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研究样本包括95名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与75名正常青少年。对每个对象拍摄手腕骨片和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混合牙列期到恒牙...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研究样本包括95名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与75名正常青少年。对每个对象拍摄手腕骨片和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早期的变化如下。1)角度:对照组SNB、S-Ba-Go增大,Ar-Go-Me、SN-MP、NSGn减小;实验组SNB、Ar-Go-Me、Cd-Go-Me、SN-MP、S-Ar-Go、S-Ba-Go变化无显著性。实验组Y轴角、NSGn增大,对照组Y轴变化无显著性。2)颏部:实验组除了颏凹陷增大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颏曲度减小外,颏高、颏厚、颏凹陷、颏厚/颏高、SL、Pog to NB增大。3)线距:对照组Cd-Go、Gn-Cd、Go-Me、Ar-Pog、Ar-Go的生长量大于实验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中作出合理的计划。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颅颌面形态和牙弓宽度的联合研究,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0例13~18岁(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26例和个别正常者24例)未正畸治疗患者取记录模型和拍摄头颅侧位片。在记录模型上用电子游标...目的:通过对颅颌面形态和牙弓宽度的联合研究,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0例13~18岁(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26例和个别正常者24例)未正畸治疗患者取记录模型和拍摄头颅侧位片。在记录模型上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宽度和牙冠宽度,计算Pont指数;头颅侧位片采用WinCeph 8.0软件系统测量相关的15项骨性指标,对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模型测量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患者的上下颌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的宽度均明显小于个别正常组(P<0.05),同时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的前磨牙Pont指数明显大于个别正常组(P<0.05)。头颅侧位片分析显示∠SNB,A.P.D.I.ANS-Me,ANS-Me/N-Me(%)小于个别正常组,O.D.I.和Pog-NB大于个别正常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上下颌尖牙及前磨牙段牙弓宽度发育不足,下颌牙槽骨及面下1/3发育不足而颏部发育正常。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研究样本包括95名安氏Ⅱ类2分类错青少年与75名正常青少年。对每个对象拍摄手腕骨片和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早期的变化如下。1)角度:对照组SNB、S-Ba-Go增大,Ar-Go-Me、SN-MP、NSGn减小;实验组SNB、Ar-Go-Me、Cd-Go-Me、SN-MP、S-Ar-Go、S-Ba-Go变化无显著性。实验组Y轴角、NSGn增大,对照组Y轴变化无显著性。2)颏部:实验组除了颏凹陷增大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颏曲度减小外,颏高、颏厚、颏凹陷、颏厚/颏高、SL、Pog to NB增大。3)线距:对照组Cd-Go、Gn-Cd、Go-Me、Ar-Pog、Ar-Go的生长量大于实验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下颌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中作出合理的计划。
文摘目的:通过对颅颌面形态和牙弓宽度的联合研究,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0例13~18岁(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26例和个别正常者24例)未正畸治疗患者取记录模型和拍摄头颅侧位片。在记录模型上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宽度和牙冠宽度,计算Pont指数;头颅侧位片采用WinCeph 8.0软件系统测量相关的15项骨性指标,对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模型测量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患者的上下颌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的宽度均明显小于个别正常组(P<0.05),同时安氏Ⅱ类2分类错组的前磨牙Pont指数明显大于个别正常组(P<0.05)。头颅侧位片分析显示∠SNB,A.P.D.I.ANS-Me,ANS-Me/N-Me(%)小于个别正常组,O.D.I.和Pog-NB大于个别正常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上下颌尖牙及前磨牙段牙弓宽度发育不足,下颌牙槽骨及面下1/3发育不足而颏部发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