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与单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徐一丁 胡波 +4 位作者 仲斌演 王孝运 倪才方 杨超 段鹏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8-893,共6页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名研究人员采用RevMan5.3软件对建库至2019年6月...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PMT)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名研究人员采用RevMan5.3软件对建库至2019年6月的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LEDVT的研究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作meta分析。结果共10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PMT联合CDT治疗的有效血栓清除率(OR=2.29,95%CI=1.19~4.41)、溶栓时间(OR=-20.75,95%CI=-37.72^-3.79)、尿激酶用量(OR=-108.16,95%CI=-128.22^-88.10)、住院时间(OR=-2.37,95%CI=-3.56^-1.19)和随访12个月时Villalta评分(OR=-1.72,95%CI=-2.95^-0.50)与单纯CD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小出血事件发生率(OR=0.80,95%CI=0.38~1.68)、静脉瓣膜损伤事件发生率(OR=0.62,95%CI=0.29~1.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联合CDT与单纯CDT相比,能更有效地清除血栓,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程度,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静脉瓣膜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抽吸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多种介入方式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凯平 刘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多种介入方式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6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多种介入方式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6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左下肢深静脉在1周内实现再通,并且出院2个月后随访情况良好。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多种介入方式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全可靠,术中密切监护配合与术后加强置管护理、并发症预防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系统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德洋 李卫校 +2 位作者 徐如涛 崔明哲 翟水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AP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治疗的15例APVST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住院及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症状、DSA、CT、血液检查等相关数据变化,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出院时支架管腔和肠系膜上静脉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8例。随访时间为(11.7±5.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因拒绝再次手术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28个月再发血栓形成,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好转后出院,2例出现肝性脑病。术后6个月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5例。所有生存患者均未发生肠坏死、穿孔及消化道大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TIPS术治疗APVST安全有效,可快速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量、恢复正向血流,尽早实现门静脉系统再通,降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皮机械取栓术 angiojet血栓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葛世堂 潘晓琳 +4 位作者 张希全 李长海 钟山 张清 陈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4-956,共3页
目的 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第148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急症经皮穿刺下肢动脉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和范围后即行机械性血栓抽... 目的 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第148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急症经皮穿刺下肢动脉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和范围后即行机械性血栓抽吸并反复数次,造影评估血流通畅程度;对血栓清除不彻底者,辅助予药物溶栓。结果 92例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手术成功率100%。89例获随访6-36个月,85例血管保持通畅,4例再次血栓形成,再行机械性血栓抽吸后血流迅速通畅。89例随访患者中无截肢发生。结论 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能够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流,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血栓 下肢 动脉栓塞 药物溶栓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缺血6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袁园 黄昊 +6 位作者 顾建平 何旭 陈亮 赵伯翔 史亚东 陆照璇 苏浩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缺血(AL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AcoStream血栓抽吸治疗的6例ALLI患者临床资料。技术成功定义为完成AcoStream取栓操作;临床成功定义... 目的 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缺血(AL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AcoStream血栓抽吸治疗的6例ALLI患者临床资料。技术成功定义为完成AcoStream取栓操作;临床成功定义为ALLI相关症状缓解。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IMI)治疗后血流分级评估术后即刻血供,Cooley疗效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出院后30 d随访手术相关并发症、截肢率、短期通畅率及死亡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完成取栓手术操作。3例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2例联合CDT,1例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及CDT。1例伴有严重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术中行髂动脉球囊扩张术。TIMI分级术前0级2例,1级4例;术后即刻2级和3级各3例,其中3例联合CDT术后1 d复查TIMI分级均为3级。出院后30 d随访,患肢通畅6例;Cooley疗效评分显示痊愈3例,良好3例;无截肢、死亡。结论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ALLI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Stream血栓装置 经皮机械清除血栓 急性下肢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腘静脉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继发下腔静脉血栓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强 李晓光 +3 位作者 游国超 高毅 集冰 张雪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0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入路放置滤器治疗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下腔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术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0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1例血栓累及下腔静脉。于路径图引导下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放置Aegisy滤...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入路放置滤器治疗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下腔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术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0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1例血栓累及下腔静脉。于路径图引导下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放置Aegisy滤器,打开但不解脱;再次穿刺股静脉,以8F指引导管抽吸下腔静脉内血栓;若血栓脱落于滤器内,尽量取出滤器内血栓后收回滤器,清洗后重新放置。经腘静脉入路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应用球囊或支架治疗髂静脉病变。14天内取出滤器。结果对11例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均成功取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内血栓,8例术中发生血栓脱落;置入髂静脉支架5例,球囊扩张6例;8例取出滤器,3例永久植入滤器。随访6~35个月,下腔静脉及支架通畅,患者无活动后酸沉、肿胀,无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等。结论经股静脉放置滤器治疗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安全可行;在滤器保护下应用血栓抽吸术经股腘静脉入路治疗血栓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腔静脉 腔静脉滤器 机械血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手动抽吸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义盛 楼文胜 +7 位作者 顾建平 何旭 陈国平 陈亮 苏浩波 宋进华 施万印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MAT辅助CDT组(A组,n=18)、Angio Jet PMT辅助CDT组(B组,n=12),单纯CDT组(C组,n=30)。对三组患者术后血栓清除率、血栓清除过程失血量、CDT时间、尿激酶(UK)用量、患肢消肿程度、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A、B、C组分别有17例(94.4%)、11例(91.7%)、26例(87.7%)获临床成功(血栓清除达Ⅱ级以上),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栓抽吸中失血量分别为(99.8±11.4)m L、(117.6±12.3)m L(P=0.001);CDT时间分别为(2.9±1.5)d、(2.8±1.6)d(P=0.922),均较C组(7.1±1.4)d显著降低(P<0.001);UK用量分别为(166.7±93.9)万U、(121.7±115.2)万U(P=0.918),均较C组(325.8±106.8)万U显著减少(P<0.001);24 h患肢消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1±1.4)d、(5.9±1.7)d(P>0.05),均较C组(11.0±1.8)d显著缩短(P<0.001)。三组患者髂静脉支架植入枚数、手术相关并发症、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AT辅助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原理与Angio Jet PMT辅助CDT治疗类似,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可降低手术费用;与单纯CDT治疗相比,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减少UK用量、减轻患肢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动血栓清除 导管接触溶栓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希全 王义平 +5 位作者 潘晶晶 朱伟 李长海 郭锋 董戈 张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解剖部位,评价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3月745例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造...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解剖部位,评价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3月745例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造影显示的血栓解剖部位,分为中央型258例(A组),混合型487例(B组),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8~14 F鞘管手动机械性碎吸血栓。287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采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处理。随访16~147个月,平均(46±39)个月,根据临床症状及造影复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A组分别为(1.34±1.07)和(0.93±0.52)cm,B组分别为(2.89±1.53)和(1.72±0.89)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6、24.13,P=0.000、0.000和t=16.14、17.79,P=0.000、0.000)。随访发现患肢膝下15 cm处周径差A组下降为(0.53±0.42)cm,B组为(1.42±1.35)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P=0.000)。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A组分别为27.91%(72/258)、13.18%(34/258)、0%;B组分别为35.12%(171/487)、22.59%(110/487)、2.46%(12/4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9.58,5.00,P=0.046,0.002,0.025)。A组静脉通畅率为96.51%,瓣膜功能正常率为78.68%,B组分别为78.03%和56.4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70、40.57,P=0.000、0.000)。随访疗效A组优占92.64%,B组占65.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58,P=0.000)。结论急性LEDVT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应根据血栓解剖分布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央型单纯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效果最好,而混合型应配合系统溶栓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血栓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 Ultra血栓清除系统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二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洪晓明 徐承义 +2 位作者 宋丹 刘成伟 苏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217-220,共4页
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男性,66岁。因"腹痛8 h"于2014年12月9日入院。入院前8 h患者田间劳作时突感腹痛,位于中上腹部,性质不清,程度重,不向他处放射,伴出汗、心悸、气短,蜷缩位可稍减轻,无呕吐、腹泻,无明显胸痛,无黑矇、晕厥,症状持续... 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男性,66岁。因"腹痛8 h"于2014年12月9日入院。入院前8 h患者田间劳作时突感腹痛,位于中上腹部,性质不清,程度重,不向他处放射,伴出汗、心悸、气短,蜷缩位可稍减轻,无呕吐、腹泻,无明显胸痛,无黑矇、晕厥,症状持续约2 h不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具体不详。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血栓 angioj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Angiojet系统吸栓术的护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陶敏 辜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15-16,共2页
目的总结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处理血栓。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血压下降,1例出现胸部不... 目的总结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处理血栓。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血压下降,1例出现胸部不适、意识丧失、窦性停搏、室颤等并发症,均经及时观察发现、积极处理,PCI顺利完成。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安全可靠,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处理是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angiojet血栓系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国产新型动脉抽吸导管疗效研究
11
作者 袁园 史亚东 +6 位作者 周阳逸 黄昊 陆照璇 刘正立 孔杰 陈亮 苏浩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动脉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试验犬急性动脉缺血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Penumbra抽吸导管进行比较。方法 在试验犬颈外动脉、肾动脉建立急性缺血栓塞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栓塞血管进行取栓治疗。结果 共纳入试验...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动脉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试验犬急性动脉缺血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Penumbra抽吸导管进行比较。方法 在试验犬颈外动脉、肾动脉建立急性缺血栓塞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栓塞血管进行取栓治疗。结果 共纳入试验犬12只,试验组、对照组各6只,均成功建模。试验组、对照组累计取栓成功率分别为92.9%、66.7%(P>0.05),术中血管出现夹层分别为0、8.3%(P>0.05),痉挛率分别为35.7%、75.0%(P>0.05)。结论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导管 血管栓塞模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清除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AngioJet治疗有溶栓禁忌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4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墩涛 徐浩 +1 位作者 王文亮 刘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有溶栓禁忌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经颈静脉途径特点。方法对24例有溶栓禁忌的急性DVT患者施行经右颈静脉途径DSA造影、下腔静脉滤器置入、AngioJet血栓抽吸、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有溶栓禁忌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经颈静脉途径特点。方法对24例有溶栓禁忌的急性DVT患者施行经右颈静脉途径DSA造影、下腔静脉滤器置入、AngioJet血栓抽吸、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支架植入、取出滤器。观察血栓抽吸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AngioJet血栓清除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21例(87%)血栓清除为Ⅲ级,3例(13%)为Ⅱ级。19例(79%)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全部取出。7例(29%)伴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接受PTA,其中3例(43%)植入支架。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血红蛋白尿,22例48 h内消失,2例72 h内恢复正常,均未出现大出血、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失访,1例复发。结论经颈静脉途径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有溶栓禁忌的急性DVT安全可行,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血栓清除系统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CDT联合ART治疗前后监测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对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潘江皓 孙健铭 +3 位作者 宋家明 付广印 雷勇 张晓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62-2367,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ART)治疗前后监测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衡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V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 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ART)治疗前后监测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衡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V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DT联合ART治疗,术后接受药物治疗,共治疗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患肢肿胀情况、超声弹性成像参数。根据疗效不同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DVT患者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双相关变量Spearman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DVT患者治疗无效相关性。结果 100例DVT患者经CDT联合ART治疗后,显效34例(34.00%),有效53例(53.00%),无效13例(13.00%);DVT患者治疗后的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相比治疗前小,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相比治疗前低(P <0.05);无效组治疗前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相比有效组高(P <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DVT患者临床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03、0.793、0.771),其中联合检测最高(AUC=0.946);采用双相关变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与DVT患者治疗无效呈正相关(r> 0,P <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能够有效预测DVT患者CDT联合ART治疗后临床疗效,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与治疗无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angiojet机械血栓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