背最长肌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饲粮添加10 g/d沙葱粉有利于安格斯肉牛肌肉蛋白质沉积,促进肌肉生长,增加终末体重;饲粮添加20 g/d沙葱粉有利于安格斯肉牛肌内脂肪的沉积,改善牛肉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粉 安格斯肉牛 胴体特征 肌纤维直径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免疫后胚胎移植时间对受体牛受胎率的影响
16
作者 韩志强 张利军 +4 位作者 冯利锐 王彦超 张洪涛 李长志 王洪亮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探究受体牛疫苗免疫后胚胎移植时间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冷冻胚胎移植的受胎率,于2019年6月和9月、2022年9月、2023年9月分批开展试验,选取红安格斯牛、和牛、荷斯坦牛,每种牛随机分成4组(10~15 d组、16~30 d组、31~45 d... 为探究受体牛疫苗免疫后胚胎移植时间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冷冻胚胎移植的受胎率,于2019年6月和9月、2022年9月、2023年9月分批开展试验,选取红安格斯牛、和牛、荷斯坦牛,每种牛随机分成4组(10~15 d组、16~30 d组、31~45 d组、≥60 d组),在疫苗免疫不同时间进行胚胎移植。在胚胎移植第35天采用B超仪监测受胎率。结果表明:在进行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进行胚胎移植,安格斯、和牛、荷斯坦牛受胎率均为31~45 d组、≥60 d组受胎率较高,显著高于10~15 d组、16~30 d组(P<0.05)。说明牛的胚胎移植受体牛接种疫苗应与预定移植日期保持30 d以上间隔,以避免胚胎移植受胎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 红安格斯牛 和牛 免疫 受胎率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精技术在温州本土黄牛选种选配中的应用
17
作者 吴成狄 叶超群 +4 位作者 张燕展 闫德光 张洪涛 吴昌会 许红喜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温州地区的肉牛品种以本土黄牛为主,少数外来品种有安格斯牛、鲁西黄牛及西门达尔牛等。本土黄牛因养殖户长期以来保持本交自繁自养原始模式,退化现象严重。为提升温州本土黄牛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应用和牛冻精对温州本土黄牛与部分引入... 温州地区的肉牛品种以本土黄牛为主,少数外来品种有安格斯牛、鲁西黄牛及西门达尔牛等。本土黄牛因养殖户长期以来保持本交自繁自养原始模式,退化现象严重。为提升温州本土黄牛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应用和牛冻精对温州本土黄牛与部分引入品种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选择本土黄牛、安格斯牛、鲁西黄牛育成母牛各20头,进行体尺和体重的测定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处理,并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结果表明:本土黄牛体尺、体重均显著低于安格斯牛和鲁西黄牛(P<0.05);本土黄牛参配率最高,达到100%,安格斯牛为90%,鲁西黄牛为95%;本土黄牛、安格斯牛和鲁西黄牛参配后第32天B超妊娠诊断有明显孕囊的影像,再结合直肠检查,可诊断为已怀孕,受胎率分别为75%、72%、74%,说明本土肉牛繁殖性能好于安格斯牛、鲁西黄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本地牛 安格斯牛 鲁西黄牛 人工授精 同期发情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安谷水电站过鱼设施改造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武 张祺 +2 位作者 施家月 汤优敏 孙钧键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建成后运行水位变更,竖缝式鱼道和仿自然通道下凿闸底板,降低高程,以保证水流条件。为了解改造后鱼道水力条件和过鱼效果,测量过鱼设施内的水位和流速,使用网捕法调查生态河道和过鱼设施内的鱼类特征,分析改造前后过鱼... 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建成后运行水位变更,竖缝式鱼道和仿自然通道下凿闸底板,降低高程,以保证水流条件。为了解改造后鱼道水力条件和过鱼效果,测量过鱼设施内的水位和流速,使用网捕法调查生态河道和过鱼设施内的鱼类特征,分析改造前后过鱼设施运行状况和水生生态调查结果的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改造后鱼道和通道的运行保证率大幅提高,水动力条件接近设计效果;改造后调查区域内鱼类种类更丰富,部分洄游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安谷水电站生态河道放水闸竖缝式鱼道和仿自然通道的渔获物物种组成有明显差异,鱼道和通道适用于不同鱼类,有效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鱼设施 竖缝式鱼道 仿自然通道 水生生态调查 安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青贮饲料对安格斯肉牛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邓奇志 张同信 +1 位作者 张钰 丁梦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饲料对安格斯肉牛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将45头月龄相近、体重(567.68±23.62)kg的安格斯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由青贮玉米、苜蓿和高粱构成的试验日...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饲料对安格斯肉牛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将45头月龄相近、体重(567.68±23.62)kg的安格斯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由青贮玉米、苜蓿和高粱构成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80 d(预饲期8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与玉米青贮组相比,苜蓿青贮组FBW显著提高4.00%、ADG显著提高19.28%、料重比显著降低13.23%(P<0.05);苜蓿青贮组肉牛的肾脂率和大网膜脂率均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和高粱青贮组(P<0.05);此外,不同青贮对肉牛胴体重、屠宰率、心脂率、净肉重、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苜蓿青贮组肉牛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玉米青贮和高粱青贮组(P<0.05);苜蓿青贮组肉牛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玉米青贮和高粱青贮组(P<0.05);苜蓿青贮和高粱青贮组肉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P<0.05);此外,不同青贮对安格斯肉牛血清总胆固醇、球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苜蓿青贮组肉牛肝脏FA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玉米和高粱青贮组(P<0.05);苜蓿青贮组和高粱青贮组肉牛肝脏CP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P<0.05);苜蓿青贮组肉牛肝脏PPAR-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玉米和高粱青贮组(P<0.05);此外,不同青贮对肉牛肝脏LPIN1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本试验数据显示,苜蓿青贮可增加安格斯肉牛的脂质沉积。在本试验条件下,苜蓿青贮对安格斯肉牛的育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肉牛 青贮饲料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 肝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格斯牛和渤海黑牛杂交后代与渤海黑牛生产性能、肉质品质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岳庆磊 魏永昌 +7 位作者 李超 任思凯 张裕体 李明贵 袁方 章峰 陈托 陈维滨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该试验旨在提高渤海黑牛的生产性能,利用引进的国际优秀肉牛品种黑色安格斯牛的冷冻精液与渤海黑牛人工授精杂交,试验对安格斯牛×渤海黑牛(安×渤) F1代牛和渤海黑牛的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进行观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 该试验旨在提高渤海黑牛的生产性能,利用引进的国际优秀肉牛品种黑色安格斯牛的冷冻精液与渤海黑牛人工授精杂交,试验对安格斯牛×渤海黑牛(安×渤) F1代牛和渤海黑牛的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进行观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 18月龄、 24月龄时安×渤F1代牛的体重显著高于渤海黑牛(P<0.05);24月龄安×渤F1代牛胴体重、屠宰率显著高于渤海黑牛(P<0.05)。安×渤F1代牛肉的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铁和锌含量显著高于渤海黑牛(P<0.05);安×渤F1代牛肉的眼肌面积、 p H值、失水率均显著高于渤海黑牛(P<0.05),但熟肉率、剪切力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利用安格斯牛与渤海黑牛杂交改良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后代胴体重、屠宰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牛肉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渤海黑牛 安×渤F1代 杂交效果 屠宰性能 肉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